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我暴露的意义
透过自我表露,“开放我”会增大,“隐藏我”会缩小,因而增进彼此的了解;透过自我表露,也能引发别人的反馈,因而缩小“盲目我”,加深自我了解;透过自我表露,更能拆除原先筑起的高墙,直捣内心的深处,缩小“未知我”,发挥潜能,绽放人性的光辉。
4.沉默的技巧
语言技巧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帮助病人的唯一方法。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和病人不是在沟通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说话,实际上,以温暖、关切的态度表示沉默同样会给病人非常舒适的感觉。
(1)使用沉默技巧的意义
恰当地使用沉默可以:给病人时间考虑他的想法和回顾他所需要的信息;使病人感到临终关怀工作人员是真正用心在听;给临终关怀工作人员时间以组织更进一步的问题及记录资料;给临终关怀工作人员时间以观察病人的非语言行为;当病人受到情绪打击时(如哭泣),临终关怀工作人员保持沉默可以给病人提供情感支持。
(2)沉默所传递的信息
沉默可以传递下列信息:病人可能表示很舒服,而且对相互之间关系感到满意,继续谈话已经没有必要了;病人可能想表明他有能力应对所有的事情而不需要他人的帮助;病人可能在探究自己的情感,此时,同他讲话可能会干扰他的思路。此时晚期病人的真实想法是“我需要时间想一想”;病人可能是担心害怕的,他用沉默作为一种对所受到威胁的一种逃避。
(3)使用沉默的要求
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应学会使用沉默的技巧,能适应沉默的气氛。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甚至可以通过说下面的话而允许病人保持安静状态:“如果您不想说话,您可以不必说。不过,我非常愿意能待在这里陪陪您。”沉默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工具,然而不能一直保持沉默,在适当的时候需要打破沉默。
(4)打破沉默的方法
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下列问话来适时打破沉默:
·“您是不是还想说什么?(停顿一下)如果没有的话,我想我们可以讨论其他的问题了。”
·“您是否可以告诉我您现在正在想些什么?”
·“您为什么不说话,您是否可以告诉我这个问题对您所造成的困扰?”
·当一个人在话说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停下来,护士可以说:
“还有呢?”或“后来呢?”或重复其前面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来帮助病人继续说下去。
5.关注病人需要的技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他人重视。如果这种需要获得了满足,个体就会产生自我价值感,从而具有良好的感觉。因此,在护患间的沟通过程中,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应该把重点放在病人及病人的需要上,而不应该放在临终关怀工作人员或自己所进行的护理活动上。请看下面3个例子:
例1:病人:“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注射这么令我恐惧,但是它们使我感到不安。”护士:“您害怕这些注射?”
例2:病人:“我不知道为什么打针这么令我害怕,但是打针确实使我感到不安。”护士:“让我们抓紧时间快点儿注射完,那样的话,你将没时间去担心了。”
例3:病人:“我明天要做手术了,真有点儿害怕。”护士:“噢,不必害怕。两年前我也做过手术,现在一直很好。当时我在医院……”
例1中的护士是把重点放在病人及病人的需要上;例2中的护士把重点放在护理活动上;例3把重点放在护士本人身上,这种类型的反应使病人感到他们的感觉是不重要的,护士只专注于她自己而不是真正关心病人。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应牢记在沟通中应把病人及病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时刻让病人感觉到他们是最重要的。
6.组织治疗性会谈的技巧
(1)治疗性会谈的概念
治疗性会谈是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和晚期病人及其家属双方围绕与疾病有关的内容进行的有目的的、高度专业化的沟通过程,是临终关怀实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收集病人健康资料的重要方法。
治疗性会谈要求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对会谈的时间、地点、目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认真的组织、安排及计划,并实施好计划,最后评价会谈的效果。
(2)治疗性会谈的目的
专业性和基于治疗目的的会谈有以下几个目的:
1)建立并维系一种积极的、开放性的人际关系;
2)收集病人的健康资料;
3)和病人共同探讨已经确认的临终关怀问题;
4)和病人共同协商并制订一个共同期望的、目标清晰的临终关怀计划;
5)向病人提供信息和指导。
(3)治疗性会谈的过程
1)准备会谈阶段
治疗性会谈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交谈,为了使会谈成功,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在每次交谈前都应该进行细致周到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①全面了解病人的有关情况:阅读病人的病历以了解病人现在和过去的病史,必要时可以向其他健康服务人员询问有关病人的健康资料。②明确会谈的目标。③选择合适的会谈时间:根据病人的病情以及入院的时间选择会谈时间,通常选择双方均感到方便的时间进行交谈。此外,应根据会谈的目的计划会谈的时间长短。④根据设定的目标确定具体的会谈内容,并列出提纲,使会谈时能紧扣主题。⑤布置好会谈环境:首先,保证环境安静,减少环境内会造成病人注意力分散的因素,如关掉收音机和电视机;其次,要为病人提供环境上的“隐私性”,如关上门或挡好床头屏风,可能的话最好要求其他人无关的暂时离开会谈的地方;再者,会谈期间应避免进行治疗和护理活动,同时也要谢绝会客。⑥提前通知病人会谈时间,使病人在良好的身心条件下会谈。⑦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做好自身准备,即在会谈前要做好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做到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可亲,言谈得体,让病人产生信任感。
2)开始会谈阶段
与病人会谈开始时,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应做到:①有礼貌地称呼病人,使病人有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感觉;②主动介绍自己,告诉病人自己的姓名及职责范围,使病人产生信任感;③向病人介绍会谈的目的、会谈所需要的大概时间;④创造一个无拘束的会谈气氛;⑤帮助病人采取适当的卧位。
3)正式会谈阶段
在相互熟悉之后临终关怀工作人员需要:①根据会谈的目标及内容,应用会谈技巧,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②以特定的会谈方法向病人提供帮助;③观察病人的各种非语言表现;④可以应用沉默、集中注意力、倾听等沟通技巧以加强会谈的效果。
4)结束会谈阶段
一般会谈结束时临终关怀工作人员需要:①让病人有心理准备,如对病人说“我们今天只有5分钟的谈话时间了”等;②尽量不要再提出新问题;③简要总结会谈的内容;④询问病人有没有补充,这样可以弥补没有想到的内容;⑤对病人表示感谢,并安排病人休息;⑥必要时预约下次会谈。
(4)治疗性会谈的注意事项
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在会谈时需要:对病人有同情心、责任感,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对病人称呼得当,语言措辞得体;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善于体谅病人;会谈时注意紧扣主题;尽量少用专业词汇;应用人际沟通技巧;注意病人的非语言表现;注意会谈内容的保密;仔细做好会谈记录。
