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
7243200000013

第13章 在批评中加点糖

如果不想伤害对方的面子,一定要提出批评,那么就请你给他一剂加糖的药。

在你与人交流沟通之中,通常情况下应用好言相求。对于这种“良言”,也应裹上“糖衣”,让对方听着悦耳,在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就范,从而使效果更好。

有一则太阳和风的寓言,说有一天,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最强而有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更行,看到那儿一个戴草帽的老头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摘掉帽子。”

于是太阳躲到云里之后,风就吹来了。愈吹愈大,简直像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把帽子拉得愈紧。终于风平息下来,放弃了。太阳开始从云里露面,开始以它温煦的微笑照着老人,不久,老人开始擦汗,摘掉了帽子。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请提宝贵意见。”人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期待的往往只是对方的赞扬。坦率提出批评意见的人,即使不因此招人怨恨,至少也难以受到欢迎。这是因为人类都有强烈的自尊,都有面子需要,都希望受到表扬而拒绝批评。明知别人有过失而不及时批评纠正,无异于怂恿其继续犯错误,但在提意见时如果施行“无麻醉手术”,严辞直道,使对方可能加剧错误的程度。

为了收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开刀时可先注射麻药,给药时不妨加上糖衣。据史载,唐代魏王李泰喜欢文学,受到唐太宗的宠爱。有人说大臣中有瞧不起李泰的,唐太宗大怒,召众大臣责备道:“隋文帝时,众大臣都被诸王踩在脚下,我如果放纵他们也这样做,岂不折杀诸位使诸位蒙受耻辱吗?”魏征一听皇上说话离了谱,赶紧接上说:“若说法纪纲常被彻底破坏,固然不必理论,如今圣明君主在,魏王当然没有辱没群臣的道理。隋文帝骄纵他的儿子,最终都做了刀下之鬼,这也值得效法吗?”

唐太宗听了,高兴地说道:“我因私爱而忘公义,听了您的话才知道自己理屈。”魏征之所以能够说服唐太宗,是因为他赞美太宗是“圣明君主”,先让他心里舒服一下,如果魏征以硬碰硬,结果难以想像。

另外一个例子是:三国时期,曹操准备镇抚关中后,即回师洛阳,可是关中其地豪强许攸拒绝率部归顺曹操,还说了许多谩骂曹操的话。曹操大怒,准备下令讨伐许攸。

群臣因此纷纷劝曹操宜用招抚的办法使许攸归服,以便集中力量对付蜀、吴军队的侵扰。曹操丝毫听不进去,横刀膝上,群臣们吓得不敢作声了。

留府长史杜袭却仍上前劝谏,曹操劈头喝道:“我的注意已定,你不要说了。”杜袭问:“殿下看许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不过是凡人罢了。”

杜袭说:“对呀,只有贤人才了解贤人,圣人才了解圣人,像许攸这样的凡人,怎么能了解殿下的非凡的为人呢?所以,你犯不着跟他生气。现在大敌当前,豺狼当道,你却要先打狐狸,人们会议论你避强攻弱的。这样的进军算不上勇敢,收兵也算不上仁义。我听说张力千钧的举弩,不会对小老鼠扳动扳机;重量万石的大钟,不会因为小草棍的敲打而发出声音。现在小小的许攸,哪里值得烦劳殿下的圣明威严呢?”

曹操听了这番话,觉得很顺耳,已经伤害的自尊心得到补偿,面子上也能下得来台,就很爽快地接受了杜袭的劝告,以优厚的条件招抚许攸,许攸果然归服了。

如同赞美有助于敞开一切大门一样,在批评中糅合褒扬,就会满足对方的面子需要,有助于克服批评中经常遇到的面子障碍。而一旦发生这种面子障碍,受批评者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乃至强烈的对抗情绪,容易使人变得非理智,以固执己见来排斥批评。

寓批评于褒扬之中,苦口的“良药”包裹上一层糖衣,从而使对方顺利地接受批评,这是使对方最乐于接受的方法了。

当然,批评的艺术方法还有种种,但均要求优先考虑对方的心理,一般都要照顾对方的面子,例如不点名批评法、旁敲侧击的暗示批评法,不当众人面批评法,由回忆自己的过失而来的间接批评法等等,都是此例。

如果不想伤害对方的面子,一定要提出批评,那么就请你给他一剂加糖的药。

把快乐传递给朋友

笑和幽默是人类独有的特质。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具有幽默感的人到处都受欢迎,可以化解许多人际的冲突或尴尬的情境,能使人的怒气化为豁达,亦可带给别人快乐。所以人们说:“笑是两人间最短的距离”。

