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6995900000014

第14章 历史之谜

“阿波罗登月”是骗局吗?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接着他用特制的70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毫米照相机拍摄了奥尔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为了使星条旗在无风的月面看上去也像迎风招展,他们通过一根弹簧状金属丝的作用,使它舒展开来。接着,宇航员们装起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3名航天英雄平安降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时隔30多年,俄罗斯研究人员戈尔多夫公开发表文章对登月照片表示怀疑。他认为这些照片和摄像记录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制造的,主要理由如下:

一、没有一幅影像画面背景中能见到星星;

二、图像上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而太阳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阴影应是一个方向的;

三、摄影记录中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星条旗在迎风飘扬,而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

四、从摄影记录片中看到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犹如在地面行走一样,实际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因而人在月球上每迈一步就相当于人在地面上跨跃了5米至6米长;

五、登月仪器在“月球表面移动”时,轮子底下弹出的小石块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发生同一现象的速度一样,而在月球上这种速度应该比在地球上快6倍。

美利坚的国旗插上了月球的土地。戈尔多夫表示,他质疑30多年前美国宇航员“拍摄”的登月照片和摄像记录,并不是否定当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壮举。他认为,美国宇航员当时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因技术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由于当时美国急于向全世界表功,因而伪造了多幅照片和一部摄影记录片,蒙蔽和欺骗世人几十年。他说,美国著名工程师拉尔夫·勒内、英国科学家戴维·佩里和马里·贝尔特都对这一质疑表示赞同。

无独有偶,自称参与了阿波罗计划工作的比尔·凯恩教授曾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的书,书中对阿波罗登月计划也列举了一些疑点,甚至认为:载有宇航员的火箭确实发射了,但目标不是月球,而是人迹罕至的南极,在那里指令舱弹出火箭,并被军用飞机回收。随后宇航员在地球上的实验室内表演登月过程。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否是一场骗局的问题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著名物理学教授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士肯定“骗局论”,他们认为阿波罗登月造假的依据有:

一、阿波罗登月照片纯属伪造

他根据照片上的阴影计算的太阳入射角和NASA所公布的宇航员在月面活动时间、坐标点与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行走。月相周期比较发现有明显不符之处。他说:“以‘阿波罗11号’飞船为例,登月点是在月球上的静海,东经23.5度,北纬0.6度,从地球发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3点32分,在月球上的舱外活动时间约两个半小时,是从第109小时7分33秒到第111小时39分13秒。通过计算,我发现:太阳光与月面间的入射角只有6度到7度,几乎是紧贴地平线的。但是阿波罗11那张美国国旗插上月球的照片显示阳光入射角大约有近30度。而阿波罗11在舱外活动拍照时间总共才两个多小时,太阳光入射角度应该只升高了1度左右,这照片中出现的阴影夹角应该是在‘跨出一步’后46小时才可能得到。”

二、阿波罗登月的录像带在地球上摄制

对阿波罗登月的录像分析,哈姆雷特认为:“月球上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即使全副武装起来的宇航员也不过只有60磅重。应该轻易地比地球上跳得高6倍或远6倍。从录像上看宇航员充其量跳离地面3到4英寸,不到1米远。这不是很有问题吗?有人把这些镜头放快了二点五倍的速度重放,一切就都正常了,像是在地球上那套装备跳跃应该有的速度、高度、距离和节奏。根据镜头速度放慢到二分之一,加速度就变成了四分之一。可惜这样处理的结果,宇航员的力气也同时变成六分之一了。真登月的话,宇航员在月亮上,他的大腿应该和地球上一样有力。”

三、月面根本没有安装激光反射器

他指出激光反射器是阿波罗登月造假的另外一个有力证据。他说:“激光束照到月球上时,发散成一个直径达7公里的大光束,再反射回到地球上时,光束直径达到20公里。根据我看到的那个反射镜在月球上的照片估计,顶多不过五分之一平方米大小。好,现在请你计算,按照最优条件,即镜子完全垂直于光束,反射率达到百分之百。原始光束有百分之多少可以被镜子接收并反射回来?这个反射回来的光束到地球后有20公里大小的粗细。假设你的接收装置的截面是1平方米,原始光线有多少最后被你接收?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其实,真正的激光反射器是月亮本身,因月地之间的距离遥远,月球本身完全可以实现镜面反射。”

四、阿波罗计划工程进展速度可疑

登月用的土星五火箭功率巨大,远超过现代的任何火箭和航天飞机,为什么弃而不用了?据说连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这怎么可能?其实,美国从来就没有搞出过什么地球空间站,到现在都没有合适的运载工具把一个空间站送上地球轨道,现代航天飞机也只不过一次把不超过20吨的零碎有效载荷送入地球低轨道。土星五火箭是60年代搞出来的,据说能轻而易举把100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将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圈,用来发射空间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图纸还在,应该很容易用现代电脑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改进,造出更加有效强大的火箭,为什么不用?NASA辩解说土星五成本太高,骗小孩还可以。美国从1967年到1972年,一口气造出了17枚土星五,从阿波罗1号一直到阿波罗17号,17枚土星五火箭的发射据说都无一失败。这样的高可靠性的火箭,能一气造出17个说明它并不贵,为什么突然弃而不用了?

再者,登月舱也很成问题:把物体射到月球上容易一些,可再从月球上发射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有没有足够燃料使其达到月球轨道速度,即每秒时速达到1.7公里以上?登月时火箭持续燃烧了两次,一次是30秒,减速脱离月球轨道并下降,另一次长达12分钟,以抗衡月球重力,直到实现软着陆。可登月舱还能有足够燃料再从月球上发射升空吗?土星五火箭的初级燃料是煤油和液氧,而二级、三级和登月飞船的燃料都用液氢和液氧。最初的阿波罗飞船从发射到月球再从月球上发射回来,时间长达5天。到以后几次阿波罗飞船登月,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更长,从发射到回程的时间长达8天,在这段时间内如何使作为登月舱燃料的液氢始终保持在超冷状态,这是一个很困难的技术问题,可美国宇航局从来没有讲该怎么解决这一难题!

