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6984400000157

第157章 淤田法

“原文”

熙宁中,初行淤田法。论者以谓《史记》所载:“泾水一斛,其泥数斗,且粪且溉,长我禾黍。”所谓粪,即淤也。予出使至宿州,得一石碑,乃唐人凿六陡门,发汴水以淤下泽,民获其利,刻石以颂刺史之功。则淤田之法,其来盖久矣。

“译文”

熙宁年间,开始推行“淤田法”。议论的人认为《史记》中记载的“泾水一斛,其中的泥沙有几斗。既灌田又施肥,使我们的庄稼长得绿油油”,其中所说的粪,就是淤田。我出使到宿州,发现一块石碑,原来是唐人开凿六座斗门,截引汴河水对下游的沼泽地进行淤田,人民得到了好处,刻了石碑来赞颂剌史的功绩。可见淤田的方法,由来大概已经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