一个善于说笑与幽默的人,常给朋友带来无比的欢乐,并在人际交往中增加魅力,备受欢迎。一般来说,一个人在谈吐中仪态自然优雅、机智诙谐、风趣、懂得自嘲、引人发笑,我们都可以说他是个具有幽默感的人。而能善用比喻,将有趣的故事导入主题,更能令人印象深刻。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的面十分广泛,如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亲戚关系、弟兄姊妹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在人际关系中,从来都是幽默大显身手的地方。妙语连珠、谈笑风生,很容易接通感情的热线。当发生误会、摩擦、矛盾时,只有那些缺少幽默感的人,才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僵;而如果当事人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就会机智而又敏捷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在微笑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使误会被消除,矛盾得到缓和,摩擦得以减轻。可以说,幽默风趣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味精,是人与人交往中的润滑剂。

有个关于西方世界级领袖之间的轶事,从中可了解他们深具处理困境的智慧。

那是在二次大战将要结束期间,东西方的首脑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某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急着找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洽商要事,便径行驱车前往丘吉尔的临时行馆。

久居寒冷潮湿的英国,丘吉尔对于开罗干燥又闷热的气候十分难以适应,尤其日间的气温高达摄氏四十度以上,更是令他无法忍受。几乎整个白天的时光里,丘吉尔都把自己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消暑。

当罗斯福匆匆赶到时,丘吉尔的随从来不及挡驾,只好通报丘吉尔着装和美国总统会面。罗斯福直接闯进了大厅之中,找不到丘吉尔,耳中听到旁边一个小房间传来丘吉尔的歌声,罗斯福随着声音找了过去,正好撞见躺在浴缸中一丝不挂的英国首相。

两个大国的元首在如此尴尬的情况下见了面,罗斯福马上开口道:“我有事急着找你,这下子可好了,我们这次真的能够坦诚相见!”

丘吉尔也立即做出反应,他在浴缸中泰然自若地道:“总统先生,在这样的情形下会面,你应该可以相信,我对你真的是毫无隐瞒的。”

两位伟大领袖人物的睿智对谈,轻松地化解了人际关系危机,并让后世传为美谈。从这个小掌故中,我们似乎也能够体会到幽默的无比力量。的确,幽默的力量真的是无法估量的。大到故事中的两个领袖交锋,小至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幽默感,绝对是化解冲突危机、增进双方情谊最佳的润滑剂。

幽默感的养成,来自平时能够适时地放松自己,以愉悦而达观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并能适当地给予不同角度的消遣。只要不流于批评谩骂、尖酸刻薄,恰到好处地发表议论,或是对自己的解嘲,都会是受欢迎的幽默方式。

日本企业在美国的投资日益增加,甚至有许多企业直接在美国设厂,雇用当地的人员。这固然是一项双方互惠的措施,但由于语言不同,当日本老板莅临视察时,总有意外发生。

在一家日资美国工厂内,日方董事长远道而来,厂内主管召集全厂员工集合于会议厅中,恭请董事长演讲。

日方的董事长不会说英语,只得由翻译配合,逐句译成英文。董事长在演讲当中穿插了许多笑话,可惜由于双方文化的差异,并未博得预期中的笑声,惟独有一个小故事,董事长用日文讲了十来分钟,而翻译人员只用了几句便翻译出来,并且让台下众人大笑不已,董事长对于此事印象极深刻。

演讲结束后,日本董事长兴致勃勃地询问翻译人员:“贵国的词汇真是丰富,我讲那个笑话用了十多分钟,而你竞能用几句话就将它翻译出来,而且效果那么好,真是不简单。”

美方翻译人员谦虚地说:“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告诉他们:‘老头子刚刚讲了一个又长又不好笑的烂笑话,为了捧场,请你们大笑。’”

博士班的美国同学劳拉要结婚了,一向交游广阔的她,却在身边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汤姆作为交换婚戒的对象。得知这个消息后,她的几个死党大感诧异,因为汤姆在所有追求者当中既不是最帅的、也不是最有钱的。

“为什么是他?”劳拉的嘴角向上扬起:“简单,因为他最能让我笑了。”原来如此!他是以幽默感赢得了美人芳心,笑出婚姻,的确精彩。

我们都喜欢幽默的人,也喜欢被逗得哈哈大笑,而事实上,拥有一份良好的幽默感,是身心健康的秘密武器。

幽默感也让我们有创意,从而产生出“原来如此”的顿悟效果。但最重要的是,有幽默感的人挫折忍受力较高,也比较容易感到快乐。

老实说,你会给自己的幽默感打几分?万一状况有些凄惨,你从小到大就是这种秉性,始终如一的不风趣,怎么办?先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我们的确很难在一夜之间就变成赵本山第二。

要表达幽默感的方式其实很多,如果你说的话总是不好笑,那么就请你改变表达幽默感的策略,别急着训练口才,而是试着先对别人的幽默毫不吝啬地报以大笑,因为讲笑话的人最喜欢的就是他的幽默引起了共鸣。而且基本上,必须是一个幽默高手,才能听懂另一个幽默高手的笑话。所以,懂得对方幽默而开心大笑的人,一定也是个幽默感十足的人。下回听到有趣的谈话时,请自己全心全意去感受这份幽默的快感,并开朗地大声笑出,以展现自己不凡的幽默功力。

