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让家人吃出健康
7097600000003

第3章 为什么饮食难保安全?(2)

所以水产美食千万要经过加热烹调,不能一味追求鲜嫩,更不能生吃!不过,水产品中的污染,却是加热没法解决的问题。由于养殖环境可能有水质污染,水产品天天泡在水里,难免会吸收其中的污染物质,这是外因;另一方面,水产品本身就有富集环境污染的特性,水里有一倍的污染,到了海鲜河鲜那里,就可能变成千万倍的污染。这是内因。

按我国报告的数据,水产品中有富集问题的污染物是砷和镉等重金属。我国测定表明,水产品中的砷含量远远高于肉类、粮食和蔬菜,是膳食中砷的主要来源。珠三角地区的水产品中砷含量较高,台湾省水产品中的砷污染也比较严重(李孝军等,2009)。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推荐其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建议无机砷的暂定每人每周允许摄入量(PTWI)为0.015毫克/公斤,以人体重60公斤计,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129毫克。吃1公斤的鱼和海鲜,按砷含量0.1毫克/公斤鲜重的标准高限来计算,加上其他食物,已经接近许可摄入的数量。

甲壳类动物如蟹的镉限量为0.5毫克/公斤,而超标的情况比较常见,高的甚至能超标十几倍。有研究者认为蟹富集镉污染的能力比虾更强,乌贼墨鱼之类也比较高(毕士川等,2009)。而珠三角的水产品测定数据也表明在重金属污染当中,镉超标的问题相对常见(刘奋等,2009)。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报告表明水产品中会富集多种环境污染物,比如如今早已禁用的高残留农药六六六和DDT,著名的难分解环境污染物二噁英和多氯联苯等。一项国内研究发现,如果菜地土里的六六六残留是0.2~3.6微克/公斤的水平,蔬菜中的水平只有0.3~9.8;农田土中的含量是0.4~1.2,粮食中的含量是3.1~12.6。同地区的地表水里,六六六含量是0.001~0.3微克/公斤,而水产品中的六六六含量却高达38~46。可见,水产品富集农药污染的能力远远高于蔬菜和粮食(谢军勤等,2003)。

所以说,为了避免摄入过多环境污染物,海鲜河鲜都要适量,不能多吃。如果按我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每天吃75~100克的量,那么既不会造成蛋白质过量,从水产品中摄入的环境污染物也不至于达到过量的程度。所以说,很多有助于营养平衡的措施,对于提高食品安全也同样有益。

从世界角度来看,甲壳类水产品和鱼类、鸡蛋、牛奶一起,都是最容易造成过敏的动物性食品。而对于我国居民来说,虾蟹等水产品是成年人最容易发生过敏的食物类别。其中的过敏相关蛋白质已经有很多研究,但这些引起过敏的物质,用蒸10分钟的方法是很难去除的。除过敏之外,还有不少人对海鲜河鲜有不耐受反应,食后感觉胃肠不适。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其中的蛋白质难以消化所引起,还有的认为和其中的藻类毒素或致病菌有关。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有不良反应,就应当远离这些食物,至少是暂时性禁食。

最后要提示的是,有血尿酸高和痛风问题的朋友们,肝肾功能受损的人,以及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以及过敏体质的人,一定要节制食欲,对海鲜河鲜浅尝辄止,必要时敬而远之。无论食物多么美味,也不能“以身殉食”。若真吃出病痛来,岂不是自找麻烦吗?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我基本上不纠结鱼肉蛋奶的激素、抗生素之类问题,限量是主要措施(日平均摄入肉类和鱼虾总量不超过125克)。同时多吃蔬菜和杂粮,提高身体的抗污染能力。

1.4

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

看穿食品的美色和美味

在超市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松软得可以弹起来”、“柔滑得如丝绸一样”、“无与伦比地松脆”。

消费者为那些美妙的口感所征服,于是欣然购买。其实,这些食品的美妙口感,毫无例外地来自食品添加剂。无论是酸甜的糖果,香浓的零食,还是酥脆的饼干和柔软的蛋糕,都是食品添加剂的杰作。消费者的味蕾,拥抱着浓郁的香精;消费者的眼睛,追随着美丽的色素;消费者的牙齿,欣赏着带来脆爽的起酥油。

