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智慧讲堂
7180400000061

第61章 以中庸之道立身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的了,人们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它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

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

君子依乎中庸,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中庸》本句虽然是《论语》中唯一一次出现过“中庸”的语句,但《论语》中中庸的思想却时时闪现,如孔子评价他的弟子们时说:“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

下面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是说现代的,另一个是讲古代的。他们都是以中庸精神来回答其他人的问题。

曾有一位老师,带着学生做园艺。有的学生见叶子上有虫,就喷农药杀虫。另一学生说:“你这样做破坏生态平衡,不对。”这学生就说:“消灭害虫,有什么不对?”二位争执不下,请老师评判。老师说:“你们说的都对。”这时有一学生问:“老师,一件事总该有个对错,怎么能都说对呢?老师点点头:“你说的也很对。”

墨子和杨朱要举行辩论大会,听众云聚,而子莫却无动于衷。学生们问子莫:“老师,你为什么不去辩论会上听一听啊?”

子莫说:“辩论会的结果我已经知道了,为什么非要去听呢?”

学生们问:“老师,墨、杨两家,谁胜谁败?”

子莫说:“没有胜者,也没有败者。杨朱以我为中心,哪怕取一毛而利天下的事都不愿去做,这样的人活在世上有什么用呢?墨翟提倡兼相爱,哪怕是丢头舍足而利天下之事也要去做,这样的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意思呢?我主张适中原则,既不像杨朱那样偏右,也不像墨翟那样偏左;物守中道,不偏不倚,有利而作,无利而歇,所以子莫胜。”

这两个故事体现的,都是中庸的思想。

“三国鼎立”是中庸之道,刘备既不投靠北方曹操,又不投靠南方孙权,而是走第三条路,创立三国之蜀国。

两千多年前的雅典民选执政官梭伦,与中国的孔子时代差不多,他的执政理念,就是中庸之道。不同的是,孔子的“中庸之道”以理论立世,则梭伦的“中庸之道”以行为立世。林语堂先生说:“我相信主张无忧无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水之王。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此外还有一种比这自然主义更伟大的哲学,就是人性主义的哲学。所以,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把清代学者李密庵的一首《半半歌》,以艺术的方式,颂田园,写人伦,叙情趣,论时弊,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鲁迅认为:中国人口说中庸,其实最不中庸,所以办不好事情。懂得中庸,才能懂得中国的大半,古今中外,最有用的智慧就是中庸,最为人们误解的也是中庸。从容中道,圣人也。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半。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