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无间道
7198800000010

第10章 军统跨国追杀汪精卫(2)

除了这些软性行动方法,军统特工还创新发展了美人计等软性行动方法。由于被绑架的人里有不少是有钱、有身份、有影响力的人,所以他们爱慕虚荣、拈花惹草。针对这些特点,军统在绑架这样的目标时,就会使用美人计。选择一名样貌姣好的女特工,浓妆艳抹,衣着性感风骚,一副情妇或者舞女的打扮。在目标出现后,派女特工从人群中径直走向目标,然后泼妇般指着目标,大骂目标,也就是被劫持人是负心汉、现代陈世美,为了另一个女人弃她于不顾。目标由于不认识眼前的女特务,自然会感到莫名其妙,碍于脸面,会不断向女特务解释她认错人了,这时,在一旁隐蔽多时的另一名女特工便走了出来,装作是那名风骚“情妇”的好友,好言好语地劝说目标和她们一起找个地方谈谈,把话说清楚了,目标听了这话之后,更会感到百口莫辩。此时,两名男特工就会走出来,佯装认出了略有名望的目标的身份,然后以为目标着想的口吻劝说大家不要在大街上吵嚷,实在有损面子,劝说这几个人找个地方坐下来说清楚比较好。一般情况下,在如此多的劝说下,略有社会地位的爱面子的目标自然会认为应该找个僻静的地方说清楚,这时候,几名特工就会把目标拉进车里,目标并不知道,一旦进入汽车,再想出来就难如上青天了。

绑架还只是暗杀的前提,杀害目标才是最终的目的,除了直接枪杀或者用刀子等器械杀害被劫持人,军统特工杀害被嫌疑人的手段也多种多样。

首先说暗杀。暗杀是指被杀者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他人杀死,军统如果采用暗杀,那么基本上就会使用软性暗杀方式,而不会直接用枪对目标的脑袋,开枪将其打死。

军统特务在暗杀中,所使用的成功率较高、隐蔽性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毒杀。毒杀是暗杀手段中最古老、最难防范的一种方法。军统特工研究了一种更为隐蔽的毒杀方法,那就是并不使用单一的毒药暗杀目标。很多药品,甚至食物,单独出现时,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但是,某些药品或者食物和其他药品或者食物混合后,就会变成致人死亡的“毒药”,例如牛肉和栗子单独吃,一点问题都没有,一旦将二者同食,就会发生腹泻、腹痛的食物中毒现象,这不过是最轻微的中毒,那么只要掌握了能够致命的食物的混合方法和混合剂量,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目标毒杀。

其次,军统特工还常常使用匕首、斧子等无声工具暗杀,这种方法没有声音,不容易引起他人注意,还能够趁目标不备,置目标于死地。比起枪械,这些冷兵器比枪械容易获得,而且不会发出声响。

那么在刺杀汪精卫的行动中,陈恭澍领导的刺汪行动组,首先想到的当然还是软性行动方法,所以,他们先从软性行动方法着手,刺杀汪精卫,后来未能得手,才采取了硬性行动方法。

刺汪小组在行动

就在刺汪行动组为如何成功刺杀汪精卫绞尽脑汁的时候,汪精卫也正在河内焦虑地等待着日本政府派人将他从河内安全护送回南京。

从汪精卫从国民党出走,投靠日本政府的那天开始,他就知道蒋介石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因此汪精卫逃往河内时,带了许多随从保护自己,可是他依然十分恐惧,担心自己随时会丢掉性命。这种恐惧在汪精卫抵达河内后,愈演愈烈,因为越南法律规定,任何人的随身侍卫都不能携带任何武器,这就意味着,汪精卫带了那么多的随从,但是这些随从手中却没有一支枪,如果他在外出时遭遇混乱的局面,就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枪射杀。而汪精卫的随从没有一支枪,对他保护的力度非常微弱,即使他不被人用枪射杀,可一旦被人盯上,也难保安全。所以,汪精卫担心自己的性命,为了保命,在河内期间,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他将大部分事情都交给了妻子陈璧君和秘书曾仲鸣处理。

然而,不仅仅是汪精卫的随从不能携带武器,“刺汪行动组”的成员同样也受到了越南法律的限制,不能携带武器。

可能会有读者提出,越南不过是个小国,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苛刻的法令呢?

