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 薛东明
《陇之南,无论再大的困难都要挺起胸膛》,这是5月13日上午在中国甘肃网上我编发的第二篇网上评论的标题。当撕心裂肺的伤痛震撼13亿国人以及全世界人民时,挺住——忍住无边的悲伤,挺起胸膛,全身心投入到争分夺秒抢夺可贵生命的战斗中去,这是媒体的最高使命。13日一大早,我负责编发的本网第一篇题为《抗震救灾,我们愿作志愿者时刻准备着》的评论员文章,号召甘肃有能力有办法的各界人士,国之灾难面前当以时刻待命,准备去灾区做志愿者。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来不及反应和躲避,数十万计的同胞顷刻间被生生掩埋在砖块瓦砾之下,生死不明。来不及悲伤,惊心动魄的抢救生命的行动立刻展开。之后的近三周时间里,一个个奇迹不断出现,或自救或被救,许多被压在废墟下的同胞逃出了梦魇和黑暗,而无数生命,永远压在了砖块瓦砾之下。那一天,以及那一天以后的无数个日夜,我永难忘记。它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无法抹去的,在若干年后的中国史里边,某一章节的开篇注定要以那一天的那个时刻为起点。同时,它一定与网络媒体联系在一起。
至今我依然心存感激和庆幸,幸亏我们有了庞大而逐渐步入成熟的网络。汶川大地震,一道无声的命令,全国的网络媒体以及数以万计的网络媒体工作者全力以赴行动起来,速递信息、消除谣言、稳定民心、凝结士气、监督捐款、爱心寻亲、网上哀悼、抢救献计、重建谏言……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网媒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并在此后3个多月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证明着自己之于国家、人民、社会的朴实的生命情怀和责任担当。
“这次汶川震灾过程,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实施救援的过程,也是网民实施信息救援的过程。”一位网上评论员这样说。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无数网民通过QQ、发帖回复等各种方式号召社会各界向灾区捐款捐物、义务献血,甚至提供了救援的宝贵线索和救灾经验。5月14日上午10点,网上流传起一篇题为《希望大家顶起来!》的帖子。很快,帖子在各个QQ群中广泛传播。在该帖子中,网友称,距离汶川县城往成都方向仅7公里的七盘沟村山顶特别适合空降。5月15日,在该帖经过近2000次的转载后,四川省抗震救灾临时指挥中心军方指挥人员电话联系上了发帖人——茂县女孩张琪,核实情况后参考帖子信息,成功空降汶川。地震发生后,许多网友对地震遇难者进行网络祭祀,献上一束虚拟鲜花,表达对死难同胞的哀悼。
此后,全国哀悼日,很多网站自觉关闭了网上娱乐频道,给死难者以最高礼遇,以告慰其在天之灵;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通过网络发动捐赠活动……可以说,汶川地震救灾,网络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甘肃受灾极其严重,作为甘肃网络媒体工作者,网络阵地就是我们发挥抗震救灾作用的前线。我所在的中国甘肃网,地震发生当晚,开始对灾情和救援工作进行24小时不间断报道,向省内外及时提供最新、最全面和最细致的信息。包括中国甘肃网在内的甘肃网络媒体细致地记录了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同时记录了抗震救灾中的甘肃网络媒体,以及网络媒体工作者。
5月12日地震后半个小时左右,飞天论坛相关的帖子已经有好多,还有陇南网友上传了一些现场图片。下午2点35分网友发的一个帖子,很短时间内就有上百人跟帖,网民心情急切地关注着灾情。
网站评论由我负责。至12日下午5点,兰州往外地的电话依然打不通,幸好网络还畅通,我在网上通过论坛短消息的形式,以最快的速度联系我们的网上评论员,要求他们紧密关注震情和论坛言论,最好能在最快时间内撰写出引导性评论。第二天早晨,我们的网上评论员传过来题为《抗震救灾,我们愿作志愿者时刻准备着》的评论,正是鼓舞抗震救灾士气之作,我立刻编发。自地震发生后,我紧密联系十余位网上评论员,从13日早晨开始,日均组织编发4篇原创网络评论。两周后根据抗震救灾及灾后安置进度,每日组织一至两篇有侧重点的评论。到6月中旬,共推出60多篇原创网络评论。包括《罕见的灾难使民族精神在全世界高扬》、《“陇南灾情比想象得严重”:
迟到的结论》、《甘肃的灾后重建:一个全国性的现实课题》等原创评论,被凤凰网、新浪网、大江网、浙江网、西部网等转载,在网上引起较大反响。同时,自12日晚开始,我自己撰写包括《陇之南,无论再大的灾难都要挺起胸膛》、《陇之南,想尽所有办法救治所有伤者》、《陇之南,以国家的名义哀悼震灾死难者》、《陇之南,重建家园切莫忘记心理重建》等系列网络评论6篇,被多家网站转载。这一时段,每天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组织评论,让网站的声音充满鼓励、人性、理性、坚强,引导网上舆论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对我而言那就是全力抗震救灾。