另外,从阿波罗飞船研制到登月成功这段历史来看最大的疑点是工程进展的神速,这以美国当时的国力来衡量,也是不可想象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一直到1967年1月,第一枚土星五火箭刚刚研制出来,才刚要做第一次发射试验(即阿波罗1号),就不幸于当年的1月27日在做登月舱充纯氧试验时,因电线碰擦引起大火,5分钟之后营救人员才打开舱门,3个最优秀的宇航员都已被燃烧所产生的剧毒气体熏死了。随后进行事故调查,火箭的所有硬件线路重新设计,登月舱也做了许多重新的改进,仅此一项事故,登月计划的实施就被迫延后18个月,怎么可能到1969年7月,这么短的时间,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登月英雄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科林斯。早在1965年,美国宇航局就发现:登月舱采用纯氧方案有严重弊端,因为在纯氧舱室里,电器开关摩擦的火花极易引起大火,而且根本无法扑救。采用纯氧可以减少登月舱压强,并且设计简单,可是出于安全考虑还是采用氮氧二元气的设计。这大大增加了设计难度,因为要采用同时控制两种气体的压强和比率的设备,仅此登月舱就增加了一吨的重量。问题在于,为什么到了1967年还坚持做仪器带电工作的纯氧试验,并让宇航员坐在里面,而非一般试验人员?明知道这样很危险,还要强行实验,这就令人怀疑宇航员是不肯合作参与造假而被谋杀的。

这些人士认为,对以上这一切美国政府一直没个交代,而知情者由于担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胁迫,至今对此沉默不言。但相信不久的将来,诞生于美苏太空竞赛年代的“登月骗局”定会水落石出。

不过,也有许多人认为“阿波罗登月计划”不可能造假:首先,因为该计划当时是在全球实况转播的,近亿人亲眼看到。另外,宇航员还从月球带回了一些实物,如岩石。其次,美国政府不会拿信誉开玩笑。如果是一次骗局,他们根本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实况转播,而只需事后发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则万一有个闪失,美国政府要承担很大后果,甚至会名誉扫地而一蹶不振。第三,美国宇航局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工程人员,绝大多数人都会持科学的态度,不会视严肃的科学问题为儿戏。如果登月计划是一场骗局,不仅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将受损,而且,让几万人守着谎言过几十年,实非易事。此外,美国的传媒几乎是无孔不入。假如政府有欺骗行为,各大媒体一定会大做文章。而至今美国新闻界并没有对此大肆渲染,其中必有一定道理。

再就是揭露证据还不充分。有人指出,哈姆雷特的理由是不够严谨的。用几张照片和录像来判断登月是骗局,如同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可笑。

在热烈的争论中,1999年月20日,美国在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举行仪式,纪念人类首次登月30周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向当年乘“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的3名宇航员授予了“兰利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们为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这多少表示了美国政府对此的态度。但是,阿姆斯特朗依然拒绝参加任何记者招待会、签名或合影,30年来他选择了沉默。这又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惑。

那么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是否着陆了?美国登月是否真的是一场骗局?人们急切地期待着真正的答案。

莎士比亚上伊丽莎白女王的化名?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在国际上甚至有人专门研究莎士比亚并形成了一门学问即“莎学”。但是,有人提出莎士比亚只是一个化名而已,他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名鼎鼎、誉满全球的莎士比亚,居然被指控为并无此人。(木版画像)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就有人提出了疑问,因为莎士比亚是世界著名的剧作家,他有很多作品为后人所传颂,但其生平不为人知之处仍有很多,况且他个人也没留下这类的文字。因而,有关莎翁身世的材料极少,这就使莎士比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即使是在莎士比亚的女婿霍尔医生所写的日记中,也难以寻到其岳父是杰出剧作家的一点说明。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当时没有人明确地指出哪些作品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也没有人对莎士比亚的去世表现出关注之情,因为没有一个人根据当时的习俗为他的去世写过表达缅怀之情的哀诗。因此,就是像拜伦和狄更斯这样的大作家也对莎士比亚曾写过的那些杰作表示怀疑,狄更斯就曾经表示一定要揭开“莎士比亚真伪之谜”。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莎士比亚的生平只限于以下这些: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伟大的诗人,他出生于英国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镇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中。年仅21岁时,他就告别了父母,到外面去寻找生活的门路。他曾做过剧场的杂役,后来又靠个人学习成长为一名演员,并逐渐成了一名剧作家。莎士比亚一生中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和2首长诗、37部戏剧,可以说是著作颇丰。除了他生前自己发表的两首长诗以外,莎氏的其他作品都是别人在他死后搜集整理成书的。

首先明确表示出怀疑的是美国作家德丽雅·佩肯,他指出:“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才是莎剧的真正作者。”他还列举出了自己的理由。第一,莎士比亚生活于英国伊丽莎白王朝宗教、政治以及整个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上流社会认为写剧演戏有伤风化,是一件可耻的事,但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知识分子中,仍有不少学者在悄悄地排戏。可能是迫于社会的压力,为之撰写剧本的人就虚拟出了一个“莎士比亚”的笔名。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培根才华超群,阅历丰富,理所当然是剧作者。其二,莎剧内容博大精深,气势恢宏,涉及天文地理、异域风情、宫闱之事,而演员莎士比亚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从来没上过大学。因此,他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剧本。其三,将莎剧剧本(尤其是初版作品)和培根的笔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可以看做“莎剧系培根所著”的线索。

而美国的文艺批评家卡尔文·霍夫曼于1955年提出了一个轰动一时的莎士比亚“新候选人”,他认为与莎氏同时代的杰出剧作家克利斯托弗·马洛才是莎剧的真正作者。霍夫曼认为1593年马洛假称自己受到迫害,离开英伦三岛,只身逃到欧洲大陆。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以威廉·莎士比亚的笔名,不断地将他创作的一些戏剧作品寄回祖国,从而不断地在英国发表并搬上舞台。他的根据是,与演员莎士比亚同样年龄的马洛是一个才华超群、阅历丰富的作家,毕业于剑桥大学,著名戏剧《汤姆兰大帝》就是他的作品。这位剧作家的作品其文体、情节以及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和莎剧极其相像,据此霍夫曼断定这些剧本为马洛一人所创作。

