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6970900000021

第21章 游子难归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五月,孔子一行离开了郑国,直下东南,来到陈国的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他们先投奔司城贞子,通过他会见了陈闵公。陈闵公欢迎孔子的到来,希望孔子能帮助他改变国势衰落的局面。

不久,传来鲁国宗庙失火的消息。孔子说:“这场大火烧的大概是桓公与僖公的庙吧?”几天后又传来消息证实了孔子的猜测。桓公是鲁国八世祖,僖公是鲁国的六世祖。按当时的礼制,他们的宗庙早该在四世以后毁掉。但由于鲁国当权的三桓为桓公的后代,而他们执掌鲁国国政又在僖公之时,出于私心,他们违礼保留了这两个国君的宗庙。这场大火恰恰烧毁了这两座宗庙,孔子于是理直气壮地把此事说成是上天对三桓违礼的一次惩罚。

一天,一只带箭的鹰落到陈闵公的宫廷中死去,有人把这只鹰送给陈闵公。闵公看到这支刻着依稀可辨文字的箭,感到十分奇怪,于是派人送给孔子问问是怎么回事。看出此箭为肃慎氏所造。孔子说:“这是肃慎族制造的箭。从前周武王灭商以后,打通了边远九夷百蛮的交通,命令他们各以自己的特产作为贡物献给周王室,以表示不忘自己的职责,肃慎族贡来用桦木杆、石镞做的箭,长一尺八寸。武王为了表彰肃慎的美德,就把这种箭赐给自己的长女。后来长女嫁给虞胡公,封虞胡公到陈地做诸侯。武王当时赐给同姓贵族珍宝珠玉,以表示对亲族的重视;赐给异姓诸侯远方的贡物,使他们不忘服从周王室的统治。所以赐给陈国肃慎之箭。”

陈闵公听后立即命人到旧仓库寻找,果然找到相同的箭。这件事使陈闵公对孔子的博学多闻惊异不已,给予他很高的礼遇,让他们住最好的馆舍,聘请他充当官府的文化顾问。孔子在陈国的生活比较安定、闲适,除了进行教学活动外,他更多地与弟子们一起到陈国名胜之地或郊野游览。然而,陈国毕竟是一个日趋衰落的小国,孔子在政治上难有什么作为。不久,从鲁国传来了令人兴奋的消息:鲁国执政季桓子病死。临终前,他乘车绕鲁国都城转了一圈,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鲁国也处于衰颓之中,突然悲从中来,叹息说:

“从前鲁国数次振兴,使邻国瞩目。后来我得罪了孔子,使他离职出走,这是今天鲁国难以振兴的原因啊!”他又转向自己的儿子、承袭爵位的季康子说:“我死以后,你执掌鲁国大权,一定要召回孔子委以重任。”

季桓子死后,季康子承袭爵位并成为鲁国的执政。他办完季桓子的丧事后,准备依照父亲的遗愿召回孔子。可大夫公之鱼却不同意,他对季康子说:“以前,先君对孔子未能重用到底,为列国诸侯们耻笑。今天又起用孔子,如再不能重用到底,必然更为诸侯们耻笑。”季康子问:“那么召谁任用为好呢?”公之鱼说:“召冉求为好。”

季康子于是派出使者来到陈国,向孔子师徒传达了召回冉求并加以重用的意向。孔子虽然不在征召之列,但看到鲁国形势的变化,仍然兴高采烈。冉求返回鲁国的那一天,孔子对弟子们说:“这次鲁国召冉求回去,不是小用,而是要大加重用啊!回去吧!故乡的学子们志大才疏,尽管有灿然篇章,却不知如何利用。”

子贡听出了孔子话中的思乡之情,在送冉求时对他说:

“你知道老师对故乡有着多么强烈的思念之情,你这次回去,一旦受到重用,一定想办法让夫子回国。”

冉求回鲁国后,做了季氏的家臣。他一再向季康子进言,希望召回孔子,但公之鱼的话还影响着季康子,他没有很快发出召回孔子的命令。孔子在陈国迟迟得不到召他回国的消息。这时,却传来楚昭王要聘请孔子去楚国,并打算以书社之地七百里封赏孔子的消息。正准备去楚国,楚昭王却在城父生病。他所率领的援陈抗吴的军队也停止了军事行动,准备后撤。这样一来,与楚国结盟的陈国立刻面临吴国更大的军事压力。于是孔子离开陈国,朝楚国奔去。