因为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这些法令是法国驻军制定的。法国驻军对越南的管理十分严格,对枪支弹药的限制十分苛刻,所以除了法国军队,不管是谁,进入越南都不能携带枪械。碍于法国驻军的威慑,那个时候,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进入越南,都会自觉遵守越南法律,避免和法国驻军发生冲突,因此汪精卫和“刺汪行动组”的人才会被束缚了手脚,放弃携带枪支进入越南。当然,如果有人想携带枪支进入越南,总还是有空子可钻的。

“刺汪行动组”在汪精卫居住的府邸附近秘密调查了很久,发现汪精卫老奸巨猾,几乎从来不出府邸,就算在屋里,也几乎从来不走到窗边上来,这就让军统杀手们很难摸清汪精卫的生活作息以及活动规律。不得已,军统杀手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入室锄奸。

为了查清汪精卫府邸内的警力情况以及汪精卫的活动规律,陈恭澍派刺汪行动组的特务乔装打扮想尽办法进入了汪精卫的宅邸,该成员伪装得非常成功,在汪精卫的府邸内做了一名勤杂工,而汪精卫一家一直都不知道他们身边潜伏着一名军统特工。这名特工在进入汪精卫的府邸后,虽然没有成为汪精卫的亲信,但却查明了整个府邸的情况,探明了汪精卫夫妇的卧室位置以及汪精卫的作息时间。陈恭澍等人得到这些情报后,就准备寻找时机,进入汪精卫的府邸,将汪精卫击毙。

陈恭澍等人收到有关汪精卫的确切情报后,首先想到的是软性暗杀的手段,希望能较为隐秘地将汪精卫杀死,于是他们想到了在面包里下毒。

军统特务将毒药用注射剂注入面包中,然后将带毒的面包送进了汪精卫的府邸,企图用毒面包暗杀汪精卫。但是他们随后就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注射了毒药的面包,面内部会出现变色、结块的现象,一眼就能看出面包不新鲜了,所以这样的面包,汪精卫不吃。最终,军统杀手采取的这种软性暗杀手段以失败而告终。

这对陈恭澍所领导的刺汪行动组来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挫折,这并不能够阻挠他们击毙汪精卫的决心,他们再次寻找机会接近汪精卫。汪精卫不可能永远窝在家中不出来,一旦汪精卫外出,他们就有机会将汪精卫击毙。

陈恭澍一行人又一次筹划好了刺杀汪精卫的计划和步骤,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和汪精卫的侍卫一样,都“手无寸铁”,想要在汪精卫外出时暗杀他,必然要用到枪支,可刺汪行动组如何在对枪械管理非常严格的越南获取到枪支呢?

陈恭澍将他们这个问题报告给了戴笠,戴笠迅速买了两支美国制造火力强大的手枪,通过自己的朋友,找到一位正在法国军队服役的华裔军人。因为这位华裔在驻越南的法国军队工作,所以这位华裔军人可以不受越南法律所规定的禁止携带枪支的限制,随意携带枪械出入越南。于是,戴笠将这两支枪和子弹交给了这位华裔军人,他果然没有辜负戴笠的信任,进入越南境内后,秘密地将这两支枪交到了“刺汪行动组”的组长陈恭澍的手中。

