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太极道德
7108000000003

第3章 众妙之门(2)

这个 “烧”,是人类思想赋予的动作名称,名 “烧”。

烧的过程中,心理变化也是一 “相”,心理反应之相— ——相有有形之相,有无形之相。有形的相,是人类为了辨别事物而赋予的 “名”,无形之相是意识产生的概念或感、识。这些相都不入心,便是 “空”。这个 “空”,也是人类表白的一个 “没有了 ”或 “不存在 ”的意思,落实到修炼工程,是视若无睹或不放在心上,称为 “空”或 “无”。

空与无也是一个概念!一个相。

空相、无相也丢去!即做到 “无无亦无 ”,这才得 “湛然 ”。按佛家说法,是不着色,即不着相,不着空— ——不着顽空相,这样 “真”的 “空”“无”了以后,才可以识真性,在此基础上有个人天交感,即是 “结金丹 ”,具备 “知”“道”能力了。

因而,《清静经》几百字,《道德经》五千言,以及《金刚经》翻来覆去的阐述,只是为了让修道者心中空空,不着于一丝一毫的境、物或念,这就是放下,是实现通达 “无我 ”的要求和炼命的前提。

可见,所谓参悟,是在考 “看无 ”的功夫。

两句下来,老人家先说明大道的不可言说,再强调 “名可名,非常名 ”,然后接着阐道(强为之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人家用词真是简练至极!

无中生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是什么?

“无”是老人家说的那个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无名无象的 “存在 ”。这么一个存在,化生阴阳,即是 “有”;是这个 “有”的变易化生了万物,因而后文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阐述。

反观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两句,实际直接说破万生万物 “来去 ”的真相并道破了丹道的根柢:我秉二气来,当乘二气归。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工程,施工方体现为修炼者本人。

道家修炼,按老人家第十六章强调,要做到 “致虚极,守静笃 ”,要求行功时以二目默默下照丹田,心念则全部放下,以至无知无欲,三丰祖师称之 “恍恍惚惚存有无”,这是动的前提。但此无知无欲,只是地势坤的 “不动 ”,并非冰封心地之意,否则无来天行健之 “如如 ”,因而不可失之于昏沉。

静极必动!这是静的目的,也是致虚守静的结果,术语称之为 “雷”、 “震”,属于 “真阳发动 ”;是 “无”中生 “有”了,这是初步的有;如果于恍惚交泰之际眼前有金光闪现等异象,即是大丹 “前来 ”诞生,紧随此动之阳,并进行培固育长,即能渐渐得到无上的有,这个工程即是金丹大道。

所以,炼丹不是炼有形的什么,而是通过保持自心的无欲和清明,得阴阳二气的和合,即无为条件下的和谐融合交化的过程、作用或结果,从而育炼一个 “似存在 ”。

佛家强调 “空”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此— ——觅 “空”为寻 “有”,即真空妙有;如果死死执著于一个空字,就落到一个空相里,不可妙有了。所以,得 “空”还需要悟 “空”,不可以拿顽空境界去作身口文章,因而《清静经》要求 “无无亦无、湛然常寂 ”———连 “空”“无”的概念都空掉。这也是太极拳强调 “静中触动动犹静”的原因,拳论开篇就是在阐述,拳的本质是求阴阳二气的和谐共在,练拳时把握住一个动静之机,就是开了 “玄牝之门 ”,此谓 “太极有始 ”,也是 “无中生有 ”的本来意思。

这忽然的一动,就是灵机一动,也叫 “觉”,是先天神气来归,是 “真我 ”醒来的征兆,所以有此 “觉”就是初步开悟了,觉悟一词正是此意。但此一动一觉,因为每个人的修炼起点不同,更多表现为轻轻一动,是初步开络脉的过程,所以四十八章有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的阐述。说明一般入道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修的过程。

如今 “无中生有 ”一词,已经是莫须有的另称,沧海桑田了。

无中之生有,为 “无欲以观其妙 ”,此后运转工作即属 “有欲以观其徼 ”。于 “徼”字之别,又有 “有欲以观其窍 ”的表述,由此道家传下了 “有欲观窍,无欲观妙 ”的修炼心法。

从上文可见,妙,是先天真气发动时的 “情致 ”, “无欲 ”是观TA来,“有欲 ”是观TA来干什么,因此观徼之说极为贴切。从治世的角度而言,观妙,相当于本王归来或立世,而观徼相当于本王立世并无为治世,滋养万民。观妙观徼,足也。

有欲观窍,从何说起呢?

