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6984400000059

第59章 苏昆长堤

“原文”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蘧蒢刍稿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蘧蒢中,候干,则以水车畎去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译文”

苏州到昆山县共六十里,全都是浅水,没有陆路,百姓都因往来涉水感到不便。很久以来就打算修筑长堤,但苏州是水乡,没有地方取土。嘉祐年间,有人建议,在水中用粗竹席、干草等做成墙,排成两行,相距三尺。离墙六丈远的地方再做成同样的墙。捞起水中淤泥填在粗竹席做的墙中,等淤泥干了,就用水车排去两道墙中间的积水,墙中间六丈宽的地方都是泥土了。留下其中一半作为堤基,把它的另一半挖成河渠,用挖出来的土筑堤。每隔三、四里修一座桥,来沟通南北两侧的水流。不久堤就修好了,到现在还给人们提供交通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