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盛唐帝国之后,中国已经很久没有四方来朝的局面了,元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辽阔的疆域,并将国际贸易之路进一步扩展,出现了又一次中西文化的大交流,并反映在生活器物的制作上,元代青花瓷器就是在进口釉料的基础上结合伊斯兰文化而创烧出来的一种产品。明朝永宣时期延续了这种交流,尤其是永乐年间,永乐帝命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回中国没有的许多奇珍异宝和原材料,并且说服很多海外“邦国”“四方来朝”,不断利用国外进口或进贡的原材料制作皇室器物,宣德炉和景泰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一、宣德炉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炷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他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阶段。
据文献记载,明代宣德皇帝得到南方暹罗国(现泰国)进贡的风磨铜31680斤(一种红黄色的铜,一说50000斤),遂命吕震等人参照《宣和博古图》诸书及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烧制的款式典雅的器皿,设计宣德炉的形制,成功绘制成图谱一百一十七种,并命工部吴邦佐于宣德三年依图谱开炉铸造,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风磨铜一起经过多次的精心铸炼,共铸造出香炉3000座(一说5000座)。并在宣德炉底部铸有“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阳文楷书方印款。铸成后的宣德炉色泽温润迷幻,为其他金属所不及,除自用外,并把它作为赏赐和馈赠之物,历来为世人所宝爱。
由于那些铜炉数量稀少,异常精美,因此在当时就十分珍贵,以至后世纷纷仿制,使“宣德炉”这个名称竟被广泛引用,成为所有铜香炉的通称。
1.宣德炉的材料和工艺
宣德炉开启了中国用黄铜铸炉的先河,其选料之精可以说是中国历代所有铜制品的极端。黄铜是一种会产生黄金般锃亮光辉的铜锌合金。毫无疑问,正是这一特点才使宣德皇帝龙心大悦。
除了铜以外,铸造宣德炉的原材料还有金、银等33种矿物,这使它经过多重冶炼之后看起来与众不同。专家们说,普通的铜在经过四炼以后就会呈现珠光宝色,而即使是最劣的宣德炉所用之铜也经过六炼。
这说明真正的宣德炉颜色卓尔不群。明代文士冒襄在所写的《宣德炉哥注》中说:“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肤柔腻可掐。热火久,烂灿善变,久不着火,即纳之污泥中,拭去如故。”
宣德炉有栗壳、茄皮、棠梨、褐色和佛经纸等多种色泽,其中以佛经纸色为第一,而炉体分为炉身、炉耳、炉足三部分。
据流传至今的零星记载,当年宣德朝的臣工们共据古代名器为宣德炉绘制了117种图谱,主要包括鼎、彝、炉等,而且各器的细微之处多种多样,如耳就有朝天耳、环耳等50余种,边有20多种,口有十几种,足有40多种。
并不是所有的宣德炉都有炉耳,但有炉耳的都位于炉身两侧,而炉身大部分没有纹饰,尽现美丽古朴的铜色和庄重的造型。
只有少量的宣德炉在炉身掺上一些小块金箔。根据炉身造型的不同,宣德炉有圈足、三足、四足之分,并且炉壁厚重,上手有种沉甸甸的感觉。
在宣德炉上,失蜡法铸造工艺被运用得淋漓尽致,所铸器物既无范痕又无垫片的痕迹,同时耳、足处还没有范土。不过,由于真正的宣德炉能够得以流传至今的如凤毛麟角,因此现在能见到的基本都是后来仿制的。
2.宣德炉的仿制和鉴别
宣德三年利用暹罗国进贡的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出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这些宣德炉都深藏禁宫之内和极少数达官显贵之手,普通百姓只闻其名而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难题之一。
20年前,南京市栖霞区龙潭镇附近出土过一件“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单框楷书款香炉,器型源自夏、商、周三代的簋式青铜器,有压手的质感且炉体上的锈色犹如老茧般厚实。但即便如此,专家也只能鉴定其为明代不可多得的一代名器。
宣德炉最早的仿制者为吴邦佐。据说,吴邦佐是宣德时参与铸炉的要员。在宣德炉停烧后,他就召集、雇用原来的工匠自行铸冶,所做器物款字为“琴书侣”或直书其名。
