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欧现代名著导读
7223500000043

第43章 《双城记》

〔英国〕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年),英国小说家。出身于贫苦的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英国海军军需处的小职员。曾在皮鞋作坊当过学徒,16岁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使他有机会广泛熟悉英国的社会生活。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狄更斯30多年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以及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小说《双城记》。它借描写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夸张和漫画式手法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而著称。

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这主要来自于他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的忧虑。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1859年,狄更斯创作完成了《双城记》。这部小说一方面希望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者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写,也对希望通过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这集中反映了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矛盾之处。

《双城记》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小说描写了法国贵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恣意蹂躏良家妇女并且杀害了她的弟弟,但这一罪行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强虏来就诊的梅尼特医生目睹,于是他暗中写信向朝廷告发,不幸的是这封信最终落到了侯爵手里,梅尼特医生反被诬陷,被关进巴土底狱,从此与世隔绝,杳无音讯。两年后,妻子心碎而死。幼小的孤女露茜被好友劳雷接到伦敦,在善良的女仆普洛斯抚养下长大。

梅尼特医生获释之后,曾一度被他以前的仆人得伐石收留。不久,他的女儿来到这里接他到伦敦居住。在他们去伦敦的旅途中,他们结识了法国青年查理·代尔纳,并受到他的细心照料。很快露茜和查理·代尔纳之间便互生好感,他们订婚了。

这时有一位律师席多尼·卡顿先生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露茜,并对她逐渐产生了爱慕的恋情。根据查访得来的消息,他得知查理·代尔纳竟然就是梅尼特医生的仇人侯爵的外甥。原来代尔纳因为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恶,毅然决定放弃自家财产的继承权和贵族的姓氏,移居伦敦,靠一份法语教师的工作自食其力。梅尼特为了女儿的幸福,决定埋葬过去,欣然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在法国,代尔纳父母相继去世,叔父厄弗里蒙地侯爵继续为所欲为。当他那狂载的马车若无其事地轧死一个农民的孩子后,终于被孩子父亲用刀杀死。一场革命的风暴终于在巴黎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而曾经帮助过梅尼特的得伐石一家正是革命活动的联络站。经营酒吧的得伐石夫妇,尤其得伐石夫人,因为一家曾受侯爵的凌辱,所以非常诅咒一般的贵族。他们率先高喊革命的口号来煽动民众,最后导致侯爵家的佣人卡贝尔及他的女儿玛莉被无辜逮捕。代尔纳得知这种不合理的逮捕之后,非常气愤,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巴黎搭救他们,但不久也遭到革命政府的逮捕。梅尼特父女闻讯后星夜赶到。医生的出庭作证使代尔纳回到妻子的身边。但得伐石从巴土底狱的墙壁中找到了梅尼特医生当年在狱中写下的揭露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罪行的血书,他们要求代尔纳必须为厄弗里蒙地家族的罪行赎罪,于是很快代尔纳又被逮捕并被法庭判处死刑。

断头台上行刑的声音,令人感到十分恐怖。对于即将失去丈夫的露茜,其心情的悲痛可想而知。而卡顿也打算结束他长期的游荡生活,想为露茜救出她的丈夫,当他发现自己和代尔纳的外表酷似,于是设法进入牢中,替代昏迷的代尔纳上了断头台。而梅尼特父女一家,便在这革命的迷雾中迅速逃离了巴黎。

作为现实主义的历史小说,《双城记》在反映社会历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是其他同类描写法国革命的小说无法比拟的。这部作品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对下层人民的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这篇小说也塑造了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作者痛加鞭挞的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成为该书中落后的封建贵族的代表,他们胡作非为,犯下了种种罪行,而代尔纳作为贵族的叛逆者恰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作者真正想颂扬的还是代尔纳和卡顿这两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理想人物。尤其是卡顿这个人物,他对露茜的深沉的爱是催人泪下的,他崇高的人格也是撼人心魄的。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该书具有非常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总体来看,这部小说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而又以两个地名将整个故事连接起来,为我们展示了一副恢弘的历史画卷。这部小说虽然没有作者早期创作阶段所特有的幽默、讽刺等特色,但其肃穆浓郁的历史积淀还是使该书具有超凡的艺术魅力,成为作者此类艺术风格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