所谓观窍,不是观身上某一个穴位,此窍也不在身外某处悬留着,前人描述,说 “一孔玄关窍,乾坤共合成 ”,可见此窍是先天真气发动的 “地方 ”,是老人家后文说的玄牝之门。观,有守候等待之意,相当于蹲守潜伏寻机抓捕,因而是 “玄之又玄 ”———没有形状可以比拟,也没有具体的地方可以寻觅,所以释迦老人才说 “不可说,不可说,吾法妙如思 ”。

无觅处,无可拟,如何去 “观”呢?

比如练太极拳,行功歌强调 “静中触动动犹静 ”,能在行拳时做到神聚气敛,刻刻留心在腰间,即做到了意注丹田,这即是静和 “观”。此时心无旁骛,眼看的只是拳,身体力行的只是拳,如此全身心地投入拳中,不知我是拳,也不知拳是我,浑然两忘,只是在 “势势存心揆用意 ”,这也叫静和观。在此不经意间,身上蓦然有动,就是 “TA ”“来”了,此为 “无欲观妙 ”;与之同时,存心在兹而不加以干涉,即是 “观徼 ”。如此练去,拳就算活禅了。

如此,在动中去练心练静,最终使心性归一,即是做到了 “动时练性 ”;而拳我两忘,至身有所觉,则是做到了 “静时炼命 ”。从这个意义上讲,太极拳就是性命同修的拳种,练拳的过程就是尽性立命的过程。

综上可见,所谓观,观妙是合 “玄”,观徼是为 “玄”(更有随 “玄”之意),两观之前还有一个候 “玄”过程,即观窍。如果勉强比喻,观窍相当于电学上于黑暗中寻找正负极相交,至于 “二极 ”相接快慢及准确与否,全看 “摸黑 ”功夫;观妙是见正负电子相拥,而观徼是看电量流行。这个 “观”是不观而观,更有静静地去干的意思,所谓静观其变也。如果死死执著于一个 “观”字,可能又落到 “徼”的角角去了,因而老人家强调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要求思想上不作分别。

老人家告诉尹公 “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 ”,是把炼性立命的道法说了个透。然而,人在人世,极难做到不着色、不着空,不落于 “有”,也不落于 “无”。不修炼也罢,一旦看到修炼二字,立即落入一个 “修”相 “炼”相;看到空字,又常常死执一个 “空”相,这就落于 “有”了。后文说无为而无不为,又理解为去做得率性,反而把后天习气当成先天之性。所以,能丢掉一切文字意思,不知什么是有、是无,也不知什么是修或不修,不知率性与不率性,所有概念都不在的状态,才是无欲,这个状态就是 “放下了 ”。无欲而得之,依然不欲以事之,这就是金丹大道,本就无为,本就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什么是需要修悟的,清静就是道,问法就是骑驴找驴。

也许尹公当时乍闻此论,思想还停留在有和无的概念上,心中泛起涟漪,怎么又是有又是无的,难解其意。于是老人家接着说,这 “无欲 ”和 “有欲 ”,就是一体两相,一个概念的两个表述,前者是窥源而见流水,后者是开源而见水流— ——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有无同在,有后天人意就失了道意,退了后天人意就见了先天真意,不可以后天人意干涉先天真意,这是万法的根本—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同根同源,诸法平等

修炼诸家,多有 “外道 ”之说,当代凡是不合本门的,都被称为外道。

老人家说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实质已经是指出了天下万法的根本:千门万教依法而别,阐述的根本都是大道,诸法只是通达这个根本的方式,所有法的根本只是在 “一心 ”上做文章,这是 “万法归宗 ”之一斑。

比如儒家,强调的是 “修身在正其心 ”,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还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什么是 “至善 ”呢?

至者,无以出其右也。所以,“至善 ”就是最善,是根本善,也就是佛道两家说的慈悲,是道显现的一个 “性”。“止于至善 ”,就是做到明德博爱,合于大道,因而才说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

什么是 “本”,什么是 “末”呢?

