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A幸运:高考是场豪赌,我赢了
慈颜谊2001年高考山东省文科第一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高考前,我是平凡的慈颜谊;高考后,我就是非凡的慈颜谊。
其实即使不是状元的人,也有发光点,只是一旦和状元这个词连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光就扩散了,进而所有的人都把我们当成了光源。其实我们的确“非凡”——非常平凡。
上了大学以后,尤其是遇到一位充满哲学思想的泛读老师以后,更多地思考了教育、高考,当然还有“状元”这个问题。我现在依然迷惑: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举几个我亲身的例子:
第一个是我当上全省文科状元后,我们学校的校长调到教育局任副局长,班主任升为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学校也开始光芒夺目;第二个例子是我高一时的历史老师,一位更像风里来雨里走的农妇。有一年端午,她在家煮了一锅鸡蛋,提到班上,送给20几个住宿生吃。都快成考试机器的学生们,惊讶了。有多愁善感的女生哭了:“多好的老师啊!”在学生们的心中,已经为她树起了一座一切世俗荣誉都无法比拟的辉煌丰碑!
多年来,我们习惯了“无情”的教育——“无情”的考试,“无情”的分数,“无情”的教,“无情”的学,“无情”的压力,“无情”的作业,很多人,甚至处于无情教育下的我们都已经觉得这是理所当然——教育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一个老师可以让你高考胜出就是一位名师!
谈到“有情”教育,就禁不住想起程门立雪,那份对老师的尊敬之情至今仍感动着世人。我又记起我们班主任的一段话:“只要你们考得上本科,恨我骂我,在路上见着我不打招呼也无所谓。能把你们送上理想的大学,我就高兴——你们父母还有你们自己也高兴,其他的都不重要!”当然,我们不可能像老师说的那样做,但这段话是当下应试教育的老师们——最起码是我们那里高三老师们的真实心态:一切为了高考!
有人说,现在最苦最累的是学生,而高三的学生又是最中之最,但高三的老师呢?其实,高三的学生仅仅被判有期徒刑,而高三的老师却是被判了无期徒刑啊!
教育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不知算不算悲哀?
——如今的考试绝大部分还是在考记忆,尽管这两年一直改革创新。作为文科生,高三时,五本历史书反复啃了不下五遍。我总觉得不经过思考而仅仅通过重复而得的东西,终究在脑中留不下烙印,高考考的也只是一年里的记忆而已。
——高考的评判很大部分是主观的,阅卷老师也是会疲倦、会出错的普通人。尤其是在七月的炙热下,面对如山的考卷,潦草的字迹,谁能保证他的眼睛一直是明亮的?
——我不认为一条分数线可以选出最佳人选进入大学。在我看来,一分的距离是无穷小的,甚至低一分的人可能比高一分的更优秀。也许一分可以代表的也仅是运气而已。但高考制度和社会却将这一分定为无法逾越的鸿沟。
教育的目的终究是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老师现在教给中学生们很多考试的技巧,如何选择题,可以获得最大的得分概率,怎样按条框写英语作文可以得高分;学生们更多地局限于课本知识,没有习惯主动寻找课外的知识,与课本无关的书常常被大人们(包括一些学生)认为是杂书,看一下午的杂书会被认为是堕落的表现。我发现,教育被定义得过于狭窄,仅仅是一种为测试所谓的“知识”而展开的长期过程。
教育是教育“人”的过程,而不是制造“考试机器”的过程。教育应该是“有情”的教育,而不是“无情”的分数考核制度。教育应是一片小草丰饶、树木繁茂可容纳各种鸟儿的森林,而不是小小的,企图将所有的小鸟都变成一种模样的鸟笼。我们也许算得上牺牲品了,但我们不应让后来者继续在笼子里傻待着,孩子们受的教育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应该被告知,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他们应该在一个健全的环境下被教育,而不是在如今被扭曲的教育下盲目地成长。
我认为“状元现象”是这种被扭曲的教育目的最典型的例证。心理素质好是我高考颇为幸运最大的优势,7月6日晚上和平常一样看完书,10点半左右上床,头碰到枕头就沉沉睡去了,一夜无梦——于是幸运地当了个状元,甚至在放榜的那天,成绩都不是自己问的,而是舅舅、舅妈打热线又转告我的——所以当上状元后面对如潮的赞叹恭喜我真是受宠若惊,我稀里糊涂地被人推上山顶,只看到迷雾绕于身旁,听到耳边无数声音在让我讲学习的经验,我又像十几年来被别人被考试牵着鼻子走一样,机械地讲了一些带点夸张的经验。其实,像老爸评价我的一样:“你啊!可能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我觉得自己不应该作为一个成功者去传授经验,我真的什么都不会——包括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也许是已身处北大的校园里,所以可以更潇洒、更无顾忌地面对高考,面对那时用汗水累积的日子,如果我现在依然是个为高考而焦头烂额的高三考生,我肯定不会在这儿浪费这么多时间发牢骚,我会乖乖地蹲在鸟笼里,等着食物送上来,同时内心还存有一点点期待——高三时,我们就是这样熬过。老师们在给我们讲着美丽的童话——考上大学,重获自由,轻松快乐地过每一天,不用浸泡在书本里发酵。很多时候我搞不清楚自己是否累了,我在通往高考的跑道上“勇往直前”,只为了想象中的那条红线,以及红线后面的精彩。
