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毅同志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经济学家和独树一帜的财政学家。他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财政理论界隆重庆祝他90华诞暨从事财经工作65周年,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
我对许毅同志的认识和熟悉,经历了耳闻、旁观、临时接触到长久相处四个段落。通过这四个段落,我深刻领教了他的治学之道和处事风范。近看了他的事业成就,令我由衷的佩服和敬重。
我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调到财政部科教系统的。这个系统当时在京有两个单位。一个是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一个是财政部科学研究所。这两个单位是财政系统最高层次的科教机构。两单位相互来往很多,关系非常密切。我刚到中财院上班,就听说财科所许毅所长是一位奇才。当时,他在几个重要场合所做的有关国家财政经济形势的报告引起轰动,广为流传,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普遍认为,他的报告有理论高度,有实践基础,有数字依据,有比较分析,敢于揭盖子找根源、上纲上线、指名道姓地评论名人。有的说,多年来听不到这样的超水平报告了。几所著名大学,纷纷特聘许毅为兼职教授。
与此同时,又听说“文革”前几年,许毅同志已经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评论财政实践,发表过多篇论文,切中时弊、立论不凡。但是,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他的见解不但不被重视,反而因他直言不讳而遭到批判。“四清”中就把他从工作队调回“审查”,“文革”中又被揪住不放。他是财政部机关第一个(比部长早)被批斗的对象,给他戴了几顶大帽子,是财政部机关受迫害时间最长最重的干部。但是许毅同志不但没有被斗倒斗臭,反倒是越斗越香,越斗越强,越斗越有人喜爱,终于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彻底拨乱反正期间全部平反昭雪。自此,许毅同志成为财政部机关知名的人物。许多人感叹,现行许多财政工作新举措,不就是许毅同志当初提出过的吗?这证明许毅同志有超前的远见卓识,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底。
听了这些传闻,我对没见过面的许毅同志立即充满了敬意。
事隔不久,我通过实地旁观,对许毅同志的认识更深一层。我刚到中财院时,摆在我的工作日程上的重点大事是协助戎子和副部长(兼院长)尽快收回校舍,恢复办学。大家知道,中财院是“文革”中的重灾户。校址被改为卷烟厂,教室改为车间,操场变成存放烟草的露天仓库。教学人员被扫地出门,自谋出路,各奔东西。行政干部多被遣散,有的被打发回老家。图书资料大多失散销毁。在这样条件下,恢复办学,困难重重。就连邓小平有关退回校舍的亲笔批示,也被一些人敷衍推诿。在这种困难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只等房子解决才办学。因此,戎老让我了解学习财科所的复所情况和经验。
财科所在“文革”中也是重灾户,也是被拆散的单位,人员改行转业,图书资料损失无存。粉碎“四人帮”之后,张劲夫部长力荐许毅同志出山把科研所恢复起来。这件事在“两个凡是”盛行时也遇到困难,但是许毅同志却大刀阔斧,迅速搭起架子,一面复所,一面科研,比财院的形势好得多。我向财科所同志问事情的来龙去脉。有的同志直言相告说事在人为,财科所恢复得快,就是因为有许毅同志的敢作敢为的魄力和勇气。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换一个人来不会有这样的好结果。也不会有现在的局面。
有的同志告诉我:许毅同志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翻身的,他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讨论、对清除两个“凡是”,对三中全会决议都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理解。他是最忠实的执行三中全会决议的。他把复所作为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决议、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的具体行动。他还把复所工作与财政系统揭批“四人帮”罪行挂钩,与财政事业改革、创新、发展连接,有了这么高的理念,他在复所时思想很解放,心情很痛快,前不怕狼,后不怕虎,果断地处理了一些老大难问题,把颠倒了的事,通通改过来。
