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剑是何等的利器,再加上周阳在剑上贯注了真气,一刺之下竟然穿透了那个人的肩头。虽未伤及内脏,但也受伤不轻,只见血一下子顺着宝剑流了出来。周阳虽然经过大阵仗,可是毕竟都是制敌轻伤,虽见过鲜血,也都是斑斑点点.眼见长剑穿透了那人的肩头,此种情景还是第一次遇见,又是自己第一次与敌人单打独斗,毕竟临敌经验不足.此时见了鲜血如注心里竟然有点慌乱。
而被他刺伤的那个人,虽然疼痛难忍,也只是大叫了一声,断刀也还拿在手里。谁料想那人竟然忍痛往前急窜了一步,任凭利剑在他肩头穿过,而他手中的断刀竟然还是急刺向周阳。
急切间周阳竟然拔不出刺在那人肩头的长剑,可能被那个人的彪悍震慑了,一愣神的功夫,那三个人的短刀,分别往他的头胸腹刺来。
看到四柄短刀一起夹着破风之声向他刺来。他本能的向后一跃,竟然撒开了芙蓉剑得剑柄,这本能的一跃是母亲传授的一招高妙的轻功。其实如果他不撒手芙蓉剑的话,用力挥出,那这个人的一条臂膀连着一大片肩胛骨就给生生的切下来,但那个人在断刀刺向周阳的时候,周阳看清了他的脸,竟然是一个和他一般大的少年,那少年浓眉大眼,但眼光里全是仇恨之色。一瞬间,周阳忘了这是生死搏斗,竟然动了恻隐之心,宁可撒手芙蓉剑,也不想废了这个少年。
那少年虽然受伤,那另外三个人绝对是好手,几柄短刀像雨点一样刺向周阳,周阳失了长剑,虽然被这三柄刀逼得手忙脚乱。但他仗着轻功好,竟然在三个人的刀雨中穿插自如。
那三个人见联手还制付不了这个少年,自然心下焦躁,他们哪里知道周阳的护体神功,就连大魔头程千寻都奈何不得。虽然每次三个人看到他们的短刀都触及了这个少年的肌肤,但都被他在千钧一发的时候躲了过去,那个被周阳刺伤的少年,竟然拽着剑柄把芙蓉剑从肩头上拔了出来,但他再也支撑不住,委顿在地。
熊廷弼这时方从刚才的恶斗中回过神来,见少侠周阳不能够制服三人,又怕这三个人刺伤周阳。大喝一声“来人呐,抓刺客”。他这一声可不同于左光斗的喊声,他用上内力,声音自然传得远,这时那些巡逻的士兵才寻思过味来,急忙赶来包围住了四名刺客。
那个少年流血过多,已不能再战,被军士们绑了,有人见他的伤口还在流血,就撕下他的衣襟,给他塞住伤口。
另外三个刺客见兵卒越来越多,知道杀不了熊廷弼。他们想要撤身,无奈周阳的功力现在运用的是越来越纯熟。在别人看来,那三个人一刀比一刀紧,似乎每一刀都能取掉周阳的性命。但他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刀刺出的方向总是被一种力量牵扯着,虽然刺的凌厉之极,但对敌人全然无用。
史可法刚才去灭火了,听到帅帐这边有动静,急忙赶了过来,他看到那个刺客在肩头拔出的芙蓉剑正扔在一边,忙过去俯身拾起,对周阳喊道:“周大哥接剑”。说着,就把长剑扔了过去,周阳一抬手接过长剑。这一下长剑在手,立即又使出杜孤鸿所教授的剑法。
有了刚才刺伤那人的经验,这次他用剑小心翼翼。那三个人见他长剑在手,似乎有点胆怯了,攻势不再像刚才那么凌厉,而周阳的长剑确是一剑快似一剑,剑剑不离三个人的要害。
“周少侠,留下活口”。熊廷弼大声道,其实,就算他不说,周阳也不想杀了这三个人。
灵儿和高顾二女早就看到了周阳在大战三个刺客,高顾两位姑娘不知道灵儿为啥看着周阳恶斗而不出手,有几次,她们看到刺客的短刀差点刺进周阳的胸口,但灵儿姐一直不动声色,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灵儿在看周阳的武功单独对阵时究竟有多高,她看得出,周阳在这三个人的攻击下,绝对会应付自如,但她也紧紧握住紫玉宝剑,万一周阳有个闪失,她好立即上前相助。
