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强秦弱楚:张仪
7203700000002

第2章 张仪故里

关于张仪的祖籍及家世,《史记·张仪传》《吕氏春秋涯》《史记正义》等文献均有记载,且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张仪是战国时期魏国人,系晋大夫张老的庶支,居地在名叫“清河”一带的“河东”“西张城”。而据考证,“西张城”即今天河南省濮阳市市区胡村乡张仪村,有以下五个证据可以证明:

第一,张仪村为春秋时晋地、战国时魏地。这个村子位于今天河南省内黄县东南、清丰县西南,与濮阳市区交界处。根据这个村在清朝同治年间所立的《铁佛寺碑》和内黄、清丰两县旧志记载,此地曾先后属内黄、顿丘、清丰县地,1994年划归濮阳县。清朝光绪年间,续编的《内黄县志》记载:内黄春秋时期属于晋国,战国时期属于魏国。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说,清丰本来是汉内黄县的土地,大历七年于清丰店置,沿袭下来用清丰的名字。郦道元的《水经注·淇水》上记载:顿丘这个地方,《古文尚书》上说是观地,因为太康五君名号是观者,《竹书纪年》上提到说晋定公三十一年定都城于顿丘。从以上方面文献的记载来看,张仪村不论后来属于内黄、顿丘还是清丰,这些地方在春秋时期都属于晋国,战国时期属魏国。

第二,张仪村位于战国时期的黄河东岸。古代文献中的“河”指的都是黄河。“河东”,就是黄河以东的地区。根据《光绪开州志》记载,古代黄河自河南滑县流入此地,向北穿过开州的小屯庄、张家庄、聂固等村,经过戚城由西转向东北进入清丰县的境内,这是西汉以前的黄河流向。班固的《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光三年,黄河水从顿丘的东南地区流入渤海。夏天的时候,黄河在濮阳地区决口,淹了十六个郡县,政府发兵十万去抢险救灾。以上文献所记载的西汉以前的黄河故道流行的遗迹依然可以辨识出来,循着遗迹可以找到张仪村,就位于戚城西北部二十里的黄河故道东岸。

第三,张仪村一带曾经因为古清河而得名“清河”。对于“清河”一词,《辞海》里的解释有五项:一是古河名,有两支,一支源出于今天河南内黄县以南;一支为古济水以下的别称。二是古郡名,为西汉时期设置,地点在今天河北清河县一带。三是古国名,为东汉时期设置,地点在今天山东临清市东面。四是旧县名,在南宋时期设置的,地点在今天江苏省清江一带。五是今县名,为隋朝时设置,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清河县。只有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市区胡村乡张仪村一带,才是战国时期张仪的故里清河。

第四,张仪村原名张城。今天张仪村是一个居民聚居地片名,这个居民片落有张、尹、李、常、魏、许、王、陈等八个姓氏,同姓的聚居划分为七个自然村,俗称“七张仪”,现在合为一个行政村,全村共有600余户,2550人,总耕地5400亩。其中张姓仅存4户。考察他们的来源,村民都说除了张姓是老户,是在明代移民前就已在当地以外,其余七个姓氏都是明代外地移民的后裔。八个姓氏之中,仅仅李、尹两个姓氏存有族谱。根据清代光绪二十五年续编的《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出自陇西,然后遍布天下。明代洪武年间,自洪洞迁往开州北面的王家庄后,自王家庄移居清代城邑张仪村。根据清代光绪年间续编的《尹氏家谱》上的记载,尹氏是周王室吉甫的后裔,世代居住在山西的洪洞地区,明代成化年间迁徙到清代城邑张仪村。可惜张姓家谱失传,对于他们的世系无法调查考证。探索他们村名的来源,村民们都说世代相传,这个村原名叫作张城,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张仪的故里,因张仪曾挂七国相印,誉载史册,村人引以为荣,大都以张仪的名字作为村名,但是至今仍然有“张仪”“张城”两个村名混称的。

第五,张仪村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张仪的故事和传说,村里的农耕老夫,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一提到张仪的故事,如“张仪的舌头”“六百里与六里”“张仪伐苏秦”等都是滔滔不绝,讲得有声有色。

总之,综合上面五条证据关于张仪的家世和祖籍居住地以及张仪村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等方面的考察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的故里就在今天河南省濮阳市市区胡村乡张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