挫折只是小风波

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有的人以为挫折是人生不可承受的打击,必不能挺过的灾难,可能会因此颓废下去;而有的人以为挫折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坎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到一条迈过去的路。这种人多迈过几个小坎儿,就会不怕大坎儿,就能成大事。

世事艰辛,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不必因不平而烦恼,也不必因挫折而泄气,只要自己努力,机会总会有的。

费希特年轻时,曾去拜访大名鼎鼎的康德,想向他讨教,不料康德对他很冷漠,拒绝了他。

费希特失去了一次机会,但他没有灰心,也不怨天尤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心想,我没有成果,两手空空,人家当然怕打搅了!

于是他埋头苦学,完成了一篇《天启的批判》的论文,呈献给康德,并附上一封信。

信中说:

“我是为了拜见自己最崇拜的大哲学家而来的,但仔细一想,对本身是否有这种资格都未审慎考虑,感到万分抱歉。虽然我也可以索求其他名人函介,但我决心毛遂自荐,这篇论文就是我自己的介绍信。”

康德细读了费希特的论文,不禁拍案叫绝。他为其才华和独特的求学方式所震动,便决定“录取”,亲笔写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邀请费希特来一起探讨哲理。

由此,费希特获得了成功的机会,后来成为德国着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一谈到小泽征尔先生,大家都知道,他堪称是全日本足以向世界夸耀的国际大音乐家、名指挥家,然而,他之所以能够建立今天名指挥家的地位,乃是参加贝桑松音乐节的“国际指挥比赛”带来的。

在这之前,他不只与世界无关,即使是在日本,也是名不见经传。因为他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不为人所知。

他决心参加贝桑松的音乐比赛,来个一鸣惊人。经过重重困难,他终于充满信心地来到欧洲。但一到当地,就有莫大的难关在等待他。

他到达欧洲之后,首先要办的是参加音乐比赛的手续。但不知为什么,证件竟然不够齐全,不被音乐执行委员会正式受理。这么一来,他就无法参加期待已久的音乐节了!

绝大多数的人在遇到这种状况时,必是就此放弃,但他却不同,他不但不打算放弃,还尽全力积极争取。

首先,他来到日本大使馆,将整件事说明原委,然后要求帮助。

可是,日本大使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正在束手无策时,他突然想起朋友过去告诉他的事。

“对了!美国大使馆有音乐部,凡是喜欢音乐的人,都可以参加。”

他立刻赶到美国大使馆。

这里的负责人是位女性,名为卡莎夫人,过去她曾在纽约的某音乐团担任小提琴手。

他将事情本末向她说明,拼命拜托对方,想办法让他参加音乐比赛,但她面有难色地表示:“虽然我也是音乐家出身,但美国大使馆不得越权干预音乐节的问题。”

她的理由很明白。

但他仍执拗地恳求她。

思考了一会儿,卡莎夫人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是个优秀的音乐家吗?或者是个不怎么优秀的音乐家?”

他刻不容缓地回答:“当然,我自认是个优秀的音乐家,我是说将来可能……”

他这几句充满自信的话,让卡莎夫人的手立时伸向电话。

她联络贝桑松国际音乐节的执行委员会,拜托他们让他参加音乐比赛,结果,执行委员会回答,两周后做最后决定,请他们等待答复。

此时,他心中便有一丝希望,心想,若是还不行,就只好放弃了。

两星期后,他收到美国大使馆的答复,告知他已获准参加音乐比赛。

这表示,他可以正式地参加贝桑松国际音乐指挥比赛了!

参加比赛的人,总共约60位,他很顺利地通过了第一次预选,终于来到正式决赛。此时他严肃地想:“好吧!既然我差一点被逐出比赛,现在就算不入选也无所谓了!不过,为了不让自己后悔,我一定要努力。”

后来他终于获得了冠军。

就这样,他建立了世界大指挥家不可动摇的地位。我们可从他的努力中看出,直到最后,他都没有放弃,很有耐心地奔走于曰本大使馆、美国大使馆,为了参加音乐节,尽了最大的努力,如此才能为他招来好运——获得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冠军,成为享誉国际的名指挥家,建立现在的地位。

费希特得以成为大教育家,小泽征尔得以成为大指挥家,这难得的机会是哪里来的呢?

