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热爱
6957000000030

第30章 长城古道千里行

一旦循着人生之路走到大远方,在以前仅仅偶然结伴同行的很多人,如今再仔细观察起来,才知道他们已经成为千真万确的忠诚盟友。

──卡萨罗

2002年5月4日,青年节,北京各大高校联合举行一次“五·四长城环保活动”。作为大学生志愿者,跛千里也报名参加了这个有上千名学子参与的大型旅游公益活动,他的编号为00323.

凌晨六时许,天宇空明大地寂静,跛千里所在的北京大学学生在校西侧门集合。七时许,坐上两辆大巴,开往学院路上的地质大学东门,汽车载满人后就开始向目的地出发了。

跛千里是北大在读的古代文学三年级研究生,今年7月份毕业。为人乐观朴实,对疾患的折磨安之若素;又不乏迂腐才情,常常是谈春秋胸罗锦绣,讲礼制口吐珠玑。他生平最大的愿望与梦想是“三寸笔写尽不凡事,三尺剑管尽不平事”。前者以义理、考据、辞章、风格兼长为主,后者以拳脚、剑法、内功、暗器同胜为要。跛千里有敏锐的审美感受,细腻的内心情感,活跃的艺术想象,独特的文笔范式,以此为主要,“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做文章”。

今天的跛千里也沾上了青年节的精气神儿,神采奕奕,身着绿色大襟方格衬衫,灰蓝色棉布牛仔裤,脚穿平底布鞋,一改往日熔经铸史的尊容,换就一副泊俗遣累的休闲态度。跛千里把一粒牛黄解毒片放到嘴里,吞下几口矿泉水,看旁边长发女生写日记专心致志的样子,看车外空间由都市景象渐变成田园风光和乡野情调,怡然自得地想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悖谬理论。

大道如天,各行一边。各路车马纷纷前后脚向目的地聚集。本次活动分两批分别从金山岭和司马台徒步向对方起始地行进,旅游观光的同时,沿路拾拣行人随手丢下的瓶瓶罐罐等垃圾。跛千里这一路是从金山岭起步,沿未修复的古长城段,直至司马台。

这段长城人迹罕至,走过一段齐整的台阶,接下来就是禁止游人通行的荒烟古道了。志愿者们是被特批的,跛千里十分高兴有这个机会看到原始风貌的长城。这里古代是流血杀伐挫骨扬灰的硝烟战场,现在满眼是乱石青草风蚀雨侵的沧桑景象。跛千里一路踯躅走来,每走一段距离就会有事先安排好的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伸手帮忙拉扯一把,其中有个紫恤学长对跛千里格外照顾。他用有力的大手搀扶跛千里登梯下坡,一边还说着钦佩和鼓励的话:上帝给了你超于常人的痛苦,必然也给了你超于常人的承受能力!善良学友的益助让跛千里感到心里很温暖,使他自信:如果没有超出常规的东西,常规的存在就是多余的。他认为自己就是上帝违规操作创造出的结果。

紫恤学长体格魁伟,相貌英俊,性格温润,言语和善。他那毫不盛气凌人的含蕴浑朴的厚道作风,给跛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跛千里告别紫恤学长,继续沿土石路与周围陌生学友向前奔竞,“不起奔竞之志,其志自弱”,怎对得起这青山一脉的大好春色啊!

紫恤学长对跛千里的扶助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个黑青年主动过来要和跛千里一起走剩下的路程。不远处,风华雅丽的光少年和清纯淡雅的馨少女发生跛千里弄不懂的争执。当他们发现这位腿脚不灵便的队友,立即停止了薄如蝉翼般的宿怨,顾盼佛如地向跛千里靠近。馨少女有一张光鲜粉嫩的脸蛋,一见出人意表的跛千里便玉齿微现,梨窝浅露,与刚才雪绽红梅般的疾言厉色简直判若云壤。身穿绘有英文字母与后现代图案的花布大背心的光少年,肤如莹玉,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他友好地问跛千里:为什么明知自己不便,还要参加活动并且如此不甘示弱?跛千里回答:跛足的人也能行至千里,关键看他走不走。一个太爱自己的人,往往就是灭亡自己的人。光少年、馨少女、黑青年谘诹善道,察纳雅言,不禁从心底生出敬意和感动。于是四人结伴而行,一路山风荡漾,山草泛绿,山石嶙峋。光少年和馨少女偶尔娇声嗲语,这对金童玉女像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恨不得成为意中人某种不堪柔握的使用工具而得以亲近。四个年轻人携手同游,将疲累抛诸脑后,在长城残破的古垛口,留下他们青春的剪影。感知酬德,聊副于心期;遁迹尘中,栖心于物外。

四人到了一个相对平阔的地方歇息。跛千里坐在横亘的城墙上,拿出鲁迅的《野草》,用心体会以身实践“倚长城读野草”的幽远深奥的壮美境界。光少年举起相机,郑重其事拍摄下这一画面:远处峰峦叠嶂,近景长城古道,一位文学青年,捧读历史华章。馨少女和黑青年这一刻也理解了跛千里此次穿行长城的全部意义。这一珍贵的瞬间为他们萍水相逢的友谊正式开始计时。

风起,碎石黄土尘沙。云散,高天澄清一气。从司马台而来的队友在座座雄踞的颓败的烽火台上与跛千里的队伍相遇。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人稀时三三两两擦肩而过,人稠处摩肩接踵蛇走龙行。跛千里凝注蜿蜒前展的长城两边蓊蓊郁郁的绿树,那骋人胸次的绿渐渐化成无边无际的淡兰色汪洋。这是江湖,他是江湖三尺剑。黑青年问剑:正义与寂寞。跛千里语重心长地答:正义一向是江湖上最寂寞的名字,但也最耐得起寂寞。黑青年感同身受,突然觉得自己外表的冷峻根本掩饰不住内心的柔弱。心像豆腐一样,而这胸腔左处的豆腐比地上的石头硬。

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卧桃园中。跛千里从斜挎的墨绿色小帆布方包里取出一条海蓝色方巾,擦了一下已润湿头发的汗,望着铁索吊桥和桥下碧蓝的流水,长呵一口气:我们到了!五个小时后,志愿者们在写有“司马台长城”的方形巨石前留下最后一张倩影,未知能否得见来日云天,依然是,来时风霜,去时风沙?无端料想他日聚首之地何处?答曰:心地。

得掷且掷即今日,人生百岁驹过隙。方外有句错得很对的偈语:夫亦空妻亦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朋亦空友亦空,各奔东西路不同--逝者已去,生者何堪?正是:扬威玉帐,但期心豁于生前;同梦兰堂,不觉命悬于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