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晚风集(卷五)
727400000006

第6章 成功的标准

前几天,到Z家闲聊时他打开电脑让我瞧,哇,百来篇编辑过的随笔散文,就像时装模特儿,整整齐齐列队让客人检阅。我一连读了几篇,的确不乏精彩之处,有的已达到报刊发表水平。

文章是Z的独身女儿撰写的,是她八小时以外的副产品。我知道小姑娘没怎么对外投稿,便问她:闲暇只与文字打交道,会不会感到很累?她说“电脑桌有磁性,我很爱坐上去敲打。随着手指的弹奏,话儿就像泉水挤挤搡搡奔涌而来。”

小姑娘的话语与她的文章一样,很不一般。我当着其父母的面对她说:“你在文学上已经成功了”!他们全家大笑,说我兜售的这种成功太廉价了。

成功的范畴涵盖很广,并非只有一个标准。

不管你懂得不懂得衡量,判断成功与否总有一个客观的、普遍的标准。当然,不同人眼中的成功,又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体现出不同的境界。其多样性表现在:

——更多地体现在物质回报的成功。比如,或开张了一家商业公司,日进斗金;或创办了一个养鸡场,获利十万。这种成功,主要是以人民币为载体的,它可以被换算成实在的、可观的数额。物质回报,当然多多益善。

——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奖赏的成功。像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像一首诗在全国评选中得奖等。虽然这方面的成功在物质上很微薄很抽象,但在精神上却很丰盈很具体。精神奖赏,同样很有吸引力。

——更多地体现在内心充实的成功。如愿生了一个健康的小宝宝;如愿通过了单位的多次业务考试;如愿调解了街道的一桩桩纠纷;如愿为祖国执行了数百次巡逻放哨;每天过得很尽职、很开心、很充实,也是某种成功的写实。内心充实,无疑也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幸福。

第一类、第二类成功,在社会上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更多的时候,成功则显影在第三类。他们的成功,不在一时的轰轰烈烈,而在平常的点点滴滴。从长远来看,轰轰烈烈的,成果未必就都比别人大;点点滴滴的,成果未必就都比别人小。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护林员,几十年如一日爱山、乐山、巡山,从没发生过盗伐和火灾,直到把一座秃头山巡成一片茂密的森林,你能说他的贡献小?能说他不成功?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坚守第三类成功的或许更难能可贵,更见其心灵的定力。一味追求外在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奖赏的人,心中未必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未必有好性情和真兴趣。他们喜欢的或许只是名和利。一旦在名利场受挫,其空虚往往致人一蹶不起。

Z家小姑娘爱好并坚持文学创作,且文思通畅,便是我所认为的她在文学方面的成功所在。虽然她未曾联系出版事宜,也极少对报刊投寄。但她的内心状态很好,每天都非常充实,都储蓄文字,都与时俱进。不太在乎发表和出版,也一种人生哲学,不能不说其精神生活就不富有。

只要干活得心应手,只要生活有滋有味,即使没有丰厚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奖赏,你同样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