拿到枪后,“刺汪行动组”的成员开始严密关注汪精卫的行动,等待时机刺杀汪精卫。而与此同时,因为在越南河内不能携带枪支,汪精卫越来越感到不安,他频繁向日本政府提出要转移到更安全,并且能有拥有私人武装力量,能有携带枪支的地方去。但是让汪精卫失望的是,日本政府一直没有答复他,更没有为他提供任何的保卫人员,因为和汪精卫达成组建伪国民政府协议的日本近内卫阁突然倒台,新一届内阁自顾不暇,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汪精卫的事情。

在汪精卫屡次请求,都得不到日本政府的答复后,汪精卫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为了权力,他背叛了国民党、背叛了祖国,投靠了日本政府,然而现在他却觉得,自己就是日本政府养的一条狗,高兴了摸几下,赏几根骨头,不高兴了,连理都不理。当下正是春节,如果自己在国内,没有背叛国民党,没有背叛祖国,好歹现在自己还在国内喜气洋洋地过春节,可现在,他汪精卫却只能像丧家之犬一样孤独无助、万分恐惧地在河内忐忑度日。

刺汪小组刺杀汪精卫失败

在河内孤立无援的汪精卫,内心十分抑郁,1939年3月19日,河内的天空晴空万里、微风拂面,汪精卫的家人为了舒缓他的情绪,提议开车去踏青,一起出去散散心。受家人鼓动,汪精卫随家人一起外出散心,汪家人全家出动。汪精卫全家开车来到野外,在一座小桥前停了车,见周围环境十分优美,便一起下了车,在小桥四周悠闲地游玩起来。就在汪精卫全家享受红花绿草、碧水蓝天之时,刺汪行动组就追上了他们的车辆,渐渐靠近了小桥。

在汪精卫一家刚从宅邸开车出来时,在汪精卫的府邸外埋伏多时的“刺汪行动组”就开车远远地跟在汪精卫一家人的汽车后,当汪家人在小桥停车,下车活动时,陈恭澍催促刺汪行动组的汽车迅速跟上,然后陈恭澍和另外一名特务掏出手枪,对准了在小桥附近散步的汪精卫,准备击毙汪精卫。

然而,就在汪精卫刚刚进入陈恭澍等人的射程时,汪精卫一家却突然纷纷上车,并且就此掉头往回开了。

无奈之下,陈恭澍只好下令刺汪行动组的汽车尾随其后,但是却再也没有机会刺杀汪精卫了,因为汪精卫一家人就此开车回了府邸。

这次刺杀失败,让陈恭澍大失所望的同时,也倍感疑惑,为什么在他即将射击之时,汪精卫能如此幸运地躲过死亡的危机。

事后,据汪精卫的家人回忆,当时,他们一家正在附近活动,一辆汽车突然从前面开来,停在了他们身边,从车上走下一位法国人,他手持越南警察局的证件,十分严肃地对他们说,他们接到情报,有人企图谋害汪先生,希望汪先生一家能够尽快返回家中,并且尽量不要到偏远的地方去。虽然汪精卫一家对这位自称是警局工作人员的话并不完全相信,但出于谨慎,他们还是决定立刻掉头回家。正是因为如此,“刺汪行动组”才错过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刺杀汪精卫的机会。而当时刺汪行动组的汽车在汪精卫的汽车之后,所以陈恭澍并没有注意到从前面开来的那辆汽车。

这件事情有许多诡异的地方,到底是谁向警察局告的密呢?难道陈恭澍一行人当中有内鬼?然而,不管陈恭澍一行人中究竟有没有内鬼,也不管是谁向警察局告的密,这次机会都已经错失了。

很快,陈恭澍等人又得到情报,说汪精卫一家即将离开河内,再不行动,将再也找不到任何机会刺杀汪精卫,无奈之下,“刺汪行动组”不得不铤而走险,连夜翻墙进入汪府内部,兵行险招,强行入室刺杀汪精卫。