还有学者认为,莎士比亚是伊丽莎白女王借用的名字,这个观点让人十分吃惊。莎士比亚第一本戏剧集是潘勃鲁克伯爵夫人出版的,而她正好又是伊丽莎白女王的亲信、密友和遗嘱执行者。那些学者们认为女王知识渊博,智力超群,对人们的情感具有极高的洞察力,是完全能够写出那样的杰作的。莎士比亚戏剧中不少主角的处境与女王都出奇地相像。女王在1603年去世以后,以莎士比亚为名发表的作品数量大为减少,在质量上也大打折扣,这些很有可能是女王早期的不成熟之作,而在她死后由别人收集出版的。

《莎翁在思考》。(舞台剧照)然而,要完全推翻莎士比亚的著作权也是极为困难的。到现在,绝大多数人仍坚持莎剧为莎翁创作的说法。

莎士比亚的作品是16世纪至17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莎剧情节动人,语言优美,人物个性鲜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其作品反映的是当时英国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的各种社会力量冲突的现实,因而其作品有“时代的灵魂”之称。众所周知,莎剧以其四大悲剧而著名,即《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和《哈姆雷特》,这也是奠定莎剧在世界文坛上崇高地位的力作。

正因为如此,莎士比亚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成为一个时代的化身,因此许多人不愿去正视莎士比亚真伪的问题;但随着新技术不断运用于历史研究中,相信谜底一定会被揭开。

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到过中国?

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吗?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疑问。《马可·波罗游记》一出来,就有人怀疑:他真的去过中国吗?1298年,马可·波罗在战争中被俘,这游记本是他在监狱中口述,由同囚一室的浪漫小说作家鲁思梯谦(Rusticiano)史书上记载,12世纪时,有一个叫“马可·波罗”的人,和父亲、叔父一起,凭借着不足百人的帆船,从亚得里亚海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岛出发,走向古老的东方。笔录而成。1995年,英国不列颠图书馆中国部主任伍德博士,出了一本书,概括前人对《马可·波罗游记》提出的疑问,结合自己的研究,明确表示:马可·波罗并未到过中国。

为了破解这一疑案,美国人还组织考察队进行“探索亚洲”的考察。

考察队将自己的见闻和《马可·波罗游记》比较,证明许多记载是真实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说,喀什是一个都会,现在归属大汗,这里是从西方进到中国的入口,也是中亚的通衢要道,城市繁荣,商业兴盛。考察队发现,今天的喀什仍拥有这种地理优势,并正在发挥这种优势。市场上摆着精美的丝绸、地毯、服饰、刀和帽子,正如《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尽管城市在现代化,但这里的风情仍有不少和马可·波罗的记述相似。马可·波罗曾着重记述的葡萄和棉花,仍是这里主要的农作物。

《马可·波罗游记》中说叶尔羌这里的居民,因饮水带来的疾病使腿和喉咙肿胀而苦《马可·波罗行记》中的插图。恼。考古学家福克斯在今天的叶尔羌,真的看到了这样的病人,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这是缺碘产生的。就这件事看,《马可·波罗游记》是很真实可信的。

中国人偏爱玉石。《马可·波罗游记》说从于田向东去要过一条河,在河床上可以像沙里淘金似的找到玉石。这河就是从昆仑山流向沙漠的克里雅河,考察队在此作短暂的停留,找了一番没有收获,但和田、于田一带,至今仍是玉石的重要产地。

《马可·波罗游记》中说,中国人烧一种黑色的石头,他还带了一些样品回去,使欧洲人大吃一惊,尽管欧洲地下的煤也很多,但在此以前,他们不知道可以用来作为燃料。后来,这煤的开发利用,成为欧洲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今天,考察队来到马可·波罗最先看到黑石头的地方,得知这些“黑石头”还在更大规模地开采。

然而,经过考察,考察队的专家们发现游记中有些记载明显错误,还有些应该记下的事物没有记。这些都成了否定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的依据。

游记中说在喀什一带,丈夫如果外出超过20天,妻子就可以自行改嫁。考察队注意到,这里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妇女言行谨慎,出门还戴面纱,700年前也是这样,根本不存在这种风俗。

游记说,在张掖的一座庙中,有几尊10步长(约合5米)的卧佛。考古学家福克斯到了张掖就去寻访。他在报道中说:这里的大佛寺确有卧佛,但不是几尊,而是只有一尊,长度是游记所说的7倍,即有35米。

从喀什到北京这段路程,游记的记述简略,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辨别其对错的事物也不多。专家的这次研究和考察队活动,都是针对那些对西方人来说很新奇重要的事物,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却找不到它们的影子,因此成了否定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的重要依据。

质量精美的丝绸、地毯和丝制品在和田的市场上特别引人注目,使人不难想象出当年的盛况。和田至今仍盛产丝绸,考察队还去参观了古老的缫丝工艺。马可·波罗作为一个商人,应该注意,但游记中却没有。还有敦煌的莫高窟、木活字这些使西方人惊叹的事物也没有。有的考察队成员生了病,当地医生用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有效,使他们大为叹服,而也由此提出问题:《马可·波罗游记》为何不记载?如果他真的在中国生活多年,能一直不生病吗?忽必烈大汗接见马克·波罗。(西方绘画)

考察队最后一站是北京,他们看到了长城的伟大,而《马可·波罗游记》居然没有记载。伍德作出“马可·波罗并未到过中国”的结论,也是以此为重要依据,在她的书中,用了整整一章来讨论。伍德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士,她知道早先的长城是用黄土夯筑的,现在看见的砖面的长城,到明代才建造出来,但她认为土筑的长城在今天从西安去敦煌的火车上还可见到,郑州附近还可看到商代残留的夯土城墙,在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时候,即使长城没有修过,仍会大量保留在那里,很难想象一个远道来此的欧洲人对它不注意。她认为,马可·波罗如果真的如他所记,曾多次来往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境内)与大都(北京)之间,必须经过长城,不应该一字不提。

考察队的考古学家福克斯,根据考察所得和伍德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马可·波罗游记》对推动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但马可·波罗极有可能没有到过中国。

但是也有许多专家认为马可·波罗肯定来过中国,他们认为游记没有写长城,不能成为马可·波罗没到过中国的证据。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为何终身未嫁?

