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N次元红楼之别样黛玉
720900000137

第137章

贾政握着手中的圣旨心中感慨万千,就是在十几年之前,没有入主荣国府的时候,贾政的家境也算是小有所成的,入主荣国府之后,说是享尽人间的富贵也不为过,所以贾政这一生是没有吃过苦的。也因此流放以来的日子对于贾政来说是苦不堪言的,不仅身体上受了很多的苦,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更是不堪。虽然没有辉煌到位极人臣,但是也曾经高高在上,自命清高,一夕间,自己竟然变得如同蝼蚁般的渺小,一般的不起眼,任人拿捏,平日里看不到眼中的一个小小的衙役也可以轻易的把自己压得抬不起头来,这种痛苦比起吃不饱穿不暖更加的让人难熬。这个时候,他不由得想起初启蒙的时候,先生所说的那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是由于自己不明白这个道理,本末倒置,所以才落得如此的一个下场。而且自己一度认为自己算是完了,剩下的人生也就如此过了,因为贾家这次都受了牵连,(除了贾珠,可是李纨这么多年受到了贾家人的错待,贾珠不落井下石已经算是不错了,想让他出手相救,无异于做白日梦。),而在第二代中贾琏无疑于仕途,宝玉又是一个不成器的,那么谁会来救他出水深火热呢?

看着手中的圣旨,贾政热泪盈眶,有着欣喜和庆幸,有着心里的纠葛和愧疚。手中的圣旨是刚刚由传旨意的官员传的圣旨,贾政已经恢复了以往的五品官员,只不过不再在工部任职了,而是改在了礼部,虽然是更加无权势的一个闲职,但是对于现在的贾政来说,这样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在怀着惊讶的心情接了圣旨之后,贾政询问传旨的官员原因的时候才知道,给他带来这个好消息的原因,正是他那个不受他重视的庶出女儿探春。探春被选作了与火凤和亲的对象,为了那探春体面的出嫁,所以皇上才下了恩旨,让贾政官复原职。但是探春在也不是贾家的女儿,南安王妃早将探春认作了女儿并且请了旨意入了家谱,正式成了穆家的人——穆探春,成了南安王府的郡主,然后皇上又加封探春为康泰公主。探春出嫁的事宜与贾家已经无关了,将由南安王妃亲手嫁出,南安王世子穆朗亲自护送。

一想到自己过去这十几年来为探春母女做的事情,贾政就愧疚万分。为了莫须有的清高和虚名,自己不仅放任王氏在家中胡作非为,而且对于自己的女儿探春和儿子贾环从来都是不闻不问的,就是王氏出事后一度找探春管理了一些事情,但是从心底来说还是不把探春放在心上。而对于赵姨娘就更是了,赵姨娘为自己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就算是没有功劳也算是有苦劳的,可是竟然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富比王侯的家中,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被下人欺负、瞧不起的日子,以至于变得像是惊弓之鸟一样,做事小心翼翼的,就是后来自己让她管了一些事情,也已经改不了这些年来养成的性格脾气了……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肯定不会做出同样的事情,我一定要……贾政想着。

当贾政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京城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探春出嫁的日子。

作为一国公主的身份出嫁的探春一身黄色的宫装,头顶着华贵的凤冠,浑身上下透出了雍容华贵的气质。探春拜别了母妃南安王妃,再丫鬟的搀扶下沿着红地毯一步步的走向前方。在红毯的尽头,有一个凤辇在等待着,而在凤辇的旁边有一位身穿黄袍散发着尊贵气质的的英俊青年含笑等待着。

赵姨娘和贾政看着探春,擦了擦眼中的眼泪,探春出嫁了,但是身为她的亲生父母却没有为女儿送嫁的资格,这是对么悲哀的一件事情呀!

探春看向赵姨娘和贾政,向着他们两人遥遥一拜。赵姨娘见了更是使劲的用手帕擦着眼泪,但是眼泪还是如泉水般的流下来,“探春!”

探春看到这样的情景,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辛酸压下去,将眼中的酸雾压下去,毅然的转身朝着地毯尽头的那个人走了过去,朝着选择了自己的命运走过去,朝着自己选择的命运走过去……

——过去我无法选择,也无法挽回,这一次我一定要努力的去做好。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望着渐远的人群,黛玉心中感慨万千,不知道从何说起,也不知道怎样做才对,“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熟识的姐妹出嫁的情景,而且还是一次国嫁,嫁到遥远的火凤去。”黛玉慢慢的小声的说道。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们相聚的时间再长,也总有散的那一天。探春只是走着属于她的一段人生的新旅程。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何况火凤虽然远,对于有的人来说,那就是天涯海角,但是对于你来说也并不算什么。如果你喜欢,你还是可以去看她的。不是吗?”皇甫淼站在黛玉身后,轻轻的用手臂环在黛玉的肩膀上。

黛玉的眼神很复杂,“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虽然黛玉也曾和亲人朋友分别过,但是探春这次到底是不同的,身负如此使命,到异国他乡去,说不担心那绝对是假的。

