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7231700000007

第7章 中医所用的诊法

人们普遍认为,中医所用的诊病方法是神奇的。因为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或仪器,中医就可以综合病人的症状,找出病灶所在。

相传,中医特有的“望、闻、问、切”四大诊法,是春秋时代的神医扁鹊创立的。诊法也是《黄帝内经》中重点阐述的一个部分。《黄帝内经》指出人体内的任何病变都可反映在身体外部,通过对人体外部特征的了解,就可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对疾病的原因、部位以及发展情况给予准确的判断。这种由表及里的方法,就是“望、闻、问、切”的四个组成部分。

(一)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

望诊是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和舌象的异常变化,以此来判断病性和发病部位的诊断方法。

《黄帝内经》认为“神”是生命主宰,是生命活动的外在重要表现,如果一个人眼神明亮、呼吸自然、谈吐清晰、神色正常,这就是有神的表现。而呼吸不稳、语态张狂或语声低微、不敢视人、目光晦暗就是无神的表现。

对面部的观察,《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色诊”。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而面部毛细血管丰富,最容易反映体内的生理、病理情况。如肤色发白可能是有寒象,发红为热象,发青则是由寒或疼痛产生的,发黄可能是水湿过多、脾胃运化不足,发黑则可能是因为水肿或带下产生的。

另外,望舌也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诊察手段。《黄帝内经》认为五脏以及经络与舌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对舌质、舌形、舌苔的观察,能测知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据说,在古代名医中扁鹊尤其擅长望诊。战国时期,扁鹊到了齐国,齐桓侯知道他医术高超就很热情地接待了他。扁鹊看到桓侯就对他说:“您体表有病邪,如果不及早治疗,恐怕会越来越重。”桓侯不以为然,认为扁鹊危言耸听,想把没病的人说成有病然后来邀功领赏。

十天后,扁鹊来见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肌肉了,再不治疗,病邪会越来越深入。”桓侯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见到桓侯,说:“您的病邪已经到了肠胃,再不医治的话,恐怕越来越厉害。”桓侯仍不理他,但心里更加不高兴了。

再过十天,扁鹊远远地看到桓侯,转身就走。桓侯感到奇怪,就派人去问扁鹊。扁鹊说:“桓侯如果病在体表,吃点汤药,热敷一下,病就好了;病在肌肉时,用针灸法治疗也可以治愈;病在肠胃还可以用清热降火的方法;可是病邪到了骨髓深处,医药就没法达到了。”

五天后,桓侯全身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了,最终桓侯病死了。

这就是一段关于桓侯“讳疾忌医”的故事。可见病邪都可以表现在人体表面,医生通过认真观察,必能体会到内在脏腑的病理改变,从而尽早地医治病人。可惜的是,齐桓侯并不相信扁鹊,白白地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二)闻而知之谓之圣——闻诊

闻诊分为两法,即听声音、闻气味。听声音,是诊察病人的语音、呼吸、咳嗽、呕吐、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闻气味,是闻病人身上有什么样的味道,比如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人一进屋子就会闻到一股烂苹果味,水肿病晚期患者身上多有尿臊味。闻诊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清道光年间,有位叫崔默庵的医生,医术非常高超。当时有一个人刚刚结婚,不久身上出了很多痘疹,全身发肿,头竟有斗那么大。很多医生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家人请来崔默庵,经过诊断,这个人脉象平和,只是有一点虚弱,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原因。崔医生是个认真的医生,一旦找不到病因,他就会和病人在一起生活,反复地诊视,直到找到病因才罢休。就这样,崔医生因为找不到病因,肚子又太饿,于是就在病人的床前吃东西,这时候,他发现病人竟用手扒开了双目,羡慕地看着他吃喝。崔医生就问他是不是想吃东西,病人说:“是的,可是其他医生都不让我吃东西。”崔医生说:“这个病对饮食有什么妨碍呢?”于是就让他吃了东西。看到这个病人吃得很香,崔医生就更加不明白了。