周阳舞动芙蓉宝剑,此时三个刺客已经气喘吁吁。虽然,周阳并不想要他们的性命,但芙蓉宝剑掠过之后,那种寒气,令他们完全失去斗志,他们想不到,这个年轻的军卒,竟会有如此高深的武功。
周阳催动长剑,剑尖在一瞬间刺伤了他们的手腕,他们手里的短刀再也拿捏不住,都掉在地上,这一下,变起突兀,众人似乎觉得三个刺客占着上风,但突然之间都被周阳刺伤了。
众军士的长矛已经制住了三个人,他们还想反抗,但手腕剧痛难忍,知道反抗无益,只好被乖乖的伏绑。
熊廷弼吩咐人把几个刺客押进大帐里,这几个刺客倒有骨气,对熊廷弼怒目而视。熊廷弼又对周阳深施一礼,感谢周少侠在临危时救了自己一命,也深责自己一贯托大,身边不留侍卫,这次要不是周阳挺身而出,怕是性命早已不保。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竟敢来刺杀本帅,谁指使你们干的”。熊廷弼喝问道。
“熊廷弼,你纵兵行凶,屠杀无辜百姓,人人恨不得杀你,你看这个少年,老父就是被你手下兵丁所杀,我们不杀你,不知道还有多少无辜性命会惨死你手。”一个刺客,临危不惧,倒也说得慷慨激昂。
“我知道到处流寇作乱,我一直派兵安抚百姓,不知道你们因何行刺于我”。熊廷弼继续道。
“熊廷弼,我们既然已落入你手,要杀要刮,悉听尊便,但你记住,我们杀不了你,还会有人来杀你,只要你继续为害百姓,必然会遭报应的,天下百姓决不能让你胡作非为,你投靠魏忠贤,做尽丧尽天良之事”。这番话,这个人说的大义凛然,一副慷赴死的气概。
左光斗刚才被刺客一拳打晕,此时才慢慢醒来,恰好听到这个人的一番话,他心里恨魏忠贤,只觉得这个人的话说到他的心里,不由得心里暗暗喝了一声彩。
“师叔,我们死不足惜,只是忠儿年纪幼小,白白的送上一条性命》”那个人对同伙说道,心里有无限痛惜之感。
“我们死不足惜就是杀不了熊廷弼,乡亲们还要遭殃,忠儿和我们一起慷慨赴死,倒是我们一起照顾他,大丈夫死又何惧”。这个声音有点苍老,两个人无视大帐里众人,聊起了后事。
左光斗突然听到这个声音,心里一惊,觉得这个声音好熟悉,像是一位故人,由于大帐里灯光昏暗,看不清刺客的长相,他一直没有注意这几个刺客的五官。
他靠近那个刺客,这时才看清了那个声音苍老的刺客的面容,只见他须发花白,六旬左右的年纪。
“朱老前辈,怎么会是你啊”。左光斗吃了一惊,面前这个老人,正是一位故人。
那人听到左光斗叫出来他的姓氏,自然吃了一惊,也细细的打量左光斗。
“你,你是左大人“那人吃了一惊:”你怎么会在这里“那人看到左光斗在这里,显然他也感到特别意外。
“朱老前辈堂堂英雄,怎么做起刺客来了”。显然,左光斗有点不相信。
“左大人,朱某虽是一介武夫,但也知道礼义廉耻四字,熊廷弼投靠阉党,我们豫西连年荒旱,饿殍遍地,可朝廷不知抚恤,依然重税加赋,弄的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有一些饥民抗拒官府,而熊廷弼派兵镇压,那些兵将只知道杀良冒功,百姓为此丧命的不计其数,我们师徒为民除害,才不惜身家性命来刺杀他”。那朱姓老者见左光斗在此,知道左光斗肯定与熊廷弼有关系,又知道左光斗是朝廷重臣,就说了这番话。
众人听到那刺客与左光斗的对话,知道这刺客与左光斗的渊源颇深。