陈国的南面紧邻蔡国故地,蔡国原是春秋时期一个古老的国家,建都于蔡(今河南上蔡),后迁都新蔡(今属河南),之后由于受楚国的压迫,投靠吴国,迁都州来,改名下蔡(今安徽凤台)。因为楚国、吴国、晋国与郑国连年打仗,原蔡国的故地成为战场,居民逃逸,土地荒芜,城镇村落变为一片废墟,致使方圆近千里的广阔大地,人烟稀少,满目荒凉。这时,楚国已收缩兵力至新蔡一线,由此向北直至陈国的广大地区皆为吴兵占据。孔子一行为躲避吴兵的袭扰,辗转迂回,浪费了不少时间,而仓促离陈时带的那点粮食很快用去大半,待他们发现离楚国还有相当远的路程的时候,已经陷入了饥饿的困境。此时,蔡国人也得到孔子要去楚国的消息,他们认为孔子师徒一旦到达楚国,肯定对自己不利,于是派兵对孔子一行进行拦截。

断绝了粮食,许多弟子都饿病了,不能行走。孔子只得找了个临时栖身之所停下来让子路和子贡去寻找粮食。子路和子贡找了半天,一无所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远远听到孔子那悠扬的琴声。子路想,今天到了这步田地,老师不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还有雅兴弹琴吟唱。子路越想越气,急匆匆走到孔子面前问:“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瞥了子路一眼,停止弹琴,平静地说:“当然有。不过君子能安守贫穷,小人贫穷可就无所不为了。”知道弟子们有不满情绪,就找子路来交谈。子路离开,子贡又来见孔子。子贡退下后,颜回又来见孔子。

他一再向学生说明,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正确的理想和主张不一定为社会容纳和接受,仁人君子也不一定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也不一定得到与他们的智慧、能力、品格相应的礼遇和封赏。正因为理想与现实充满矛盾,坚持理想的仁人君子不仅时常遭受磨难,而且有时需要牺牲生命,因而一贯坚持理想才能显示出他们品格的光辉。

弟子们被他的话所打动。大家一面公推有外交才能的子贡出使楚国,要求楚国予以接应,一面共同动手,挖野菜,拾柴禾,顽强地坚持下去。师徒在陈、蔡之间的旷野支撑了七天。第八天上午,子贡带着满载食物和生活日用品的楚国车队回来了。孔子和弟子们饱餐一顿之后,乘车向楚地进发,不久即到达楚国北部边防重镇负函(今河南新蔡附近),受到此地的地方长官叶公沈诸梁的款待。

楚昭王在城父得到孔子师徒到达楚国的消息,十分高兴,打算以书社地七百里作为采邑对孔子进行封赏。这时,楚国的令尹子西提出了不同意见,楚昭王被子西的一番话说服了,决定不封赏孔子,也不对他加以重用。这年(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秋天,楚昭王死于城父。楚国君臣忙于安葬昭王,再也无暇顾及孔子师徒了。

这期间,孔子曾派子贡等人到郢都与楚国联系,希望能允许他们到郢都去,更希望楚惠王能够召见他们,但一切努力都没有成功。

由于放弃了在楚国从政的希望,何不借此机会在这个陌生之地广泛游历一番,以深入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呢?在楚国的三年里,孔子师徒的足迹遍布北起方城(今属河南)、南至汉水、东到新蔡、西至南阳的许多地方。他曾到白公胜的治邑巢(今属河南南阳南),与楚平王的孙子白公胜交谈。和他的弟子们尽情地徜徉在汉北的青山碧水之间,在山林、河边、田间、道路、邑里,在他们经过的一切地方,与社会下层各色劳动者,如农夫、渔者、隐士、牧童等有过广泛的接触,充分地了解了楚国的风土民情和深植于民间的楚国文化。其中,给孔子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驼背的捕蝉老人和名叫长沮、桀溺的几位隐者。

有一次,孔子与弟子在赤日炎炎的夏天经过一片树林,碰到一个捕蝉的驼背老人。他专心致志地捕蝉,就像捡东西那么得心应手。那犹如松涛般的蝉声他仿佛没有听见,对走到自己身旁的孔子师徒的喧闹,也似乎没有丝毫感觉。孔子师徒们看了一会,对老人捕蝉的高超技术十分佩服。不由得走上前,恭敬地发问:“老人家,您捕蝉易如反掌,到底是有技术呢,还是有道?”老人停止捕蝉,看了一眼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因为我有道,并且经过艰苦的严格训练。训练五六个月,竿头上叠上两个粘丸掉不下来,粘蝉时失手的情况就比较少了。叠上三个丸子掉不下来,粘蝉时失手的情况就可以减少到十分之一。叠上五个丸子掉不下来,粘蝉就会像拾取东西那么得心应手了。