有人详细地告诉我,许毅同志认为科研是和知识分子打交道的,因此他在贯彻知识分子政策上作了更细更多的工作。他关心知识分子,他在用人待人上宽厚、放手,当时有些曾被审查过的同志,虽已解放,但还留着“尾巴”,有的还在干校劳动,甚至还有在农村落户的,这些人事部门“不好安排”的同志,许毅同志不管这些,只要愿意来的,一概不拒,而且放手使用,让他们施展才能、发挥所长。
许毅同志对平反冤假错案上也很费心思,财科所是最早完成这一特定任务的单位。在党内民主生活会上,他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在评定技术职称上,许毅同志动手早,抓了时间差,评定得快。在发展党员工作上,许毅同志更是用心,有些长期要求入党一直得不到解决的,他都抓紧做工作吸收入党。在对知识分子生活待遇上,许毅同志格外关心,他们的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夫妇团聚问题,许毅同志都亲自跑前跑后,帮助解决。在安排科研课题和讨论议题上,他敢于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有的同志说,挨过大批受过大罪的人,重新工作后总会有些畏首畏尾的顾虑,但是,许毅同志却相反,他在复所这段工作期间,丝毫不像一个“解放不久”的“革命对象”。
在许毅同志领导下,科研所复所后就热气腾腾,蒸蒸日上,事业、工作、学习都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气氛。
总而言之,在财科所可以说是众口一词,财科所复所之所以迅速打开了局面,完全靠的是许毅同志领导得好。
这一段从旁实地观察,对我启发很大。我对许毅同志更加敬重。
我和许毅同志工作上正式接触是在1983年秋天。这一年财政部领导办了一件大好事。这就是为了帮助解决财政系统工作所面临的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提高财政工作的理论和政策水平,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各地财政部门同志的要求,经财政部和中央党校协商,确定在中央党校代部举办财政厅局长研究班。党校负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的讲授并负责学员的生活管理,财政部负责财政专业课的讲授和研讨。财政部派人担任支书和班主任。我奉命到这个班学习,同时兼任支书和班主任,为这个班作些具体组织事务。在这次临时工作中,我正式和许毅同志打了交道。
我清清楚楚记得,许毅同志和左春台同志对办这个班非常热心,把办班看得很重。他们俩是我的“顾问”、靠山,他们主动的为办班出主意,作计划,帮着选定专题报告人、研究专题报告之后的讨论重点。许毅同志还选定财科所两位司级干部参加学习,他的第一个博士生也被安排到研究班随班全过程的活动。许毅同志还提出尽可能的动员部领导上阵。他这个主意出得好。按照这个意思,我们请了王丙乾部长、江东平、田一农、李朋、武博山副部长到班作报告。许毅、左春台同志多次抽时间到班了解情况并就学员最关心的问题做专题讲解。有时就住在班上。许毅同志还动员财科所的黄菊波、李海、陶增骥、王学谦、王诚尧等研究员到班做专题辅导。财政部的几位司长也去讲解当前财政政策。这些举措使我们这个班显得格外活跃,引起党校其他部办研究班的羡慕。财政班的各项报告,更引起其他班的兴趣。王部长和许毅、左春台的报告最受人重视,他们报告时,旁听人很多,教室里坐不下,不少人站着听,后来党校破例为我们开放了礼堂。我至今想着这个班的成功,许毅同志有功,左春台同志也有功。在这次临时工作中,我初次直接受到许毅同志的帮助,我直接感受到了许毅同志的魅力。
我和许毅同志长久相处,是1984年以后。
1983年底中央党校举办的财政厅局长研究班第一期结业后,我要求调动工作。许毅同志知道后,辗转跑到我家,亲切的动员我到财科所工作。我自知是一个政治事务工作者,不适宜作科研,也没有条件作科研领导。许毅同志不以为然,他对我耐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只好抱着学习的态度,到财科所试试。1984年春正式报到。从那时算起,至今20多年。这期间我不论在职还是离休,都在许毅同志帮助下渡过。他既是我的领导,又是我的良师。经过这些年的相处,我更直接的领教了许毅同志的高尚品德和学识才能。
