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名家看定南
7341300000020

第20章

《定南新注释》

韩小蕙

题记

改革开放第三十个年头,举国争相展示巨大成就。我受多年师友缪俊杰先生之邀,到他的家乡——江西赣州定南县参观采访。同行者除了几位文坛著名人物外,还有一位大人物,即原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同志。这是我第一次到定南,也是首次踏上赣州的红土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是公元1176年,大将军大诗人辛弃疾在江西任上,途经赣州郁孤台时写下的一首《菩萨蛮》,其痛惜山河残破,慨叹国事日非,多么忧郁,又多么悲壮,让后人充满了千年的无限感慨,也对赣州心向往之!

定南县在赣州之南,也是江西省的最南端,一道山梁过去就是广东,另一道山梁那边又是福建。虽然定南多年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曾有相当一段时间拖了江西全省GDP的后腿,但老俵们还是昵称其为“江西南大门”。为什么欠发达?第一,“南大门”乃山区,重重叠叠的大山层峦阻障,光有“门”,没有路,把地之精华和人之俊杰都关闭在幽深的大山里,出不来也进不去;第二,前些年资源地区都贫弱,一方面是初级产品不值钱,二方面是为了环保不能滥开采。是故,定南就命定了“养在深闺人未识”,虽早在明朝就设县了,至今已有439年光荣奋斗史,可全国人民知道它的不太多,世界人民知道它的更寥寥。

然而别泄气,君不闻民谚“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三十年河东的辛酸日子已经流走,三十年河西的灿烂辉煌正在莅临——今天,大京九铁路在定南划出了一道漂亮如同天际线的轨道,把赣粤“咽喉”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奥林匹克大道,风驰电掣的内燃机车一会儿一辆一会儿又一辆,高唱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前进!前进!前进!进……”豪门大嗓地呼啸着,壮士抒怀地畅笑着,火箭一样飞过我们头顶上的高架桥,转眼之间就不见了;更兼去年今年,定南怀抱中的钨宝宝和稀土宝宝,亦突然成了全中国瞩目的神童小子,喝口凉水都窜个儿,谁都想抢到自己的怀里不撒手。

由是,定南这个长期的国家级贫困县,今天就像神话中的九头鸟一样,经济巨翼雄悍地生长,振起,一飞冲天。虽然还不能跟“时尚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改革开放先驱相比,虽然还算是“欠发达地区”,可我们看到的城镇、工厂、乡村、学校、社会事业等等各方面,已经呈现出相当的“后生可畏”的架势了!

两天半的参观,时间紧紧张张。从对面不相识到热络得像远方亲戚,在我们感情的潮水中,定南已掀起一片绿意,一片热流,一片宽阔,一片瑰丽。改革开放大潮,改革开放腾飞,改革开放成就,改革开放辉煌,铸就了一个新的中国,在小小21万人口的定南县,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现借助定南县几个“点”的文字材料,加以我个人观感的新注释。但愿能描绘出新定南的百分之一二,吾心足矣。

[材料一]一组数字

(据县委宣传部材料)“数字是枯燥的,但它能反映我县发展的真实图景。30年来,我县GDP由1978年的2035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79605万元,增长了88倍;全县财政支出由1978年的327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5885万元,是1978年的110倍;全县城乡居民存款由1978年的64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27269万元,是30年前的1989倍;2007年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达23123户,是1978年的86倍;医疗床位数和执业医师数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131%和133%……”

[韩注]

数字确实是枯燥的,犯着干瘪的、抽象的病症,缺乏湿润、热度和光彩,人见人不爱。我也不爱。所以我合上手中厚厚的材料,盯着车窗外,看风景,看人景。风景如旧,一色的绿意,南方嘛,到处绿树芳草,掩映竹林砖舍——不过,有许多已不是“舍”,而是二三层的小洋楼,就像前几年在“长三角”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的小洋楼群,模样大致相当,可见爱美之心天下同理,也可见现在定南亦具备了建筑欧式家园的实力。