事实上这也是最能表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党性原则的时候,我们做到了。
地震之后两个小时,中国甘肃网迅速将报道重点转移到救灾方面。13日中午推出汶川大地震专题,同时将网站首页和新闻频道要闻区几乎全部用来做抗震救灾报道。抗灾救援、灾情消息、感人事迹和网络互动等同时推进,全面跟踪四川、甘肃、陕西的灾情动态,发布最新灾情,让大家了解灾情,消息迅捷、内容丰富。在地震的最初几天,网站的点击量也呈几何级增长趋势。
与此同时,一些不负责任的声音和毫无根据的传言在我们的飞天论坛出现,并且一度引起网民的关注。在没有大范围传播前,我们联合各网站发出了“抵制谣言,同舟共济抗震救灾”的网上倡议书。同时组织了题为《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网上评论员文章,随后又组织了《政府应该学会与谣言赛跑》的评论文章,没有给灰暗的声音给予传播空间。把握舆论方向,永远是新闻网站的首要职责,发生如此大的地震灾难,而且就在我们身边,自己要与网站一起,竖起坚定的旗帜。
从13日下午,各家新闻网站推出爱心捐款活动,我们更是积极响应。此后,网上爱心捐款捐物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很多网民急切地把捐助爱心款的电话打到了编辑中心。此时我们的抗震救灾专题的“最新灾情信息播报”、“爱心捐助区”、“网友留言”、“寻亲热线”等栏目,成为关注甘肃灾情的网民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互动平台。来这里的大部分网民都是甘肃在外人员,他们关心家乡的震情,时刻守候在这里查看每一条信息。14日省红十字会的爱心捐款活动在兰州全面展开。我去省红十字会采访,看到一对刚上幼儿园的双胞胎在妈妈的带领下将压岁钱交到了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手中,看到省卫生厅大楼下排着一百多米远的队等着捐款的市民,看到张掖路捐助点有一位老人坐着轮椅将身上全部的钱投进捐款箱……这无数的画面,让我心潮澎湃。我在抗震救灾后方,身在网络报道一线,切身感受到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感人场景。
随后,我利用网络资源,整合各类网络信息,通过论坛和博客向网民介绍有关防震、抗震、救灾的科学知识及卫生防疫等常识。策划“我亲历的这场大地震”感人事迹网上征文,征集网友手中的地震图片、一线素材,多渠道进行网上宣传报道。
进入6月,感人的抗震救灾英模事迹巡回报告在各地开展,我负责全国及省上的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网上直播,组织了甘肃省抗震救灾爱心捐助晚会的网上直播,对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模范的报告作了视频专辑,在网上宣传他们在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作为和事迹,宣传不等不靠、全力以赴生产自救的陇人品格。
3个月来,我和同事们实事求是地宣传报道甘肃、四川、陕西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感人事迹。通过网络及时公布抗震救灾信息,让网民及时掌握地震情况,通过舆论引导和技术处理手段坚决打击谣言散播者,遏止谣言,减轻人们对地震的恐慌心理,对于社会稳定、人心凝聚和稳步有效推进抗震救灾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传播了良好的甘肃形象。
汶川地震虽然已经过去,回顾在网络一线抗震救灾,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真是百感交集。罕见的灾难,让灾区同胞以及全中国人民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也让中国的网络媒体成长为真正主流、敢于担责的新闻媒体。就如一位网上评论员所说的,“灾难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财富。人类也正是在一次次与巨大的灾难抗争中,积累了战胜灾难的智慧”“撕心裂肺般的情感的大起大伏,理应换来全民族的大彻大悟,使我们民族懂得,灾难并不可怕,中华民族只有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灾难就会变成财富,光明也才能写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