“你放心吧。现在火凤和金风的关系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没有了那么多年的剑拔弩张的气氛。而火凤皇室为了休养生息,全面恢复皇室对于国事的控制,一定会对金风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友好的,那样的话探春作为金风的公主,代表着金风,定然会受到重视。更何况,更着探春嫁过去的不仅有着大笔的嫁妆,还有着公主卫队保护探春的安全。而且你不是也为了她做好了铺垫吗?作为镇守金风和火凤边境的南安王的女儿,远有金风王朝,近有南安王几十万大军作为靠山,谁想动探春还得想一想后果是不是能承受的起。”皇甫淼毕竟是了解黛玉的,知道她在忧虑些什么。有了这样万全的安排,不仅探春的安全是没有问题的,就是段素英怕是也是很满意的。这次金风之行,他收获颇丰,不仅签好了两国之间的和平约定这个大大的政绩,而且获得了探春这样背后有着比起一般的公主更加有力的支持的皇妃回来。这对于他对国内形势的掌握更加有力了。

这些道理以黛玉的绝顶聪明绝对不会想不到,但是不关心则已,关心则乱。“嗯,我想以探春的聪明才智,到了火凤定然能够如虎展翅,如鱼得水的。”黛玉轻轻的往后靠在皇甫淼的怀抱中,很安心。黛玉绝对不是一个小鸟依人如菟丝花那样依附于别人的人,她是一个能够凤舞九天的凤凰。但是很多时候,在师兄的身边很安心、很舒服,师兄就好像那个风一样,无影无形但是能够送凤凰轻易的飞上九天。

“是呀!这一段时间来教给探春皇家礼仪的那些老师们,每个人都夸探春聪明能干,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是教过的学生中学习能力最好的一个呢。要不然父皇也不会轻易的答应段皇子由探春作为和亲的公主,毕竟公主代表着金风的形象,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必须得知道进退,不能有损金风的形象,也不能给金风带来麻烦。”皇甫淼接话说道。如果探春经过礼仪训练仍然不能够达到要求,皇甫浩然是不会让探春作为公主出嫁的,以段素英的身份,只要他喜欢,就是送几个美人做妾也是可以的。金风和火凤需要的是能够维系两国关系的人,不是一个惹祸包。——从这种意义上说,就算陈若水真的是一个金枝玉叶的公主,皇甫浩然也不会把她嫁出去的,如果她去了的话,恐怕没事都让她惹出事来。

听了皇甫淼的话,黛玉展颜一笑,是呀!探春很聪明,学得很快,很短的时间她的气质就从一个世家小姐的娇贵气质转变成了皇家公主的尊贵气质,就仿佛她天生就应该是这种气质一般。看来在贾家这些年来真的把探春的才能给窝憋了。“以前,探春只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没有经历过世事的大小姐的时候,就能够无师自通的,搞出一套开源节流的法子来,现在她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又开阔的眼界,我相信她会做的更好的。”黛玉眉头微蹙,又想起一件事情来,“赵姨娘很不放心探春,于是也让贾环跟着穆朗世子一道去送探春。这个贾环年纪尚小,又是第一次出门,不知道会怎么样?”

皇甫淼哈哈笑道:“黛玉你这是在杞人忧天吗?贾环的年纪虽小,但是却像他姐姐一样聪敏。而贾环的文治武功可是你一手栽培的,你难道是信不过自己吗?”对于黛玉的眼光和手段皇甫淼比黛玉自己还有信心。

黛玉听了也是释然的一笑,自己这是在做什么?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的婆婆妈妈的?当初自己看到贾环,于是就想起了墨玉,可是墨玉不再自己身边。贾环本来就懂事,再加上出于移情作用,所以就将对于墨玉的那份感情扑在了贾环身上,在他和侄儿贾兰身上自己可是花了大力气的。想到这里,黛玉心中暗自算着弟弟墨玉的伤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有上最多两年的时间就应该好了。这一段时间是很关键的,自己现在大事已了了,也该是去看看他的时候了。“师兄,我想去武夷山一趟。”

“你是想看看墨玉吗?”皇甫淼想到上次黛玉远赴火凤为墨玉找药,不料却有了意外的收获,于是连药都没有亲自给墨玉送过去,就匆匆的赶回了京城。是呀!墨玉从小就在武夷山与这寒毒抗衡,跟老天争命,很苦、很孤单,也很坚强。“好呀,我还没有见过墨玉呢!(除了画像,药王谷定期寄个林家的墨玉画像,皇甫淼当然也是见过的。)黛玉你再等我一等,太子一案已经完毕了,朝廷的梳理工作还没有结束。等梳理好了我和你一起去。”

“真的?”黛玉惊喜的看着皇甫淼,自己小的时候,皇甫淼就曾经答应自己带着自己游遍万水千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除了近距离的游览,竟然一次出游都没有。现在,皇甫淼答应和自己去武夷山,黛玉当然很高兴。

皇甫淼含笑望着黛玉点点头。

“太好了,我等你。”黛玉兴奋的转身扑到皇甫淼的怀中,一股阳刚的气息扑面而来,耳边也传来了师兄刚强有力的心跳声。黛玉突然有觉着好像有些不妥。自己和师兄虽然亲近,小时候师兄还经常背着自己。但是自从长大之后,肢体动作就少多了,还没有这么亲密过。而且不仅是自己长大了,师兄也更加的成熟了,在师兄的怀抱中和小时候的感受也不一样了,别样滋味在心头。于是黛玉脸上一红身子向后退,轻轻拉开身体与师兄的距离。

黛玉刚离开皇甫淼,就感觉皇甫淼的另外一只臂膀轻轻的环过来,自己又重新回到了皇甫淼的怀抱中,黛玉的脸更红了。

阳光斜斜的照在雄壮的京城城楼上,城楼上许多东西都留下了长长的影子。一个伟岸的男子怀中有一个娇小的女子,两人贴的近近的。夕阳西下,城墙上的影子越来越长,两人也仿佛融合在一起。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