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向我抱怨说,他的女儿上课认真听讲,回到家也会主动写作业,但却是一个马虎大王,做功课很容易出错。每次写完后检查出了错,只好擦掉重写,有时错得太多或者太不工整,甚至把本子擦破了,所以写作业花的时间也比较长,而且考试成绩也忽高忽低。
这位朋友为此很苦恼,不知对她的这种马虎劲有什么对症下药的办法。
做功课马虎,可以说是孩子的一个通病。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性格不拘小节办事粗心、知识掌握不扎实、对学到的知识练习不够等等。
面对马虎的这个问题,仅仅靠提醒孩子“多注意、仔细一些”,是无济于事的。靠惩罚来让孩子杜绝“马虎”,更有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其它的问题。
孩子马虎犯了错,有错改错就好了,不必太计较。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势也不明显,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简单的一道3×4得几,成人可能张口就来,但是孩子却可能出错,因为他还没形成对这个知识的自动反应。父母看到很容易的题目都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和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
这样做,主观上想引起孩子注意,克服粗心大意,但却会好心办坏事。因为孩子是从父母的“眼睛”来评价自己的,如果过于渲染马虎的严重性,客观上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强化孩子内疚和恐惧,甚至形成自我否定的心态。
有些孩子做作业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有检查的概念,因此从来不会主动发现错误。他把检查工作都留给家长和老师,一旦查出错误他才改。对这样的孩子,可以要求他放慢写作业的速度,要求他必须自己检查,而且不是做完通盘检查,而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
父母要允许孩子的作业出现错误,即使发现孩子的作业有问题,也不要马上替他更正。如果孩子交上去的作业每次都是对的,老师很可能认为,你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一部分,可以继续向前学习新的东西;而如果整个班都在往前学,而你的孩子以前的东西还没弄懂,那么错误只能是改不胜改。
相反,如果让他把带错的作业交上去,也正好实施一次“自然惩罚法”,让他记住教训。
在日常生活中,要帮助孩子克服“橡皮综合征”——写作业喜欢使用橡皮改错,不停地擦来擦去的习惯。
日本着名教育学家系川英夫,曾将300名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可以使用橡皮涂改作业中的错误,另一组只许在错误处用红笔打个“×”。结果人们惊奇地发现,使用橡皮的那组学生,在作业相同的情况下,其差错出现的几率比后一组高出30%。
系川英夫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为新异、醒目的刺激所吸引。用红笔给错误打上“×”,把犯错误的教训保留下来,对帮助学生汲取教训是十分有益的。如果再让学生在错误旁边写上正确的内容,使其进行正和误的鲜明对比,则又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用正确知识去改正错误。
这种“不用橡皮法”对强化记忆和理解作用显着,而并非提倡“马虎”,有时使用橡皮也是必要的。提出“不用橡皮学习法”,是为了帮助学生主动战胜错误。
内地有一位着名教育工作者叫詹文玲,在山西通宝学校当校长时,就曾对全校学生有个要求,就是学生一律不准用橡皮,孩子刚开始不适应,经常把本子弄个大花脸,后来慢慢习惯了。
因为不能用橡皮,结果就逼着孩子们一下笔写作业就必须认真工整,写作业非常专心。错误率大大下降,孩子反而养成了认真的习惯,对自己也有了足够的信心。
要鼓励孩子在家做作业时尽量少用橡皮甚至不用橡皮,如果作业本保持清洁、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写好,就有一定奖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孩子不再依恋橡皮,马虎的习惯会逐渐得到纠正。
28
遗忘曲线:在刚要开始忘记的时候去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不能认为隔几个小时复习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
无论是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孩子学到了知识,只是学习的开始。如果孩子在学习后,从来不去复习学过的内容,无论花了多少时间,也无论老师的水平有多高,学了也等于没学。
记忆是大脑皮层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建立起来的神经通路如果不畅通,则原来大脑中保留的痕迹就会逐渐消失,而复习就是对大脑中的痕迹进行再刺激,及时复习就是在第一次痕迹未完全消失时,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重复刺激。重复刺激次数越多,痕迹越深;重复越及时,费时越少,费力越小,记忆效果越好。
孩子要复习,首先要学会安排复习的顺序和时间。而要合理安排,就需要对记忆和遗忘规律有所了解。在这些规律当中,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当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衡的。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的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发现:遗忘速度受时间间隔影响;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对课文记忆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最快,后来就逐渐减慢,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中间隔的时间越长,你忘的就越多,特别是识记后48小时左右,如果不经再记忆,遗忘率则高达72%,所以不能认为隔几小时与隔几天复习是一回事。
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学习和记忆实验室”
杰出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比约克(RobertBjork)的最新研究,又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如果学了之后,隔一段时间再学,这时候隔的时间越长,复习的时候你学到的东西就越多。把记忆和遗忘都当成朋友,充分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比约克表示:“当我们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时候,我们做的不只是说它在那里就行了。记忆不仅仅是回放。我们这次取出来的东西,下次要再取的话,取起来就会变得更容易。
我们每次取的过程越难、涉及的东西越多,整个记忆就越有效。”
所以,从学完到开始复习的最佳时间,应该是你刚刚好要开始忘记的时候。这样,越是拼命地回忆之前学过的东西,复习的效果就会越好。如果学完之后马上复习,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根据这个研究,比约克建议说,笔记最好下课之后才开始记,以强迫自己回忆课上讲过的东西;而不是在课堂上记,黑板上有啥抄啥。必须下苦功才行。花的工夫越多,学到的就越多。
怎么样,是不是颠覆了我们以前的一些认识呢?想尝试一下效果吗?OK,扣上书,在纸上凭回忆写下本节的主要内容吧!
