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960—1276年)
公元960年赵匡胤代周立宋,建都开封。北宋开国后,通过收兵权、削相权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同时,科举制度获得极大发展。北宋中叶,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宋仁宗时,出现短暂的“庆历新政”。熙宁时,产生了影响巨大的王安石变法。北宋末,统治极度腐朽,终于酿成“靖康之难”。南宋时期,当权者长期执行求和政策,最终为蒙古所灭。
两宋时期,在技术改进与租佃制的推动下,农业生产获得显著发展;手工业分工细密,工艺先进,其产品闻名于世;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货币流通扩大,诞生了最早的纸币。
宋代科学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朱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及沈括等优秀人物,享誉千古;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元(1271—1368年)
12世纪后半叶,蒙古族崛起于漠北。1206年,铁木真建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在三次西征的同时,南下消灭了西夏、金。忽必烈改国号为元,灭亡南宋,统一了中国。元朝采纳汉法,在各地创设了行省,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元朝统治者既联合各民族上层,又实行四等民族划分,以确保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元朝中叶以后,政治黑暗腐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最终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元朝建立后,农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i手工业发达,生产技术有较大的进步,尤以棉纺织业为突出;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相当繁荣,还产生了大规模的海运。元代文化成就斐然,特别是元曲灿烂辉煌;郭守敬、王桢等学者则在科学技术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明(1368—1644年)
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便竭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方针政策,如废除丞相、创设内阁大学士、改行省为三司、重用厂卫特务等,从而使君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前期政治上强大,“土木之变”后,国势由盛转衰,宦官长期干政。万历时,出现张居正改革。明末,内外矛盾激化,明朝为农民战争所亡。
在前代的基础上,明朝社会经济获得极大的发展。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工艺精湛,商业繁荣,市场活跃,更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明代,封建文化极为繁盛。思想界产生了王守仁、李贽等著名人物;小说成就辉煌,《水浒》、《三国演义》及《西游记》等作品举世闻名;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及徐霞客等科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清(1636—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皇太极时,改国号为“清”。清朝入关后,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王朝。清朝承袭明制,继续强化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先以南书房掌机要,再以军机处为朝廷中枢;在地方则恢复省的建制,以督、抚管理。清中央还通过各种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并在台湾设置府县。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清帝国达到鼎盛,史称康乾盛世。到嘉庆、道光后,社会危机四起,清朝封建统治逐渐衰落。
清朝时期,传统经济达到顶峰,各生产部门技术水平空前提高,商业贸易颇为繁荣。但由于封建体制的压迫,资本主义萌芽只能缓慢地增长。
清朝产生了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及戴震等杰出思想家,曹雪芹、吴敬梓、孔尚任及石涛等著名文学艺术家。史学硕果累累,考据学派名家辈出,并出现了《四库全书》等官修大型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