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岁时文化
7226600000007

第7章 岁时文化与中华文化

(一)从岁时文化到岁时文学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岁时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生活礼仪、天文气象、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方面,凝结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岁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节日。节日按照历法、节候顺序,在较为固定的时间举行相关的仪式,这便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岁时文化。节日文化最能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风采和底蕴,像语言一样,它是族群传承文化、交流感情、彰显精神、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的精华。它把生活周期区分出各个阶段,集中体现了各阶段的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着民族文化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的文化风俗和传统具有族群认同、社会交际、文化教育、道德教化、文体娱乐、经济贸易以及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

下面我们谈岁时文学。不难理解,岁时文学是岁时文化最重要的存储硬盘,他甚至不惧怕任何民族记忆的格式化,我们在上文的讲述中也可以体会到文学记录岁时的重要性。

首先说节日仪式。唐代宫廷开始,每逢重要节日,皇帝都会宴饮、赋诗以示庆祝和纪念。这种风习也沿袭至清。比如,清代宫廷在元旦之时,会举办重华宫茶宴联句。“联句”是集体创作诗歌的一种方法。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与群臣联句,每人一句,每句同韵,一句一意,是群臣联句作诗的始作俑者,世称“柏梁体”。据载,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康熙大宴百客于乾清宫,93人仿柏梁体联句。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二,99人于乾清宫联句。这种通过联句来庆祝春节的仪式流传很久,雅致趣味,也形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特色。

其次,还有专门记载岁时风俗、故事的文字作品,这是我国岁时文化的宝贵字典。早在东汉,应邵在《风俗通》中就有对端午五色彩绳的描写:“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我国最早的一部以记录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详细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二十四节令和时俗。涉及民俗和门神、木版年画、木雕、绘画、土牛、彩塑、剪纸、镂金箔、首饰、彩蛋画、印染、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以及乐舞等,这些民俗、民间工艺美术传自远古,延续后世。这部书也开了我国岁时文学的先河。

再有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武林旧事》,也多提及风俗、风物。到了明清,岁时文学更是蔚然大观。如《江乡节物词》《清嘉录》《唐宋遗纪》《岁时广记》《岁时杂记》《燕京岁时记》等,都各有特色。

这里,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下岁时文学中的诗词。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唐宋诗词中有大量作品描写到岁时文化。李白、杜甫、高适、韩愈、欧阳修、苏轼等文学大家都有诗、词、文写到岁时的风俗和情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称为“孤篇横绝”,据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就是描写的中秋之月,诗中着力描绘了一幅春江潮涨、江海相连、月潮共生、江天一色、波澜壮阔的画卷。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海潮鲜活的生命,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抱膝枯坐与影为伴的描写,孤寂之感、思家之情溢于言表,这便是中国人最普遍的乡愁。元代盍西村《小桃红·江岸水灯》是描写元宵的名作:“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这支小令以点面结合的方法,用“闹”“照”“翔”“飘”等一系列跃动感强烈的词语,描写出元代临川地区元宵水上灯船的奇幻妙境,成为我们追慕文化遗产的一个参照。

(二)岁时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在岁时文化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更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

岁时文化体现了中国人重礼仪的精神内涵。这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和谐美满的重要纽带。中国的传统节日,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念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仪式、活动和风俗之中。

岁时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崇尚自然的精神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古代农业的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的总结。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理念,人们按照气候的周期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在节日中祈盼农业生产的风调雨顺、富裕安康,体现了农耕文明的精神实质。同时,也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清明节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明月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自然,感觉到岁时、物候、天人的变化。农业文明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生产规律与岁时相适应,循环往复,不仅形成了科学的历法,也丰富了古代的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还体现了中国贵人伦的精神内涵。“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这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情感纽带。如合家团聚,是现代人春节和中秋两个节日的重要内涵。贵人伦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追思。重阳节叫做“老人节”;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岳母等,都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甚至广义地说,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加强血缘亲族关系、巩固家庭成员亲属观念的作用。清明节时,人们用扫墓祭祀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悼及怀念。