然而,也有一些食品如此宣传:“本品不含有防腐剂”、“本品不含有人工色素”、“本品不含有香精”……消费者心有所动,认为它们更健康,于是欣然购买。其实,这些食品不含有防腐剂,未必不含有抗氧化剂;不含有色素,不等于不含有防腐剂;不含有香精,也不等于不含有增稠剂等其他添加剂。

其实,大规模的现代食品工业,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的。因为消费者对食物的外观品质、口感品质、方便性、保存时间等方面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要想按照家庭方式来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只怕大部分加工食品都会难看、难吃、难以保存,或者价格高昂,消费者是无法接受的。

很多消费者不这么想,总觉得添加剂是生产厂家骗人害人的东西。但是,只要想一想以下这些事实,就能明白,消费者自己有没有责任。

为什么自己家里的苹果切开来就会变褐,而如果超市中的苹果干梨干是褐色,你却不肯买,偏偏要选择那些洁白或淡黄色的产品?如果你这样选择,就是逼迫生产者使用大量的亚硫酸盐抗褐变剂。

为什么自己家里的肉煮熟了就会变褐,而如果超市里的酱牛肉是粉红色,你却非常喜欢,而且嫌弃那些颜色发褐的酱牛肉?如果你这样选择,就是引导生产者使用亚硝酸盐发色剂。

为什么明知道牛奶是没有水果香味的,几小块烫过的水果也不可能带来多少风味,却喜欢那些带有浓烈水果香味的乳饮料和酸奶呢?

为什么自己家里炸的食品稍微凉一点就会变软渗油,而外面卖的很多煎炸食品放了多久都那么挺拔酥脆,你就总是选择最脆最爽的煎炸食品呢?为什么自己家里的馒头放半天就会变硬发干,而超市的面包几天都不会变干,你就专门选那些最松最软的面包,稍微干一点你就不肯问津呢?可见,在这个消费决定生产的时代当中,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生产者的行为。要想真正避免摄入大量食品添加剂,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购买新鲜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费一些时间,按照传统的方式,亲自动手制作健康的家庭食品。

家做新鲜食品的好处,远不仅仅是避免食品添加剂。新鲜食物可以提供最平衡的养分,最多的保健成分,最多的膳食纤维,还能最好地促进免疫力——总之,用完全天然形态的食品原料在家烹调,虽然花费时间精力,却可以充分获得大自然赋予的健康好处。如果一味追求“方便”、“快捷”,必然要牺牲一部分健康特性。因为,天然食物中的健康成分,很难在加工中完全保留;天然食物的美好特性,也只能存留非常短的时间,消费者应当接受这个基本事实。

如果不肯降低对食物的要求,又不肯自己购买新鲜食品自己制作,就只能和食品添加剂和平共处了。

实际上,国家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整体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在正常用量下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对于加工食品来说,很多食品添加剂必不可少,例如低盐酱菜和酱油中的防腐剂,方便面和各种曲奇点心等中的抗氧化剂,还有防止面包长霉的丙酸盐,等等。如果没有这些食品添加剂,就很难想象食品能有足够的时间运输和出售,也很难想象消费者能够吃到放心的食品。但苏丹红、三聚氰胺这类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非食用物质,无论在食品中加多少,对人体健康肯定有危害,都是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尽管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毒性都很低,但如果在膳食中的摄入量过大,仍有带来副作用的可能。同时,各种食品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食物成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详尽的研究。因此,优先食用接近天然状态的食物,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对于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儿童。例如,国外已经有不少研究报道,在让儿童远离各种加工食品之后,不少孩子的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侵略性行为等都有所改善。也有研究发现,合成色素如柠檬黄等会妨碍锌的吸收,而酥脆食品中的明矾和氢化植物油等原料不利于智力发育。总之,家长应当尽可能不给两岁以下幼儿任何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包括彩色的糖果,甜味饮料,以及添加味精和明矾的膨化食品。对食品添加剂,应当心平气和地接受,肯定它们对食品的安全、美味和方便所做的贡献,但消费者应当避免过度追求口感、颜色、味道的误区,接受食品的天然特性,重视食品的自然品质,从而明智地选择食品。最要紧的是,通过反思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树立正确的食品选择和评价观念,不再过度依赖加工食品和快餐食品,而是珍视自然的风味,感激父母家人不辞辛苦烹调制作一日三餐的爱心,并把健康的民族饮食传统传承下去。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现代人远离了食物生产加工环节,连天然食物该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对天然食物了解越来越少,储藏加工烹调知识也越来越少,把食物的责任交给大工业生产,同时又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信息来源过度依赖广告和媒体宣传,更带来观念和知识的混乱,自然容易恐慌。