特别是我粘蝉的时候精神异常专注:身体像个树桩稳稳立定,拿竿的手臂像根枯树枝纹丝不动。上下天地之大,四周万物之多,我全然不觉,一心只在蝉翼上。由于我专心一意,不以万物换取蝉翼,为什么抓不到呢?”孔子被捕蝉老人充满哲理的讲述深深感动了。他转过身来对弟子们说:“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说的就是这位老人呀!”

楚国人大概因为受原始的楚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与熏陶,崇尚自然,追求不受礼法约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隐士特别多。他们隐居山野、河畔、湖滨,种田、打猎、捕鱼,自食其力,自得其乐,与孔子积极奋发的入世精神格格不入。孔子与他们相遇,必然发生一些观念上的冲突。

有一位姓陆名通字接舆的隐者,为了避世,假装疯狂。

一次,他远远看见孔子乘车走来,就故意唱着歌迎上去。走到孔子的车旁,他放慢脚步,款款地唱道:“凤鸟呀,凤鸟呀!为什么德行这样衰微了呢?过去的已经不能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追寻。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从政者太危险了。”他所表述的观点,孔子当然不同意,就准备下车与他交谈。接舆却赶快走开,有意不与孔子交谈。他大概只想向孔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却无意与孔子进行辩论。

又一次,两位化名长沮、桀溺的隐士在一起耕田,正巧孔子经过那里。一条大河挡住去路,孔子就叫子路去问两人渡口在什么地方。长沮问子路:“那个驾车的是谁?”子路回答:“是孔丘。”长沮又问:“就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子路回答:“是的。”长沮不以为然地说:“他应该知道渡口在什么地方呀!”子路看到他拒绝回答,就转而问桀溺。桀溺问:“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依然不回答渡口在什么地方,只是发议论说:“现在天下大乱,就好像洪水滔滔,你们同谁一起去改变它呢?我看,你们与其跟随逃避坏人的人,还不如跟随逃避乱世的人呢!”说完以后,再也不看子路,就专心一意地去用耱(古代一种农具)平整土地,覆盖种子了。

子路知道同他们已无话可说,就回到孔子身边,把长沮、桀溺的话复述了一遍。孔子听罢,长叹一声,失望地说:

“我们是人,总不能同鸟兽一起生活吧!我们不同世人在一起又同谁在一起呢?正因为天下大乱,我才积极参与改革。

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会参与改革社会了。”尽管孔子感到桀溺的话并非全无道理,但他并不放弃“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积极人生态度。

又有一次,子路在随孔子漫游时落在了后面,途中遇到一位迎面走来的老人,用拐杖挑着耨(古代锄草用的农具)。

子路问老人:“您看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能算是老师呢?”说完将拐杖插在一边,就去锄草了。子路拱手站在那里,同老人拉家常。老人锄完地,就同子路一起回家,留子路住宿并且杀鸡、做黄米饭给他吃,还让两个儿子出来拜见了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并告诉了他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呀。”孔子认为这位隐士没讲述自己的观点十分可惜,就让子路第二天再回去看看,顺便同老人更多地交谈一下。可是子路赶到老人家时,老人却已经走了,仿佛知道子路还会找他似的。子路大发感慨说:“不出来做官是不义的行为。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就能废弃呢?隐者想使自身洁净,结果却乱了君臣关系。君子做官,就是要实行君臣之义呀。但我们的主张行不通,自己是早就知道的。”与子路面对颇有道家之风的隐者,都鲜明地坚持儒家的观点,不放弃对于国家和百姓的责任,“尽人力而听天命”,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

尽管他们对自己的主观努力能否澄清乱世没有把握,但却坚定地认为只有尽自己最大的主观努力才不会留下遗憾。应该说,这种生活态度较之隐者逃避现实、放弃责任更有积极意义。

师徒在楚国北部地区依靠叶公的资助,过了三年平静的生活。

这时,应鲁君之命出使吴国的子贡在完成使命后回到孔子身边,带来了故乡和亲人的许多消息。孔子再也坐不住了,想马上赶回故国。可是,因为得不到鲁国执政季康子召他回去的命令,他还不便自行返国。孔子最后决定先回到卫国,等时机成熟后再就近返回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