本是源,是元,是始,是根,是老人家阐说的 “无”,是道;末是现在的状态,是老人家口下 “有”后的存在。如果勉强以树来比喻,本是树根,末是树梢。如果以自然和树勉强比喻,本是大的,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种子等,末是树。如果以河流勉强比喻,水形成并流出的时或地,是本;水流到或流去的时或地,是末。譬如长江黄河,都源自青藏高原之巅,形而下之,则有了长江黄河之别,源自一脉而脉象不同;虽脉象不同,但都向东流而归于海。所谓 “知所来去 ”,就是 “长江黄河 ”需要知道青藏高原的水从哪里来,于修者而言,是需要通过 “修炼 ”去明悟的理。

可见,儒家的修身就是指修炼,只是没用修炼这个词。

站到修炼的方法和角度来看,本是道,末是众生现在的状态;佛家、道家、儒家、“耶家”、伊斯兰家,是通往大道的几条主干道。这些主干上,还有数不尽的小干小枝,而且还在生长发育新的枝干。

如道家,有正一派、全真派等。什么是 “全真 ”?纯而无杂,天真不假,就是全与真;正一呢?止 “一”也,正法不二也。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说心是万法之宗,道为体,法为用,人身自有元精、元气、元神三宝,依此三宝在自心上做文章,就是破妄。

佛家,释迦佛也持这种思想: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如果见诸相无相,即见如来。从阴阳角度而论,诸相为表为阴,实相为里为阳,互为阴阳而已,因此是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比如国人说的苹果,英美人叫Apple,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各国也各赋其名,都是这个;把 “这个 ”吃到肚里就是得到了。净土宗念阿弥陀佛能得以往生,禅宗一脉正法眼藏独立妙心,密宗也能得超脱,一枝一叶尽关佛心。

由此可见,一切法都为修证大道而存在,落实到人,是各家修众都在追根,只是寻觅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不管持哪种法门修炼,只要心存大道,把住一颗正念皆可,而互称外道显然不妥。正如抱着一个饼子,不管如何下口都可以把饼子吃下,都可以吃饱肚子,并非一定要在饼上划上线,标明经纬度,然后找到某个点下口,才算正确地吃。再如太极拳,不管是下势还是独立式,是进步还是退步,是搬拦还是捋缠,都在一套拳中。不管哪个门派,都遵循王宗岳太极拳论,走的都是八门劲别,追求的都是 “太极 ”一气,拳自心出,法自心生,各种拳势最终只是拳法表达出的相,各家练的都是 “太极 ”。

就太极拳而论,练拳是认识 “动静之机、阴阳之母 ”的过程,做好这个身心文章,以拳参道、悟道,最终合道合自然,是其终极思想,这是三丰祖师强调 “武为末技 ”的根本原因。清代陈鑫承此思想,说 “拳虽一艺,而理贯大道 ”,其拳诀中多有论述。最典型的是其所赋上步七星诀:脚踢拳打下乘拳,妙手无处不浑然。任他四围皆是敌,此身一动悉颠连。我身无处非太极,无心成化如珠圆。遭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总是此心归无极,炼到佛家一朵莲。功夫到此仍不息,从心所欲莫非天。所以,就太极拳而论,虽门、派、人的拳相不同,所练最终都是 “太极 ”,都在以有形演无形、求无形、合无形;如果能炼悟不辍,得真意、觉证菩提,即是超凡入圣。那么少林拳呢?其实和太极拳一样,都是拳的分流,其根本都是为练精气神,各式拳家最终的建树就在于此。至于如何练,或偏爱某个风格,只是个人爱好或是缘分使然。再推而广之,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通达 “无我 ”。如此,正如佛所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何来外道之说呢?

所谓大道无言,开口即错,老人家不得已开口言说,一句透底,二句授法,三句说了见底条件,结尾总结了所有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道不远人,只此一章已透彻大道奥义,形、骨、脉俱足,可以就此放行出关了。然而既已开口,故事总要继续发展,一如后文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一章虽已俱足,只是根干有了,总需要发几枝。

于是,随着尹公的再问,老人家必然继续阐说 “有无 ”二义,这就是第二章的核心:一阴一阳之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