英国伊丽莎自女王风姿绰约、貌美如花,更重要的是她将整个英国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她能主宰整个英国,却没能主宰自己的婚姻,没能拥有自己的另一半。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她风姿绰约、貌美如花,主宰着整个英国,可是却没能拥有自己的另一半,这是为什么?伊丽莎白登基以后,国际社会迟迟未承认她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

对于法兰西人的险恶用心,伊丽莎白明察秋毫、不动声色,她在暗中打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这张牌来:在一段时间内,对腓力二世的求婚既不回绝又不应允,使腓力二世对联姻怀有希望,然后借助西班牙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敦促其他国家认可伊丽莎白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求婚之事因此就拖了几个月。直到伊丽莎白了解到,英格兰特使已在《卡托一堪布累齐和约》上签字,说明国际社会已对她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加以承认,她才明确地告诉西班牙使节,她不可能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联姻,原因是双方的宗教信仰不一样。

此后,伊丽莎白多次将自己的婚姻用做进行外交的一种工具。众多王公贵胄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她都没有答应,她或许根本不打算结婚,然而她严密地隐藏自己的想法,她从不向各国王侯贵胄关上求婚的大门,而是欲言又止,一直让他们对联姻之事怀有希望。

伊丽莎自虽然不想结婚,可是也喜欢与男人交往,在宫廷之中,就有不少她喜爱的宠臣,其中达德利勋爵是最令她心仪的人。达德利是贵族之后、诺森伯兰公爵之子。他身材高大,英“童贞女王”在钱币上铸像。女王中年时的绘像。这时,她也许已决心不嫁,打算以英格兰臣民作为终生伴侣了。俊潇洒,一表人才。伊丽莎白对他十分宠爱,因此在1564年加封他为莱斯特伯爵。实际上,伊丽莎白早就有与他结婚、永为伴侣的打算,可是前思后想,终于放弃此念。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莱斯特伯爵在成为女王宠臣之前就已是有妇之夫了。

莱斯特的妻子死于神秘的突发事件,有人认为是莱斯特将她推下了楼梯,致使她颈部骨折而死。莱斯特这么做是为了扫清伊丽莎白女王下嫁于他的障碍。由于莱斯特有谋杀结发之妻的嫌疑,女王深恐与莱斯特结婚会引来非议和诋毁,使她作为君王的尊严受到贬损,于是她最终放弃了与莱斯特伯爵结婚的打算。

1578年,伊丽莎白女王已经是45岁的中年妇女了。法兰西国王亨利二世的弟弟、年轻的阿朗松公爵亲自登门向伊丽莎白女王求婚。她巧妙地与阿朗松公爵周旋了5年,在此期间利用这种朦胧暧昧的关系,在政治上获得了巨大的好处。1583年,伊丽莎白终于明确宣布自己不能与之结婚。

自此以后,伊丽莎白再没有借助联姻施展外交手腕。随着女王年龄的增长和阿朗松公爵的远去,再也没有人向女王求婚了。伊丽莎白女王以英格兰臣民为终生伴侣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了。

有人认为女王终身未嫁是因为她从自己的父亲——亨利八世6次失败而不幸的婚姻中得到了启示,不愿陷入婚姻的束缚和情感的纠葛中;有人说女王是个极为专情的人,她对莱斯特伯爵用情至深,如果他们的结合危及了女王的声名和王权,女王宁愿嫁给王冠也不愿委身于伯爵之外的任何人;还有人认为有“童贞女王”之称的伊丽莎白是想以自己的终生独身保住英格兰的独立地位。但其中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就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之谜了。

斯巴达克如果北上会怎样?

公元前73年,一场由斯巴达克领导的世界古代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奴隶起义爆发了,这场起义以反对罗马奴隶主统治为目的,起义曾经席卷整个意大利半岛。

当斯巴达克起义军将克劳狄乌斯和瓦利尼乌斯的围剿接连粉碎后,斯巴达克曾拟订了一个北上计划:“全军向阿尔卑斯山前进,越过高山,北上出境,返回故土。”重获自由,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副将克里克苏对斯巴达克提出的这个计划坚决反对。随后,克里克苏率领2万人愤然出走,不幸被官军消灭。斯巴达克率军继续北上,将楞图鲁斯和盖利乌斯的前堵后追挫败,义军一度攻打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的穆提那城。但斯巴达克此时突然放弃北上计划,率领全军调头南下。

罗马元老院害怕起义军会攻打罗马城,立即派独裁官克拉苏带领8个军团前往镇压奴隶起义。克拉苏采用古老的“十一抽杀律”:凡战败或临阵脱逃者,10人当中抽签选出1人处死。如此严明的军纪使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被赶到意大利半岛南端的布鲁提翁的起义军准备渡海去西西里,但却失败了。克拉苏下令在半岛最南端挖了一条两端通海的大壕沟,企图将起义军的退路截断,将起义军就地歼灭。起义军尽管奇迹般地冲过封锁,但损失巨大,不久就陷入困境。罗马元老院又在此时命令鲁库鲁斯从马其顿、庞培从西班牙回师,会同克拉苏从东、北、南三面包围起义军。反抗的奴隶——斯巴达克。(巴蕾舞剧)

在这个紧要关头,起义军内部牧民出身的康格尼斯不同意撤离意大利半岛,带领1.2万起义军离开队伍,结果很快被克拉苏消灭。

公元前71年春,起义军与官军进行了最后一场决战。双方在阿普里亚境内展开激战,斯巴达克和6万名部下英勇战死,官军把被俘的6000名起义军全部钉死在从卡普亚到罗马大道两边的十字架上。

尽管起义失败了,但确实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统治者。2000多年来,人们也对这次起义提出不少疑问:比如,斯巴达克曾一度制订北上出境计划,如果认真施行这个计划,他们离开罗马返回色雷斯结果会怎么样呢?而他放弃北上计划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当斯巴达克最初制订北上计划时,起义军内部已出现严重分裂:副将克里克苏率2万人出走,结果被官军很快歼灭了。起义军内部的第二次分裂也发生在斯巴达克提出渡海去希腊的时候,牧民出身的康格尼斯对撤出意大利半岛的主张坚决反对,带领1.2万人离开队伍,结果被克拉苏消灭。

看来,起义军内部始终在去与留的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歧。这与起义军来源有很大的关系:斯巴达克等人是来自色雷斯的角斗士,有很强的乡土意识,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归故土色雷斯。而另外一些起义军过去是罗马破产农民,不愿意离开罗马。这种强烈的本土意识使他们在大敌当前时意识不到真正的危险而团结起来。

