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代:文治兴盛
7233100000009

第9章 出师未捷和不孝之子

出师未捷的宋孝宗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第二位皇帝,是宋太祖七世孙,宋太祖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因为宋高宗唯一的儿子夭折了,所以只好从宗族中选择继承人,于是赵昚成了宋高宗的养子。

宋孝宗登基后,定年号为“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恢复岳飞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并且命令老将张浚率军北伐。

不料,张浚出师不利,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而归。

金军乘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宋孝宗被迫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了“隆兴和议”。

议和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整顿吏治,一改宋高宗朝贪污腐化的局面。

宋孝宗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宋孝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凡事能够以身作则。他生活节俭,不肯用乐。他常穿旧衣服,不大兴土木。平时也很少赏赐大臣,宫中的收入多年没有动用,以至于内库穿钱的绳索都腐烂了。他经常告诉身边的士大夫:“士大夫是风俗的表率,应该修养自己的品德,以教化风俗。”

宋孝宗不但节俭,而且尊佛崇道,除奸邪,褒忠良,昭雪冤案,励精图治。

由于宋孝宗以身作则,治国有方,南宋出现“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国家富了,宋孝宗又开始在各地修筑城防,作北伐的准备。

乾道三年(1167年),宋孝宗令殿前指挥使王琪到淮上视察两淮城防,修筑扬州城。朝中妥协派官员纷纷反对,说是怕金人知道,引起怀疑。宋孝宗慨叹道:“这些儒生的议论真是不识时务!不用管它!”

此后几年间,宋孝宗陆续在庐州、和州、楚州和襄阳府积极备战。

虞允文建议加强民间抗金武装,由官员统领教练,一旦发生战事,分派他们守关。

淳熙元年(1174年)二月,虞允文在四川病死。国家栋梁摧折,宋孝宗见北伐无望,顿感心灰意冷了。

淳熙后期,宋孝宗深感力不从心,开始厌倦烦琐的政事,打算让位于太子,但碍于太上皇宋高宗还健在,一时无法施行。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病逝,宋孝宗决定服丧三年,以守孝为名退位。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宋孝宗正式传位于太子赵惇,是为宋光宗,自己退居重华宫,做了太上皇。

宋孝宗在位期间,书院教育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北宋末年,岳麓书院惨遭战火洗劫。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抚使刘珙重建岳麓书院,聘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

张栻主教期间,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一大批经世之才。

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

这次会讲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名声远播。

朱熹出身在徽州婺源的一个官吏家庭,父亲朱松做过县尉。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19岁的朱熹考中进士,做过泉州同安主簿。任满后,向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学习程学。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依山而建。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942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也称庐山国学。宋仁宗时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被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

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太守(治所在今九江星子县)。他亲至书院废址踏勘考察,经他竭力倡导,又重建了白鹿洞书院。

朱熹在南康任上三年,为恢复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他曾亲订洞规,置田建屋,延请名师,充实图书,亲临讲课。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著名哲学家陆象山到白鹿洞书院讲学。朱熹、陆象山的“白鹿洞之会”,使书院闻名天下。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由朱熹制订,反映出儒家的教育思想。正文如下: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文治推波助澜,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孝之子

宋光宗是南宋第三位皇帝,宋孝宗的第三个儿子,在位5年,享年54岁。

宋光宗长期生活于深宫,不达世务。继位时43岁,已是满头白发了。有个大臣献上何首乌,说服用后能使头发转黑,但他不肯服用,说:“我头发已白,可叫天下人知道我是老成的。”

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的一位。他登基后,体弱多病,又无有安邦治国之才。

宋光宗听取奸臣谗言,罢免了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宋光宗懒于上朝,由挑拨是非、心狠手辣的李皇后执政。

宋孝宗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奸佞当道,朝政日非。

一天,宋孝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仍不见什么效果。

宋光宗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万般无奈,最后只好张榜求医。

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即可病愈。”

大家听了这话,将信将疑。不料,黄贵妃按医嘱服用后,到期果然病愈了。

后来,这个药方传到民间,老百姓把红果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原来,山楂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虫止痢,特别助消化。黄贵妃因吃山珍海味过多积了食,全靠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

宋光宗对爱妃备加关心,而对父亲宋孝宗却不闻不问,不管不顾。

宋孝宗逊位后,宋光宗长期不去探望。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患病,宋光宗既不请医看病,也不去探病,甚至宋孝宗病逝后他也不肯服丧。为此,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太皇太后批准,逼迫宋光宗退位。

