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7241400000015

第15章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14)

第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发展观确实受到过前苏联发展观的影响,但不能夸大这种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被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提到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由于缺乏经验,建国之初,我们党存在照搬前苏联模式的情况,主要是借鉴了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也就借鉴了前苏联的发展观。在借鉴前苏联发展观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发展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按照前苏联模式建立的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这种体制对地方和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毛泽东最先看出前苏联发展模式与前苏联发展观的问题,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要以前苏联为鉴戒,要处理好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力。在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上,刘少奇和周恩来所作的报告都谈到了改进经济体制的问题,陈云的大会发言明确提出了区别于传统模式的经济体制“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这些都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道路的重要探索。可见,我们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打破前苏联发展观的影响了。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第一代发展观总体上没有跳出传统型发展模式,但与其把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观仅仅归结为前苏联发展观的影响,不如从国情背景上加以解释。我们党是在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能否较快地发展,能否迅速地赶超发达国家,是党和人民的迫切愿望。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指出,我们应该赶过美国,“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实现全面赶超英美是不可能的,只有从主要工业产品方面进行赶超努力,因此提出了大办钢铁的“大跃进”发展战略。可见,应该恰当地估价前苏联发展观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代发展观的有限影响。

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的演变吸取了人类关于发展问题研究的成果,但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经济发展理论、西方社会经济理论的影响来说明邓小平、江泽民时代的发展观和新世纪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当代国外发展观的演变历经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经济增长观,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发展的主要标志。经济增长观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是片面的,“无发展的增长”对社会没有实际意义。当代国外发展观的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教育、社会转型在内的综合发展。综合发展观把社会变迁与经济增长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与经济增长观相比是一个进步,但只强调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未考虑到后代的发展,仍是综合发展观的一个缺憾。

当代国外发展观演变的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类社会在获得经济空前发展时遭遇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挑战,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的发展关系。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21世纪议程》,表明可持续发展观被各国所认同。这种发展观考虑到了人类代际关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早期的发展概念重“物”不重“人”。当代国外发展观演变的第四个时期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增长服务。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的也是一条从经济增长到综合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再到人本发展的道路,其指导思想的变迁与当代国外发展观演变的四个阶段基本吻合。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经济增长,当时国外发展观也是经济增长观。邓小平没有停留在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上,而是与当时国外的综合发展观相契合,及时地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思想。

我国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国际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的贡献是在我们党发展思想乃至人类发展观演变的基础上,于21世纪初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中国从强调经济增长到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再从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到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前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的吸纳、扬弃和超越。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前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三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全面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的演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

(三)

发展观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赵凌云、张连辉先生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指出了发展观既引导发展模式又蕴涵在发展模式之中。这有助于认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但认识不应到此为止,还要沿着这一认识路径,进一步揭示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相互作用机理,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机制。

第一,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互动影响发展目标的确定,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具有全面性。

赵凌云、张连辉先生认为,第一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是工业化,第二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是四个现代化,第三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表述并不确切。

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都是毛泽东等人提出的第一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

但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不够全面,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目标,四个现代化主要也是经济发展目标。邓小平后来以“小康水平”和“三步走”战略替代了四个现代化战略。邓小平提出的第二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体现了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的统一,党的基本路线是要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是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第二代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可持续发展不够。江泽民提出的第三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把发展目标从经济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这样的发展目标更宏大、更长远。

胡锦涛提出的第四代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最具有全面性。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目标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

第二,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互动影响发展方式的确定,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方式上具有统筹性。

赵凌云、张连辉先生认为,第一代发展观的发展方式是外延式与粗放式,第二代发展观的发展方式也是外延式与粗放式,第三代发展观的发展方式是内涵式与集约式。这种概括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便是把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方式混淆了。

第一代发展观作为经济增长观,将其发展方式概括为主要是外延式与粗放式是可以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发展观的发展方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发展观,其发展方式主要是综合式与协调式;第四代发展观的发展方式则是统筹式,科学发展观通过“五个统筹”,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城市、沿海发展快速,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也带来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经济与社会、改革与开放、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这就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各方。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

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克服注重城市、忽视农村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采取重大措施,扭转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就是要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做到了“五个统筹”,就能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

第三,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互动影响发展目的的确定,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的上具有人本性。

赵凌云、张连辉先生还认为,第一代发展观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脱节的问题;第二代发展观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又产生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第三代发展观又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这种观点把第三代发展观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作用仅看作是试图解决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脱节问题,没有抓住其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实际上,科学发展观的最大创新和最大亮点就是它的人本性。

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认为,人是最大资源、最大财富,具有最高价值,是发展的目的。其一,坚持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一切为了人民,既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又要满足人们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既要提高生活水平,又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还要特别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需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其二,坚持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教育、就业、收入、财产等合法权益。其三,坚持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一切依靠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树立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演变的基本走向。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内容,江泽民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胡锦涛进一步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新中国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创造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条件;实践的发展推动思想的解放,推动我们党提出与人本主义的唯心史观完全不同的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