一言以蔽之,是他们从来不因别人的拒绝而放弃,不因人生艰难而泄气,励精图治,尽情显现自己的才华,自己努力争取机会,如此心态,如此勇气,总会有机会光临,总会有伯乐赏识,只不过在时间上有早晚,形式上不同罢了。

困难的也许是美好的

最美好的事往往也是最困难的。

爱默生也曾说过:“真正的快乐不见得是愉悦的,它多半是一种胜利。”没错,快乐来自一种成就感,一种超越的胜利。

有一位住在佛罗里达州的快乐农人,他曾将一个注定失败的现实变成走向成功的道路。当他买下农田时,他心情十分低落。土地贫瘠,既不适合种植果树,也不适合种庄稼,甚至连养猪也不适宜。除了一些矮灌木与响尾蛇,什么都活不了。后来他忽然有了主意,决定将负债转为资产,他要利用这些响尾蛇。于是不顾大家的惊异,他开始生产响尾蛇肉罐头。之后的几年,几乎每年有平均两万名游客到他的响尾蛇农庄来参观,他的生意好极了。他将毒液抽出后送往实验室制作血清,蛇皮以高价售给工厂生产女鞋与皮包,蛇肉装罐运往世界各地。甚至当地邮局的邮戳都盖着“佛罗里达州响尾蛇村”,可见当地人很是以这位农人为荣。

一些社会学家曾对许多身体有缺陷的成功人士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些人的成功大部分是因为某种缺陷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威廉·詹姆士曾说:“我们最大的弱点,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种出乎意料的助力。”

没错,弥尔顿如果不是失去视力,可能写不出精彩的诗篇;贝多芬则可能因为耳聋才得以完成更动人的音乐作品;而海伦。凯勒的创作事业完全是受到了耳聋目盲的激发。

如果柴可夫斯基的婚姻不是这么悲惨,逼得他几乎要自杀,他可能难以创作出不朽的《悲惨交响曲》;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因为本身命运悲惨,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动人小说。

达尔文在英国诞生的同一天,在美国肯德基州的小木屋里也诞生了一位婴儿。他也是受到自己缺陷的激发而成功的,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他生长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得到哈佛大学的法律学位,又有圆满的婚姻,他可能永远不能在葛底斯堡讲出那深刻动人、不朽的词句,更别提他连任就职时的演说——可算得上是一位统治者最高贵优美的情操,他说:“对人无恶意,常怀慈悲于世人……”

冰冷的北极风造就了爱斯基摩人。我们什么时候相信人们会因为舒适的日子,没有任何困难而觉得快乐?刚好相反,一个自怜的人即使舒服地靠在沙发上,也不会停止自怜。反倒是不计环境优劣的人常能快乐,他们极富个人的责任,从不逃避。

如果你正处于极端失望与自怨自艾之中,这里有两个我们起码应该一试的理由,这两个理由保证我们试了只有更好,不会更坏。

第一个理由:我们可能成功。

第二个理由:即使未能成功,这种努力的本身已迫使我们向前看,而不是只会悔恨,它会驱除消极的想法,代之以积极的思想。它激发创造力,促使我们忙碌,也就没有时间与心情去为那些已成过去的事忧伤了。

世界着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尔在巴黎的一次音乐会上,忽然小提琴的A弦断了,他面不改色地以剩余的三条弦赛完全曲。佛斯狄克说:“这就是人生,断了一条弦,你还能以剩余的三条弦继续演奏。”

接受事实克服生活中的不幸

成熟是什么?是一个人蜕去幼稚浅薄的蛹衣,生长出美丽自由的蝶翼。要成为一个成熟而有魅力的人,第一步应该是敢于承担既成事实,感动自我走向成熟。

一位21岁的年轻人,家就住在沙尘风暴地带内,双亲终其一生都在为生存而与风暴及干旱奋战。

自从双亲过世之后,年轻人便担负起家计的重担,直到有一天,他们实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农作物可以收割,农仓里一无所有,他们就要饿肚子了。年轻人眼望着农舍屋顶上面的尘埃,却也只能一筹莫展地坐着发愁。忽然,他8岁的小妹妹开门走进来,身旁还跟着一个她的好朋友。

“吉米,你可以给我10美分吗?”她急切地问道:“我们想到店里去买些饼干,我们每个人都需要10美分。”

吉米久久说不出话来——因为他想不出一个好理由来拒绝。但他没有10美分,搜遍了全身的口袋也找不到10美分。“妹妹,非常对不起。”他温和地说道,“我没有10美分。”

当天晚上,吉米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因为他永远也忘不了妹妹脸上失望的表情。有生以来,他历经过不少打击——双亲去世、工人离职、沙尘风暴的袭击……但没有一次像今天一样——他居然没有10美分可以满足自己年幼的小妹妹……这么微不足道的要求……难道自己连这么一点要求也无法满足她吗?吉米想了许久,决心要采取一些行动。就在天色将亮的时候,他也终于下定了决心,并想好了整个计划。