上了大学,在现实的世界里,我才明白了童话真的只是童话。在这里,我们还是要不停地学习,而且要面对更激烈的竞争,但这里确实有自由,学或不学,没有人逼你——只是你自己会不由自主地逼你自己,也许是十几年来的积习使我们愿意往书堆里跳——当然也有很多鸟儿飞出鸟笼就翱翔于蓝天。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那个小城市历年来的分数线都高得惊人。分数线压学校,学校压老师,老师就压学生,学生只能压自己,于是我们就让自己的所有时间都与学习挂钩——其实这种学习已丧失了它的本意,我们更像是一台台复印机,把老师的东西复印到脑子里,直接省去了中间咀嚼的过程。我们常常为了高分而拼命,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这样我们的分数也会在拼命的努力下越来越高,于是第二年,我们的分数线又定得很高。如此恶性循环使我们总是被沉重的课本压得喘不过气。那会儿在高三时,每天从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有十三节课,周六、周日也不休息,一个半月放一天假。
我们心甘情愿地做着考试的奴隶,即使这样被剥夺了青春可是谁又敢去尝试另一条路?我们把前程押在了这场赌博中就回不了头,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而且要去反谁呢?是反和我们一样辛苦的高三老师,还是反待我们高三学生谨慎又小心的学校,抑或是反那条根本没有思想、冷酷无情的分数线?所有的反叛都是那么徒劳无功而又荒诞不经,最实际的还是做考试的奴隶!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无辜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辛勤耕耘的老师。从状元热,到高考分数线的无情,我所看到的是一个狂热与冷酷交织的教育,在这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或许同样都为此而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一路走来,回首往事,庆幸的是,我在最后的一次豪赌中赌赢了;心痛的是,我的许多优秀的同龄人却落榜了:感动的是,悲伤与幸福、痛苦与欢乐都有老师、父母伴着我们;而最希望的是,未来的教育会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会教给他们做人、思考和独立生活,而不再是考试的技巧。
牢骚B高三:尼克松和小泽征尔向我走来
赫芳1998年高考辽宁省本溪市文科第一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两个故事。可以说,这两个故事是成就我成为状元的推动力之一。
一个是尼克松败于自信的故事。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另一个是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中科院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说:“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对智力的发挥起调节作用。”如果说平时的知识储备是高考成功必不可少的硬件,良好的心态则是高考成功必不可少的软件。莎士比亚说得对:“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其失败的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考试王国”,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人正在参加各种形式、各种目的的考试。从广义上来讲,各种竞技比赛亦是一种考试,包括智力竞赛、大奖赛、体育比赛、岗位练兵的操作比赛等。现代社会录用人员,学生毕业后寻找工作的面试,其实亦是一种变相的考试。因此“考试”是人类现实生活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接受社会化学习和教育的途径。孩子从容应考是其成功的必备心理能力。
