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孙朝宗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6988700000010

第10章 经方脚注诠释

孙朝宗中医世家历代以来均重视对经方重点及难点内容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经方的诸多脚注内容更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现择其部分内容罗列如下。

1. 桂枝去皮桂枝本不去皮,其误在晋(误在肉桂去老皮)。仲景指出:“桂枝者,取枝上皮也。”枝上皮,实指桂枝之梢,其味辛轻扬,上行解表。《医宗金鉴》指出:“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也,如何有发汗解肌之功,宜删去皮二字,后仿此。”

2. 咀据《说文解字》记载,,嚼也。咀,含味也。是指品尝药物气味,以鉴别药物的真伪。李杲所谓“古无刀,以口咬细,令如麻豆”,非也。

3.煮米熟汤成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桃花汤,皆注“煮米熟汤成”之词。粳米即今之秫米,一般煮20分钟即熟。通过实践证明,米已煮熟了,而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中之知母饮片、人参饮片以及桃花汤中的干姜饮片却尚未煮透,还有夹生者,所以,米熟尚不可言汤已煮成,必须再加以煎煮,以饮片煮透,效力完全释出为度。此外,方中之石膏亦必须杵为细末入于煮剂。孙氏中医世家在应用此汤时,通常先以宽汤煮粳米,取汤纳诸药煮之,方得药味之全。

4.温粉扑之应用大青龙汤发汗过多,仲景用温粉扑之以止汗,此临时急救之法,后世效之,方法甚多。如《千金方》以煅龙骨、炼牡蛎、黄芪、粳米为粉;《总病论》加陵零香,名辟瘟粉;《肘后方》《活人书》《医方考》《伤寒类方》《产宝》等书,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近代陆渊雷还用市售之爽身粉以扑之。总之,后世止汗之粉,皆由温粉演化而来。

5.去上沫麻黄、葛根二药,入煮剂,仲景皆注“去上沫”三字。麻黄煮沸,其沫略褐;葛根煮沸,其沫白灰。因沫有“令人烦”及“呕吐”的副作用,故去之。再者麻黄取效在皮,功在发散表之风寒;葛根取效在筋络,功在升散清阳,故而均宜去沫。

6.黄耳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脚注“黄耳杯”,此乃古代富家之饮具,有陶制品,还有漆木制品,大小不等。北京博物馆现存有陶制品,盛水量约150~200ml。

7.再煎“药物与水同炖曰煮,单煮药汁加以浓缩曰煎”。仲景柴胡类方,皆注“去滓再煎”。历代医家对此众说纷纭,孙氏中医世家认为,去滓再煎的目的,是以融和药性,使其刚柔相济。

8.子即今之棋字,赌博用的棋子。所谓“如子大”,乃斟酌之意。

9.先食温服桃仁承气汤、乌梅丸、茵陈五苓散、桂枝茯苓丸、己椒苈黄丸等,皆先食服,亦即今之空腹服药法,因病在下焦,使其药物至下焦而发挥效力。《神农本草经》所谓:“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即是。

10.之、洗之 “含水喷洒为,浇灌为洗”,乃古人采用的一种最为简单的退热方法,今人以酒精擦身,亦属此法。

11.糜粥自养十枣汤方注有“糜粥自养”,关于糜粥,《说文解字》曰:“黄帝初教作糜,释名糜,煮米使糜烂也。”这种糜粥,非大麦、小麦之粥,即今之小米粥、谷米粥。此处用之以调补胃气。

12.时当下血抵当丸方后注有“时当下血”,时为一昼夜。抵当丸为破下焦瘀血之品,所下之血,指瘀血。

13.渍之、须臾绞去滓附子泻心汤方中之大黄、黄连、黄芩,取麻沸热水渍泡之。时间不要太长,绞取汁而去其滓。此乃取三药之气,非取其质,故不入煮剂。

14.更衣此指入厕大便,古人衣着富丽堂皇,凤冠霞帔,大便时必须更衣,故名。

15.尿如皂角状服茵陈蒿汤,尿如皂角汁,色正赤,一是湿热下注,一是药物之色素。

16.潦水李时珍说:“降注之水谓之潦……气味甘平无毒”。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之以内清湿热。

17.猪肤猪肤汤之猪肤,指猪肤之外皮,含胶质较厚,煎之为胶汁,其味清香,有清热润燥、利咽止痛之效。若言肤内白肉,则与猪膏发煎方之猪膏同,当予以鉴别。

18.白粉、白饮白粉即米粉(大米、小米均可),米粉煮成薄薄稀粥为白饮,或煮米之薄薄黏汤,亦为白饮,临床有啜粥之意。

19.苦酒即今之米醋。

20.刀环历代关于刀环说法不一,实际是指大砍刀刀柄后的圆环,其环之大,正容下一鸡子壳。

21.清浆水亦名浆水,指淘米泔水,待其味酸为佳,腐臭者,勿用。枳实栀子汤用之以清热除烦、行气消痞。

22.食顷啜热粥发服瓜蒌桂枝汤,以取微汗出,因汗不得出,饮热粥以助其汗。

23.麻豆大麻杏苡甘汤、防己黄芪汤皆为“煮散”之方,以祛在表之风湿,必挫碎,细如大麻豆许,唯有这样,才会使各种药物的效力同时释出。

24.煮饼百合洗方,借甘温之洗法,以祛除周身弥漫之虚热。服煮饼亦啜粥之变法,饼指今之面条,为小麦面轧成。小麦性味甘寒,既补脾阴亦生肺津,主开发玄腑而达邪外出,乃内外兼顾之法。《千金方》作饼,刘禹锡作“汤饼”均是。