总之,沟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沟通技巧不是轻易就能掌握并运用自如的,需要临终关怀工作人员树立经常与晚期病人及其家属沟通的意识,并在临终关怀实践中不断应用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沟通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作为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只有掌握了沟通的原则并能灵活地、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沟通技巧,才能与晚期病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达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适应个体身心需要的临终关怀服务,使病人达到理想状态。
与晚期病人的沟通
由于晚期病人的心理变化错综复杂,在对其进行临终关怀服务时应特别注意运用沟通与交流理论和技巧,使其在临终阶段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保持积极的状态。
一、沟通对晚期病人的意义
(一)可以进行死亡观的教育
对死亡的理解和认识决定着晚期病人能否平静、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与晚期病人的沟通,主要目的之一是帮助病人正确认识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改变惧怕死亡、回避死亡、拒绝死亡等不科学的死亡观。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够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感受,并加以正确地引导。帮助病人认识到死亡如同降生一样,也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任何人都必须面对。与其畏缩、抑郁地死亡,不如舒展、安详地死亡,尤其是对一些正值中年的晚期病人,更应多多加以沟通交流,因为对他们来说,接受死亡是极大的挑战。
(二)可以缓解晚期病人的心理痛苦
晚期病人要承受生理、心理上的巨大痛苦,而心理痛苦的程度往往大于身体的痛苦。因此,晚期病人的护理更注重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及其他相关人员与晚期病人进行的心理沟通和精神安慰,以此来缓解晚期病人的内心痛苦,帮助病人平静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
(三)可以体现社会的关爱与温情
当病人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时,一切医疗护理手段都不能排除病人对死亡的心理反应。此时只有依靠临终关怀机构的医护人员,以及病人家属、朋友等经常及时地与其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述说,抚慰晚期病人,帮助其克服孤独、无助、悲凉的心态。与晚期病人的沟通可以充分体现社会对病人的关爱,使晚期病人在人生最后的阶段尽情享受人间的温暖,平静、安详、有尊严地到达人生终点。
二、与晚期病人沟通时的基本要求
临终阶段是人生的最后阶段,晚期病人的生理与心理状况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病人,因此,与晚期病人的沟通具有特殊的要求。
(一)真诚地对待病人
在与晚期病人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从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关注病人的每一个细小变化,哪怕只是细微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满足病人的需要。
只有真诚地关心病人,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才值得病人依赖,病人才可能敞开心扉,临终关怀工作人员才有可能作更深入的交流,减轻病人由于心理问题所带来的不适。
(二)避免伤害病人
由于病人的生命即将走到人生终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伤害。在沟通中,临终关怀工作人员要谨慎运用语言和情感,避免对病人的身心造成伤害。
(三)恰当运用情感
在与晚期病人沟通的过程中,要恰当地运用个人情感,充分表达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对病人的理解、同情和关心,不失时机地表达对他的鼓励、支持和愿意提供任何帮助的心愿,与病人建立一种相互了解、心灵相通的情感关系,成为病人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晚期病人才愿意与临终关怀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表达其思想、情感及愿望。
(四)及时沟通
病人一旦进入临终阶段,心理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临终关怀工作人员要经常性地与病人交往,密切观察病人的动作、表情、语言,分析病人的心理变化,鼓励病人交谈,以表达其情感和需求,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
(五)选择恰当的沟通方法
恰当的沟通方法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这个恰当的方法不是针对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而是针对病人的,即以病人的感受来衡量。只要是病人可以接受的,效果较好的,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就可以采用。这些恰当的方法需要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临终阶段与病人沟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支持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要,减轻病人的躯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因此恰当的沟通方法至关重要。
(六)语言的应用
病人往往有自己的语言习惯,甚至是方言,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在必要时,就要学习运用病人惯常使用的语言或方言与之交流,这样,更容易让病人接受和理解,便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三、沟通前的准备
晚期病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特殊性,在与之沟通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减少或杜绝沟通中对病人的伤害,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主要包括心理、知识、技术和语言方面的准备。
(一)心理准备
临终关怀工作人员所面对的晚期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会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如病人的痛苦面容、歇斯底里的暴怒发泄、忧郁的眼神、痛苦的呻吟,以及医护技术无能为力而带来的无奈和无助等,都会影响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情绪,造成临终关怀工作人员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临终关怀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不受病人消极心理的负性影响,要以自己积极的正性心理去带动晚期病人,帮助晚期病人,最终,使他们也能以一种平静、安详的心态走完人生之路。
(二)知识准备
晚期病人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知识水平,因而也会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因此与晚期病人沟通,对临终关怀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想与晚期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首先,就要充分地了解他们,所以,临终关怀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