人景粗看依然,细看,也就看出了意味:定南的男人们很仪表,甭管是在自家小院里还是晃在村头小路,衬衫、T恤、西装裤,个个都装束得有模有样,尽情的笔挺和潇洒。女人则天下一样,追求时尚,年轻女子以紧身T恤为多,水红,柳绿,宝石蓝,玫瑰紫,尽情的花色花样花边,满身婀娜的城市风情。孩子和老人呢,以前印象中的农村,他们总是候补队员,小的身上挂着大人旧衣服改装的“大”衣,空荡荡地套在瘦瘦小小的个子上,就像某些怪异的图腾;老的身上包裹着儿子们的旧布衫,没有三几个补丁还轮不上身呢。而今这一切全推翻了,各色花样繁多的童装不仅在店铺里挂着招摇,也在孩子们身上花枝招展;老人们也不再展示补丁和丝丝缕缕,虽然他们的式样和颜色还是最不时髦的,然而料子的质地已经是牛车换成火箭了。

两天半里,我们的车是山也上了乡也下了,路程跑了几百公里,实话实说,我没看见一个穿补丁的,连邋邋遢遢的也没有。就是挑担子的妇女,也穿着齐齐整整的衬衫,不像去下田挖禾笋(“禾笋”即北方人称的茭白,定南是茭白出产大县,眼下正是收获茭白的时候),倒像是去坐办公室。而且,还有一个现象,即无论农民还是干部,大家都穿得差不多,没有特别时髦特别高级特别打眼的,也没有特别老土特别邋遢特别刺眼的,宛如共居于一个共产主义大屋。

起初,我还有点懵:为什么定南人这么注重着装啊,即使我们北京人在干活的时候也不西服革履呀?经过前思后忖,我心里一亮,突然明白了:原来,这首先是一种社会氛围和公共心理的需求——回想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城里也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时装风潮,连衣裙、超短裙、牛仔裤、喇叭裤、西服、墨镜……可说是家境不分贫富,一律仔细打点和看顾自己的着装。据说,当时欧美人还嘲笑我们何必那么在乎装束,他们说他们就不在乎,穿个大背心就上街了。

是的,当时我们可不敢,我们得把西服弄得风调雨顺才愿意上街。那时我们的生活背景是刚刚走上致富路,我们还在乎吃穿,在乎邻居的眼光,在乎面子。这就好比富人骑车或者步行,大家都说那是锻炼身体,而穷人若如此就得被看成是打不起的。

返璞归真是需要资本的。亿万大亨吃土得掉渣的农家菜,是份儿;穿非名牌的农村粗布,是份儿;住老乡家的竹篱茅舍,是份儿,他的财富已经多得可以什么都不讲究了。而手上终于有了几个小钱的小庄小户,却反而格外上心,一举一动都前思后量,小心翼翼,什么都要讲究个“风度”。

好啊,今天的定南,终于也迈开了这一步。

[材料二]定南中学

(据《定南中学校报》)定南中学创办于1940年,是定南县唯一的省级重点中学。校园位于县城风景迷人的龙神湖畔,占地百余亩。校园内绿树成荫,丹桂飘香,小桥流水,花木葱笼。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有序。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多功能综合大楼,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语音室、美术室、校园网、多媒体教学设备均按省优质高中的标准装备,实现了“班班有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要求;含有400米跑道的体育运动中心正在兴建。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已为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全国高校输送了4000多名大学生。

[韩注]

我特别爱看学校,但却很少有机会到学校、尤其是中学参观,原因可以理解:地方领导最想向参观者展示的,首先是能显示当地辉煌成就的大企业、大工程、大广场、大丰收什么的,学校又不生产GDP,更不是纳税大户,因此,在采访者们有限的时间里,还是请看重要的吧。

定南县领导的思路有点特别,重点安排我们看定南中学。我很感谢!