研究者认为,斯巴达克计划的改变缘于客观形势的变化。起义之初,敌强我弱,斯巴达克感到很难对付罗马官军,不宜久留罗马,所以他拟订北上计划,先在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北部地区发展自己,争取早点翻越阿尔卑斯山返回故土。但北上途中的节节胜利,尤其是起义军将罗马执政官克劳狄乌斯、名将楞图鲁斯和盖利乌斯的围剿接连挫败之后,声势大振,敌我力量对比出现了一点变化。起义军因此变得自信起来:觉得可以留在罗马“一搏”。

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意大利段)。如果当年斯巴达克继续北上,并且成功地翻越阿尔卑斯山,返回了色雷斯,历史会不会被改写?第二种意见认为:阿尔卑斯山的恶劣条件改变了起义军北上翻越山岭的计划。他们提出,阿尔卑斯山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是欧洲最高的山峰,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山上气候千变万化。12万起义将士到达阿尔卑斯山脚下时,身上的单衣无法御寒,再加上起义军给养不足,没有办法,只好取消了北上计划。

还有人认为,斯巴达克改变北上计划是因为想到缺乏意大利北部农民的支持。

当然历史不能重写,如果斯巴达克继续北上,并且成功地翻越阿尔卑斯山,返回了色雷斯,结果会如何呢?罗马官军是想把斯巴达克逐出本土而完事大吉,还是要将其一网打尽才罢休?这些仍然还是谜。

特洛伊战争是真是假?

特洛伊战争到底有无其事?多少年来人们争论不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来自近20个国家的35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参与了一项对特洛伊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这一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西北部,文明活动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到公元1350年结束。按照项目现任负责人曼弗雷德·科夫曼的说法,确定荷马所描述的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成了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

科夫曼说,根据考古遗迹推论,可断定特洛伊城约是在公元前1180年被摧毁的,可能是毁于一场战争。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相关证据,如火灾残迹、骨骼以及大量散置的投石器弹丸。

按常理,战争结束后,保卫战的胜利者会把那些用于投掷的石块等武器重新收集起来以便应付敌人再次入侵;而若是征服者取胜,他们是不会做这种善后工作的。当然,这些遗迹所反映的那次冲突并不意味着就是《荷马史诗》中所讲的特洛伊战争。考古还表明,在该城被打败的几十年后,一批来自巴尔干半岛或黑海地区的新移民定居到这个很可能已相当凋敝的城市。

在考古学界,主流看法认为,这些遗迹与《荷马史诗》中提到的那个伟大城市毫无关系;作为今天考古对象的那座古城,在青铜时代晚期已没有任何战略意义,因而不可能是一场伟大战争的“主角”。而科夫曼就此反驳说,对欧洲东南部地区新的考古研究将纠正这些看法。

科夫曼指出,特洛伊城以当时那一地区的标准来看,称得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甚至具有超地域的战略重要性。它是连接地中海地区和黑海地区以及连接小亚细亚和东南欧的战略中枢。在当时的东南欧地区,特洛伊城的这一战略中枢位置是无与伦比的。特洛伊城显然因此遭受了反复的攻击,它不得不一再进行防卫,以及一再修复、扩大和加强其工事。这在留存到今天的遗址上,还有明显的表现。挖掘还表明,特洛伊城比先前一般认为的规模要大15倍,今天遗址覆盖面特洛伊遗址——蓝天下显得颇为孤寂和荒凉。积就有75英亩。

科夫曼推断,当年荷马必是想当然地认为他的听众们知道特洛伊战争,所以这位诗人才会浓墨重彩地刻画阿基利斯的愤怒及其后果。荷马把这座城市和这场战争搭建成一个诗意的舞台,上演了一场伟大的人神冲突。然而,在考古学家看来,《荷马史诗》还可以在一种完全不同的、世俗的意义上得到证实:荷马和那些向荷马提供“诗料”的人,应该在公元前8世纪末“见证”过特洛伊城及那片区域,这个时期正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荷马史诗》的形成年代。

科夫曼认为,尽管在荷马生活的那个时期,特洛伊城可能已成为废墟,但是留存到今天的这一伟大之城的废墟也足以给人深刻印象。生活在当时或稍后时期的《荷马史诗》的听众,如站在彼地某一高处俯瞰,应当能一一辨认出在史诗中描写的建筑物或战场的遗迹。

导致特洛伊城覆灭的木马,被今人重造后安放在特洛伊遗址外。尽管特洛伊位于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的旧称),但两位特洛伊考古活动的先驱(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1871年发现了古代特洛伊城遗址;卡尔·布利根,主持了对特洛伊的考察)却带给人们这样一种观点:特洛伊是希腊人的特洛伊。

科夫曼指出,这一观点并不正确,两位先驱的考古研究仅涉及在“西线”从希腊到特洛伊的考察,却忽视了在“东线”对安纳托利亚地区的整体考察。

科夫曼说,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已大致确定,青铜时代的特洛伊与安纳托利亚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这种密切程度要超过它与爱琴海地区的联系。在特洛伊出土的、数以吨计的当地陶器以及其他一些发现(如刻有象形文字的印章、泥砖建筑、火葬现象)都验证了这点。

对安纳托利亚的研究告诉人们,这座今天被称为特洛伊的城市在青铜时代后期曾兴起过一个有相当实力的王国——威路撒。赫梯帝国和埃及人与威路撒都曾保持着密切联系。据赫梯帝国的历史记载,在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早期,他们和特洛伊城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关系甚是紧张。

这个时期正是《荷马史诗》所描述的发生特洛伊战争的时期。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吗?这一点值得继续研究。

几十年前,那些坚持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学者们曾是少数派,他们的学说曾被主流学术界嗤之以鼻。然而,随着近十几年来相关考古活动的突飞猛进,当年的少数派如今成了多数派。而今天的少数派,那些坚决否认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学者只能用一句“特洛伊没有任何战略意义”的说法支撑他们的观点,正如科夫曼等人指出的,这种说法过于勉强。

科夫曼说,现在大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在青铜时代后期的特洛伊曾发生过几次冲突。然而,我们还不能确定荷马颂吟的“特洛伊战争”是不是对这几次冲突的“记忆蒸馏”,是不是的确发生了一场值得后人永远追忆的大战争。

巴士底狱的“铁面人”是谁?

