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菜根谭全书(第三卷)
7259400000022

第22章 警世救人 功德无量

“原文”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译文”

一个有才学而又有品德的读书人,虽说由于自己家中贫穷而不能用财物来救助他人,可是当遇到人家为某事感到迷惑而不知如何解决时,假如能从旁指点一番使他能有所领悟;或者遇到人家发生紧急危难事故时,假如能从旁说几句公道话来解救他的危难,这也算是一种很大的善行。

“解说”

痴迷急难之人,孤立无援,茫然不知所向,一言点拨,豁然开朗,就此摆脱困境。进言如救命,这是济生之功德。在商品经济形态下,智慧、点子可化成财富。牟其中在与几个空军退役军官交谈中,这几位老军人向他透露,苏联的大型客机滞销,价格便宜,虽然耗油但飞起来绝对安全。牟其中以此为线索,终于做成了价值数亿的易货贸易,轰动国内外。明末有两个商人更奇,到南京做生意亏了本,只剩一文铜钱,某甲急得要自杀,某乙忽生一计,用一文钱买回了面粉、纸张,从垃圾堆里捡回竹篾,两人动手糊玩具,居然因此存活,几年后竟以此东山再起。

“例解”

抵御毒泛滥 维我中华权

林则徐以严禁鸦片、反抗外国侵略而名垂青史,他在内政、外交方面的革故鼎新也业绩昭著。

林则徐,字少穆,又字元抚,晚号立矣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生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卒于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贫苦塾师家庭出身。林则徐4岁开始随父读书,7岁学做诗文,13岁考中秀才,19 岁成为举人。20 岁入京会试落榜,回到福建当了塾师。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林则徐第三次参加会试,考取进士,殿试二甲第四名,选翰林院庶吉士。在京7年,先后任过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撰文官、御书房行走。在此期间,他利用翰林院丰富的藏书,认真钻研历代要政沿革,潜心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林则徐被派任杭嘉湖道台,在任上兴修水利,整顿盐务,同时又镇压了湖州农民的抗粮斗争,因而获得道光帝的好评。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改任署浙江盐运使,不久升任江苏按察使,在杭州主持重修岳坟和于谦墓,以示对岳飞、于谦爱国精神的敬仰。

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前后,林则徐结交了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一批志士。他们来往密切,并建立了友谊。龚自珍、魏源虽比林则徐年轻,但对改革弊政、铲除鸦片烟祸等问题,观点一致,因而成为契友。道光十二年(公元 1832 年),林则徐出任江苏巡抚。当时的两江总督是陶澍,督抚之间关系融洽。林则徐的施政措施,得到了陶澍的有力支持。两人曾向朝廷合奏,建议严禁鸦片,自铸银币,解决银贵钱贱问题,但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林则徐在任上大力兴修水利,先后疏浚了白茆河、刘河和练湖,又整顿了盐务。他深感南粮北调,积弊日深,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京师附近的农业,革除漕运弊政,因此在冯桂芬的协助下,编成《畿辅水利议》,建议在京畿兴办水利,开垦稻田,这是富有远见的。

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林则徐升任湖广总督。当时鸦片泛滥,流毒全国。林则徐上书积极支持鸿胪寺卿黄爵滋的禁烟主张,主向朝廷提出了6条禁烟建议,其中包括尽缴烟具、劝令吸食、重惩烟贩、收查烟土、处分失察官吏等,又在武昌、汉口、汉阳、长沙等地设立禁烟局,负责查禁、收缴烟土、烟具,对吸食者进行惩治。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冬,朝廷遣他为钦差大臣兼兵部尚书衔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该省水师。

林则徐于1839年 3 月到达广州后,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和水师提督关天培通力合作,严拿烟贩,惩办不法官弁,檄谕外商缴出鸦片,并具结保证来船永不夹带鸦片,将缴得的鸦片19,187箱,外加 2,119袋,合计2,376,254市斤,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虎门销烟从1839年6月3日开始,至6月25日结束,虎门百姓和澳门外商数万人先后来现场观看。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壮举。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初,林则徐出任两广总督,邓廷桢调任两江总督。林则徐与关天培一道,积极筹办海防。6月,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采取以守为战,以战助守的战略,发动广州人民,同仇敌忄气,抵抗英国侵略者。英国海军在广州没有占到便宜,便北上占定海,攻大沽,威胁北京。朝廷内部投降派乘机而起,诬陷林则徐“劳师縻饷”。道光皇帝也表示对林则徐要“重治其罪”。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查办。道光二十二年(公元 1842年),林则徐被遣戍伊犁。他在伊犁 3年,为开发边疆、保卫边陲作出了贡献。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被重新起用,先后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1849年因病辞官归里,第二年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在赴任途中病死于广东潮州,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高举反帝旗帜的第一人,同时又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由于鸦片战争前封建帝国长期的闭关自守和政治的腐败,平民百姓乃至封疆大吏,对外部世界的事务,或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正如马克思在《鸦片贸易》一文中所指出的,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关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林则徐则首先打破“天朝尽善尽美”的陈腐观念,派得力人员翻译外国资料,组织对外部世界的调查。他到广州以后便上奏朝廷,认为“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定控制之方”(《林则徐集·奏稿》)。他组织袁德辉等一批幕僚研究外国史地,收集整理国外动态,广译书报,编出了《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刊。他又亲自查访与外国人打过交道的中国商人、商馆工役以及鸦片走私犯人,广泛“探访夷情”,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先进技术诸多方面。在与英国烟商斗争最激烈的时刻,他不仅坚持“大清律例”适用于华人和在华外国人,而且翻译了滑达尔的《各国律例》(即《国际法运用在行为和民族与主权事务的自然法则的原则》),运用其中关于领取商业执照、对敌方进行封锁、禁运等条例,与义律等人进行周旋,以维护国家主权。

