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镇遗梦
7014700000006

第6章  赊店古槐

惊鸿一瞥

清晨,一道神奇的光影,将我从梦中摇醒。一揉眼,呵,墙上的时针正滴答滴答指向八点半。推开薄薄的窗幔,眼前霎时是莹莹的绿。这是哪里的一张挂图呢?

伸出手去,风景却在玻璃窗之外。

窗外,幽幽的砖墙一角,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独独的一棵,是古槐。

虬枝盘绕,绿叶如盖。似有枯枝,不时风中断落。那些遒劲而光亮的枝叶,伸展在广和客栈的四合院上空,像一掌碧绿的遮阳伞。

我静静看着,看着,眼前竟有暗香浮动。

是弥漫开来的花香吗?如同轻纱薄雾般沿着优雅的小巷徐徐游荡。花香里,晨风丝丝,像一曲曼妙的音乐,穿越时空,带着少年的豪情壮志,义无反顾地流浪流浪;乐曲的绮丽缠绵,能让少女的心在春天里萌动飞扬;花香如梦,梦在远方,又仿佛在父辈们嶙峋的指间流淌……

我突然觉得非常好奇:在赊店古镇,看惯了高大富丽的山陕会馆建筑群,也曾遇到过不少奇花异草和苍松翠柏,然而,不经意间,在小小的客栈窗外,遇到一棵这么经年的老树,这多么像在花花绿绿的幼儿园里看到了一位白胡子老大爷啊!

我真想一下子扑过去,牵一牵那饱经沧桑的手,大叫一声:寿星,寿星,仁者寿,高者星!

人生世间,阅尽沧桑,不忘报恩社会,乃众之楷模;树长街头,风餐露宿,却为遮风挡雨,乃树之寿星矣!不为物喜,不以己悲,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喜气洋洋者也!

这样高古的树,扎根故土中,任你东西南北风,百年如一日,立场坚定,毫不动摇,那不是树之寿星、人之楷模,是什么?还有,这树的近邻,就是我曾为之惊叹的凌霄花树。

现在,同一客栈,让人再次欣赏一棵与众不同的老槐,我不得不惊叹起我的幸运来。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实则不如一棵大树,但能有多少有缘之人、大美之物,让你一时间都在这里遇到呢?

我是不相信宿命的人,但在广和客栈,眼前见到的人、遇到的物,我却无法用语言去形容。这一切,是不是都是前世的注定?

记得有位哲人说,这世间本来就存在美,只是我们总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发现美,需要怎样的一双慧眼?那双眼睛在哪里呢?

有一瞬间,我竟迷信地看到,我的心里就有一双特别特别明亮的眼睛。

心是永远的美丽之窗。

惠风和畅

恍然间,我情不自禁地向门外走去。门却自动地拉开了一个缝。是起风了吗?赊店不会有这么大的风吧!

我轻轻地把门拉开,却拉出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呵,孙涛先生!孙先生该是我认识的比较早的朋友了,他虽然从政数年,却一直对文字保持着特殊的挚爱,从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办公室主任、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一路坦荡走来,至今人缘不错,颇有口碑。虽然彼此年龄有些差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沟通,几次交流,不知不觉,我们竟成了忘年交。

先生的酒量很大,有几次,我就见他从桌上直接倒了满满一玻璃杯白酒,当众一饮而尽,我还十分担心地劝他:“孙主席,少喝点,注意身体!”

“不,你回来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儿有少喝之说。咱社旗是产酒的地方,只当支持家乡建设了!”孙先生的话很文雅,说出来却像赊店老酒一样亲切醇润,意味深长。

我开始有些脸红,怕喝不过他,觉得对不住先生的盛情,就提前把丑话说到了前头:“我喝酒不中,但我要尽量喝……”

先生面色微红,依旧亲和地说:“能喝多少算多少,量力而为!”

