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月初,郑周永为庆祝现代集团营业定额突破兆元大关,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招待会。驻汉城的各国使节、商务官员、金融机构代表和实业家等5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现代集团真正成为誉满全球的世界性大企业。不过这段时期,却正是韩国国内经济低迷的时候。
从1979年初,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及西方各国纷纷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使对国际市场过分依赖的韩国经济再一次陷入危机。企业倒闭,失业率猛增,物价飞涨,各行各业都遭到重创。
另外,由于破产而导致的失业工人示威也此起彼伏,韩国政府下令镇压。而新民党就趁机猛烈抨击朴正熙的高压政策。政党之间的矛盾也越演越烈。
10月26日,朴正熙总统遇刺身亡,原国务总理崔圭夏出任总统。但是,实权却掌握在当时在军政两界都有很大实力的郑升和手中。
12月12日,以戒严司令部调查本部部长全斗焕为首的一批少壮派军官发动“一二·一二”军事政变,以“与刺杀总统有牵连”为由,逮捕了郑升和等40多名高级军官,并对高层进行大清洗,控制住了混乱的局面。
1980年8月,全斗焕上台,成为韩国第十一任总统。他一上台,就对朴正熙的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增长第一改为稳定第一,变不均衡发展为均衡发展,提出了“稳定、均衡、效率”的基本方针。并对企业进行了宏观调控,关闭部分设备落后、耗能多、效益低的企业,特别对重化企业进行坚决整顿。
而这时,现代集团已经拥有现代建筑、现代造船、现代汽车、现代车辆、现代水泥、现代重机、现代发动机、现代精工、现代综合商社、仁川制铁、东西产业、京一产业、高丽化学、亚洲商船等26个分公司。
郑周永知道,现代将在这次政府产业结构调整中首当其冲。
不过,郑周永一直认为,企业是国家的一部分,应该服从国家的统一安排。虽然他对政府强行干预企业的做法有意见,但还是在国家困难的时候以大局为重,决定自行解散4个公司,并连夜召开负责人会议,讨论这次企业结构调整问题,着重研究了关闭企业的人员安排等问题。
国内经济不景气,郑周永加强了在海外的活动,在泰国和中东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之后,郑周永又将现代打进了非洲的利比亚,并与先期在利比亚落脚的韩国“三星集团”和“大宇集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艰难地拿到了建设利比亚拉斯拉努夫港口工程。
郑周永一贯主张什么都进行自由竞争,对竞争有他独到的见解:“在自由竞争中丧失经济实力的企业自然会被淘汰,任何人为的调整都是完全不应该的。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竞争,企业也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展望20世纪80年代,郑周永对经济前景非常乐观,他认为,将来韩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他说:“韩国同发达国家相比,在劳动力费用上占优势;同发展中国家相比,在技术上相对领先。韩国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加强与它们的经济合作,同时还要积极地向发展中国家投资。韩国资源分管,必须提高产业结构,同时还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文化的形成要靠多年的磨炼,而物质财富的积累却不需要太长时间,只要肯努力,就会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预期目标。”
面向世界发展的同时,郑周永将目光投向了高尖端科技产业领域。
1981年12月初,郑周永在集团综合企划室里,成立了一个新规划事业组,着手进行电子事业的基础调查。
1982年,郑周永开始了他的电子工业。4月,他同集团的社长们一起参加了海外逛店活动。6月再次去美国时,顺便访问了IBM,会见了在美的科学家。
8月,郑周永派集团综合企划室室长李铉泰到美国,与侨胞公司签订了关于电子事业技术和有关制品生产作调查的协议。之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向电子事业进军的基本战略。
9月,郑周永在江原道利川郡建立起了现代电子工业基地。12月,向商工部递交了事业计划书。
1983年2月23日,郑周永成立了“现代电子株式会社”。20多天之后的3月1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立了在美法人机构。
这时,有些人对现代进行嘲讽:“连什么是电子都不懂,只会制订那些庞大的计划,却做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郑周永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只做他想做的事情。每当遇到研究开发的难题时,他就勉励大家:“不必太着急,总有一天我们会成功的。”
1983年,全斗焕的经济措施初见成效,韩国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现代也重新进入飞速发展期。
1983年11月,现代电子生产工厂正式开工;次年4月和12月,开始向加拿大和美国输出车辆电话机。
1985年3月,现代电子与美国TI社和GI社签订了高达4亿美元的订货协定,半导体组装生产步入了正轨。
到了6月,现代电子又承揽了日本理光公司的产品,开始了调制解调器、计算器、电脑配件等的生产和输出。同时对音箱、卫星接收器、低杂音增幅机、无绳电话机等陆续进行开发、生产和输出。
第四章 为国奉献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