书城传记谁在守约
7380400000023

第23章 驾驭信仰之舟(9)

原玉兰说能不能今夜不写,我有话对你说……裴庆生止住她的话,自顾自地思忖:“惩贪”与“奖廉”,这条没问题,光“惩”不“奖”谁还愿意当干部,“奖惩”互利是必需的。“德治”与“法治”,是的,德治靠自觉不行,现在的人自觉性太差,配上法治硬性的就有畏惧感,法是一个政体的威严,必须发挥法治作用。治“上”与治“下”,那当然,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上清正,下不污。裴庆生揉着太阳穴,好一阵,“专治”与“群治”。对!这一条很重要,让腐败夹成肉饼,没有存活的土壤!

他扭头看妻子,妻子正专注地看他,他一回头,原玉兰故作不经意的样子。说我什么都没听见,别跟我讨论你的丰硕成果啊,累。

裴庆生笑了,他知道原玉兰认真听了,有不合适她一定会叫起来的,她没反应,证明是合理的。他像在深山里探到了宝,即刻奋笔疾书,然后通看一遍,说玉兰,听我给你读一遍这篇文章啊,你听哪儿还不妥……我不听,你别烦我,我又不是你的秘书,更不是你的下级,不听讲话报告。

裴庆生在兴奋中冷凝了,说你现在咋变成这样?

我变成啥样了?我还是你的老婆,可你已经不是我的丈夫了。

谁说?不是你丈夫是谁?

是地委书记呀?你哪里还有丈夫味。睡觉前还得听你作报告。

裴庆生把文章放一边,说好吧,不听算了,睡觉。裴庆生躺下,原玉兰说,斌儿有朋友了,恋爱时间有一段了,抽时间见个面。

干什么工作的?

教师。

又找回个“老九”来?你觉着怎样?

我喜欢。

那就行。你觉着好基本成功,我要没时间你做主。

那不行,你得把把关,女人重直觉,男人重理性。

嗯,直觉比理性准确,不带主观色彩。

如果合适确定了关系,明年办了算了。可是,钱不算宽裕。办不办酒席?

不办,外人一律不请,自家人聚聚就行了。老大咋办老二也咋办就行了。

只怕孩子们心不甘,攀比别人。

给他们做工作。不要有攀比心理,我在机关定下了婚丧不准大操大办的原则,咱必须做到,让孩子们委屈一点,支持一下我的工作。再说,结婚重点是要有感情,而不是摆排场。非排场不可的女孩子不可靠。

行了行了,都是俗人,你以为都是我,一床被都不给做就坐在你炕上,我可是被你骗的啊,不然我也不依……又算旧账,我这忠贞不二的心比不上床被子?再提这事你也跌进俗坑里去了。

我就俗呀,可你偏让不食人间烟火,我才活得这么有压力,处处不能随俗,你以为我不俗?

裴庆生认真看了她一眼:不俗,没有看出来,只看出夫唱妇随。

原玉兰笑了,说儿子婚事太简单我过意不去,老大办了家底挖空了,到老二,酒席可以不办,彩电总得给准备一台吧?老大有的老二也得有,不能厚此薄彼,主要是交代媳妇。可算下来不够。要不后年再说?

不用推后了,咱再紧紧,价格适中些就行了,以后宽裕了再说,实在不行问兄弟们借点。

兄弟们的孩子也不小了,一时半会还不上,人家用了咋办?

再说,再说!到时候想想办法。

人家办事都是收礼就持平了。唉!你就只顾你的名节了,全家都得服从你的原则。咱家不仅小五对你有意见,斌儿对你也有情绪了。吃顿饭,当着人就训。你从小到大都在改正一个毛病,脾气暴躁,到老了也没改过来。

情绪很大?不至于吧。

咱们这孩子从小就没惯下他们虚荣,他对自己也是有要求的。他同学想让斌儿通过你买些钢材,斌儿堵了,说千万别动这心思,我爸对家人可从来没破过这例。

斌儿还是知道轻重的。军儿呢,军儿怎么样?