能否适应考试,获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更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情况。它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坚强的意志和自觉果断的心理能力。在所有的考试中,对年轻人来说,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就是高考了。如果面临高考时,出现考试综合症,“一考定终生”,考试的失败将带来个人和家庭的终生遗憾,使优秀人才从此名落孙山,一蹶不振。对于我自己而言,我在高中时期的学习好坏与情绪好坏有很大关系。
我所在的班级一直是个活泼的团结的班集体。但是,到了高三,我们都变了。
大家学习时都在默默地学,考试时都在默默地考,等模拟考试分数下来时,更是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把分数吓少了。我猛然地感觉到,自己的周围不那么喧闹了,而是更加寂静了,甚至静得像黑夜,像一潭死水。于是从高一、高二到高三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不是教室、天气的变化而是一种氛围在变。而后者的本质又是同学们的心理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大家垂下的眼睑里,没有阳光的影子;在大家封闭的心屋里,没有欢笑的痕迹。但,也许,寂寂暗夜里与心灵对话,希望之火依然熊熊燃烧。
这里,浓浓的火药味,一触即发。这里,浓浓的妒忌气息,几乎让人窒息——压抑在彼此之间,挥之不去。曾有过一个实验,科学家强迫一只猴子数日不睡,这可怜的生灵变得精神敏感、暴躁易怒、几乎疯狂。有一段日子,当我拖着满身的疲惫走进这里,面对着一张张面有菜色的脸,感受着一颗颗敏感的心,领略到人人玩命的疯狂时,我不止一次地惊悸过,脑海里不止一次地掠过这样的字眼:自虐、地狱,地狱与天堂仅一步之遥啊,但多少人如同那猴子般陷入毫无安全感的恐慌中无法翻身?若不是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我们,有多少人已经崩溃?
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人人的心里都会有一种山雨欲来的“闷”,于是你是否会感到与同学的关系似乎有一种微妙,与老师、父母之间也发生许多许多的冲突,甚至同自我的关系也变得紧张了?你是否发现自己会对其他人产生更多的误会?你是否因此想找点事情或者东西来发泄一番?是的,正因为心里闷才去发泄;要不谁吃饱没事想什么“发泄”。问题是该如何“发泄”自己的情绪,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
那是一段怎样的日子啊,那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今日的我再回首,也只能这样说:沉默是它的全部内容。
我们就像遭受过耳聋打击的贝多芬一样,曾是天涯沦落人,却又义无返顾地重返人生舞台跳起华尔兹,奏起五味俱全的命运交响曲!
就像一位伟人所说:生活就是泥泞啊,而上帝,总归是平等的。
牢骚C复读:从落榜生到状元的呕心之路
王林丽2001年高考湖北省文科第一名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状元”的命运让我“不堪回首”:无休无止地为学校作、宣传,一场接一场的经验报告,没完没了的记者采访,在学校、家里和其他城市之间来回奔波……我原本紧张有序的生活突然失去了规律,我觉得自己陷入了无穷的忙碌和无尽的空虚之中,我度过了18年来最紊乱、最空虚、最碌碌无为的一段时光。惟一的收获是,我终于弄懂了什么叫无聊,一种最深刻的折磨。
6岁的时候,我明白,我要做的事情便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每天的功课,玩耍,看小人书。12岁的时候,我懂得,美好的东西,在付出巨大的努力之后才能得到,而要努力,便要舍弃一点点眼前的快乐。18岁的时候,我发现,世间万物,四季轮回,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否则,任何游戏都不会好玩。
可是,或许生活本来是无奈,别人关注一个省状元,当然是关心成绩是如何得来的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我甚至连大家都可以抨击的高考制度也要慎言,因为在别人眼里,我是什么?一个状元,一个高考制度的受益者啊!我所能说的,似乎只能是经验而已……
亲身经历,已使我不忍卒读;如今回首,尤使我感到不安。
夏日的午后,那一场倾盆大雨,一下下了三百年,淋湿了我如梦如花如歌般快乐的心境。上天跟我开了一个重大的玩笑——我这个市状元,以一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而被另外一个我从来没有想过的重点大学录取——落榜,竟然成了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