于是,我们一边轻松聊话,一边坦然品酒。

喝到酒兴时,许多肺腑之言也就随兴而出。记不清何年何月何日的一个午后,酒至酣处,先生竟让人准备了笔墨纸砚,要看我的“酒后诗百篇”。

我一时兴起,没有推辞——恭敬不如从命嘛,于是临阵磨枪,借酒发挥小诗一首:“山陕会馆耀中原,刘秀赊旗百代传;广和客栈叹凌霄,一品赊店尽开颜。”

此诗纯属酒后所作,虽有不完美之处,但先生也很高兴,当即收藏,并再三嘱托,下次回社旗一定要把签名章子补上。

大树如佛

孙先生进得房来,见我一脸兴奋,便问:“这房子住着咋样?还算可以吧?”

我说可以。最好的地方,就是一觉醒来,睁眼就能看见窗外的风景!

先生说,啥风景?

我用手一指,他的脸上立刻涌上快意的感动:噢,是古槐啊,这可不是棵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的一棵树!

“走,出去看看吧!”我们几乎异口同声。

一前一后,我们出门来到树下。

孙涛先生目光朗朗,站在那里若有所思。

我昂首挺胸,展开双臂,紧贴树身,却怎么也搂不住。

这时,才猛然注意到树身挂的一文物部门标牌,牌上注明:“树身腰围约2.6米,主干高6米余,树冠半径5.6米,栽于明万历年间。”呵呵,你真是傻瓜,这样的树佛是你能抱动的么?你要能抱动,它不早就让人“请”走了,你今天还能在这里见到么?

如此树龄,屈指算来,也该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我不知道,这样高龄的古槐在中原大地上到底还有多少,也不知道赊店的这棵老树曾有多少人能够记起?我却知道,赊店古镇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棵树,它的古典神韵才得以走出长长的小巷,灵动地飘逸在漫漫的岁月之上,在群雄逐鹿的中原大地熠熠放光。我们能够安心地爱一个地方,不是因为那里有多么华贵的房舍,也不是因为那里有多么丰盛的酒宴,而是因为那个地方一定有我们内心喜欢的人,有我们钟情一世的一草一木啊!

人世间,什么可以天长地久?什么才是最美的风景?

此刻,我站在浓浓的绿荫里,才真正体验到自我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

面对古槐,我想:如果有来生,来生能成一棵树,那就一定要做古槐这样的大树,香花似锦,绿荫如山,独守一处,笑看天上云卷云舒,细品庭前花开花落,任时光飞流,任青春澎湃、万马奔腾、百舸竞发……就那么与世无争地长啊长啊,长出满目蓬勃,长出一树灿烂,长出满世界的诗情画意!

说起赊店历史,孙先生如数家珍。

他说,明万历年间,赊店集市在赵河北岸已渐成规模,一天,湖北一客商满载一船大麻和槐树幼苗来到赊店,在码头停岸后,因天色已晚,一连找数家旅店,由于客商相貌粗憨,衣着破烂,被店家拒之门外,后到史家旅店(即现在广和客栈前身),备受热情接待,客商为该店不以貌取人而感激。离店时,为表谢意,特赠大麻一捆,槐树苗三棵,并向店老板讲述一个古代三槐鼎足的故事:据《宋史·王旦传》记载,王旦的父亲王祜,年轻时在自己庭院种了三棵槐树,他对家人说:“今植三槐,吴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来,王祜的次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此乃“家有三棵槐,升官又发财”!客商走后,店老板打开麻捆一看,内装三锭金元宝,全家人惊喜不尽。于是,史家便在赊店大兴土木,兴建庭院和门店,并将三棵槐树植于庭院。不几年,槐树的枝叶茂盛起来,史家的生意也兴隆起来成为赊店首富。到了清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为了惩罚赊店镇内的土豪富绅,放火烧房,将史家三棵槐树烧枯。但到了第二年春,其中一棵槐树竟又在烧枯的枯干上发芽抽枝,而且越长越旺。

那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槐树,就是现在广和客栈的这棵古槐。

峥嵘岁月

广和客栈与赊店古码头毗邻,曾是古赊店商业繁荣时期接待各地商家的重要场所。2010年,社旗县广寿药业通过招商引资,总投资八百多万,对客栈进行修复。修复后的客栈建筑面积达三千六百多平方米,是一座青砖灰瓦,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古朴富丽的古典建筑与现代设施和谐结合的豪华庭院,又是一所交通便利,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景中之店,与著名的天下第一馆“山陕会馆”及厘金局、镖局、蔚盛长票号、福建会馆、广和堂等旅游景点一街相连……

