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我是文天财
7198900000056

第56章 钱可以改变一切吗(3)

“你想过没有,她奶奶如果活得时间长倒也没什么,万一要是活得时间短岂不是砸在咱手里了?”

“胡说些什么啊,这是我娘啊,什么砸不砸的。”

“我说得是实话,可能有点不好听,事情明摆着,你说大哥和大嫂什么时候退休啊?”

“你不要认死理好不好,现在人的寿命长着呢。”

“你娘还是你爹?”

“贾红你胡说八道呢,我老娘好好的,你咒她是不是!”

“我是说万一,万一她老人家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办?按说这事应该由老大先来负责。”

“没什么万一,我老娘壮实得很呢,你能不能嘴上积点德啊!”

“这都是事实,你爹的身体不结实吗?还要我说得多么明白吗?”

我十分反感贾红这种阴阳怪气的腔调,你多承担点儿就受不了了?多年的商战使贾红争强好胜的斗志依然旺盛,然而,斤斤计较的做法却不符合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实成就了一个出色的企业女经理,却把贾红变成了一个锱铢必较的小女人,养老怎么能够能从纯商业的角度去理解呢?把商业规则植入家庭,最终只会消磨掉我们那份纯朴的亲情,而一旦亲情不存在了,这个世界也就没有意义了,友情、爱情说到底是靠亲情维系的,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也就失去了基础,这个世界将变得暗淡无光。养老,本身考验着一个人的整体素养,来不得半点虚假,它检验你的道德良心。尽管我的父母有三个子女,但我想它毕竟还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在你准备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必要考虑别人怎么做,只要做好你自己就行了,更不要去指责别人,就当父母只养了你一个人。而这些贾红却不同意,她不是不想养老,问题是她只想承担她应该承担的那一份责任,这也没错,可我怎么去说服她呢?在这个特殊的困难时期,稍有不慎公司就会跌入深渊,我们确实有自己的困难,但是难道就因为这一点就不去养老了吗?

我必须迅速地交稿。

实在是受不了了,老娘的不告而别给了我巨大的压力,我整日里心神不宁。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我的心里就会泛起层层的涟漪。谁都会有老的时候,我必须担负起照顾老娘的责任。在这个大家庭中,也只有我的时间相对自由,别人是指望不上的,只是贾红还不能理解。这也难怪,我们做着企业,尽管这个企业小得要用放大镜去找,可它毕竟是一般纳税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般纳税人意味着你要用正规的管理去操作企业的业务,如同军队中的正规军,因而,每到月底我们就显得特别忙乱,该收的收、该支的支,做企业就像过年一样。这些年来,我们就是这样在忙碌中走过来的,企业犹如一个加速器,眨眼之间,我们走过已经十几个年头了,能够坚持到现在,是真真不容易啊!要知道我们省光人造板企业就有几万家,家具企业就不用说了,简直是多如牛毛,不是金奖产品就是环保标志,弄得消费者眼花缭乱,我不知道这些金奖产品和环保标志是怎么来的,但满天飞的名牌足以说明这些东西含金量并没有那么高。企业的生命在于质量,企业没有质量等于自毁前程。

在全省的企业中,我知道有着严格控制管理的企业也就三大集团——华丰、亚洲和太平洋分别占据了前三的位置,他们的市场份额加起来占到全省的百分之七十,我们这样的三线企业就只能在大集团的挤压和小企业的蚕食下苦撑危局。大企业有品牌优势,质量相对稳定;小企业则机动灵活,通常他们不按常理出牌,只是苦了我们这些不上不下、不大不小的企业,质量上我们不能放弃原则,价格战我们却打不起。再这样下去,新凤公司就会难以为继了。没想到,远在华尔街的一场经济危机居然能够跟我们扯上关系,为了刺激经济,国家早已经在制订优惠政策了,可税务局的举措却与国家的政策搭不上界,明明是增值税发票可以延缓三个月抵扣,怎么眨眼间就成了当月抵扣不能出负数呢?真是不可思议,谁有这么大本事,敢保证每个月的销售额一定大于抵扣的发票?我们干了这么些年,也只能是销售大的时候多交,销售少的时候少交,反正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销售少的时候也得多报上些销售,以期不会负增长,真是掩耳盗铃,这样做的效果虽说是出于保增长的目的,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们明显地被增长了。

这法子无疑给企业上了一道紧箍咒,就是只准增长,不准减少,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即使是当今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我想也不敢保证销售只增不减,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把企业的账目搞乱了,为了应付一个所谓的上级考核,不惜把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搞乱,致使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的管理。怎么办,贾红和财务部束手无策,他们忽然提出让我跑一趟税务局,我说我去管用吗,财务部经理说我想管用就管用。我说我去试试看吧。我知道他们让我去税务局的唯一理由就是我与税务局多少有点关系,所谓关系无非是我替人家写了那么一点东西,年终的时候人家得了个先进,仅此而已,至于人家买不买账那就天知道了。我想,给人家写一篇稿子,让人家放弃正在执行的政策很不现实,然而我又不能放着这样的机会不去争取。令我想不到的是,当我找到税务局宣传科的马科长时,他马上积极热情地回应我的要求,紧接着,税务局下属机构的分管负责人就来到了我的面前。我阐明来意,那位负责人马上就笑哈哈地跟我开起了玩笑。

“我当什么事情呢,文老师,我们有我们的规定,当然这规定不是针对你一个企业,可你稍作变通不就得了。”

“怎么个变通法?”我不懈地问。

“你不是怕月底完不成任务吗?”