29
感官协同效应: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时尽量多使用几种感官——用眼、用口又用手,这对学习是很有效的。
宋代的大学者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这个方法被后人总结为“三到”读书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实质上是利用了“感官协同效应”,也就是在学习时尽量多使用几种感官——用眼、用口又用手,这对学习是很有效的。
“感官协同效应”是指人们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参与的感官越多,所得到的信息就越丰富,所掌握的知识也就越扎实。也就是说,多种感觉器官一齐上阵,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格斯塔做过一个实验。他把智商相近的10个学生分为两组,让他们学习《圣经》的一些段落。不过,第一组所在的屋里只有5张椅子和5本《圣经》;第二组除5本《圣经》外,还有几本宗教故事画集,并播放宗教音乐。
然后,格斯塔要求两组被试者都背诵《圣经》,结果发现第二组成绩优于第一组。
研究发现,人的器官在获取知识时的识记比重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
获取知识后的遗忘率是:只听不看的三小时后为30%,三天后为90%;只看不听的,三小时后为28%,三天后为80%;边听边看的,三小时后为15%,三天后为35%。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有关器官对记忆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口念的记忆在10%,耳听的记忆在20%,眼看的记忆在30%,耳眼结合的记忆是50%,耳眼口结合的记忆是70%,如果眼耳口手同时使用的记忆可达90%。
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维吉尼亚·贝尔宁格解释,手写不同于打字,因为人们必须一笔一画地写出字母,而不是简单地按着键盘,敲出整个字母。手写时,手指运动刺激了大脑的大部分领域,包括控制思考、记忆和语言这几个区域。
手写帮助孩子学习单词及记住其的形状,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形成,并且有可能会发展他们小肌肉运动技能。
贝尔宁格的研究发现,二年级、四年级以及六年级的孩子,与打字相比,他们手写能记忆的单词量更大,学习速度更快,并能表达更复杂的思想。
由此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各种有关器官协同作用,全力以赴去识记知识,就可能获得大量和稳固的知识信息。如学习外语单词和陌生的汉字,听说读写全面练习,看字形,听字音,动手写,动口念,还要动脑筋,即便时间长了,某一联系中断,还可以通过其它联系将遗忘的知识寻找回来,可谓是事半功倍。
这其实就是感官协同效应的作用。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个身体部位参与,自然就加强了大脑不同部位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会有所加强。
在上面所描述的实验中,第二组学生使用了两种感官——视觉和听觉。眼睛看着,耳里听着,就比单纯用眼睛看学得更快。当今的视听教学,也是利用感官协同原理,把声音与画面、生动形象与情绪感染相结合,从而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时只有耳朵、眼睛、嘴巴、手、心配合起来,充分利用感官协同效应,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0
高原现象:孩子成绩时好时坏是因为不用功吗?
克服“高原现象”,最核心的策略是要改进学习方法。
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常会有这样一个阶段,即努力学习到一定程度后,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这时,孩子往往不知所措,父母则烦心焦急、责怪有加,总怪孩子没用功。
孩子的成绩好坏,是受哪些因素影响的呢?当然每个孩子都会有天分上的差异,但是纵向地来看,这可能并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遇到了“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一个比喻,实际上,它是指教育心理学中的动作技能学习曲线的呈现形态。如果以时间为X轴,学习效果为Y轴,将学习者学习时所花的时间和取得的效果连成一条线,我们能从该线条中看出来两点:
第一,学习者所花时间、精力与学习效果有关系,而且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花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第二,很多时候,时间和学习效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会呈现规律变化。
也就是说,学习者开始学习时,进步快,收效大,曲线斜率也较大,但紧接着会有一个明显的、长短不定的接近水平的波浪线,再往后,又会出现斜率较大的曲线。
这条呈现学习效率与所花时间、精力之间关系的曲线,常被比喻为学习的“高原现象”,而中间呈相对水平状态的那段波浪线,常被比喻为学习的“高原时期”。
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时期以后,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
孩子在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时,常常会经历四个阶段:
1.开始:学习了解新知识,因为一点儿也不懂,所以学习比较费力,进步慢,效率不高;2.进步:初步掌握了学习规律和方法后,学习的兴趣逐渐浓厚,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信心开始足起来;3.高原:学习进一步深入,遇到了学习难点,进步开始缓慢,即使费了较大工夫,成绩提高仍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或倒退;4.再进步:孩子坚持学习,不断努力,克服障碍,掌握新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成绩又会逐渐提高。
这是归纳出来的四个阶段,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也就是说,孩子在学习某一学科或其它领域的知识时,开始能看出较明显的效果,后来会出现继续努力却收效不大的情况。学习成绩原地踏步,或者进步缓慢,甚至会出现一会儿退步、一会儿进步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在学习每一种新知识时都会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都会出现。
这种现象和学习者的年龄、学习内容、心理质量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而且会循环出现。有时持续时间短,有时持续时间长。小学好些,初中次之,到了高中阶段,就比较明显。
克服“高原现象”,最核心的策略是要改进学习方法。
要反思在学习中哪些习惯、哪些方法是有效的,是可以继续保持的;哪些习惯是有害的,必须克服和改进。比如,有的孩子不太愿意复习所学内容而是将学过的知识抛诸脑后,遇到问题不是先独立思考而是急于问别人,对做过的练习不注意分析和总结,等等,这些做法都会影响学习。
其次要放松心情,平常心对待成绩的起起伏伏。如果因为精神紧张而休息不好,则精神无法集中,思维能力下降。
长此以往,学习效率就会明显下降,“高原现象”就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家长千万不要过分紧张,不要因为怕打扰孩子而处处小心翼翼,这样会让孩子更压抑、紧张,不利于孩子情绪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