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FBI谎言心理解读术
7150800000005

第5章 神奇的边缘求生系统,探寻人类本能的神经性反应(1)

如此重要的边缘系统,非语言信息的主宰者

咬嘴唇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只需要一秒钟,做一下吧!然后,用手背擦一下前额;最后,抚摸一下你的脖子后面。这些动作都是我们经常做的。如果你愿意花点时间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你会发现大家也不时做这些动作。你是否想过他们为什么做这些动作?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这些动作?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一个密室里,也就是我们大脑的颅顶。只要找到问题的关节,我们就能自如地破译非语言信息了。现在,让我们来近距离地研究一下这个密室吧,看看这个不可思议的3磅重的东西有何神奇之处。

人们几乎都知道自己拥有一个大脑,也明白这个大脑是自己认知能力的基地。了解大脑在控制人体的所有行为这一点很关键,虽然这种控制有时是自觉的,而有时又是一种潜意识的。有了这个前提,就为了解所有非语言交流行为打下了基础。不管是一个简单的挠头的动作还是创作一首交响曲,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大脑控制或指导的。根据这种逻辑,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行为来破译大脑想要对外传达的信息。

生物学家发现,人的头颅中有三个“大脑”,而且每个大脑的职责各有不同。它们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命令加控制中枢”,它驾驭着我们身体的一切。1952年,一位名叫保罗·麦克林的科学先驱提出,人类大脑是由“爬虫类脑”(脑干)、“哺乳动物类脑”(边缘系统)和“人类大脑”(新皮质)组成的三位一体。在这三部分中,边缘系统在非语言行为表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将本书的重点放在大脑的边缘系统上。

为什么大脑的边缘系统如此重要呢?很简单,它对我们周围世界的反应是条件式的,是不加考虑的。即便对来自环境中的信息,它所做出的反应也是最真实、最直接的。边缘系统从不休息,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它是唯一一个负责我们生存的大脑部位。另外,边缘系统还是我们的情感中心。各种信号从这里发出,传往大脑的其他部位,而这些部位分别管理着我们的行为,有的跟情感有关,有的则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当这些信号通过我们的手脚、躯干、四肢和面部表情表达出来后,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观察和解读了。这些反应发生时没有掺杂任何思考和语言,是我们最真实的表现,所以边缘系统又被称为“最诚实的大脑”。

边缘系统的生存反应不仅可以从我们的幼年时代找到踪迹,而且可以追溯至人类远祖时代。它就像我们神经系统中的硬件一样,无法伪装或剔除,比如听到很大的噪声时,就算再试图压抑还是会有吃惊的反应。因此,边缘反应是最为诚实可信的本能反应,是人类的思想、感觉和意图的真实反映。

由于我们的大脑的边缘系统是认知所不能左右的,所以了解行为的产生对非语言行为的破译工作非常重要。你可以试着在思想方面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但是,边缘系统总会进行自我调节,并不自觉地泄露一些线索。因此,我们有必要仔细观察这些警示性的反应,并坚信它们是诚实和有意义的。有的时候,这种观察和信任甚至能够挽救生命。

在1999年12月,美国警方截获了一名被称作“千年轰炸者”的恐怖主义分子。入境检查的过程中,警官戴安娜·迪安发现一名叫阿默德的人神色紧张且汗流不止,于是便勒令他下车接受进一步询问。

那一刻,阿默德曾试图逃跑,但是很快就被抓住了,警方人员从他的车里搜出了炸药和定时装置。阿默德最终供认了他要炸毁洛杉矶机场的阴谋。迪安警官观察到的紧张神色和汗水就是大脑对巨大压力固有的反应方式。由于这种边缘行为是最真实的,所以迪安才会毫无顾虑地逮捕阿默德。FBI的强化培训让她知道,自己所观察到的身体语言将成为进一步侦查的证明。

阿默德事件证实一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会直接通过他或她的身体语言反映出来。

跟边缘系统相比,我们大脑的第三部分加入颅顶的时间相对较晚,所以被叫做新皮质,即新大脑。这部分大脑主要负责高级认知和记忆,因此它又被叫做“思考大脑”。正是因为这部分大脑的存在,我们才跟其他哺乳动物有了区别,才能够成功登上了月球。不过,它也是大脑中最不诚实的部分,因此它得名“爱说谎的大脑”。我们的这部分大脑擅长行骗,而且是一个惯犯。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文的案例,边缘系统会强迫那个恐怖分子在接受询问时不停地出汗,但是新皮质大脑却非常擅长让他将自己的真实情绪隐藏起来。它可以“教唆”这名犯罪分子在接受询问时一口咬定“我的车上没有炸药”之类的话,尽管这完全是假话。新皮质大脑会让我们赞美朋友的新发型,尽管我们内心里并不喜欢;或者,它能帮助比尔·克林顿做出非常令人信服的陈述,如“我和莱温斯基小姐绝对没有过性关系”,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因为他的边缘系统已经出卖了他。