吉米一直想当一名教师。但是自从双亲过世之后,他以为自己最好留在家里,以担负起农场的工作。但是,眼见农场一再受到沙尘暴的摧残,使他不得不考虑从事其他的工作。于是第二天,吉米到镇上给自己找了一份临时工作,从那时起,他借来许多书,每天都认真研读到深夜,以准备有朝一日能得到他真正想要的工作——当一名教员。果然,他后来终于在一间乡村学校找到教职。由于他努力不懈,不但终能如愿以偿,也赢得了邻居的赞美与尊敬。

走向成熟具有成熟心灵的人,不会陷于自己的不幸当中,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它、接受它,然后想办法加以克服、解决。他们不会去乞怜、不会绝望,也不会去找借口逃避。

1945年8月,也就是日本宣布投降后两天,玛丽·布朗太太走进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自家住宅,静听屋子里的寂静与空虚。

好几年前她的丈夫死于车祸;接着,与她住在一起的母亲也因病去世。悲剧的发生经过是这样的:“当许多钟声和汽笛声都在宣告和平再度降临的时候,我惟一的儿子达诺却在此时去世了。我已失去了丈夫和母亲,如今儿子一死,我是完全孤孤单单的了。”

“孩子的葬礼结束之后,我独自走进空荡荡的屋子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种空虚、无依无靠的感觉。世界上再也没有一处地方比这更寂寞的了。我几乎整个人充满了哀伤和恐惧,我害怕今后将独自一人生活,害怕整个生活方式将完全改变,而最可怕的,莫过于我将与哀伤共度余生,这才是最让我感到恐惧的。”

接下去的几个星期,布朗太太完全生活在一种茫然的哀伤、恐惧和无依无助的感觉里。她迷惑又痛苦,全然不能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她继续描述道:“渐渐的,我明白时间会帮助我治疗伤痛。只是时间过得实在太慢了,我必须做些事来忘记这些遭遇。因此,我再度回去工作。”“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也逐渐对生活再度有了兴趣,如朋友、同事等。一日清晨,我从睡梦中醒过来,忽然认识到所有不幸均已成为过去,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变得更好。我知道‘用头撞墙’的举止是愚蠢可笑的,是不能面对现实的表现。对于这些我无法改变的事实,时间已教我如何承担下来。”“整个改变进行得十分缓慢,不是几天或几个星期,而是逐渐来临。总而言之,它发生了。”

“现在,当我回过头去再看那段生活,就会感到好像船只虽然历经一场巨大的风浪,如今已重驶回风平浪静的海面上。”

不幸遭遇并非就是世界末日。有时候,它还是促使我们采取行动的催化剂,对改善状况大有必要。它能使我们的才智变得灵敏,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但第一步,我们先得接受既成事实。

忍耐是战胜挫折的惟一良方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不少是自己无法把握的:工作不被认同、才能不被重用、职业发展受挫、上司待人不公平、别人总用有色眼镜看自己……这时,能够拯救自己出泥潭的只有忍耐。比尔·盖茨曾告诫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社会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遍布于个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在这一现实面前,任何急躁、抱怨都没有益处,只有坦然地接受这一现实并忍受眼前的痛苦,才能扭转这种不公平,使自己的事业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莎莉·拉斐尔很早就立志于播音事业。但由于当时美国各家无线电台都约定俗成地只聘用男性,所以,当她在各家电台应聘时,都被认为不能胜任这类工作而屡遭拒绝。

后来,她在纽约的一家电台找到一份工作,僵不久却以“赶不上时代”为由遭到辞退,结果又失业了。

一天,她向一家广播公司的负责人谈起她的节目构想。“我相信公司会有兴趣。”那人说。但此后不久那人便离开了公司,她的美梦破灭了。后来,她又找到公司另外两名职员,却被要求主持她最不擅长的政治节目。

但是,她并没有退缩,而是抓住了这次机会,通过自己的勤奋,使她主持的节目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

“我遭人辞退18次,本来大有可能被这些遭遇所吓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结果相反,这鞭策我勇往直前。”拉斐尔自豪地说。

如今,莎莉·拉斐尔己成为着名的自办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每天都有800万观众收看她的节目。

莎莉靠着坚忍的毅力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她不但没有丧失信心,反而勇敢地面对一切,用积极的心态赢得了最终的成功。

忍耐的精神来自于平常心

许多人常常会对社会抱有天真的幻想,认为成功的机会很多,获得成功很容易。但当他们屡次碰壁后便会产生挫败感,怀疑自己,怀疑一切。有些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开始时怀着远大的抱负,想干出一番事业,却因几次受挫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其实,在现实中的竞争往往都是激烈而残酷的,从你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就已经跟随在你左右了。这个时候,你需要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所有的不如意。当你处于患得患失的忧虑中或是烦躁的状态时,忍耐也就不存在了。

