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6995800000012

第12章 永生难忘的灾区36天

西部商报 金奉乾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我的心至今还深感沉重。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让我感到震惊的是,在灾难面前灾区的群众没有被困难打倒,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展开抗震自救。作为一名记者,我有幸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了震撼人心的每一刻、每一幕……。灾区的36天虽然很短,但是让我看到了灾区群众的坚强和从容;灾区的36天虽然很短,但是让我感受到了13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力量。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当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地震的时候,身在兰州的我跟其他人一样,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强震带来的恐惧。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了解震情,当得知我省的陇南和甘南也遭遇强震破坏的消息后,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瞬间涌向我的心头:我一定要去灾区最前线采访,我要把灾区的受灾情况和灾民所需及时告知广大读者。因为我采访报道过2003年10月的张掖地震,我深知一个记者在这个时候的责任是什么,应当去做什么。

一个记者的职业荣誉不在于获得多少新闻奖,而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否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所帮助。地震发生后我多次主动请缨去灾区,最后报社同意了我的请求,震后的第三天我终于到达陇南地震灾区。一路上,看到满载救援物资的车队源源不断地开往陇南灾区。到达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前的时候,我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由彩条布和钢管临时搭建的“帐篷医院”里,数百名受伤的群众在这里接受抢救治疗,从医护人员匆匆步履中可以看出,抢救工作是分秒必争。随着大量伤员被送来,就连尚未正式运行的陇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也成了救治伤员的重点场所,医护人员全部提前上岗。在武都区东江附近的一大片空地上,一架架军用直升机运来物资,送走紧急转诊的危重伤员。

5月16日上午,我向严重受灾的武都区城郊乡深沟村进发,一路上塌方的土石阻断道路,徒步行走4小时后,我进了村子。当时我看到第一个场面就是两个瘦弱的老人在一片废墟前哭泣,他们家跟村子里其他263户人家一样,都遭遇了房子倒塌、粮食被埋、亲人受伤的灾难。站在村子最高处,记者俯瞰整个村子,所有的房子都成了废墟,只有一两根电杆斜立在现场,这样的情景使得我当场流下了泪水。在一间完全变成危房的土坯教室前,腰部受伤的64岁的巩永祥老师,用嘶哑的声音为20多个学生露天上课。同学们说,地震发生后,巩老师不顾个人危险,用身体扛住即将倒塌的门和土墙,将50个同学全部救出,而他自己的腰却被土墙砸伤。我立即抓住了这个难得的素材进行了认真采访,晚上冒着余震在帐篷前写下了《地动山摇他扛起50娃娃生命之门》的独家报道。鉴于同学们没有教室上课的现状,记者紧急与城郊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在记者的努力下,4天后两顶救灾帐篷运到村子,成为同学们上课的教室。

因为报社派出多路记者赶赴灾区,当时采访车很紧缺。没有采访车,我的采访并没有因此而受阻,在所有到达灾区采访的记者中,我是唯一租用老乡摩托车进村入户坚持采访的记者。

我去了武都马街镇蒿坪村、汉林乡红土湾村、安化镇郭坪村,柏林乡浩家湾村,文县桥头乡、临江乡、舍书乡,武都桔杆乡,康县豆坪乡豆坪村等20多个乡镇40多个受灾严重的村子。在康县豆坪小学采访了英雄老师王永军危急关头镇定自若营救学生的感人事迹,地震发生后,眼看着土坯结构的房子将要倒塌,王老师用三声长哨将147名同学从教室里喊了出来,使该校的学生无一人伤亡,创造了我省抗震救灾的奇迹。《三声长哨救了147名娃娃》5月19日见报后,英雄老师王永军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在灾区的许多村庄,我亲眼看到了灾区的广大干部,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家里妻儿老小的安危,与受灾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共同抗灾。他们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的受灾群众。

武都区马街镇的副镇长刘社平,地震发生后带领姜家山村的村民清理废墟、抢救粮食,谁料,余震突然发生,结果从房顶掉下的飞石砸伤刘社平的左眼,村民们用门板将他抬下救灾阵地。

