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追梦
6968300000024

第24章 女人四十也风采

金色的十月,阳光格外美丽。暖暖地洒在身上,那般柔情,那般妩媚。夫动员我出去走走,欲帮我选购一件秋装。他不赞成我每逢双休日总是抱本书待在家里。他劝我在工作之后放松一下自己,他劝我在敬老爱小的同时,也要善待自己。我理解夫的一片深情,便欣然答应同他一起出去逛逛。

细想想,真有点儿亏待自己。儿时,从不敢奢望父母为我买新衣。脚登母亲做的鞋,身穿母亲织的衣。在学校勤奋学习,回到家,放下书包就去拾柴禾、割猪草。记得十六岁那年,我和几个女生表演的舞蹈被选中,派往天津海河慰问演出。头一次出门,依然平时装束。看到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身着新衣,脚穿白塑料底鞋,心里那个羡慕呦!但我很快使自己回到现实,生活的贫穷使我变得很懂事。

工作了,很想美一美。但每月二十元的收入使我不敢想入非非。我依然学生装束,省吃俭用,稍有节余便用来孝敬父母。直到结婚也没舍得买件漂亮衣服打扮一下自己。

月收入为三十九元五角六分时,我做了母亲。有了儿子,工作之余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儿子身上。微薄的收入要为儿子购买吃的穿的用的玩的,自然把自己扔在了脑后。儿子会站会跑了,儿子会说话会讲故事了,儿子戴上了两道杠,儿子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儿子当上了市级三好生……我为儿子的成长做着一切平凡而琐碎的一切。儿子上初中时迷上了计算机,尽管囊中羞涩,还是狠狠心为他买了台PC机。两年后,儿子所学的知识,所编的程序在PC机上已无法施展,梦想要台386,我们又倾尽所有满足了儿子的要求。可给自己,我依然舍不得买一盒化妆品,买一件漂亮衣。人们常说逛商店购物是享受,不爱逛商店的女人大概为数不多,我便是其中的一位。身居闹市中心,一年到头懒得进商店。一是囊中羞涩,二是怕浪费时间。有空特想待在家看看书,练练笔,提高一下自己。若不是夫的劝说,真难得有一份逛商店的好心情。“到了。”夫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挽着夫的胳膊走进一家服装店。他看中了一件戴帽子的红色外套,让我试试。虽觉艳,我还是着装后立在了镜前,果然精神漂亮。夫叫好的同时,已麻利地付了款,大概怕我反悔。我站在镜前左顾右盼,犹豫着该不该买?毕竟四十出头了,能穿如此艳丽的红色长外套吗?敢穿它上班吗?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勇气。

回到家中,夫再次让我穿上红外套,让儿子评判。儿子的眼睛一亮:“哇!妈妈穿红装好漂亮。”在他们父子俩的鼓励下,我鼓足勇气穿上红外套上班去了。人出家门,勇气却丢在了家里。踏上班车,便觉浑身不自在。为了避免同熟人讲话,我低垂着头佯装闭目养神。到了单位,我依然低着头匆匆穿过走廊去开自己工作室的门。不料被一位年轻小伙子看见,他一个“真……”字刚出口,我忙示意他别出声,怕引来众姐妹的品头论足。他意会地笑笑,由衷地冲我伸出了大拇指。一位时髦的女士,长发飘飘地走近我,送来真诚地赞美。在家人和同事的鼓励下,我大大方方地身着红外套穿梭在上下班的人流中,有一种禁锢已久的观念和习惯突然释放的快乐,顿觉脚下生风,似乎真的年轻了许多。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注意过自己的仪表,也许是感到女人的好容颜即将失去的缘故吧?揽镜自照,深感岁月无情,时光流失得太快,还没有很好地一览风光,怎么就已进入不惑之年?每每想起,心中便涌出几分怅惘,几分无奈,几分伤感。

少女时,曾对别人的赞美那么不以为然,因为青春属于我,青春本身就具有一种无需任何修饰的美丽。曾经对年龄那么慷慨地超前支出,刚二十冒尖儿,就满不在乎地说快三十了,到了三十出头,又漫不经心地说快四张了。除了填表,闲聊中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重复过自己的年龄,总是夸大其词往大处说。如今真的步入不惑之年,才感到以往每一个年龄都是那么美好。怎么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就如同猪八戒吃人参果般,咕噜一下转瞬即逝。由此想来,将来步入白发苍苍的老年,一定倍感四十岁也是一个不错的年龄。我庆幸自己现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

是的,四十岁也是美好多彩的年龄。有人说四十岁是女人一生中的第二巅峰,既有岁月没有完全带走的红润脸颊,又有岁月人生磨练后的凝重深沉。可以不再为嗷嗷待哺的婴儿牵肠挂肚,有了足够的时间去进一步学习、提高、充实自己。四十岁的中华女性,是欣逢盛世,是长在改革沃土上的红枫树,别有一番迷人的景色。

身为工薪阶层,市场的冲击,厂子的不景气,虽无法和挣大钱的人相比,但买两件中低档服装的能力还是有的(只要舍得)。衣着并非因其昂贵才能显出美,量入而出,少花钱也可以穿出自己的风格和优雅。青春年少时,想美无条件美,想美又担心被说成小资产阶级情调。如今想美又觉得年龄不适。其实,这当属自己对自己的束缚,有谁规定四十岁的女人该穿什么不该穿什么?不必用昔日的眼光来看待今日四十岁的女人。

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观点也在变。去掉顾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尽情展示四十岁女人的风采吧。

1996年9月27日《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