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欧现代名著导读
7223500000013

第13章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德国〕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德国著名小说家海涅于1843年10月回汉堡看望母亲时写的知名作品。

海涅回到日夜眷念的祖国,而祖国依然处于昏睡与停滞状态,到处弥漫着中世纪、天主教和封建制度的霉烂气味。但德国的反动政府还企图利用假象、伪善与诡辩来掩盖自己的腐朽,企图将德国的封建制度长期保存下去。这正如诗篇中的红胡子大帝一样,他早已被历史所抛弃,对现实一无所知,竟然还幻想重新醒来利用君主的威权来统一与解放德国。这是违反历史规律的,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只能是童话故事中一个幽灵的梦幻,而梦幻是一定要破灭的。这就是长诗题目的寓意所在。

对德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海涅怀有深深的憎恶与仇恨。在长诗中,他以深刻的敌意,无情的揶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制度;在戏谑与调侃中暴露普鲁士军队、宪兵的愚蠢和顽固;普鲁士国徽上的鹰是反动普鲁士的象征,诗人发誓,这鸟一旦落入他的手中,他就揪去它的羽毛,切断它的利爪,并号召受到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的莱茵人民对准它射击。

海涅深刻认识到宗教和教会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与有力工具,在长诗中一再出现对宗教教会的尖锐批判。第一章中女孩弹唱的古老的宗教歌曲,就是要人们忍受尘世上的苦难与牺牲以企求天国的幸福,与之相对立,诗人唱出一支宣传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的歌”。这支歌号召人们实现现实的幸福以打破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第四章中,诗人抨击科隆大教堂是禁锢人民精神的牢狱;回顾教会摧残理性、焚人烧书的罪恶,揭露僧侣的伪善;对宗教与教会表示极度的轻蔑。

红胡子大帝——中世纪封建帝王的幽灵的传说,在当时的德国广为流传。封建统治者利用它来美化封建君主制,并借以表达出他们妄想通过普鲁士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反动企图。民族主义者希望古代日耳曼精神再现,把红胡子大帝的觉醒作为祖国复兴的象征,他们企图以“中古的妄想与现代的骗局”的混合物来欺骗人民。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激进派也梦想德国人民可以通过一个君主来得到统一和解放。在长诗中,海涅以极其尖锐刻薄的讽刺形式,戳破这个浪漫主义梦幻的童话传说,使它露出君主复辟的反动内容,狠狠地抨击德国社会中的倒退逆流。诗人宣告:“我们根本用不着皇帝”,“没有你我们也将解放自己。”

汉堡是个自由城,资本主义发达,但它的资产阶级并没有进行革命的勇气和毅力。长诗通过汉堡守护女神汉莫尼亚的形象,讽刺德国资产阶级的怯懦、平庸以及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汉莫尼亚美化德国的过去,对现状感到满足,这正是德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是社会停滞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反映德国资产阶级的特征。“德国的资产者知道,德国只不过是一个粪堆。但他们处在这个粪堆中却很舒服,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粪,周围的粪使他们感到很温暖。”按女神的指引,在女神祖传的椅子下,诗人看到德国可怕的将来,嗅到从36个粪坑——德意志的36个邦散发出来的令人窒息的臭气。诗人指出治疗德国的“重病沉疴”,“不能用玫瑰油和麝香”,只能运用革命的手段才能彻底变革腐朽的现实,才能彻底清除36个粪坑。长诗抒发了诗人盼望德国革命早日到来的迫切心情。

在第六七两章中,诗人讽刺德国人只满足于在思想领域中要求自由,而不能将思想化为行动。通过“黑衣乔装的伴侣”,深刻地表达了思想必须见诸行动以及通过暴力推翻反动统治者的革命思想。在最后一章,诗人锐敏地指出旧时代正在消逝,新时代已露端倪。但在某些章节中,透过阴沉的色调,也流露出诗人思想中的矛盾与忧伤。

和长诗的题目相呼应,海涅在诗中采用了许多来自民间传说、童话乃至圣经故事中的形象。比如弹着竖琴唱着古老宗教歌曲的女孩子,圣经传说中的三个圣者,黑衣乔装的神秘伴侣,红胡子大帝的幽灵,汉堡守护女神的幻影,老保姆的形象……诗人从德国社会现实生活出发,赋予这些形象以新的色彩与政治意义,这样,诗人通过浪漫主义的幻想与象征的形式表现出异常深刻的现实主义内容。在长诗中,诗人在描写现实时,突然飞腾到幻想的高空去描绘虚幻的形象;在描绘虚幻的境界时,又迅速降落到世俗的生活中来。在诗人所描绘的虚幻形象中包含着他对现实极端清醒的认识和巨大的批判力,也包含着他深情的内心感受。另外,在抒发柔情时,会突然出现尖酸刻薄的讽刺,在庄严的场景中又插进喜剧性的狂放。从温柔转向讽刺调侃;又从讽刺转入感伤忧郁。不管是场景还是情调,不论是情绪还是色彩,时时都在变幻闪烁,五彩斑斓而又完整精妙,充分显示出海涅的诗才。

长诗是海涅讽刺诗的顶峰。由于讽刺的对象不同,倾注的内涵不同,诗人表现出来的色彩与情调也不相同。但不论表现为幽默诙谐也好,戏谑调侃也好,挖苦嘲弄也好,目的都是要把这些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腐朽反动本质揭露出来并加以嘲讽鞭挞。由于他成功地运用不同色调的讽刺,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