军儿一直对自己很有要求,做事越来越像你,老大不用操心。老二有点活心眼,你知道斌儿叫我什么?

裴庆生意外地看着原玉兰:叫你什么?

“马列老太”。叫咱俩是“亲密战友”。

裴庆生哈哈大笑了,还有点风趣的天赋。睡吧兰儿不早了。

我已经很长时间睡眠不好了。我担心你这样大刀阔斧整顿党风会树敌太多,太原的传言很多。

别说这个,睡觉。放心,什么事都不会有。

还有句话问你,有人说,别人上台是搞修建盖楼房突现政绩,你上台是整党整风,除了惹人就挨骂。这说法你怎看?

裴庆生说那叫急功近利,党风政风廉洁是执政党永恒的命运!别说这个,睡觉。放心,什么事都不会有。

原玉兰没有估计错,裴庆生不仅树了敌,而且有了阻力,有人说裴庆生这是搞“左”的一套,整人如麻,杀人不眨眼。如今全国都把重点放在经济上,他还徘徊在穷过度上打转转,还在算政治账,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以此造谣生事,诬陷谩骂,写小字报制造火药味。一时间议论纷纷,满城风雨。不满的人企图搞倒裴庆生让他快点滚蛋。

正义有时不是邪恶的对手。但只要有时间较量,正义一定是赢家!

这是裴庆生的信念。

有人说信念值多少钱?它只能给你带来苦难与挫伤。它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就会迅速升值!只不过多数人没有所需要的意志与耐心。但正义与邪恶不能用个人得失来衡定。是的,那些剥削劳动力,控制人身自由,稍一反抗就要致人死命的老板不该付出代价吗?那些手握国家的重权,贪婪、自私,只为个人提供享乐,不顾人民的死活不该处理吗?社会就是因为是非不明才导致坏人当道!好人受罪啊!

最具精神性的人,当贪婪和攫取的狂潮拍碎了陆地,他必驾驭“克己奉公”这一叶独舟前行,宗教和政治不尽相同,但二者都需要心怀笃诚!他天铸地造般执着的性格,面对毁誉的危机,只能以忠诚维护这一信念,替变节者赎罪!

信念如铁的裴庆生不管别人怎么说,为老百姓当家做主,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必须有一个可行的办法让经济良性循环,这是他的总主张。

所以在廉政上他决不放松。

有群众反映,现在的领导是“红塔山”不离嘴,吃饭不离酒。更有打油词为证:

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胃。

喝得老婆背靠背,老婆告在纪检委会。

纪检委说:

我们不管喝酒的事。

老婆又告到县委会,县委会说:

我们也是天天醉。

老婆又告到人大常委会,常委会说:

该喝不喝也不对。

裴庆生听到这些打油词,敏感到新的情况不断出现。于是,又在一次开大会,做总结报告,裴庆生从会场上经过沿路给人打招呼,途中一位干部拿出红塔山香烟抽,裴庆生说拿过来看看。

问说这是你自己买的还是别人送的?

那位干部脸红了,说送的。

裴庆生说,嗯,这是老实话。

然后他上了台,说到反腐倡廉上,又提高了声音说:

腐败能不能反彻底,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真正做到廉洁奉公,群众议论我们是“红塔山”不离口,革命小酒不离嘴,这不是腐败现象又是什么?请问,你的“红塔山”和“革命小酒”从何而来?你到底在吃谁喝谁捣砸谁?有人说这是小事,不该吹毛求疵,可小事影响不小。今天收一条烟,明天收两瓶酒,后天是不是就要收金收银?在座的人都是共产党选拔出来的人才,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办事的,不是用来为个人享乐的。不用多,我就以最少估计,一天吸一盒红塔山烟,一个月三条,就是360元!我们的县委书记、县长每月工资不过五六百元,你光抽烟就花去这么多钱,还不算孩老婆的衣食住行,那这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不能光因为自己的一张馋嘴就脱离群众,损伤了党的威信呀!以后我要亲自监督地委委员,县委书记谁要在日常生活中“红塔山”不离嘴,我就要给他算一笔账,让谁把他的来源交代清楚!