宋光宗迫于太皇太后的压力,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

赵扩主持完宋孝宗的葬礼后,登基做了皇帝,是为宋宁宗。

出师未捷的宋宁宗

宋宁宗赵扩是南宋第四位皇帝,生于宋孝示乾道四年(1168年)。作为宋光宗唯一的儿子,宋宁宗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宋光宗继位后,封他为嘉王,让他到宫外府第居住。宋光宗不仅将自己在东宫时收藏的图书全部赐给他,还亲自选中黄裳、陈傅良、彭龟年等一批名儒担任他的老师。在名师的教导下,他学习非常勤奋。

宋宁宗继位后,每天上朝时,无论群臣进奏时间多么长,他都和颜悦色,耐心听取,没有一点厌倦的样子。

宋宁宗对台谏官的意见十分重视。宋代的台谏官有纠正帝王疏失、弹劾百官的权力,他们的议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的公众舆论。

宋宁宗严格遵循祖宗之法,曾对人说:“台谏者,公论自出,心尝畏之。”

宋宁宗宅心仁厚,对民间疾苦颇为关心。继位前,他护送宋高宗灵柩去山阴下葬,路上见农民在田间艰难稼穑,感慨地对左右说:“平常在深宫之内,怎能知道劳作的艰苦!”

宋宁宗继位后,几乎每年都颁布免赋税的诏书。

在日常生活上,宋宁宗力行节俭。他平时穿戴朴素,饮食器皿也不奢华,使用的酒器都是以锡代银。

有一年元宵夜,一个宦官见宋宁宗独自端坐在清冷的烛光下,便问:“上元之夜,官家为什么不大摆筵席庆祝一下?”宋宁宗愀然答道:“你知道什么!外间百姓没有饭吃,朕怎么能有心思饮酒呢?”

宋宁宗在位期间,不近酒色,不事游猎,不事奢靡,不殖货利,不行暴虐,深得民心。

韩侂胄是宋高宗吴皇后的外甥,又是宋宁宗韩皇后的叔父,因拥立新君有功,不久便出任宰相。他雄心勃勃,反对苟且偷安,决心北伐,驱逐金人,统一中国。

宋孝宗初年,追复岳飞原官。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为岳飞加谥号武穆。

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宋宁宗、韩侂胄追封岳飞为鄂王,给予政治上的极高地位,以支持抗战派将士。

秦桧死后,宋高宗加封他为申王,赐谥号为忠献。宋孝宗时,揭露秦桧的奸恶,但还没有改变爵谥。

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韩侂胄削去秦桧的王爵,并把谥号改为缪丑,即荒谬丑恶之意。贬词中说秦桧“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一时传诵,人心大快。宋宁宗、韩侂胄对秦桧的贬抑,是对投降派的沉重打击,为北伐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这时,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各族正在陆续发动对金战争,各族人民的反金起义也在各处兴起,金朝统治者陷于内外交困中。

被宋光宗闲置的主战派先锋辛弃疾被宋宁宗、韩侂胄起用,到临安面见宋宁宗时说金国必亡,请朝廷准备出师北伐。早就准备北伐的宋宁宗、韩侂胄听了辛弃疾的谏言,信心更足,便决意发兵了。

不料,韩侂胄部署北伐时,宋军中出了内奸。坐镇四川的大将吴曦里通金国,按兵不动。金军密许吴曦作蜀王,解除了西顾之忧。韩侂胄日夜盼望四川进兵,多次催促,吴曦不理。吴曦叛变使宋军伐金的部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北伐失败了。

金兵侵入淮南,韩侂胄并不灰心,决意再度整兵出战。宋宁宗降诏招募新兵,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院都承旨,负责指挥军事。这时,68岁的辛弃疾正患病家居。任命下达后,辛弃疾正要走马上任,就在家中病逝了。

为了议和,杨皇后联络奸臣史弥远,遵照金朝的无理要求,传旨将韩侂胄的头砍下来,派使臣王柟送到金国表示谢罪,并且全部接受金国提出的条件,增加岁币。南宋又一次屈膝降金,达成和议。

韩侂胄死后,史弥远出任宰相兼枢密使,独揽了朝中大政,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谥号。

韩侂胄执政十四年,卧薪尝胆,适应朝野抗金的要求,发动北伐战争。他坚决抗金,遭到投降派的杀害,堪称民族英雄。

宋宁宗死于嘉定十七年(1224年),因他没有儿子,立赵竑为养子,但因为赵竑对史弥远专权不满,宋宁宗死后,史弥远废黜赵竑,另立赵昀为皇帝,这便是宋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