外界的事物什么样,这由不得你去选择和控制,但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这可以由你自己做主。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否使自己像骆驼一样坚忍,关键就在于你能否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张薇大学毕业后求职受挫,最后终于在一家小公司里谋得一份业务员的工作。尽管与她名牌大学的学历不符,但她不计较,因为她懂得: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心灵回归到零,用一颗平常心学会忍耐,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才会取得事业的发展。面对着刁钻的同事和无理取闹的客户,她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在学习,我要坚持。她咬紧牙关,忍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总结经验,积攒力量。两年后,凭借着出色的业务能力和坚忍的态度,她成为该公司的业务经理。

很多人之所以会有受挫的感觉,就是因为他们的心灵装得太满了。只有把自己放空,将每一次挫折都视为一个新钓开始、一次新的体验,不计较……时的得失,也不计较个人的感受,一切以平常心处之,这样在面对逆境时,很自然地就会变得坚忍起来,一旦机会来临便能牢牢抓住。

任何一条通往成功的路都是曲折的,不管你是谁,都不能保证永不会遭遇挫折的侵袭。你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坚忍地去面对逆境,用执着的信念支撑自己朝目标前进,终有一天会迎来事业的绿洲。

从孤独中寻找力量

忍受孤独,是一种毅力,那么享受孤独,便是一种情趣,一种境界,就像一杯没有放糖的咖啡,只有当你轻呷一口,慢慢适应它的苦涩,才能品味出其中独有的香味。

在现实生活中,要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做出巨大的成就,必须有不同凡响之处。其中主要的就是要有一些非凡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内,这些非凡的目标常常是普通人所难以理解的,因而难免会招致众人的反对、批评。这时,你自己常常会是一个孤独的人。尼采认为,强力意志的最大作用,就是塑造一个有个性的人。目前人类的悲哀之处就在于人失去了个性。

你现在所做的一切,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所想要的,而是为了适应统一性的要求。谁一旦要超出统一的格式,立刻会遭到诽谤,受到打击,成为孤家寡人,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尼采告诉人们,要做一个有个性的人,要随时准备忍受孤独。孤独是天才的命运,是强者的伴侣。

要想真正做一番事业就必须能够忍受孤独。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人为地去造成自己与大众的隔离。个人总归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个人的所作所为要想有价值,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必须尽可能把自己和社会公众联系起来。孤家寡人,孤芳自赏都是不可取。应该尽可能地和更多的人发生联系,寻求更多的人的支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世主,不要以救世主的态度来对待众人。应该把自己融入社会公众的生活之中,社会的发展之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社会所理解,所承认,从而不再孤独。要尽可能寻求更多的支持,这样个人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在现实生活之中,总是会有一些人过于孤独、过于孤芳、自赏,导致一些可悲的结局。

学会审时度势

中国有句俗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老祖先的话道出了世间人情,颇具智慧,但在现代人际交往中,我们有必要对此话更好地领会与运用。

“不得不”充满了一种无奈、勉强、不情愿,这种“低头”太痛苦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此话改为“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有其中的一些道理。

所谓的“屋檐”,并非实指,说得明白些,就是指别人的势力范围。换句话说,只要你身处这种势力范围之中,并且得靠这种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之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挺立,但现实中的这种屋檐不多!大部分人的屋檐都是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压制,以及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难免不会出现这种情形,除非你能顶天立地,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或者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谁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别人屋檐下避风躲雨呢?所以,当你在别人屋檐之下时,就有必要对自己的心态作一下调整了。

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用自己头撞屋檐才去低头!这是一种主动的态度,没有丝毫勉强。

而且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1.不会因为不愿低头而碰得头破血流。

2.因为你主动自然地低下了头,而不至于成为显着的目标。

3.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想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是要受伤的。

4.不会因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离开屋檐下。离开不是不可以,但去往何处?这是必须考虑的。而一旦离去再想回来,那是不容易的。

5.在屋檐下待久了,甚至有可能成为屋内之人。

总而言之,“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保持一种主动、和谐的关系,将二者的摩擦和冲突降至最低点,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以便走更长远的路,更是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人性丛林中的生存智慧。

在人屋檐下,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而且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或者已经来到“屋檐”之下时,请不要“不得不低头”,而要告诉自己:该低头时就低头!

要以失败者为师

在我们的个人成长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是以成功者为师,自我们上小学开始,教科书和老师们就列出了许多伟人和成功者的事迹,以鞭策和鼓舞后来之人。因此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把成功者的成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些人还遵循成功者的模式,以此构筑自己的未来。

当然,发挥成功者的楷模和示范作用,这种做法并没什么不好,因为人们总是需要看到成功的“希望”,并以此作为学习的榜样、鼓舞自己。但如果一切向“成功者”看齐,这可能使有些人堕入一种幻觉当中,他们认为自己也可以成功,而一旦自己难以获得成功时,就感到命运对自己不公,并责问:“为什么他们可以成功,而我就不能成功呢?”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组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另外,某一位成功者的成功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主客观条件不同。所以,以成功者为师,应该有其选择性,你不可能学习每一位成功者,也并非所有成功者的经验都可值得你去学。你可以学习某人成功的一些方面,但不必全部照搬。而且向成功者学习有时反而可能是失败的起因,它会让人失去清醒!