他的话音未落,台下就响起了掌声,而且久久不断。他又说:

无论一个国家的法律怎样发达健全,它只能控制行为的暴力和出轨,而道德才是心灵的光彩,是身体里的软组织,这些组织一旦坏掉,心灵就会变质、变态。在中国的土地上凡属政府部门皆都高悬着“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无疑这便是这个政党的道德、核心、宗旨。什么时候都不能变!

此后,在干部阶层里“红塔山”不见了,在场面上全都抽开了“蝴蝶泉”。吃喝风刹住了,明目张胆多吃多占没有了。推诿扯皮的事少了,老百姓上门办事态度变暖了。办事的效率提高了,党政机关的工作风气改善了。但能否在根本上改善当然没那么容易,但能改善就是好兆头,起码各部门有了畏惧感了。

经过了锐抓反腐倡廉的吏治中,他得出了一些经验,也思考了很多问题。在1991年他写了一篇论文:《综合治理党风要正确处理几个关系》,发表在山西省党校主办的《理论探索》杂志第二期,同年又转载到《新华文摘》第6期“论点摘编”栏目,就这篇文章的几个观点向社会公开加以讨论。抄录如下:

一、“惩贪”与“奖廉”的关系。综合治理党风,必须首先惩治贪污腐败。但单凭惩处这一手,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理腐败,要把惩贪与奖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党内和社会上形成一种倡廉肃贪的风气和导向,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腐败。

二、“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德治”就是“以德养廉”,加强对党员进行“德”的教育,作为“养廉”的固本培基工作,但“德治”

的约束作用是软性的,还必须和“法治”这种强制性约束作用结合起来,着眼点是建立健全的权力制衡机制,使权力能够自我控制,并协调有序地运行。

三、治“上”与治“下”的关系。综合治理党风先要从领导机关与领导干部抓起。但上级机关党风与基层的党风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的。

综合治理党风要坚持治“上”与治“下”相结合,全方位消除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四、“专治”与“群治”的关系。综合治理党风,必须充分发挥执法执纪等专门机关的作用,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纪进行。要发挥执法执纪机关的整体优势。但仅靠专门机关的力量是不能搞好党风和廉政建设的。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党风廉政建设就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时隔近二十年,这些观点仍然实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只惩而不奖,是只有破坏意义失去了建设意义。奖惩分明是互利的科学。让受惩的接受教训,受奖的再接再厉。只要是人,生来都有荣誉感,荣誉是一个人的存在价值,让荣誉感占了主角,贪者也会受感染,风气必有改善。“德与法”的结合是软硬兼施的手段,具有亘古性。“治上与治下”具有一视同仁的民主性,意义非常积极。“专治与群治”互为牵制,让腐败成为夹缝中的烂泥,消失在萌芽状态中。裴庆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一再苦心为政治管理献计献策。

走上经济富民之路,社会上出现了“官倒”、“官商联盟”这些说法,他敏感到“官与商”就是“权与利”的关系,如果权力与货利相勾结,官吏必然会产生盗心,所以他锐举廉政大斧,惩处贪欲,就是让官吏中的盗贼减少或者自然绝迹。这是这个时期裴庆生思考出来的治理社会的方略。他的执政见地是科学的合理的,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裴庆生是解放以来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批知识型干部,他从参加工作以来建章立制一直在用心探索。可以说从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走集体化道路他都是亲历者,并且在农村劳动改造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探索。他上任晋中地委书记正值农村土地下放不久,是生产结构大调整的关键时期,这是一次重要的转折,但如何因地制宜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就看当地掌舵人的见识和谋略了。

1991年10月,裴庆生率领一干人马,农工部部长、农业专家一同深入太行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制定农业发展的路子。

到了县城裴庆生要求到最贫困的地方去了解情况,不要只到发展好的地方,浮在表面的情况是现象不是实质。虽然说让“少数人少先富起来”,那是让有头脑的人带个头,大众随后跟上去。如果说少数人富起来了,多数人处于贫困,这不是经济发展的宗旨,这就背离了共产党最初和最终的目的。有头脑的人适当引导,最需要扶持的是没办法的人。

县里人说太远的地方晚上赶不回县城,吃住都不方便。

那就住下嘛,老百姓能吃能住的地方,咱咋就不能吃住了,不要考虑我,我是农民出身,睡土炕长大的,你们行不行?