由于新皮质(思考大脑)是一个骗术高明的小骗子,所以我们很难从它那里获得可靠或准确的信息。因此,能够产生最诚实的非语言行为的边缘系统更值得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把注意力集中放在这部分大脑上。

大脑的边缘反应,舒适与不舒适的差别

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向外界传达着有关此刻我们感觉如何的信息。根据自己感觉舒适与否,我们来决定到底是远离威胁自身的事物,还是靠近保护自己的事物。这套生存机制跟随人类一起进化,因为它的存在人类才得以趋利避害,跟外界建立起某种必要的合作关系,进而实现了物种的生存与繁衍。

在大脑中,指引人类对生存信息做出反应的部分就是大脑的边缘系统,它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深埋于脑部的胼胝体(连接大脑的左右半球)、扁桃体(对任何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的事物作出反应)、海马体(储存人的情感记忆和经历)、丘脑(提取感性信息的“CPU”)和下丘脑(调节人体平衡)。

就像电脑里的病毒防御程序一样,不管大脑皮层(大脑中负责掌握意识的部分)处于什么状态,大脑边缘系统都会在“后台”工作。一旦人体遭遇危险,大脑的边缘系统会本能地做出相应的神经性反应。这种危险可能是一名史前人遇到一头异常凶猛的狮子,也可能是现代的一名公司职员碰见了一位铁石心肠的老板。在这一过程中,边缘系统还会产生一系列的非语言信息。几千年来,拥有这些边缘反应能力的人类不停地繁衍生息,因此,这种本能也像电脑硬件一样在我们的神经系统扎了根。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战或逃”(fightorflight)这个短语,它经常被用来形容我们在面对威胁或其他危险时的反应。可是,它只说出了一部分情况,还有一部分被隐藏了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动物,包括人类,一般会采取冻结、逃跑、战斗等三种反映来应对各种苦恼和威胁。

其实,人类格外在意舒适与否是基于生存的需要。我们不妨借用一下电视剧《星际旅行》中的观点:大脑边缘系统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要保证人类这一种族能够生存下去。通过编程,它能帮助人类避免危险或不适,从而保证人类的安全,并随时随地地寻找获得安全感或舒适感的机会。它会让大脑重复播放以前的遭遇,以便让人类从中有所借鉴。

大脑的边缘系统跟计算机的功能很相近,它能够接收或保存来自外界的数据,并且对消极事件的经历(比如手指被火炉烫伤了,受到同类或大型动物的攻击或受到让人沮丧的批评等)和高兴的经历进行编辑和记忆。有了这些信息,人类就可以操纵那个危险甚至是邪恶的世界。比如,一旦边缘系统的注册表将某种动物认定为危险动物,这种印象就会深深植入我们的情感记忆中,当我们以后再见到这种动物时,我们会迅速做出反应。有时候,就算成年之后再偶然见到儿时班上的“小霸王”,我们的脸上可能还会表现出难以掩饰的厌恶之情,这就是大脑边缘系统储存的信息。

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往往很难忘记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这是因为那些经历已经被边缘系统记录在案了,记录这些并不是为了找寻原因,而是为了帮助当事人做出反应。最近,我在联谊活动中遇见了一位我永远都不想将其归入好友一列的人。我们上次见面已经是6年之前的事了,但是我的边缘反应还是跟当时一样消极。我的大脑第一时间警示我,让我别忘了跟他保持距离。

当然,大脑的边缘系统也储存了很多舒适的记忆,它同样会有效地记录并保留各种积极的事情和经历,如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受到表扬和一段使人心情愉悦的交际关系等。当看到一张友好或熟悉的脸,边缘系统也会做出快速的反应,让我们体会到高兴或幸福的感觉。当我们遇见一位老朋友或品尝一种儿时的甜美味道时,也会有一种快感油然而生,因为这个人或这个味道已经被我们大脑边缘系统中的“舒适区”给储存了。

大脑的边缘系统将我们产生的舒适(幸福)感也当做一种信息,并且会将这种信息以身体语言的形式“泄露”给别人。仔细观察一下在凉爽的夏日里躺在吊床上休息的人,他的身体反映出他的边缘系统所感受到的高度舒适。相反,当一个人感到苦恼(不舒适)时,边缘系统指导的非语言行为就会将消极的一面反映出来。瞅瞅那些机场获知自己的航班被取消或被延误的乘客,他们的身体把苦恼和郁闷表现得淋漓尽致。

概括来讲,当边缘系统感到舒适时,这种精神或心理上的幸福就会在非语言行为上有所反映,具体表现就是满足和高度自信。然而,当边缘系统感到不适时,相应的身体语言就会传递压力过大或极度不自信的信息。掌握了各种身体语言的含义,我们就可以了解社交对象和工作对象的所思所想。