铁面人是人类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1789年7月14日清晨,愤怒的巴黎市民向巴士底狱奔去,他们摧毁了巴士底监狱。在监狱的入口处他们发阴沉的巴士底狱。它是国王关押政治犯的地方,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毁。巴士底狱里的“铁面人”,编号6438900.他头上罩着一个特制的铁皮面罩,在监狱中度过了大半生。他到底是谁?(绘画)现了一行字,上面写着:囚犯号码64389000,铁面人。

“铁面人”到底是谁?最早在作品中提到“铁面人”的,是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名著《路易十四时代》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述:1661年,圣玛格丽特岛上的一座城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是一个身材颀长、举止典雅的年轻人。之所以说他是特殊的客人,是因为他的头上罩着一个特制的铁皮面罩,无论是在其被秘密押解的途中,还是在被囚禁期间,面罩都被严令禁止摘掉。1703年,这个在监狱中度过了大半生的神秘人突然死去,当晚便被葬在圣保罗教区。随着他的神秘离世,他原本神秘的身世也似乎更加神秘了。

那个神秘的“铁面人”究竟是谁?据说在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都曾下令调查过“铁面人”,但调查结果却无人知晓。只是传说路易十六曾明确表示,要严守“铁面人”的秘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铁面人”身份的猜测,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猜测认为,“铁面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多热。第二种猜测认为,“铁面人”是当时的法官拉雷尼。第三种说法认为,“铁面人”是路易十四时期的财政大臣富凯。第四种观点是由法国历史学家托拜恩提出的,他认为“铁面人”是意大利的马基奥里伯爵。无论哪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同时也有很多漏洞。

时至今日,“铁面人”的身份依然是个谜,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太多难题,也许有些难题将永远无法解开。

女间谍川岛芳子去向何方?

二战时,女间谍川岛芳子闻名遐迩也臭名昭著。抗战后,她有没有被枪决?

日本投降后,全国人民要求对汉奸、间谍进行严惩,国民党士兵于10月10日在北京把川岛芳子逮捕,并把她关押在一个军队司令部的仓库内,后来,又被转移到远郊姚家井河北第一监狱的女监第3号牢房。

“满州国妖艳”——川岛芳子(左一,旁边为伪满政府中的日本军官)。她是清王室后裔,却成长为日本人的间谍。1948年3月25日早晨6点40分,她在第一监狱西南角的场地上被秘密枪决。行刑前,各报记者被通知可以采访,但在执行时,除了一位美籍美联社记者外,其他中国记者全部被挡在门外。事后女尸被停放在监狱后门的自强路上,7时半监狱方才引导记者参观尸体。尸体脚朝北,头朝南,身着灰色囚衣,里面穿红色毛衣、蓝色毛裤,子弹从后脑射入,义从鼻梁射出,头发披散,满脸血污,根本无法分辨面目。对于监狱方的出尔反尔,记者们很不满,不断质问司法部门,但事情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然而,对川岛芳子的枪决真相却众说纷纭,闹得满城风雨。传闻最多的是一个名叫刘风玲的女犯以10根金条的代价做了川岛芳子死刑的替身。日本一位研究川岛芳子的专家、东京大学渡边龙策教授还就川岛芳子之死提出一连串质疑:最为关键的行刑场面为何会被搞得这样神秘?为什么会违背惯例,把新闻记者都赶出现场呢?被处决者的脸部为何被弄了那么多的泥土和血污,以致无法辨认人的面目?为何单单选择看不清人的面孔的时间行刑?渡边龙策教授还提到:

川岛芳子的哥哥金宪立说川岛芳子已经去了蒙古,之后北上苏联;还有人说川岛芳子已到美国去了。川岛芳子的来历本来就是一个谜,而到最后,她的死也成了一个谜,看来,这位风流女间谍真可谓做到了“来无影,去无踪”。

古罗马军团定居中国?

中国和古罗马远隔万里,中间有荒原大漠和高山雪岭横亘相阻,且两国从未有过交战,罗马军团何以能流落至中国西部的甘肃?这是虚妄的杜撰,还是历史的真实?这一千古之谜一直困惑着罗马乃至全世界的历史学家。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公元前53年,即西汉甘露元年,西距中国6000余公里的古罗马帝国正处在剧烈的变革时期,到处笼罩着硝烟。当时,古罗马帝国执政官之一的克拉苏为了与已形成鼎足之势的恺撒、庞培争夺霸权,决定向东扩张势力,掠夺金银珠宝和占领地盘。于是他率7个军团、4.5万人的精锐部队,越过幼发拉底河,发动了对古帕提亚王国(安息)的侵略战争。在激烈的卡尔莱战役后,英勇善战的安息军围歼罗马军团于荒漠深处,罗马军团残部从亚美尼亚撤出时又遭袭击,克拉苏被俘斩首。

同时,克拉苏长子普布利乌斯率精锐的第一军团6000余人,从这场噩梦般的战争中突围东逃,辗转于防御薄弱的安息东部防线。33年后的公元前20年,罗马帝国和安息签约言和,并相互遣返战俘。当罗马帝国要求遣返在卡尔莱战争中被俘的官兵时,安息国当局否认其事。罗马人离奇地发现,当年突围的古罗马第一军团6000余人神秘地失踪了!这遂成为古罗马历史的一大悬案。

历史学家研究认为,普布利乌斯率领的古罗马第一军团6000余人,最后流亡到西域康居国(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为在此称雄的北匈奴郅支单于所收容。

据《汉书·陈汤传》记载:公元前36年,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率4万将士西征匈奴郅支单于于郅支城,并“生虏百四十五,降虏千余人”。

陈汤在战争中发现一支奇特的军队,以步兵百余人组成夹门鱼鳞阵、盾牌方阵,土城外设有重木城。这一战法只有罗马军队采用。史学家认古帕提亚人和古罗马兵士的交战图。(绘画)为,这支军队当属卡尔莱战役中溃退并失踪17年的罗马残军无疑。陈汤将其俘获,并带至甘肃永昌县境内,汉政府在祁连山麓始置“骊轩县”以安置战俘。几乎在罗马帝国向安息要求遣返战俘时,西汉的版图上出现了一个定名为“骊轩”的县城。从《汉书》到《隋书》都有准确无误的记载,这为破解古罗马军团失踪之谜这一悬案,开启了一扇大门。