“刺汪行动组”潜入汪府内部的暗杀计划虽是被逼无奈的举动,但他们依然还是考虑得十分周密。

在这次刺汪计划中,陈恭澍负责在车内接应,另外两名特务负责在宅院外望风,四名特务翻墙而入,进入位于三楼的汪精卫的卧室,在汪精卫的侍卫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迅速将睡在床上的汪精卫夫妇乱枪打死。随后,这四名特务趁侍卫们乱作一团之际,逃离现场。

这个计划完成得非常顺利,一切都如陈恭澍的刺汪行动组所料,而他们也的确乱枪打死了睡在汪精卫夫妻的卧室的床上的一对男女。

就在刺汪行动组认为此次汪精卫必死无疑之际,就在他们欢呼此次任务终于得以圆满结束之时,汪精卫宅邸的内线竟然传来情报,说汪精卫安然无恙!陈恭澍当时就愣住了,原来,昨晚被乱枪打死的是汪精卫的秘书曾仲鸣!

这个消息让陈恭澍的心情瞬间跌到了谷底,他不敢相信,自己这个无往不利的军统金牌杀手居然失手了!这个结果让陈恭澍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他质问内线,为什么汪精卫当天晚上没有在他的卧室休息,内线这时才告诉了他一个被他们忽略的细节。

这次暗杀失败,主要是由于“刺汪行动组”忽略了一个细节,正是这个细节,让军统金牌杀手陈恭澍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这个致命的细节和汪精卫的秘书曾仲鸣有关。

原来,汪精卫的秘书曾仲鸣的妻子方君璧那天正好从国内来到河内,汪精卫为了收买秘书曾仲鸣,当晚,就将自己的卧室临时让给曾仲鸣夫妇居住,而他和陈璧君则搬到曾仲鸣原来住的小房间去了,这件事发生在晚上临睡前,所以除了汪精卫和曾仲鸣夫妇以外,谁也不知道。正是由于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潜伏在汪府的军统特工才没能及时获得消息,没能将此事告知刺汪行动组,因此,当晚,军统的刺汪行动组的特务冲进三层汪精卫的卧室,乱枪打死的是曾仲鸣夫妇,而汪精卫夫妇却逃过了此劫。

就在“刺汪行动组”紧锣密鼓地开展刺杀汪精卫的行动的同时,当初和汪精卫签订协议的有关的日本政府官员则极力游说新内阁成员,希望他们能够重视汪精卫在对华战争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尽快将汪精卫从越南接到上海,让其早日出任南京伪国民政府主席,主持大局。而新内阁在听说军统在河内刺杀汪精卫失败一事后,也终于对汪精卫的生命安全重视起来,于是他们安排上海的日本特务间谍机构重光堂做好了迎接汪精卫回上海的准备。

为了安全、顺利地将汪精卫从河内护送回上海,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将汪伪76号的李士群和丁默邨二人找了来,让他们到河内去保护汪精卫,负责护送汪精卫回国。

土肥原贤二之所以对李士群和丁默邨十分重视,就是因为他认为,这两个人能在短时间内将《上海抗日团体》搜集整理成册,便证实了他们对危险的警惕能力和对情报的收集能力,让他们护送汪精卫,不仅能考察他们的行动能力究竟如何,还能完成日本政府所布置的重要任务,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当陈恭澍一行人看到,汪精卫一家,在李士群等人的护送下离开河内回了国,终于不得不垂头丧气地低下了头。他们明白,河内暗杀汪精卫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他们只能将暗杀战场转移到上海,在那里继续执行戴笠的命令,暗杀汪精卫。

然而,刺汪行动组在回到上海后,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刺杀汪精卫,汪精卫一直住在李士群的府邸,几乎从来不出门,偶尔出门,身边也有李士群和丁默邨等人的保护,汪伪76号的特务,像栗子壳一样,将汪精卫守卫得严严实实的,使得军统的特务没有机会刺杀汪精卫。

不得已,以陈恭澍为首的刺汪行动组只得暂时放弃暗杀汪精卫,向戴笠报告行动组此次暗杀汪精卫失败,全组成员只有接受戴笠的处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