所以,有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与其时时“以成功者为师”,不如有时看看那些失败者,研究一些失败的案例,仔细探究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警示,让自己将来不犯下同样的错误!

有一位企业家,从创业开始,他就仔细观察同行以及其他行业的失败案例,并分析其原因,他不断地从别人的失败中拾取教训,因此他不仅创业顺利,而且发展得迅速稳定。他认为,一个企业的“存在”比“壮大”更重要,首先要“存在”,才可能“壮大”,如果仅仅为了“壮大”而失去“存在”,那就失去了创办企业的目的。更何况失败都是一种痛苦的事情,如果多次失败,更有可能永不再起。所以,“避免失败”比“追求成功”更重要!

细想一下,这位企业家的想法不无道理,这也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一种逆向思维。任何失败都有其原因,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不过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不太容易,因为失败者往往不愿意谈论自己失败的过去,这样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如果你找到失败者本人谈,他大概也不会告诉你真相,他只会告诉你,他的失败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朋友拖累、银行紧缩,或是被出卖、被骗、被倒账……属于他个人的能力、判断、个性上的问题,他是不会告诉你的。何况有些失败者根本不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因此要了解失败的原因,你得多方收集资料,参考专家的分析、同行的看法,至于这位失败者的个人条件,可从他的朋友那里多加了解。

当资料收集够了以后,再把它们一条条列出来,仔细分析,并归纳成几个重点。不过并不是了解就算了,你必须把你所观察、分析到的拿来检验自己,和失败者的一切做个对照比较,如果你的个性、能力和其他主客观因素和那失败者具有相似之处,那就要提高警觉,弱的地方要加强,不好的地方要改善,这样你就可以避免和那失败者犯同样的错误,成功的几率自然大大提高!

除了做企业以外,一般做人做事也应以失败者为师。

在做人方面,看看谁和谁处不好,谁得罪了谁,谁不受欢迎,参考他们的个性,观察他们平日的来往和作为,你就可以知道他们做人失败的原因在那里。

做事也是一样,犯的错误少,成功的几率就提高,而要减少错误,就是“以失败者为师”,这种教训可不是用钱买得到的呢!

成功的人永不言败

1832年,有一个年轻人失业了。而他却下决心要当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又着手办自己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就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里,他不得不为偿还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此间,他再一次决定竞选州议员,这次他终于成功了。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可能有了转机,可就在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他心力交悴,卧床不起,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

1838年,他觉得身体稍稍好转时,又决定竞选州议会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处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放弃努力呢?他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你的梦想?他没有放弃,也始终没有说过: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终于当选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仍在失败中奋起,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最后,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林肯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他用不败的精神迎来了成功。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不是运气和才能的问题,关键在于适当的准备和不屈不挠的决心。面对困难,不要退却,不要逃避。林肯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放弃努力。他不愿放弃,也从不言败。

很多时候,所谓的困难只是一只“纸老虎”,它横在路上阻碍你前行,如果你被吓住了,那么你永远也遇不到它后面的成功。人们经常在做了90%的努力后,放弃了最后可以让他们成功的10%的努力。这不仅使他们输掉了全部的投资,更丧失了最后发现宝藏的喜悦。

告诉你一个保证失败的规律:每当你遭受挫折时便放弃努力。再告诉你一个保证成功的诀窍:每当你失败时,再去尝试,成功也许就在你的一点点努力之后。

1942年,探宝人拉费尔·沙莱诺和两个朋友结伴来到委内瑞拉的一处河道,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找金刚钻。最后,沙莱诺精疲力竭地说:“我已经捡了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鹅卵石子。可是现在,我还没有捡到一块金刚钻,我不干了!”他的朋友劝道;“再捡一块吧,凑足一百万块!”沙莱诺无奈地说:“好吧,我就再捡最后一块!”这最后一块鹅卵石,居然是一块金刚钻!

没有坚定毅力的人,碰到困难,往往会半途而废;而成功者在遭遇失败时总会再去尝试。成功就好像爬山,如果在接近最高峰时不能坚持到最后,那之前你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

成功者总是具有这样的品德:无论失败多少次,他们都会再次奋起;无论环境条件多么恶劣,他们从不绝望。他们永远相信,只要鼓足勇气、集中精神去做,就一定能找到成功的契机。每天早晨,成功者会告诉自己,今天我可以做好我力所能及的工作,昨天或者前天的失败并没有关系,今天是崭新的开始,让我再去尝试!