在医院里,眼睛上裹着纱布的刘社平多次要求出院返回抗震救灾前线,结果都被医生劝回。医生说,他的伤非常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将有残疾的危险。灾区干部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在灾区的大地上每天都在发生。

在地震灾区,更让老百姓感动和钦佩的就是人民子弟兵。

是啊!军民鱼水情深。地震发生后,广大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第一时间深入重灾村。最难、最苦、最累、最脏的救援任务,都由这些铁骨铮铮的子弟兵来完成。在文县碧口镇,许多战士因为连续作战疲劳过度而出现发烧等症状,还有些战士身上长出疹子,但是他们硬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下火线主动接受治疗,当地的群众和卫生人员实在看不下去了,多方劝导后才给这些英雄们送去治疗的药品。在地震灾区,到处都是人民子弟兵奋勇抗灾的身影,到处都能听到人民群众对这支英雄队伍的由衷称赞。这就是人民的子弟兵,灾难面前永远靠得住的人民子弟兵!兰州军区某部战士杜涛,在文县灾区一线救灾时从广播中听到灾区血库血源紧缺的消息后,顾不上休息专程从文县赶到武都区参加无偿献血,在他的眼里,只要老百姓有需要,子弟兵应当义无反顾。广大的人民子弟兵,用忠诚和勇敢在地震灾区谱写了一篇篇感人华章。

灾难面前,全体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灾难面前,全世界人民都伸来援助之手。在地震灾区的医院里,一位75岁的老奶奶带着3个孙子,义务为伤员及家属送饭,而这一送就是20天;在灾区的街道上,许多通讯公司设立爱心电话点,让灾区的群众随时能听到远方亲人的声音;在地震灾区的村子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用热情鼓舞着受灾的群众;在地震灾区的医疗机构,省上大医院派去的医疗队员们,把伤员当成了亲人,深夜点蜡烛为他们治病疗伤。爱心无国界,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医疗队,带着异国他乡人民的同情和祝福,来到陇南灾区为伤病员看病疗伤。

我在地震灾区,每天都被这些场面感动着,我从老百姓的脸上,看到的是他们遭遇灾难后的坚韧和从容。让我难忘的是,武都区桔杆中心小学的13岁少年王磊,在自己的腿被砸伤的情况下连救3名同学,最后,他失去了左腿。5月22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在医院看望了这个抗震英雄少年。记者在陇南市第一医院里曾先后不下20次见到过王磊,在我的印象里,王磊从来没有哭过,正因为他超出常人的坚强,使得所有的医护人员看到这个少年后都潸然泪下。王磊曾对我说,他长大后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虽然他的愿望可能无法实现,但是,王磊幼小的心灵深处所映射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光芒,让每个人都为之感动。

6月6日,我结束了在灾区的23天采访后返回兰州。在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等医疗机构,我又采访了由灾区转来的伤员,通过更全面的采访报道,让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这些伤员。

6月24日,我再一次赴陇南灾区,我看到灾区的许多学校都建起了活动板房。第二次采访的13天里,我又来到文县、康县、武都等县区采访灾后重建情况,并且还冒着余震的危险到四川省青川县、陕西省宁强县等受灾严重的村子采访。两次赴灾区采访的36个日日夜夜里,我始终觉得自己重任在肩,尽管自己没有像救援大军一样去直接营救伤员、抢救物资,但是,我用自己的笔和镜头,向外界真实地报道了灾区每天的救灾进度以及灾区群众的真正所需。在灾区采访期间发表的30多篇报道和20多幅照片,先后被人民网、中国甘肃网等网站刊用,让更多的人及时了解了真实的陇南灾情。

在灾区采访期间,我先后向甘肃省卫生厅心理卫生救援队提供了8名受地震惊吓出现心理病症的患者情况,在我的积极协调下,经过我省心理卫生救援人员的多次心理疏导救治,罗星梅等8名患者最后全部康复。“六一”儿童节,我又购买了许多玩具和文具,送到了受灾严重的深沟小学和何家山小学,同灾区孩子一起过“六一”儿童节,让灾区的小孩感受到了这个特殊节日里别样的温暖。

36天的灾区经历,让我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