关于古罗马军团失踪之谜与骊轩古城的学术研究时日已久。1947年,英国著名的汉学家德效廉撰有《古代中国之骊轩城》一文,明确提出:中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骊轩”,后又改称“大秦”。当罗马帝国在公元前20年寻找其失踪的军团时,这一军团已在9年前鬼使神差地落户在祁连山下,这比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要早1300年。

1988年,记者出身、时任澳大利亚南部阿得来德大学历史学教授的戴维·哈里斯,为揭开这一历史悬案来到中国。1989年,他来到兰州大学,一边教授英语,一边与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关意权、兰州大学历史系教师陈正义、苏联学者费·维·瓦谢尼金等学者一道,结合中西史料的对比研究和考古实物证实,进行了大量研究。甘肃省文化厅文物处原处长钟圣祖也一直醉心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尽管当时由于出土实物佐证的不足,有学者提出了众多质疑,但大多数学者仍坚信,永昌骊轩古城就是西汉安抚罗马战俘的地方。

考古发现,西汉所筑骊轩古城位于永昌县焦家庄乡楼庄子村六队的者来寨,距县城10余公里。20世纪70年代时,这里有一条宽约千米,高近10米的四方城池,后因村民造房取土,多数被毁。现仅存残垣,长不过30余米,高不足3米,被县政府围栏保护。

此地原为匈奴折兰王府,汉赶走匈奴后,大批居民移驻于此,取折兰府谐音,名“者来寨”。20世纪70年代,村民因城墙坚固,遂以炸药炸墙取土,发现了近一小土车铜钱,可惜当成废品外卖,现已无法查证。

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发掘得到了数十件文物,并在走访中发现了1979年当地村民挖出的西汉时带有粗绳纹的灰陶片,及一处前后两室的汉代墓葬,前室仍有4件完整的灰陶、陶灶和陶仓;后室遗骨旁有一撮毛发,呈棕红色。此外,村民在邻近的杏花村曾挖出一根丈余长的粗大圆木,周体嵌有几根一尺多长的木杆,专家认为,这可能就是古罗马军队构筑“重木城”的器物。

永昌骊轩古城遗址。河滩村还出土一写有“招安”二字的椭圆形器物,可能是罗马降军军帽上的顶盖。当地在开山采矿时又发现了汉五铢钱,证实骊轩古城建于汉代无疑。在骊轩城周围的者来寨、杏花村、河滩村、焦家庄等几个村落,至今还有一二十户人具有典型的地中海人的外貌特征:高鼻梁,深眼窝,蓝眼珠,头发自然卷曲,胡须、头发、汗毛均呈金黄色,身材魁伟粗壮,皮肤白皙。虽讲汉语,但语音与当地汉人差异较大,卷舌音多,鼻音重等。村民们讲,祖先们传说这里曾住过“黄毛番子”,罗马人的后代曾有家谱,可惜在后来破“四旧”时被付之一炬。

永昌骊轩人仍保持着与众不同的习俗,如安葬死者时,不论地形如何,一律头朝西方。对牛十分崇尚,且十分喜好斗牛。老住户在春节都爱用发酵的面粉,做成牛头形馍馍,俗称“牛鼻子”,以作祭祀之用。习惯在村口和主要路口修牛公庙,以立牛公为主要特征。每年立春时节,在牛公庙里塑“春大多数学者仍坚信,永昌骊轩古城就是西汉政府安抚罗马战俘的地方。此地的人非常喜好斗牛,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古罗马人斗牛的遗风。牛”,立春一到,却将“春牛”抬到庙外打碎,以祈平安吉祥,粮畜丰产。放牧时,把公牛赶到一起,想法令其角斗,比如将牛群赶到屠宰过牛的地方,牛群嗅到血腥后发狂突奔吼叫,或拼死抵斗,俗称“疯牛扎杠杠”。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古罗马人斗牛的遗风。

据此,史学家大多认为,西汉安抚古罗马军团于骊轩古城,初步揭开了这一千古之谜。

但仍有部分学者对古罗马军团能否经过万里征程来到中国表示怀疑,认为还存在着不少尚未解开的谜团,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西汉时期的中国是否已经有了欧洲的移民,还有待中欧各国考古专家的共同论证。

大海之船缘何空无一人?

迄今为止,人们在茫茫大海上已发现了数十艘无人船,它们孤独、奇异而又神秘,像是在诉说一桩桩往事却又无从说起。

1855年2月28日,英国二三桅帆船马拉顿号在北大西洋遇到一艘美国帆船。西方人常把海上空无一人的船叫做“幽灵船”。该船风帆垂落,空无一人。英国船员很惊奇,他们小心地登上船,发现船只完好,货物依然如故,食物、淡水充足,也无任何搏斗和暴力的迹象,只是不见一人,也找不到航海日记和罗盘。

马拉顿号决定把这艘船拖到纽约去,到那里弄个清楚。后来经过纽约方面的证实,这艘名为徒瑞姆斯·切斯捷尔号的船早就失事,船上全部船员无一人生还,而且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从未发现过他们的踪迹。

科学家认为,大风暴可产生数十千瓦的次声波,人们在瞬间会感到极度的疲劳、痛苦,甚至立即失明。他们惊恐万状、痛苦异常,会仓促离船或干脆跳海解脱,所以造成无人船的诡异现象。但是,有的船发生人员失踪时并没有风暴,在风平浪静的夜晚是不会产生海洋次声波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全体船员抛弃这艘完好尢损的船悄然离去呢?人们至今不得其解。

1880年,人们在美国罗德艾兰州纽波特市伊斯顿斯·比奇镇附近的海面上也发现一艘名叫西拜尔德的无人船,船长室的早餐尚在,而全体船员却不知去向了。

更为神秘的要算1881年底,美国快速机帆炮舰爱伦·奥斯汀号所经历的一件事了。该年12月12日,这艘快速机帆炮舰在巡游北大西洋时,发现海上有一艘无人帆船。该船内除无人外,一切正常,水果、瓶装酒、淡水、食物完好无缺。

于是舰长决定拖回这艘帆船,但就在距离港口只有200海里的时候,这艘本来好好地拖在机帆炮舰后面的帆船突然不见了!就这样,这艘帆船的失踪成了航海史上义一个难解的谜。

1921年1月31日,美国哈特勒斯海洋救生站的值班人员发现了一艘搁浅的五桅帆船,这艘船叫凯洛尔·基林格号,已深深搁浅在沙滩里。船上的罗盘、驾驶轮、航海仪器均已损坏,值班人员和天文钟也不见了,但仓库中的物品和私人财物却完好无损。他们在厨房里还发现,餐桌上还摆着曾经吃过的土豆沙拉、豌豆汤。经过调查发现,凯洛尔·基林格号是才下水不久的一艘新船。它由美国诺福克港出发,到达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再从那里返回美国,而就在返美的途中发生了神秘的意外事件。如果说是海盗引起船员失踪的话,为什么船上贵重物品没被掳走呢?

