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盗门密码
7012500000076

第76章 分析原因

大家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这种事不亲身经历根本无法体会,那种恐惧与无力的感觉真让人崩溃。来来回回都走不出去,这说明我们真的撞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到了这个时候,月月这人还是一脸笑意,眼光很冷静,我这时候忽然还挺佩服她的,一个娘们有这胆色,当真不简单。

她笑了笑,道:“这片林子真有古怪,咱们一直走是走不出去的,不如停下来好好想想,到底哪里全出了问题,把所有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再一一解决,这样我们才有希望走出去!”

这几句话说得条理分明,很有道理。确实,我们如果一直毫无头绪的往前走,可能真的走到死也走不出去,停下来分析一下,找出方法,才有走出去的希望。她这样一说,我们心里又多出了点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将那种无力的恐惧感驱散不少。

月月拿出纸笔,一一问我们的想法,对走不出去这件事的看法。

先问杨老汉,老人家说肯定是我们得罪了山神,山神不让我们出去。我看他也不害怕,估计是早就有觉悟,而且已经给他孙女准备好了钱,没什么牵挂了。

明仔,阿亮,傅老板,还有老黑都认为是遇见“鬼打墙”了,肯定就是昨天晚上那只小鬼在害我们。侯爷想了想才道:“你们说咱们是不是在做梦呢?”让大魁一脚踹到了一边。

问到我,我想想道:“不一定是鬼打墙,毕竟这种事太违背常理。我觉得是这老林子里到处都一个样,大树盘根,老藤缠绕,缺少参照物,咱们才会在一个范围之内兜圈子。这种现象在沙漠里最常见,人走着走着就兜了个圈子回到原地,因为人走路是靠眼睛来认路,如果周围的环境都差不多,欺骗眼睛,那就无法辨认出正确的方向,只会盲目乱走。

人的双腿不可能一样长度,多少都有点差别,所以走路的时候难免有偏差。就像你认准一个目标,闭上眼往前走,最后一定偏离目标,就是这样的道理,咱们有眼睛能把这样的偏差调整过来,但现在有眼睛等于没有,全靠本能往前走,所以双脚偏离正确目标了!”

月月点点头,媚笑道:“白小哥说的很有道理。”

然后就是华师爷,老头子想想,说道:“鬼怪害人,说白了也就是某种因素下,使人产生幻觉。我觉得是这老林子年深日久,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瘴气,从而使人产生了幻觉,咱们看到的,经历的都可能是幻觉,自然走不出去。”

月月说也可能,云南热带雨林经常发生这样的事。

最后问大魁,大魁反问道:“你们有没有觉得这片老林子很安静,根本没啥动静,连个鸟叫都没有?”

他这样一问,我们突然觉得好像是这样,这片林子很安静,别说碰见什么野兽,就连最基本的鸟叫都没有。我们刚进山那时候,四周都是各种鸟叫声,偶尔还有几只山鸡,兔子之类的小兽,但到了这里,除了偶尔几只悉悉索索的小虫子外,什么活物都没有,整片林子死寂死寂的,少了一股生机。我们一直赶路,累得不行,居然没发现这点。

月月问他是不是看出点什么?

大魁道:“俺觉得吧,这片山林叫‘鬼林子’,也是有点说法的,不是说林子里真的有鬼,而是这里比较邪乎,有超出人理解范围的东西。俺们东北山里头也有这样的地方,老辈人说不是闹鬼,而是山‘锁人’。”

月月问他什么是山“锁人”?

大魁道:“就跟咱们遇到的情况差不多,人进入某一座山林,就会被锁在里面,无论怎么走都走不出去,最后被活活困死。其实不是山的问题,而是老林子的问题。山里的植物别看不会走不会跳,但是鬼把戏比动物还多,很多草木连食草的鹿,狍子都不会去吃,因为它们会分泌毒素,阻止别人吃它。同样的道理,这鬼林子里的树也有类似的方法,不过他们不是为了自我保护,而是为了‘吃掉’别的生物!”

大魁的意思就是这些鬼林子里长的树也会产生一种毒素,让进入的动物感官失灵,产生幻觉,最后困死在里面,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自然界的里的生物,都是有需要就进化,某些方面能进化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这些植物能通过毒素毒死别的生物来壮大自己,久而久之,这项本领就越来越厉害,只要进入林子内部,就别想出来。

月月娇笑道:“很对,植物害死动物来壮大自己是很常见的,比如说猪笼草,据说热带雨林深处还有一种蛇叔,树枝像蛇一样灵活,碰到会动的东西就自然收紧,只要抓住附近的生物,就会把它们勒死,慢慢分解吸收,壮大自己。咱们也可能遇到类类似的情况。”

我想了想,问大魁道:“这林子里没有野兽,你上次的野猪在哪里打的?”这片鬼林子里没有野兽,说明大魁打猎那地超出了鬼林子范围,我们只要再找到那地,就可能走出去。

大魁道:“试过了,咱们第二次就是沿着哪个方向去的,结果什么都找不着那条道了。俺估计那时候刚进这鬼林子,中招不深,容易走出去,咱们在这过了个夜,肯定中招太深,所以走不出去。”

整理完成,月月把我们的推测列好,大家一一逐步分析。

首先就是“鬼打墙”跟山神留人这两个说法,我们觉得对于这些事没什么解决的办法,就放到最后,说白了这两个观点太扯淡,仔细想想都觉得不太可能。然后就是大魁跟华师爷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类似的地方,都认为我们中了某种致幻的毒素,但这个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先不采取。

最后就是我的观点,缺少参照物,所以偏离了正确目标。我们决定先解决这种情况,于是沿着眼前这条溪水开始走,有参照物,方向就不会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