“朱万全,你怎么这么不长进,尽作这些鸡鸣狗盗之事”。说话的是老公公杜孤鸿,他在帐篷里听到左光斗喊到有刺客后,见周阳疾奔而出,知道他能对付的了刺客,老夫妇俩就没有出手,那几个刺客穿着军士的服装,脸上也抹了锅灰。老婆婆李横秋觉得有一个人的身法武功似乎见过,可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直到左光斗道出刺客姓朱,老翁才猛然想起,这个人是豫西侠盗飞天神鼠朱万全,这个朱万全三十年前就已成名,是一个嫉恶如仇的好汉。多年以前,杜孤鸿老夫妇和他曾有过交情,那时他们老夫妇还是中年,朱万全也刚过而立,斗转星移,几十年一晃而过。他们已是白发苍苍,而朱万全也是满脸沧桑。
“杜大哥怎么会是你”。朱万全也认出了杜孤鸿,在这里猛然遇到熟人,显然吃惊非小,又见李横秋也在,又叫了一声:“杜大嫂,一别几十年,恕小弟绳索在身,不能给大哥大嫂见礼了”。
熊廷弼见左光斗和杜孤鸿夫妇都认识这名刺客,知道是他们的故人,就吩咐人给他们松了绑,那少年刺客失血过多,脸色苍白,熊廷弼急忙找人来为他包扎。
朱万全见熊廷弼如此做法,不仅长叹一声,他知道左光斗为官清正,熊廷弼和他在一起,肯定熊廷弼也不是那种贪官污吏。
“朱英雄”。熊廷弼见朱万全和杜孤鸿以兄弟相称,知道二人有交情。“我一直忙于公务,朝廷让我清剿流寇,我手下的兵丁如何清剿,我也不得而知,如有你说的杀良冒功之事,我一定严惩不贷”。
“大人”听熊廷弼如此说,朱万全也客气起来,“流寇乱起百姓深受其害,盼着官府清剿,可官兵来了,比流寇还要凶残万分,流寇也就强抢财物,一般不肯伤人性命,而官兵一到,不管百姓还是流寇,统统杀之。我们看到他们打得是熊大帅的旗号,才想到刺杀熊大帅来给死去的乡亲们报仇。”
“看来我对手下人有失管教,以至于百姓怨声载道,你们回去吧,这次,我不怪你们,是我对部下约束不力”。熊廷弼对刺客们道。
众人不禁佩服熊廷弼的肚量,刚才这四个人差点取了他的性命,而知悉实际情况后,竟然二话不说的放了四个人,果然做事光明磊落。
见熊廷弼如此,朱万全立即感到羞愧无比,懊悔自己的莽撞,差点铸成大错,“以后大帅有用到朱某之处,朱某万死不辞,我们四个人的这条命就是大帅的”。朱万全果然是豪气干云,恩怨必报的性情中人。说罢,又向左光斗和杜氏老夫妇深施一礼,道:"左大人,杜大哥,杜大嫂,后会有期"。他知道,是这三个人救了他们的性命。
“朱老前辈,大营正是用人之际,可不可以留在军营,助大帅一臂之力”。左光斗道。昔年,朱万全有案子犯在左光斗之手,左光斗见他是一个侠义之士,尽力为他开脱,他才得以保全性命,内心一直对左光斗感激不尽。
“左大人,朱某必须赶紧回去向乡亲们说明白,要不然他们不见我们回去,肯定知道我们被抓或是身死,还会派人来刺杀大帅。不过左大人你放心,以后有什么用的朱某之处,朱某万死不辞”。他这番话倒也说得在理。
左光斗见他如此说,也就不在挽留,不过那少年刺客伤势实在严重,刚刚止住了血,就是三个人抬着走,也会牵动伤口,性命难保。
“这个少年就留在这里吧,我们给他疗伤”。熊廷弼说道。刚才那少年被刺之时,不但不后退还奋力向前,长剑穿透身体而不后退,那股狠劲令他大为折服,如果加以引导,说不定以后就是栋梁之才。
朱万全见熊廷弼如此说,心想也只好如此:“大帅,这个娃娃名叫张献忠,家里的亲人都被杀光了,以后也无处可去,我们让他留在军营,任大帅差遣。”朱万全说罢,三个人留下这个叫张献忠的少年,转身走出大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