林则徐严禁鸦片入口,但又坚决主张维护正当的对外贸易。早在鸦片泛滥之时,他曾断言:“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到广州后他又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可见其禁烟决心之大,行动之坚决。禁止鸦片进口,这是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但外国货物是否都要禁止入口?正当的国际贸易是否要加以保护?这是当时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林则徐赴广州之前,龚自珍在《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中就主张,对国外的呢绒、羽毛制品、钟表、玻璃、燕窝之类“宜皆杜之”,并要“勒限夷人徙澳门,不许留一夷”在大陆。林则徐对这位好友的主张避而不答,实际并不赞同。随后,当有人奏请“封关禁海”,并说“今日要策,首在封关,无论何国夷船,概不准其互市”,国内大小民船“概不准出海”时,他再也不能缄默。他在《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中,从国家利益、对外关系和斗争策略等方面陈述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其基本观点就是鸦片要严查厉禁,而正当的对外贸易应予进行,不能良莠不分,拒各国商人于国门之外,退回到闭关自守的老路,而事实上却又做不到。他在广州采取强硬手段禁烟,甚至不惜暂时中止中英贸易,断绝对英国船的蔬菜、饮食的供应,加强海防以抵御武装入侵,都是为了迫使英国烟商就范,以交出毒害中国的鸦片。与此同时,他始终把来华贸易的正经商人与鸦片贩子区别开来,把进行鸦片贸易的主要国家英国,与一般国家区别开来,对正当的贸易加以保护。因此,“葡萄牙、美利坚诸国皆具结,愿互市如旧。”(《清鉴纲目》)1839年12月,仅在广州一地,各国商船进口的多达62只,其中美国船就有45只。

在军事方面,为了反抗英国的侵略,林则徐提出了学习外人之长,自己造船造炮的主张,而且“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及坚”。他总结道光元年以来近20年的经验教训,算了一笔账,指出,这20年中广东海关已征银3,000余万两,若早点动手将十分之一的关税用来制船造炮,“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形棘手!”(《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尽管大好的时机已经丢掉,但他仍不灰心,认为只要以“通夷之银”,“为防夷之用”,经费还可再筹集。1840年,他捐资仿造了两只船舰,“底用铜包,篷如洋式”。1841年他被革职以四品卿衔赴浙江协办军务时,还携带有车船图式8种,后协助嘉兴县丞制成车轮战船一种。

林则徐还是中国近代倡议建立海军的第一人。在《答奕将军防御粤省六条》中,他认为抗英的主要战略应是守于陆道,攻于海上。他深知英国人的长处是“以舟为巢穴”,集大帮水军追逐于汪洋大海之中,因此在他看来,改造中国水师,重视和研究海战是刻不容缓之事。“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致姚青林、王冬寿书》)1840 年冬,他甚至提出了建立一支水军的具体设想,即由大船100只、中小船50只、大小炮1,000门、水兵5,000、舵工1,000组成一军,由专人统帅,勤加训练,造成一支精锐水师与英国侵略者相抗衡。由于当时投降论调已弥漫朝廷和两广府署,他手中已没有任何实权,这个计划当然不可能实现。

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发往新疆伊犁戍边,仍时时忧心国事,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十分关心。他悉心研究历代屯田戍边的经验,着重考察了清代自雍正以来在新疆屯垦的情况,积极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建议,请求大兴屯政,开发水利,招民屯垦,武装边民,以防沙俄的蚕食,道光二十九年(公元 1849年),林则徐因病辞云贵总督之职返回原籍途中,曾邀左宗棠在湘江一舟中相见,这时林则徐已是65岁的老人,而左宗棠却是37岁的壮年,两人于“江中燕谈达曙,无所不及”。后来左宗棠在致刘锦棠的信中曾说:“忆三十年前,弟曾与林文忠公谈及西域时务。文忠言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尽,以致沃饶之区不能富强。言及道光十九年洋务遣戍时,曾于伊拉里克及各城办理屯务,大兴水利,功未告蒇??颇以未竟其事为恨。”(《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十七)后来左宗棠进军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实行屯垦,团结新疆各族人民巩固边防,这正是完成林则徐的未竟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