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红楼之别样黛玉
720900000007

第7章

随着黛玉出发日子的临近,众人愈加不舍,离愁别绪笼罩在林府之中。

黛玉虽然自幼就博览群书了、才艺卓著,又经过林海五年苦心栽培。小小年纪就开始接触林家各种事物务,经历和见识远远超过同龄人。但毕竟年幼又第一次离家,虽早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踏遍名川大山的宏志,但事到临头真去做的时候,心里依然忐忑不安,也舍不得离开爹娘,离开林家的人、事……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林府管家林忠及娘子林嫂率领精挑细选的十六名护卫、粗使丫鬟八人及雪雁、春纤和奶娘王嬷嬷,在黛玉洒泪向苏州的亲友告别后登上了林家开往京城的楼船。

黛玉坐在船舱的房间中,目光穿过窗户,望着悠悠的江水,手里轻轻的抚摸着皇甫淼送的龙形玉佩,回想着他说的话:玉儿,保重身体,做事不要勉强自己,高兴就好。如需官场上的人可找神武将军和卫如兰……

经过上次的刺杀事件,黛玉自认为性格多少有些改变。心思敏感了、防卫心变重了,虽表面上依旧待人和善、平易近人但内心深处却不轻易接受家人以外的人。而淼师兄却在第一次见面就轻易突破自己的心防,获得自己的信任和好感。而几年的相处,彼此感情更加深厚,建立了家人般感情,仿佛多了一个兄长……

由于贾老太君的寿辰还早,黛玉一行并不急于赶路,逢着风景优美或有名寺古刹的地方就多盘桓几日,尽情游玩;另外还顺便与林管家视察林家名下的一些产业。这样,本来十二三天的路程竟然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底贾老太君生辰前四天,才到达京城。

管家林忠自然早安排车马接船,一干的行李礼品竟然装了满满六马车。行了半日黛玉来到位于京城东南的林府旧宅。

说来林家六代诗书,除了黛玉生长在苏州,其余五代均在林府生活过,书香世家自然有它独特的风韵。

只见林府大门为三间,门前有两尊大石狮子,正门上悬挂着一匾额,上书“林府”二字。负责京城事务的林忠之弟林勇得到消息早早带人在门口等候。这林府的布局就如林家人一贯的风格一样随心而为、不落俗套。一进去是一个极大的院落,正房五间,厢房若干由游廊连在一起。正厅匾额上书“朋悦堂”是林府会客人的地方。堂前种了一些花草不见雕琢只见雅趣。绕过朋悦堂进入后院分布着四个风格各异的园子,西边为碧水青园、听涛轩,东面依次是暗香园和东篱阁,分别以荷花、松竹、梅花、菊花为特色。最后面是后花园种了许多奇花异草。

虽有十数年没有主人入住,府内各处仍井然有序、欣欣向荣,不见衰败之相,可见总管林勇是十分尽心的。林勇向黛玉行礼后请示:“小姐,属下接到小姐要来的消息就认真的将府内各处又打理一遍。只是小姐没在京城住过,不知选哪个园子,属下好安排行李。”

黛玉想了一下说:“就碧水青园吧!我喜欢那的清幽和雅致。”

碧水青园很适合夏季居住。全园有一大半是费劲巧思引入的城外活水汇成的人工湖,湖中种植了各种荷花。现在正是花季,一进院子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扑鼻而来,湖中荷花姿态各异,正可谓“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又显着“渚风低,芙蓉万朵,清妍赋情味。雾绡红缀,看曼立分行,闲淡佳丽。靓姿艳冶相扶倚,高低纷愠喜。正晓色、懒窥妆面,娇眠敧翠被。”的风情。

在碧水之上穿过曲折的建筑在水中的回廊来到湖中心的小岛上,小岛上用极少见的方竹建成船状的阁楼,名为“碧水居”远远望去就如一艘绿洲停在水中央一般。

第二日,黛玉正在碧水居前喝茶赏荷,林勇急步过来请示“京城各产业的账本准备好了,请小姐过目。另外,各管事想来拜见小姐,不知怎么安排?”

黛玉边道:“各管事就先不见了,账本先放到这儿,另外派人到贾府投帖,我要在外祖母寿辰前一天过府拜见。”边翻了下最上面的账本。账本封面上书有“江南绣坊”“龙凤银楼”“君子阁茶馆”等京城有名的商铺的名字。只见账本一色的簪花小楷,字迹清秀又别有一股英气,账目收入支出项目清楚,计算的数字也极准确。黛玉暗自道,记账的先生到算是一个人才,于是问:“林总管,这账本是谁记的?”

林勇道:“是小人的犬子林方记的。因小人见犬子大有长进尤善算术,于是擅自让他帮属下协理各商铺的账目。”心中不禁有些忐忑怕黛玉怪罪。

黛玉道:“林总管不必惊慌,爹一直非常信任您的能力,将京城事务交给您打理,而京城的各项事业发展也是极好的,爹也很满意。‘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您尽可以用您相中的人才,正所谓‘内举不避亲’,令郎确实是个人才。在京城期间,黛玉还想好好倚重令郎长才呢。”

林勇听了甚为感激,“多谢老爷及小姐的信任,林勇父子必将肝脑涂地尽心尽力做事,以抱答老爷和小姐的信任和栽培。”自此林家父子为林家做事果然更尽心尽力,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