许毅同志的事业精神使我感动。这些年来他一直为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的创建发展而奋斗,无论在职还是离休,真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的精神,深深地教育和影响着财政理论界的同人。许毅同志这些年奋斗的成果,使我高兴。我曾看着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巨著《财政学》和其他专著一部一部地出版,他的研究论文一篇一篇地发表,他带出的博士生一个一个地学成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担负重任,他筹备主持的各种专题的财政理论讨论会一次一次地举办,他及时编写的重要的引人思考的内部简报,多次被领导采纳,他主持的财政学会成为社会科学战线的举足轻重的单位。许毅同志为改革我国的财政和会计事业,为使我国的会计制度和国际同行接轨,他还创建了第一个中国会计咨询公司,卓有成效地进行会计制度的改革。许毅同志是真正的实现了陈云同志提出的“出书出人走正路”的要求。社会舆论公认许毅同志是新中国财政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财政科研的总领队。这完全符合实际。
通过这些年的直接交往,我觉得他的显著特点是三个字:强、进、新。强者——自强不息,要强争胜;进者——奋发前进,突飞猛进;新者——极力创新,迈开大步,发展创造。这一特色风格,在他的学识增长过程中,实践能力增强过程中,各种事业创新改革过程中及个人道德修养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许毅同志这么著名的理论家,不是通过学校这条路出众的。他小时候没有读书条件,十几岁就在上海当学徒。抗日战争初期,他投身革命,参加新四军。在部队期间曾做过短期政治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做地方财粮工作。由于筹粮筹款事务繁忙,整个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连革命根据地的学校、短训班都没有机会参加。但是,许毅同志硬是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攻读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知识,靠着自强不息的毅力,刻苦钻研的决心恒心,一点一滴地自学、积累、再积累。他的自学上进过程充满着艰辛,“文革”期间,他一面挨批,一面还抓紧空隙读书学习。许毅同志的所有这些勤奋好学的事迹,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学术界特别尊重他的原因。我曾记得“文革”之后国家有关部门首次评定博导资格。参加会议的厦大著名教授葛家澍同志会后见我说,这次会上,参加会议的委员一致推举许毅为财政学博导。财政专业获此资格的仅有许毅和胡寄窗两位。他特意告诉我许毅被提名,是各个院校学者看重许毅的自学成才以及他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的学问这一特有的应用价值。他还要我转告许毅同志,不要因自己无学历而过分自谦,切不可自请退出。从此事不难发现,许毅同志的情况已经墙内开花墙外香。社会上对许毅同志自学成才的认知程度比财政系统高。
许毅同志的自强不息、自学成才精神,转移到实际工作上,成了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家。
众所周知,许毅同志在财政工作上是多面手。他做过税收、预算、会计、经建、投资等工作,对财政上的收支管理、政策法令也都特别熟悉。他担任过局长、司长、建行行长,曾任财政部党组成员,他确实有丰富的实际领导经验。他的特长就是学以致用、学而后用。他在日常工作中最超人之处,是他从不搞单纯业务观点和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他总是通过具体工作综合、提炼,形成普遍规律,反过来又用这些理性原则指导再实践。因此他撰写的公文稿件,很有理论风格。这些文稿引经据典,联系实际,说理透彻,充满新意。他的作为完全符合毛主席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像他这样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善于学习的干部,各部门极少见。
功夫不负有心人。许毅同志在实践中学习的知识,在困境中领悟的真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适宜条件下,全面迸发,大显神通。现在人们公认,财政学界最有全面实践经验的理论家就是许毅同志。这一点,他受之无愧。
与上述情况相关的是许毅同志已经养成创新成好的癖性和习惯。他是财政科研战线自立创新的先锋、后卫和总教练。
许毅同志早几年就再三强调与时俱进、自立创新。他在布置课题任务时,总是强调创造、革新、前进、登高、向上。他一直把创新作为科研工作的灵魂。他曾表示,科研本身就是创新的事业,它的职能就是观察新动向、研究新课题、探索新思维、创造新成果。满足现状、安于既得、不求进取、原地踏步是科研的大敌。他真是个“创新迷”。
许毅同志是这样提出问题的,也是这样落实行动的。许毅同志的创新成果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深刻着许毅标记的创新成果有三方面:
一是他开创了全国财政科研事业快速恢复迅猛发展的新局面。现在,财政科研已经成为国家科研队伍的一个举足轻重的方面军。在财政科研大军中,有“国家队”,有“地方队”,不论国家队还是地方队,它们的成果不断出现。特别值得自豪的是,财政科研大军有自己的主导理论,有“三结合”的基干队伍,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所有这些,许毅同志起着领军作用。
二是创造了财政科研所工作的新辉煌。这些年来,无论许毅名义上是否是所长,但他事实上是终身的领导者。财科所在许毅同志精心带领下,不论财政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是财政现状的研究,财政史的研究以及外国财政的研究,都做出了辉煌成就。许毅主撰的《财政学》填补了我国财政学方面的空白。其中的主导理论——国家分配论是许毅同志首创的学问。财科所其他的一些研究成果在经济学界,成为有影响的一家之言。对中国革命根据地财经史的研究,被史家称为这方面研究的独家、专业户,它弥补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的缺空。最近几年,许毅同志花大力气研究中国外债史,从中研究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已经得到突破性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财科所的一些研究财经财政的内部简报,多次引起领导关注。财科所在担当全国财政学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上,成绩斐然,学会有定期活动,有计划的选定研究课题,还不断进行一些专业讨论,在全国各个学会中,享有盛名。所有这些,全是在许毅同志领导、主持、导演下进行的。许毅是财科所的主心骨,财科所的大发展、大变化,主要归功许毅同志。
三是研究生部的创立。财科所研究生部的创建,是许毅同志的创新成果,这一重大创举,开创了中央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培养人才道路的先河。截至2005年底,从财政科研所研究生部毕业走上重要工作岗位的博士硕士已达1000多人。当初财科所创办研究生部,并不很顺利,社会上和财政部的一些人对研究生工作并不是那么支持的。研究生的外语水平不高,也曾遭到责难。但是,许毅同志办好研究生部的决心坚定不移。他采取果断措施扬长避短,加倍努力,硬是顶住压力,把研究生部坚持下来。现在,社会上公认财科所的研究生水平已经达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动手能力已经超标,研究生部已经在国家研究生培养战线上有了一席之地。这一成就,全在许毅同志的精心指导。
综合上述,我认定许毅同志就是靠自学成才、实践成家、创新成好而成大事的。这些全是许毅同志在事业方面的情况。下面要说我对许毅道德风范方面的感受。我认为他的道德风范也可以用四字概括,这就是身正成楷。
许毅同志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对人直来直往,光明正大,当面锣、对面鼓,他从不背后议论人,更不整人,不对人搞心计。他在革命队伍六七十年,没有害过任何人。
许毅同志是宽宏大量的人,他对上对下,大公无私,从不记恨、不记仇,不计前嫌。“文革”前后斗争过他的甚至侮辱过他的,他都能一视同仁,正确相待。
许毅同志是一个善于尊重持不同观点的人。在科研中,他经常与人发生争论,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但是,过后和好如初。
许毅同志是一个坚持主见的人,他认准了的事,绝不轻易改变。他对事总是冷静思考,不随声附和,哪怕是顶头上司,他也敢说不。如果实践证明他自己错了,他会公开认错,立即改正。
许毅同志是一个善于团结大多数的人。各式各样性格的人,他都乐于尊重,积极接近。他对人看主流,看正面,不以小疵掩大德。对事不看风,不看势,他从来厌恶随风倒跟风转的不良习气。
许毅同志是一个不知老之将至的人。时至今日,近90高龄,他仍然不辞辛苦,东奔西跑,参加会议,笔耕不辍。我曾用陈云“少干就是多干”的话,劝他劳逸结合,他却认为工作就是休息,单纯休息,反倒无聊。坐在家里,面对四壁,反倒受罪。他现在的工作精神、工作时间,都是超常规的。
我把这些状况概括为身正成楷。我的意思是他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以上就是我这些年从耳闻、旁观、接触到深交过程中对许毅同志的浮浅认识。这些并不能全面反映许毅同志的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高大形象。今后,我将继续向他学习。
写于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