对于无人船案件,科学家认为罪魁祸首是海洋之声。确切地说,此类事件大多是由于失事船只受到了海洋次声波的影响。这种海洋次声波一般在风暴和强风下出现,其频率低于20赫兹。科学家认为,大风暴可产生数十千瓦的次声波,对人类会形成强烈的辐射。人们在瞬间会感到极度的疲劳、痛苦,甚至能立即导致失明。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惊恐万状、痛苦异常,会仓促离船或是干脆跳海寻求解脱,所以最终造成无人船的诡异现象。

但“海洋之声”说很难自圆其说。比如,有的船发生人员失踪的时候并没有风暴,在风平浪静的夜晚是不会产生海洋次声波的,“无人船”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也有些人士指出,这也许是外星人的绑架或是“UFO”的劫持事件。然而每种说法都很难得到验证。

美国投向长崎的原子弹是一颗、两颗还是三颗?

1945年8月9日,对于日本的长崎来说,这是一个和8月6日的广岛一样的黑色的日子。但是对于美苏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核对抗来说,8月9日这一天充满了难解之谜。人们一直试图弄明白,这一天在日本的长崎,美国是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呢,还是两颗?如果是两颗,那么第二颗原子弹到哪里去了?

1945年美国投在长崎的原子弹“胖子”。随着时光的流逝,美国原子弹研究的秘密逐步被世人所了解。最有权威性的材料,莫过于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美国退役陆军中将格罗夫斯的回忆录。

1945年7月24日,格罗夫斯在给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马歇尔的报告中,就提出了对日本的4个原子弹轰炸目标,它们是广岛、长崎、小他和新野。到7月底确定了其中的3个目标。格罗夫斯在他的回忆录中明确写道:“广岛是第一目标,小他兵工厂和小仓是第二目标,长崎是第三目标。”

为此美国从一开始就准备了3颗原子弹。为投掷这3颗原子弹,509飞行大队准备了7架飞机。在轰炸广岛之后,美国积极进行了轰炸另外两个目标的准备工作,可以肯定,美国在对小他和长崎的轰炸之前,运到提尼安空军基地的是两颗原子弹。

8月9日凌晨3时49分,美国提尼安空军基地两架B-29轰炸机和两架侦察机起飞。两架轰炸机向小仓飞去。到达小仓上空时,天空中阴云翻滚,烟雾浓密,用肉眼根本看不见目标。机长威内斯驾驶飞机,从小仓上空一连3次飞过,用了45分钟,还是没有找到目标,恶劣的天气挽救了这个城市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飞机只好飞向第二目标长崎,长崎上空同样是云雾重重。但是这一次飞机是不可能带着核弹返回的,于是临时决定采用雷达轰炸,当飞机做好了投弹准备的时候,空中云雾突然散开了,天空中出现了一个清楚的大洞,轰炸员比汉透过这个大洞,看到了长崎的一条条道路,于是果断地把核弹投了下去。

事后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估计,约有35万人死亡,6万人受伤。对于这次轰炸,美方一直保持沉默,只有格罗夫斯事后听到伤亡人数时说:“这个数字比我们原来估计的少得多。”美方原来估计的数字,是两颗原子弹同时爆炸的死亡数字,而事实上只爆炸了1颗。

美国在长崎投下的是两颗原子弹,当时日本长崎的防空报告准确地记录下了这一情况。

日本长崎知事致防空总本部长官、九州地方总监、西部军管区参投放前的密谋。谋长的报告如下:本日10时50分,美军飞机B-29两架,自熊本县天空方向北进,经过原半岛西部橘湾上空入侵长崎市上空,11时2分投下附有降落伞的新型原子弹两个。

由于爆炸的这颗原子弹偏离目标2000米,所以另一颗未爆炸的并没有受到损害。接到报告后,日军大本营立即派人将这颗没有爆炸的原子弹严密看管起来。这可谓天赐良机,日本虽遭轰炸,但同时也因祸得福得到了一颗原子弹,如果条件可能,日本也可以造出自己的原子弹。

日军大本营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认为日本目前已经成为战败国,要制造原子弹已不可能,而且帝国大学的原子加速器已遭到了美国飞机轰炸的破坏,要想挽救日本只有一条出路,这就是将原子弹交给苏联。由于战局十分紧张,日军大本营立即约见了苏联情报人员,负责处理此事情的是苏联情报总局局长依瓦舒金将军。

日本代表对苏联情报人员说:“我们完蛋了,美国使我们屈服了,但是如果原子弹为美国和苏联同时掌握,我们深信日本在不久的将来,定能重新站立起来并在大国之中占有适当的位置。”

在这一点上,日本可以说是下了一次划世纪的赌注,也可以说是一次战败国独到的远见。日本将原子弹交给了苏联,苏联当时是否对日本作出了某些承诺,这一点至今仍然是个谜。

1949年8月29日4时,苏联第一颗原子弹代号“首次闪电”爆炸成功。美国总统杜鲁门惊呆了,接连自语道:“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吗?”

格罗夫斯将军曾预言过,苏联要造出原子弹至少需要20年。这个预言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因为自从1938年底,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曼用中子轰击铀,发生了裂变之后,美国、英国、法国和逃到美国的德国科学家经过了7年的艰苦努力,才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为此美国动用了50万人,花费了23亿美元。这样巨大的开支对于刚刚在战争中恢复过来的苏联来说,显然是难以承受的。

虽然苏联科学家的聪明才智是不容否认的,但使苏联的核弹试验成功节约大量时间和资金的原因是否应该归于从日本那里得到的一颗原子弹呢?而且美苏的对抗不也正是从核弹的成功爆炸而开始的吗?

失踪的第三颗原子弹到底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