一进校门,我的眼眶“呼”的就湿了:我看见迎面墙上贴着大幅照片,一是1998年该校考取北京大学的何保定同学,二是2006年该校考取清华大学的陈昱菱同学,这是定南中学的集体骄傲,所以永恒地上墙,予以记忆并激励后学。但这还不是我鼻子发酸的原因。而几乎让我落下眼泪的是,在这两位笑得灿烂辉煌的学生照片下面,还有同样大幅的、他们的任课老师群像,照片下面写着他们的名字:余建新、魏庆全、张俞平、杨发标、张伟平、谢干明、张庆华。这些老师们的脸上都很平静,甚至可以说严肃有余矜持有余,可以想象他们平时在教书育人时候的严谨。这一景,是我在全国各地从未见过的,我觉得自己在替这些优秀的老师们激动,多么骄傲啊,可敬的老师!

定南中学的老校门还没有翻修,貌不惊人。可是校园里确实是“绿树成荫,丹桂飘香,小桥流水,花木葱笼。”让人惊喜无限的是,竟然还有一条“哗啦啦”欢唱的河流,像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一样,很年轻很激情地从学校中央流过。

县领导解释说:本来小河是在旧校区外面,现在又给学校拨了一大片地建设新校区,就把小河也圈进来了。

学校领导接着说:这片新地是上好的开发用地,经济价值无限,被很多房地产商和企业盯上好久了。但县领导却不为金钱所动,可见重视教育的大境界和大气魄。

我们信步走入教学楼的第一间教室,这是高一年级(1)班,正在上物理课。同学们以长久的“喔——”和兴奋的笑脸欢迎我们,因为万绍芬书记向他们介绍了两位名人校友,一位是缪俊杰先生,著名文艺评论家,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著有《文心雕龙美学》等多部著作,而且帮助家乡定南建立了俊杰书院等多种社会公益事业;另一位是著名书画家钟鸣天先生,老先生已经八十高寿了,身体倍儿棒,精神矍铄,仍然担任着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之职。万绍芬书记勉励同学们向这两位定南骄子学习,立大志,将来也做出大成绩。她的充满感情的讲话,又迎来了一阵充满青春的“喔——”,还有激情的掌声。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由于各个教室的门都是开着的,所以我们这屋的这么巨大的动静,肯定被毗邻教室的高一(2)班听得清清楚楚。可是我看到,那个班上的几十名同学,没有一个分心朝外张望的,他们正在上英语课,真正可以用“聚精会神”来形容。可见,他们都是多么训练有素的优秀学生;更可见,定南中学的校风多么严谨多么正规!

[材料三]五保人员的桃花源

(据县委宣传部材料):2001年我县县级敬老院创办以前,全县有农村五保供养人员803人,其中在家分散供养696人,在全县13个乡镇社会敬老院集中供养107人。乡镇敬老院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低下、供养标准低、院民生活质量差和精神生活单调的问题。为提高全县五保集中供养水平,改善在院老人的生活质量,从2002年起,县委、县政府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撤销全县7个乡镇的13所敬老院,成立县级社会敬老院,将全县乡镇社会敬老院供养的全部五保人员,以及在社会分散供养的其他数百名五保人员接纳到县社会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同时还把县社会光荣院和社会福利院合并进来,实行“三院”集中办院,统一管理。

经过两年多的持续建设,办院规模显著扩大,已有院民住宅6栋,院民食堂2栋;院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人均住房面积14平方米,两人一个卫生间,棉被等床上用品统一发放,每年发放两套服装鞋袜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免费治疗大小疾病,每人每月的生活实际费用达到300元以上;开辟有电视室、娱乐活动室、健身室,文体活动设施齐备,还有宽阔的草坪、门球场等休息活动场地。全院除了配备数名专职管理人员外,还有20多名专职护理人员,全天候为院民服务,真正使五保人员享受到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温暖,分享到我县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韩注]

一点也不夸张,我觉得自己是来到了桃花源!

我真的实实在在看到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正是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暮夏季节,温度合适,不冷不热,老人们大都在屋外晒太阳。大概有二三百人,男男女女,分青老、中老和老老几个群体,在几个院子分散活动。有一队在集体打腰鼓,都是女的,穿着桃红色的漂亮服装,特别红火也特别喜兴,一个个脸色也都是桃花似的生动传神;有几位老伯在排练乐器,二胡、笛子、洋琴、锣、鼓、镲,都是中国特色的民族家伙,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掌握,单调而又充满了生机勃勃,在敬老院上空生发出无穷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