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谛听生命的呢喃
6967400000065

第65章 泥火盆

严冬时节,外面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我坐在装有暖气设备居室里的沙发上悠闲地喝着茶水,嗑着瓜子,从电视屏幕上领略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觉着新时代的脉波,不由得想起了我家的那只泥火盆来。

泥火盆是穷苦人的喜悦、命根子,看到它,仿佛看到了瑰丽的宝石。火苗的燃烧把一家家的人团结在它的周围,大家把手凑在火盆边的情景我永远不会忘记。火盆里的炭火在一天内的颜色各有不同,它的热度也有所不同。先是裸露的红炭,热度最高,刚一接近它,就能烤得你额上流汗,满脸放光。然后是一层薄纱似的灰烬,表面抹上不太炽烈的玫瑰色,这时,它的热度稍减。待一天将尽,火盆上面掩盖着一层轻柔的白色,伸手摸一摸,上面还有些余温。我每天享受着它的温暖,我的梦想或回忆随着它的燃烧而点旺,又随着炭火的熄灭而缓缓淡去。我的整个童年就是瞅着它度过的,体会火盆给家里人带来的温暖,曾希望我的心同它相似,愿天下人冬季都能有火盆取暖,让他们与我共同享受到你的温暖。

那些年,泥火盆是乡间每家农户唯一的取暖用具。记得有一次,刚刚懂事的我搬来小板凳坐在一旁观看母亲打制泥火盆。见母亲将一些猪毛、麻头之类的东西剪成寸长的一段段,均匀地撒在一堆沾土上面,舀来几瓢开水和泥,再用小火铲翻几个过,闷一会儿,让水渗透。然后,母亲用干柴似布满青筋的手用力揉搓那一堆泥,直揉得它柔软韧性了。

母亲拿出一只大瓦盆,用来做模具,底朝天放在撒有柴灰的平地上,开始往瓦盆上一块块贴泥巴,还一边贴一边用力拍打,使之贴紧巨薄厚均匀,贴完,盆的雏形就形成了,放在一旁阴干。过了几天,大约大半干时,用瓷碗碎块或瓶子之类将其表面打磨光滑,再用剩余的泥巴捏出盆沿和盆底贴上去,一个光滑可人的火盆经过母亲精心制作终于完成了,犹如新出土的文物。

滴水成冰的日子到了,人们的生命中交织着冰和雪,我无心欣赏外面琼花玉树的美景,那一段无处藏身的寒冷让我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每天清晨,母亲将那只泥火盆盛满柴火,放在屋子中央,屋内顿时暖意盎然。

每天放学回家,一推开房门,就觉得热气扑脸,母亲将火盆里的柴火拨得旺旺,让我们赶快脱掉衣帽,来火盆前烤一烤。乡村的孩子平时没有条件买零食,有时候母亲拿来几穗颗粒饱满的老玉米,在火盆里烧玉米花给我们“打牙”,爆开的玉米形成了一朵朵洁白的花朵,如棉花桃一样,让人看了食欲大增。随着砰砰爆响跳得满屋子,我和弟弟喜不自禁,一捧捧捡来,咯嘣咯嘣地嚼着,直觉得又香又脆,过后,口内还久久留有余香。有时候,我与村里的小伙伴们围坐在火盆边,一边取暖一边讲听老人们讲故事,我们也谈论故乡,憧憬我们美好的将来和山村遥远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