有人说“吃东西还要动脑子,太累”。但如今食物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不学习吃的学问,就难以健康生存。

1.5

烹调方式不健康

肉好吃,也要看怎么做

尽管人们总是对蔬菜上可能喷洒农药的事情耿耿于怀,对隔夜的剩蔬菜十分担心,但相比于素菜,荤菜里的麻烦更多。肉类腌制中有可能加入亚硝酸盐,肉类、水产类菜肴中滥用各种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的报道也不罕见,比如碳酸氢钠(即小苏打)、双氧水、明矾、甲醛、色素等。此外,色素、香精、增味剂等,在食品行业包括烹饪行业中也已经广泛应用。漂亮的黄色鸡皮、红色肉汁、黄色鱼翅羹或鲍鱼羹,都很可能是色素的功劳。食用色素对成年人危险不大,但儿童应当慎食。而且添加色素而不告知本身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骗。

拿亚硝酸盐来说,尽管《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修订草案)》已禁止在餐饮业中使用它,但目前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肉类加工品的工业化生产中几乎都会加入亚硝酸盐。不过,目前肉制品企业普遍添加维生素C来帮助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分解发色,只要生产管理到位,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可以很低,甚至达到10毫克/公斤以下,与隔夜剩菜水平相当,远低于国家标准许可的70毫克/公斤的水平。

但是,即便如此,加工肉制品对于癌症的影响,和剩菜的影响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目前没有数据能够证明吃隔夜菜会升高癌症风险;按目前国外研究的汇总分析,每周吃500克以下的红肉并不会增加癌症风险,然而吃加工肉制品,似乎没有安全量,升高癌症风险的作用是肯定的。故而美国癌症研究所建议“避免吃加工肉制品”①。

①WorldCancerResearchFund.Food,nutrition,physicalactivity,andthepreventionofcancer:aglobalperspective.SecondExpertReport,2007.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人们感觉难以理解。一项研究给出了一些启发。这项研究发现,如果把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放在一个不含脂肪的反应体系当中,然后加入维生素C,结果是维生素C强力抑制多种致癌物的生成,如二乙基亚硝胺的合成完全被阻止。然而,如果在体系中加入10%的脂肪,效果就会完全逆转——维生素C的存在,不仅不能抑制致癌物生成,甚至还有强烈的促进作用,比如二乙基亚硝胺的合成量增加60倍①!我看到这个实验结果,感觉非常震撼。

加工肉制品这类美味食品,不仅富含蛋白质,提供了致癌物生成的底物,还有丰富的脂肪,在维生素C存在的状态下,进一步促进致癌物的生成。它们比新鲜的肉更加危险,其中的亚硝酸盐已经分解,而致癌物却可能隐藏其中,哪里还能谈得上好处。

从这个研究,我又联想到我们日常所吃的剩蔬菜。如果它是煮菜,焯拌菜,其中含有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但脂肪含量很低,尚不太令人担心。如果是炒菜,其中放油很多,再和肉一起炒,或者菜在肉汤里浸泡着,那么,岂不是提供了合成致癌物的好机会么?

此外,要让荤菜好吃,煎烤油炸等高温烹调都是常见方法,过油更是司空见惯。可是,鱼肉类当中的蛋白质,在加热到200℃以上时会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而其中的脂肪在300℃时会产生多环芳烃类致癌物,比如臭名昭著的苯并芘。同时,许多餐馆在给肉类过油时所用的油,也往往是多次加热的油,不仅黏稠油腻,而且含有多种有毒的裂解产物、聚合产物和环化产物。无论如何,膳食中过多的蛋白质、过多的脂肪都不利于健康。在同样的致癌物水平下,摄入蛋白质和脂肪多的人,受害很可能更大。《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所说的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促进癌症发生的研究结果,与其说是归罪于奶制品,还不如说,提示我们不要过度追求大量动物性食品,不要过分追求油腻厚味的所谓“美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