过了很久,崔医生发现卧室里床榻桌椅气味熏人,这才明白过来,于是急忙让人把病人迁到别的卧室里去,用生捣螃蟹的汁液敷遍病人全身,过了几天,病人就全好了。

原来,新人结婚,家人为他们装饰了房间,给家具重新涂了漆,还没等气味散尽,新人就住进来了。而这个房间可能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醛超标了,这个新结婚的年轻人也就出现了上述一系列中毒的症状。

(三)问而知之谓之工——问诊

问诊,是诊断上极为重要的线索和信息。如病人的发病时间、原因、主诉症状、饮食情况、病史等都需要通过询问进行了解。《黄帝内经》认为:诊断的时候不问病人的病情是怎么开始的,不问病人的饮食情绪、起居是否适度等等,不问病人的情况便仓促确诊,就一定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之中,无法治愈病人。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总结问诊的经验基础上写成了《十问歌》,后来的医生又加以修改,成为“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发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俱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这首歌诀充分概括了中医问诊的基本内容。

(四)切而知之谓之巧——切诊

如果说中医的诊断方法神奇,那么就不得不提到诊脉。人们总是很奇怪,为什么用手指往手腕上的动脉处一搭就可以得知病人的各种病情?最厉害的是,有的老中医不用你说什么,只是通过按脉就能说出你有什么样的实质病,你病情的现状是什么,这一切都让人们惊叹于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然而,上面所说的诊脉也是切诊的一种,具体来讲,切诊是对全身的检查,就是运用手指对病人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从而获得重要信息资料的诊断方式,它包括脉诊和按诊。

按诊比较简单,它主要根据人体的解剖部位,再结合诊疗经验来判定疾病的具体情况,比如病人右下腹疼痛,按之更甚,有的呈条索状,这样我们就可以初步判定这个病人可能是阑尾炎发作。而脉诊讲起来就不是那样的简单。

《内经》中讲“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因此通过脉象的变化就可以推测出疾病的部位、性质等情况。《内经》中共记载了三种脉诊方法:三部九侯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和寸口诊法。而当代医生主要采用寸口诊法,因为全身的气血情况都能反映在寸口脉上,故而寸口脉主要用来辨别全身脏腑气血的“有余”和“不足”。《黄帝内经》中详细论述了寸口脉的长、短、滑、涩、迟、数等数十种脉象的情况及临床意义,详细论述了寸口脉的划分部位与脏腑的联系。

利用脉诊进行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清末医家毛祥麟在《对山医话》中就记录了靠诊脉判断病人生死的案例。

当年毛祥麟为躲避兵乱回到老家,对面巷子有个姓吴的人早上起来扫地,忽然就仆倒在地,不能说话,过了一会儿才醒过来。他的家人请毛祥麟去看病的时候,这个病人还能坐起来和他交谈。毛医生为他诊脉,发现他的脉象急而且特别有力,认为这是肾气败绝的症状。毛医生判定这个病人当天晚上就会死亡,告诉他的家人准备后事,大家都不相信。可是第二天天还没亮,这个病人就死去了。

还有一个姓周的布商,生了一点小病,找毛医生来看病,毛医生告诉他,他的病不用吃药就能好,但是诊脉的时候发现心脉坚急,就告诉他说,这是痰湿阻滞气道,气郁成火,火郁不散就会出现痈疽。当时这个病人颈后生了一串细疮,就像珠子串起来的一样。毛医生说:“你现在虽然不觉得痛苦,但是一旦发作起来就会很严重,你一定要谨慎对待。”可是周某并不把它当成一回事,到了第二年春天,周某果然因颈后痈毒发作而死。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医生,诊病必须要做到周到细致、用心体察,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病因。望、闻、问、切所得来的资料,经过整理分析以后,就可以为诊断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医生再根据对方、药的掌握和认识,一套治疗方案就出炉了。中医的诊断就是这样复杂、奇妙却又透着一点即透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