大家说行行行,我们都行。

裴庆生说,当干部就得有吃苦精神,舍身精神,没这点准备可不行。

旧社会的县太爷下乡察访民情骑的是马,咱们坐小汽车比他们好多了。

大家哑然笑了。

裴庆生也不让他们提前打招呼准备吃饭,不让给老百姓添麻烦,走到哪村,到饭点时分头吃派饭,老百姓做下什么吃什么。各人算各人的饭费。大家都点头同意。

汽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进,沿途的庄稼都已成熟,农人们都在收割,路面不够平坦,两面的山脉如同队列不齐的仪仗队,随着汽车挺进大山深处,就像进入了一个个无法攻破的城堡:闭塞、蛮荒、靠天吃饭,靠肉顶风,越往山里走越是安静,村子里是一片灰凄,没几处好房子,落后与贫穷都写在了这块清冷的土地上。一切都是郁郁的,缓缓的,进入凸凹不平的崎岖山路里偶有一两个牵牛的,赶驴的,裴庆生都要下车攀谈,问问收入,人口多少,有没有读书人,土地下放前后的收入比例等等,初步了解到农民还是愿意土地下放,主要是自由,除吃喝外还能卖些余粮。裴庆生因此觉得很高兴。

可是,随着一村村的走访,他的心越来越沉重,有的村子汽车进不去,只得徒步而去,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一个叫走马糟的村庄,几乎没一处好房子,村街上尽是些衣衫褴褛的老弱病残在晒太阳,见有陌生人就笑笑地看着这些外乡人,笑得莫名其妙。有的跑出来“呸”唾他们一口转身跑了。还有的藏在拐弯处,听人过来:嗨!吓你一跳。也有的扔一块石头转身逃了。

村长急得一跺脚,滚!干什么你们。

这边呵斥声还没落,那边甩了一把鼻涕,甩在一个工作人员脚上了,工作人员下意识地一跺脚,村长诚惶诚恐:啊哟,你看这才不好意思哩。

工作人员说,没甚没甚。

村长气得抽了根秸秆吼:稳稳点,都给我站着不能动啊,谁动我打死谁。

那些人居然都像木桩似的站下了。奇怪,这里的人好像天生有一种排斥外人的性情。

村长说,这村,老鼠的尾巴,打一百棒也肿不成碗来粗,总共130来口人,光痴呆弱智聋哑人就占了二三十口,好人也机敏不到哪儿,地方病很严重,外村人都叫我们是傻子村,外村人见了他们像戏弄猴子似的,受人小看,挨人打骂。多数人疾病缠身。唉!还有的一家病人,上不了山,出不了地,没活相。裴书记,村里的工作真没法干。村村都有致富计划,我就是什么计划也实行不了,每年就是申请社会救济,不管怎么说,灵傻都是条命呀,活着你就得管他们,有时候外村人欺负,我还得去当家做主,伤了,拐了,打折胳膊腿去给讨医疗费……村长有些哽咽了,光这也耗费不少精力。

裴庆生站下来,看看一边两行站着一脸憨笑的人,拍拍村长的肩膀以示安慰,说你不容易,也做得对,把人当成人才是好干部,政府知道你的难处会共同想些办法,但你一定要撑住,有政府在你不会孤立无援的。村里有几个能干的人没有?

村长摇摇头说,多少机敏些的都走了。光棍若干,找不下老婆,能干也没心劲,庄稼人有句话: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子里没这些,都是得过且过,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活一天算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