25.大便常如漆百合诸方中,唯百合地黄汤言“大便常如漆”,此乃因地黄汁的缘故,别无他意。

26.赤小豆浸令芽出、曝干赤小豆发芽而曝干,由血药而变为清气之品,用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唐容川云:“赤豆发出芽,则能排脓,盖脓乃血后气而化者也,赤豆属血分,而既发出芽,则血从气而外出矣,故以治血从气化脓,其治先血后便,亦是治痔毒消脓者也。”

27.心中恶寒不足者《经方方法论》云:“心中恶寒不足者”,指中风症,其标为实,其本属虚,后世云脱症者,更类于此,心气不足,悸惕畏寒者,临床不可不仔细观察,侯氏黑散方后本云:“心中恶寒不足者”,今人多忽视,实际上乃诊断之要妙处,医乃人命系之,万万忽视不得。

28.韦囊韦囊是用牛皮制成的皮袋囊,为古代军人使用的箭囊,医人用之以盛药可防潮湿。风引汤乃是一种散药,以韦囊盛之,亦便于携带。

29.簿复脊,凭几坐,汗出则愈服续命汤后,以衣被覆盖脊背,以促汗出,如不汗出,更服。这是一种服药后的护理方法,与防己黄芪汤“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水,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的治法是一致的。防己黄芪汤的功效是益气除湿、健脾利水;续命汤的功效是扶正祛风、养血通络。风痱之病,簿覆其脊乃“取其祛风走表,安内攘外,旋转上下也”。

30.炼蜜为丸如弹子大薯蓣丸,由炼蜜合成,如弹球之大,即指传统配制之蜜丸,亦即所谓“每丸三钱,折合今之九克量”。

31.枣膏皂荚丸,因其药力猛悍,为防其损伤胃气,先煮大枣二三沸,去水,再以新水煮大枣熟烂如稀膏状,以送服丸药。

32.石膏如鸡子大厚朴麻黄汤,石膏如鸡子大,约相当于今之60~70g。

33.心下毒痛白术散,为健脾除湿、温中安胎之方。心下毒痛,为肝气郁结而痛甚,心下毒痛倍以芎,因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此方用之,有温肝络、行气血、止疼痛之功。

34.白酒近代医家考证,白酒为初熟的米酒,或今之黄酒。瓜蒌薤白白酒汤之白酒,若用市售之白酒,五六十度许,“七升,取二升”,虽云“分温再服”,亦足以酩酊大醉,用黄酒则无此弊矣。

35.清酒清酒,古人亦称美清酒、无灰酒,实则今人之黄酒(如镇江老酒),古人以酒煎煮药物或浸泡药物的历史很久,非但取其通经活络、调补气血,抑且用之以矫正药物的腥臭气味。

36.井华水、泉水井华水,指清晨井中之水。《本草纲目》说:“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虞博说:“新汲井华水取天一真气浮于水面,用以煎补阴之剂,及炼丹煮茗,性味同于雪水也。”意思是通过沉淀了杂质的水,非常清净。泉水亦同于井华水,清净凉爽,可用于“调中下热气”,主治酒后热痢、消渴以及痈肿热痛等。

37.甘澜水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乃温通心阳、化气行水之方,取用甘澜水煮药,仲景有作甘澜水法。甘澜水亦名千里水、东流水、劳水,实江河之水,其水偏于甘淡,甘淡之性属阳,即指阳水。实践证明,取江河之水浇灌庄稼、蔬菜、花卉,比取泉下之水(阴水)浇灌生长得更加茂盛。仲景取此水,以治脾肾虚弱、五劳七伤、伤寒欲作奔豚及霍乱吐利。历代医家皆以为其“气味甘淡无毒”“甘而轻,不助肾邪”“动则其性属阳”,说明我国古人通过大量的实践,认识到水的性质种类不同,在临床治疗上会起到不同的效果。

38.地浆水亦名土浆水。“掘地深三尺,取其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数沸,澄清汁”即是。《金匮要略》二十四篇、二十五篇中主治:“食生肉中毒”“食诸菌中毒”“误食蜀椒中毒”。考地浆水《本草纲目》谓:“气味甘寒无毒,解中毒烦闷……”《千金方》《卫生宝鉴》《圣惠方》《肘后方》《集简方》等,都有关于其应用的记载,总之不外主治霍乱、中暑、食物中毒、腹痛烦闷者。

39.冷粥、热粥《伤寒论》桔梗白散治寒实结胸,《金匮要略》三物小白散治疗肺痈,云其“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经方方法论》说:“以上二方,方药同而名异,实为一方,所不同的是:进热粥以助巴豆之力,进冷粥……乃缓解巴豆的峻猛之性。”

40.小麦汁、大麦粥《金匮要略》白术散之“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枳实芍药散方以“麦粥下之”,此处指大麦。硝石矾石散方“以大麦粥汁和服”,厚朴麻黄汤方用小麦粥汁,“是以小麦煮汁以除肚痛而止心烦,大麦粥以生津液而止渴”。小麦气味甘,微寒而无毒,只取其汁;大麦性寒咸,无毒,黏而滑,除热下气,可取其粥。

41.一帖《金匮要略》柴胡饮子方后注“一帖”。帖亦做贴。古人的药包上覆以帖封之,一帖,即今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