吴邦佐的宣德炉仿制品非常精良,后来历代的所有仿制者都不能与其相比。在他之后,著名的仿制者还有学道、施念峰、甘文堂、苏州蔡家、徐守索、周文甫、汤子洋和清代的巴格之等。在当代收藏家眼里,这些仿制者的私铸炉由于使世人能够得见深宫的宣德炉之貌而居功甚伟。
除了仿制,宣德炉的伪制品也特别多,而且其中一些工艺极高,经常令人上当受骗。不过有一点是伪制品做不到的,就是颜色。
专门以伪制为业的人分许多类。其中一类是先在市场上不计优劣整破地收购大批铜炉,然后再将它们放进有颜料的锅里煮五六天。这种伪作的颜色只能有3种,即瓦灰、猪肝和土红,而真正的宣德炉没有这些颜色。还有一些匠人比这更复杂一些,自己铸炉用颜料煮。但这种匠人在工艺上没有更多的变化技巧,所以往往在炉上敷以金点,号称“金点炉”。现在,在市场上能够见到的这类货色十有八九是如此伪制的。在市场上,还能见到一种黄绿颜色驳杂、看起来非常美丽的宣德炉。这一般也是伪制品,制作的方法是把旧炉磨光亮,再放在电炉上烧。最省力的制伪方法是将古代精良的私铸炉的款挖下来,然后另取合适的宣款铸上。这类器物不露丝毫破绽,看上去和真品一模一样。
由于宣德炉价值不菲,市场上伪品很多,怎样来分辨这些伪品便是让收藏者们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但大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鉴别:其一,看器型,真品多仿宋代官窑名器,造型简洁纯朴,有宋代精神。赝品多奇形怪状,不合法度。其二,看颜色。宣德炉以精铜加入多种金属多次捣炼而成,色泽瑰丽奇幻。赝品则颜色木讷,毫无温润之感。其三,看包浆。真品包浆温润,宝气内蕴,长时间不变。伪品包浆枯槁,颜色脏浊,不经看。其四,看磨损。真品有自然均匀的磨损,手感特别润滑,特别是在足底。伪品则无自然磨损,多为人为打磨,边缘生硬。
至于说那些用树脂等材料仿制的极拙劣赝品就不赘述了。
3.宣德炉的市场价值
2003年,拍卖著名收藏家王世襄所藏31件宣德炉,共拍出1179.2万元,平均每件38万元,其中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清顺治“冲天耳三足炉”均拍出166万余元,掀起了宣德炉热。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鉴宝》栏目开播以来,收到上万张要求鉴定的宣德炉照片,其结果可想而知。由于宣德炉广为大众收藏,而市场上相关普及资料又不多见,近期由中国书店影印出版的《宣德彝器图谱》,是选自民国刊行的《喜咏轩丛书》中收录的《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宣德彝器谱》,为有心研究宣德炉的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材料,收藏爱好者可将其作为常备书。现将近年国内外各种宣德炉的拍卖价格抄录如下,供各位参考。
国内成交价
明铜宣德炉,直径18厘米,成交价9900元,北京盘龙,2001年1月。
明片金宣德炉,直径15.3厘米,成交价41800元,北京盘龙,2001年1月。
清铜宣德炉,直径14厘米,成交价2750元,中国嘉德,2002年7月。
清铜宣德炉,直径9厘米和10.6厘米,成交价550元,中国嘉德,2002年9月。
清中期洒金扁方宣德炉,直径12.8厘米,成交价71500元,中国嘉德,2002年11月。
清铜宣德炉,高8厘米,成交价3850元,中国嘉德,2002年11月。
明铜双凤耳宣德炉,高15厘米,成交价71500元,中贸圣佳,2002年12月。
清铜宣德炉,直径13厘米,成交价2750元,中国嘉德,2003年1月。
清中期铜宣德炉,直径15厘米,成交价2200元,中国嘉德,2003年1月。国外及中国香港成交价17/18世纪洒金龙耳铜香炉,高23.5厘米,成交价4025美金,纽约苏富比,1998年9月。
18世纪长方耳铜香炉,高38.1厘米,成交价3450美金,纽约苏富比,1999年3月。
18世纪洒金龙耳铜三足炉,高18.4厘米,成交价17250美金,纽约苏富比,1999年3月。
18世纪洒金铜炉,直径18.4厘米,成交价4312美金,纽约苏富比,1999年9月。
明一组五个铜香炉,最大的直径19.7厘米,成交价10800美金,纽约苏富比,1999年9月。
明一组六个铜香炉,最大的直径24.1厘米,成交价5100美金,纽约苏富比,1999年9月。
明一组六个洒金铜香炉,最大的直径26.7厘米,成交价19150美金,纽约苏富比,2000年9月。
明一组六个铜香炉,最大的直径15.2厘米,成交价10800美金,纽约苏富比,2000年9月。
19世纪洒金铜三足炉,直径34.9厘米,成交价4560美金,纽约苏富比,2001年10月。
18世凤耳铜香炉,直径17厘米,成交价1495英镑,伦敦苏富比,1998年6月。
19世纪嵌银丝铜香炉,直径79.3厘米,成交价3220英镑,伦敦苏富比,1998年6月。
一对鎏金铜香炉,长32厘米,成交价1127英镑,伦敦苏富比,199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