因此,我们研究传统节日,是对民族精神的追求,是对人生态度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价值就在于它彰显民族情感,昭示人生意义,滋养民族精神,它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三)岁时文化的文化价值

我国岁时文化的形成既有相对稳定的节气、节日,又有特定的风俗礼仪和民间活动,具有民族性、群体性、社会性、本土性的文化特征。传统节日蕴涵着工业文明以前的原始文化与农业文明的文化信息。世代相传的节日习俗、节庆礼仪,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生活的方式,传递着祖先留下的精神文明财富。

首先,发扬岁时文化是传承民族传统的重要途径。传统节日是民族实践认知的重要标志,节日起源于先民对时间的感受和经验,不同地域、民族的人对时间的认知方式存在差异。雷夫金说:“时间带着口音发言,每个文化都有一套独特的时间纹路。了解一个民族,就是在了解居民看待时间的价值。”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众内在的时间意识和文化观念,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统周期性复现的重要标志。

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更多的是隐藏在后台,或者说作为一种文化底色而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对各种文化的更广泛的包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日益趋同。而通过各种节俗活动,在耳濡目染中让人们自觉理解接受,作为一种定期进行传统教育的方式,自然使得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意识中得到延续和加强。

其次,传承岁时文化可以提高民族自信心。民族自信心是维护民族尊严与文化本位的精神基础,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自信,就在精神迷茫中失去了自己的民族位置。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在经济一体化的挤压下,面对强势文化的巨大压力,民族自信心显得更为重要,保持高度的民族自信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民族自信并不是空洞的浮夸与盲目的自大,民族自信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最根本的就是需要深厚的文化基础。岁时文化就是这样一种重要的载体。

岁时文化蕴涵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人们通过节日饮食、节日仪式、节日信仰与传统等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在节日活动中,纪念先人,触摸民族的灵魂,回归文化根本。这种回归传统的复现和重复,自然会使民族自信心大大增强。

第三,传承岁时文化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与凭借。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为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节日习俗的演进,我们常常看到民众依托节日而进行的文化创造。人们在节日活动中不断将天神俗化成人格神,继而创造出人们与具有高尚情操的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如端午节本来是驱邪避疫,祈求平安的节日,但在六朝时期,由于历史趋势,人们将它与爱国诗人屈原联系起来,将龙舟竞渡与节日食粽的习俗都解释为追悼屈原。从而将一个普通的民俗节日上升为具有重大伦理意义的节日。

任何民族文化的创新,都离不开既有的历史文化基础。如今,传统的岁时文化同样构成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的形成应该是从中国节日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而发展壮大的。

岁时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遗产,它是整个民族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它是我们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凭借,也构成了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从产生上看,包括岁时文化的传统文化已成为过去,但其中优秀的精华部分,作为鲜活的基因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岁时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不仅让我们找寻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坐标,也深刻影响着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未来。

(四)古老岁时文化的现实意义

2008年起,我国对公休假期进行了调整,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三大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假日,同时将春节放假时间提前至除夕。在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时兴之时,国家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了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今天我们倡导的和谐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有相通之处。这种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对古老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精神的传承,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我们审视和利用自然的态度。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凝聚。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岁时文化是现代人的文化表达方式,蕴涵着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理解。节日中的那些祭祀、聚会或饮食风俗,既包含了娱乐或休闲的成分,又有特定的人文取向。通过节日的种种仪式,将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智慧、机智敏捷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情感得以充分地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的民族。

岁时文化是现代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每逢佳节倍思亲”,传统节日里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和亲和力。传统节日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涌动着共同的情感和期盼,这是令人激动和自豪的事情。岁时文化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每逢春节、中秋,海内外华人华侨,中华民族儿女无不欢欣鼓舞,普天同庆,这是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契机。这种富有人文内涵的情感价值很珍贵。

岁时文化也有利于现代人的思想教育。我们看到,传统文化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岁时文化蕴涵着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如果我们以传统的岁时文化为契机,把思想信息寓于能给青少年带来欢乐体验的活动之中,在节日文化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能有效地改变当前思想教育政治工作大多采取空洞说教而容易引起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局面,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