“对啊。”

“当你完不成任务的时候,你先预计上点销售不是一样吗?”

“没有销售,怎么预计,预计上,下个月再没有销售怎么办,这样账目不就乱了,再说你们还要查账呢。”

“哈哈哈,文老师,你今天算是让我开眼界了,你比我还认真呢,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活人能叫尿憋死?变通一点嘛!政策就这样了,不变通你就得关门,你也可把上月的销售拖到下月。”

“你们的人不是说销售不能拖到下月吗,要是罚款怎么办?”

“哎呀,我的文哥啊!咱们谁和谁啊,销售不能拖到下月,并不意味着不能提到上月啊,制度都是给那些准备违背的人制定的,你不在此例,咱们都是守法的人,万一有人找你的麻烦,你就打我的电话,看他们谁敢和我们作对。”

“是啊,谁敢和我们作对啊!”马科长也打起了哈哈,我也跟着笑。是啊,人家怕过谁啊,可马科要是不干了呢,我找谁去?想想这些真是头疼,我为什么没事找事啊,到他们不干的时候,说不定我早就不干了,何必考虑得那么远,咱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从马科长那里出来,我马上给贾红发了条短信“警报解除”。贾红马上回过来一句:“辛苦了,你办事,我放心。”贾红总是以这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跟我说话。也许是多年形成的习惯使然,她的话简短明了,然而却明显地缺少亲情,我就像一架机器,加上油或者是接通电源就行了,再没有婆婆妈妈和唠里唠叨的絮烦。

我的心中酸溜溜的。我毕竟不是一架机器,也不是一块敲门砖,我需要的是一点理解和感动,然而没有,有的是上门大板式的斩钉截铁。妈的,不去考虑这些乱七八糟的了,考虑多了,只能是自己头疼。想想在马科长那里多惬意啊,起码人家把咱当人看,可见给人家写点东西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受到别人的一点尊重。可要是给自己干活就没有这样的福分了,那些事情你想都别想。

没有了后顾之忧,心情自然就放松了,晚上我准备加快《太平之路》的速度。可晚饭却吃得有点不大顺当,这多多少少影响了我的情绪。

直接向我发声的是小宝:“爸,你最近的手艺和以前比简直差远了,做的菜寡淡无味。”

“是吗,我怎么没感觉到?”我不以为然。小宝的脾气向来很冲,她可不管你受不受得了。

“还没感觉到哪,老爸,你的感觉就那么迟钝吗,我顿顿吃不饱,你让我怎么参加运动会?”

“那就改善一下,不过先说明一下,这只是特殊情况啊。”

“老爸哎,你怎么这么抠门啊,吃顿饭也跟你闺女算计啊?”

“我算计了吗?我怎么就没感觉呢,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好生活是干出来的。”

“老爸,你得给我机会啊,我现在不是上学吗,等我毕业参加了工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说是不是,姐?”

“是啊,老爸,小宝说得对,我和小宝现在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你就别那么算计了,吃饭还吃穷了吗?”

“哎,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穷了,这是上了鉴书的。”

“老爸,从现在起,咱家的膳食就由我来定,你只要严格地按照规定去做,就算完成任务了。”

“什么任务?”我不明就里,茫然地问。

“给你!”小宝说着递过一张纸来,我不看则已,一看顿时傻了眼。

这是一个星期的伙食计划表。上面小宝罗列了早中晚三餐的营养配餐的计划和要求,要求一个礼拜之内不带重样的。我这个做了多年家庭主厨的大师傅,一下子就笑起来。

“小宝,这大虾油炸是不是有点不大科学啊?”

“老爸,您尽管做就是了,执行命令,还有不明白的吗?”

“没有,我只是想问问你们,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里游的,你们还有什么想要吃的?你们都成吃货了。”

“民以食为天嘛,老爸,对咱老百姓来说吃是义不容辞的,天经地义啊,不吃点喝点对得起老祖宗吗?”小宝说完两人一起大笑起来。

我感到有点被戏弄的味道:“吃、吃,就知道吃,吃、喝、玩,你们可是占全了,等你们长大了,后悔都来不及的。”

“老爸,你这不是杞人忧天吗,我们长大是哪年啊,现在不玩啥时候玩啊,等到八十以后啊,爬都爬不动了。”小宝越说越带劲。

“是啊,老爸,十年后的事情你敢想吗,还是现实一点吧,照顾好你这两个女儿是最重要的。”相对稳重的大宝也跟着起哄了。

我瞪了大宝一眼,大宝就不吱声了,小宝却不依不饶,她说:“老爸啊,你得算一笔账啊,养子防备老,你现在不好好地照顾我们,我们的身体发育不良,将来你要是老了,谁来管你啊。”

“我不用你们管,小宝,我告诉你,别在这里跟我讨价还价,你若不好好学习,咱们父女就没得商量。”我突然提高了声调。

“得罪得罪,对不起了,老爸,拜拜。”见我发火,两人一转身就躲到各自房间去了。

这就是我的宝贝女儿,她们从来不与你正面交锋,也从来不把你放在眼里,她们就像初生牛犊,在家中横冲直撞,我怎么能受得了。

我不依不饶,就不信这俩小子能翻了天,这时贾红却回来了,我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就像一个战士,突然间没有了对手,大脑瞬间也跟着短路了。我拼命地想找回自己,可记忆中的我却依然是朦朦胧胧。记得今晚的任务是写那篇《太平之路》,竭尽全力,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大脑似乎就是不太听使唤,当我终于坐到桌前开始写下第一个字时,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又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