冻结反应,遭遇不利刺激的第一反应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种观点:“面对威胁,要么战斗,要么逃走。”但事实上,人在面对威胁时还会有第三种反应,那就是“冻结反应”。它是人类面对威胁时最先,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反应。为什么呢?一个词:效能。

想象一下,假设你是一个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的早期原始人,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一只剑齿虎潜伏在树丛里时,你会吓得发抖。“边缘常识”告诉我们:这时你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不要动,不要让这个食肉性动物注意到你,因为一旦那样做的话,这个大型的猫科动物可能会立马扑向你并开始撕咬。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具备定向反射的能力,所以阻挡这种威胁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静止不动。

另外,“停住不动”可以帮助我们保存能量,同时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周围环境,伺机而动。在人类进化的漫漫道路上,这一方法若是没有经过反复的试验而证明有效的话,人类是不可能存活到今日的,也就不会演化成今天这个样子了。

的确如此,人们在面临具大威胁时,经常能够通过一种本能的反应逃过一劫,这种反应就是冻结反应。所谓冻结反应,是指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刺激时,大脑和身体动作在瞬间出现短暂的静止的行为反应。美国哥伦布中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曾发生过两起严重的枪击案,有学生尽管距离凶手仅相隔几英尺,他们却神奇地躲过了一劫。他们逃过厄运的“技巧”值得玩味:要么吓得一动不动,要么吓得假死过去!

如果从相反的角度看待冻结反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假如在面对某场景或询问时,一个人出现了瞬间的行为停滞,说明有什么让他感到威胁。比如,一个逃犯躲在父母家里,突然门铃响了一声,那一刻他好像在瞬间冻住了一样,一动不动。

FBI在审讯某凶杀案疑犯时,遇到了一个棘手问题:尽管该疑犯有一定的作案动机,还有目击证人看到该疑犯的行凶过程,可是他却一口咬定自己是清白的。任FBI怎么审讯,都无法让他吐露自己的罪行,这给破案工作带来了难度。

负责审讯的资深探员马科并没有放弃,他想:既然在审讯室撬不开你的嘴巴,那就来一次案件再现。马科蒙上疑犯的头,谎称要把他转移到FBI的另一个工作地点。实际上,马科带疑犯去了犯罪现场。

当马科取下疑犯的头套后,疑犯像中了魔咒般瞬间呆住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连呼吸都停止了。这种反应坚定了马科的信念:他就是凶手!于是,他轻声对疑犯说:“一个生命就这样被你毁灭了!”

过了好长的时间,疑犯才长出一口气,他闭上眼睛拼命摇着头,嘴中大喊:“我不想杀他的,都是他逼我!”

一目了然,疑犯对凶杀现场如临大敌是因为这个地方让他想起可怕的作案过程,唤醒了他脑中既往的不利刺激。因此,出现种种冻结反应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恰好印证了疑犯就是凶手这个事实。

FBI的读心专家发现,人类的冻结一般表现在四个方面:

1.面部僵化

面对外部刺激时,面部的反应要更为克制,掺杂了很多主观控制的表现,比如勉强或者惭愧的笑。但是,假如外部刺激压力过大,冻结反应也会写在脸上,让当事人失去矜持,具体表现为面部肌肉僵化、表情呆板、缺少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就算是最灵活的眼睛也会显得呆滞无光。

2.呼吸放缓

呼吸的冻结反应是经典的冻结反应之一,主要指屏住呼吸或者降低呼吸的幅度和频率,也就是俗话说的“大气都不敢喘”。这种轻微呼吸的本质是隐藏,是为了避免引起敌人的注意。同样的道理,当我们遭到负面压力,比如恐惧、忧虑等的时候,心理上也会希望通过隐藏的方式自我保护,减弱或者停止呼吸,试图让对手不那么关注自己。

3.手部反应

当受对局面没有控制感、缺乏安全感、担心出丑、不够自信等心态的支配时,人们就会出现手部的冻结反应。最典型的反应是把手交叉放在胸前,或者藏在兜里。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紧张,而实质上这是为了避免不利刺激。比如,某一天,你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被邀请讲话,我相信在登台后的一段时间内你会不知道把手放在哪里。

4.脚部反应

双腿并拢挺直,肌肉僵硬是脚部中最常见的冻结反应。当一个人受讯问或挨批时,他的神经系统会受到强烈的负面刺激,这时他很少会大大咧咧地叉开双腿站立,或非常随意地站立在一旁,而是会紧张地并拢双腿站直,一动不动。坐姿中也有一种很常见的冻结反应,就是把双腿交叉成一种无法乱动的状态,比如将双脚并拢在一起,或者紧紧贴着椅子腿上等。

逃离反应,不喜欢就离你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