成功的人永不言败。

用微笑面对人生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毁的劫难。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位14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于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手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一定能救她。可是营救人员最终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而她始终微笑着挥着手,直到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所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没有一点痛苦失望的表情,反而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状。那一刻仿佛延伸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心里都充满了悲伤。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却永远夺不去在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困难甚至绝境是避免不了的,最重要的是要坦然面对,自信自强,让灵魂始终微笑,高举那面叫做自信的胜利之旗。因为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一般飘散。

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一个阳光灿烂的微笑更能打动人的了。

微笑具有神奇的魔力,她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坚冰;微笑也是你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的标志。

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你在做什么,在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一个微笑是一种最为普及的语言,她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与人之间的最短距离是一个可以分享的微笑,即使是你一个人微笑,也可以使你和自己的心灵进行交流和抚慰。

一旦你学会了阳光灿烂的微笑,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从此定会变得更加轻松,而人们也喜欢享受你那阳光灿烂的微笑。

百货店里,有个穷苦的妇人,带着一个约四岁的男孩在转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摄影机旁,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让我照一张相吧。”妈妈弯下腰,把孩子额前的头发拢在一旁,很慈祥地说:“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旧了。”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来说:“可是,妈妈,我仍会面带微笑的。”每想起这则故事,心就会被那个小男孩所感动。

如果你在生活的摄像机前也像那个贫穷的小男孩一样,穿着破烂的衣服,一无所有,你能坦然而从容地微笑吗?

面对着亲人,你的一个微笑,能够使他们体会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人和他们心动相连;

面对着朋友,你的微笑,能够使他们体会出世界上除了亲情,还有同样温暖的友情,让我们感受到,对朋友,他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走遍世界,微笑是通用的护照;走遍全球,阳光雨露般的微笑是你畅行无阻的通行证。

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神奇的药方,它能医治许多疾病,并具有强身健体的医疗功能。医学家告诉我们,精神病患者很少笑,一个人有疾病或者有其他烦恼,那他也不会从心底发出笑声。

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的诺曼·卡滋斯曾患胶原病,这是一种疑难杂症,康复的可能性仅为五百分之一,而他就成为这个“一”。后来,他把当时的情况写在了《五百分之一的奇迹》这本书里:

“如果,消极情绪引起肉体消极的化学反应的话,那么,可以推测,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引起积极的化学反应。可以推测,爱、希望、信仰、笑、信赖、对生的渴望等等,也具有医疗价值。”

卡滋斯认为,笑具有惊人的医疗效果:“我的体会是,如果能够从心底里发出笑声,并持续10分钟,会产生诸如镇痛剂一样的作用,至少可以解除疼痛两个小时,安安稳稳地睡觉。”

你的笑容,甚至也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成功。

美国旅馆大王希尔顿于1919年把父亲留给他的12000美元连同自己挣来的几千美元投资出去,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经营旅馆的生涯。当他的资产奇迹般地增值到几千万美元的时候,他欣喜而自豪地把这一成就告诉了母亲。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母亲淡然地说:“依我看,你和以前根本没有什么两样……事实上你必须把握比5100万美元更值钱的东西:除了对顾客诚实之外,还要想办法使来希尔顿旅馆的人住过了还想再来住,你要想出这样一种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久远的办法去吸引顾客。这样的旅馆才有前途。”

经过了长时间的迷惘,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希尔顿找到了具备母亲说的“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久远”四个条件的东西,那就是;微笑服务。

这一经营策略使希尔顿大获成功,他每天对服务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对顾客微笑了没有?”即使是在最困难的经济萧条时期,他也经常提醒职工们记住:“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旅馆本身遭受的困难如何,希尔顿旅馆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旅客的阳光。”就这样,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经济萧条时期,迎来了希尔顿旅馆业的黄金时代。

经营旅馆业如此,其他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中遇到的一切烦恼,又何尝不能用你的微笑化解呢?

所以,不论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地方,也不论你目前遇到了多么严重的困境,甚至你的人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用你的微笑去面对它们,面对一切,那么一切都会在你的微笑前低头。

微笑,永远是我们生活中的阳光雨露。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学会微笑,掌握这个化解人与人之间坚冰的微笑呢?

第一,你要相信自己的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微笑。

第二,让那些能够给你带来轻松愉快的事情围绕着你。

第三,在办公室里的显眼位置上,摆放假曰里令你难忘的照片,比如,你家里的小狗,正儿八经地戴着一副眼镜,装模作样地打量着镜头。这些照片,可以使你从日常紧张的工作中得到片刻的休息。

第四,尽量消除或减少一些负面消息对你的影响。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一些新闻是重要的,但不必要每天都是如此。

第五,每天,在你的周围,去努力寻找那些幽默和欢乐的事情。即使你遇到了交通堵塞,在你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你不妨想象自己正在出演一部电视剧,你是剧中的一个人物,遇到了这么件事。类似的练习可以使欢乐取代压力。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要学会自己微笑。记住一点,微笑不是仅仅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