这些历史的遗产,在过去的岁月中,虽然风华一时,但由于存在极大的功利主义思想,或过于单纯的商业依附,不是后来被水淹,就是遭火烧,有天灾,更有人祸,最后都被历史的烟尘所覆盖。唯有老街里的这棵古槐,大智若愚,与世无争,永葆赤子之心,与古镇朝夕相伴,虽久经风雨而不衰,而且越活越精神,这不由得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与伟大。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但两千年来,知者多,能解者少。人之生命,大家有目共睹;但树之生命,之意志,之精神信仰,于茫茫尘世,有几人能知啊!

古槐是一本书,陈旧而耐读;古槐是一个招集人,执著而尽责。遥想当年,繁华赊店,南船北马,商贾林立,古城里的老翁老妇于茶余饭后闲坐于古槐下交谈,大槐树既是赊店的地理坐标,又是人们理想的会议场所,几百年来故事纷繁浩渺,而不变的是乡音与笑声,不变的是落叶归根的故里情结,不变的是千万里外午夜梦回的槐树身影。与其说是老人们闲聊,不如说他们在与古槐倾吐心声。

古槐树下,男人们抽着烟低头不语,在他们散乱迷离的目光中,蕴藏着多少岁月的痕迹与人生的苍凉,他们那皱纹密布的脸上,随着吧嗒吧嗒的抽烟动作而愈加深厚,一如古槐历尽世事沧桑的躯干;女人们手里做着针线活儿嘴里却叽喳不停,孩子们则嚷着闹着或跑来跑去玩耍。间或一个少年的目光,羞涩而多情地追逐着槐花一样的姑娘,躲躲闪闪,顾盼生情,心里像揣着一只活泼的小白兔,幸福地跳跃着。

噢,这古槐的故事,让如今已成为老伴的她,依稀记得槐叶如筛,斑驳月影下羞红的脸……

心灵坐标

岁月漫漫,这棵古槐俨然已经成了赊店古镇的一个“精神寿星”了。它的存在,总会使人不由得想起“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典故。有诗曰:“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明代以来的数百年间,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到处流传。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海峡两岸,几乎人人萦怀,妇孺皆知。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明朝初年山西人民向各地迁移的情形,也在华夏民族心目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血泪回忆,使人们扼腕叹息,感慨万千。

至于赊店古槐的树种,是否出自山西洪洞,现在我们已无法考证。但可以断定,赊店在明清时期确实是山西商帮和陕西商帮的发祥地,这是无可争议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秦晋商人不仅为古镇赊店打造了富极一时的商业经典,而且也带来了传承百年的幸福之根、友谊之藤!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大或小地生长着一棵树。这种发自内心的情结,不能因为仅仅看到了大树的风景,受到了枝叶的庇护才触景生情,而是我们生命的本来,一开始就是与树木与森林息息相关、和谐共处的。大树用坚实的生命搭建着人类的梦想,记录着大地的兴衰,美化着多难的生活——赊店古槐,何尝不是见证赊店历史变迁的“活化石”?它的一枝一叶,何尝不是写着赊店的点点滴滴?

这棵古槐,带着斑驳的沧桑伫立天地间,犹如忠诚的守望者,凝视着岁月的脚步从这片故土上款款走过。苦辣酸甜浸泡的人生百态,化作一圈圈生命的年轮,扎根故土,胸怀天下,笑傲群雄,于小小院落里演绎着一个千年不变的主题。

蓦然回首

先生说,现在县上对赊店老城的改造力度很大,他就是整个发展过程的参与者。从参加工作到今天,一直没离开社旗这块土地,社旗的很多改造项目他都曾经亲自抓过,因为他当初落脚社旗,就想着要长久地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下去,所以每干一项事情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我说,这棵槐树我越看咋越像一个人呢?

等我回过神儿来,孙先生已经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