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中国历代名案
6956400000013

第13章 杨乃武与小白菜

清朝末年同治光绪年间,曾发生过好几起奇案、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就是其中一件,甚至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发生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浙江省余杭县余杭镇发生了一起命案,豆腐店伙计葛品连暴病身亡。他的妻子毕秀姑和秀才杨乃武作为犯罪嫌疑人,被严刑逼供后招认罪状。杨乃武家住余杭镇,33岁时中了举人。为人正直,爱打抱不平,所以看不惯余杭镇的知县刘锡彤的一些做法,两人因此结下积怨。刘锡彤怀疑杨乃武与葛品连的妻子毕秀姑通奸,怕事情败露一起用毒药毒死葛品连,于是将杨乃武和毕秀姑二人拘押,并严刑逼供,使两人屈打成招,被判死刑。杨乃武的姐姐杨淑英、妻子詹氏不服,屡屡上诉,但都因为刘锡彤贿赂上下,官官相护,使此案依旧维持原判。但这个案子惊动了朝廷中一批主持正义的官员,他们联名上诉,要重查此案。慈禧太后亲自过问此案,朝廷下旨,由刑部开棺验尸,真相大白,冤案才得以昭雪。

家住余杭镇的葛品连在豆腐店打工,靠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毕秀姑18岁和葛品连成婚,人长得漂亮,常穿绿白衣裙,人送外号“小白菜”,小白菜和葛品连结婚后租住杨乃武的房子。杨乃武和毕秀姑经常往来,两家相处得很和睦。因为杨乃武中过秀才,能识文断字,所以秀姑会经常到杨乃武家聊天,杨乃武也教她识字。这样时间久了,街坊邻居就开始有闲言碎语了,大家开玩笑说“羊吃白菜了”。这些话传到葛品连耳中,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开始怀疑起来,于是搬出杨家。十月初七的那一天,葛品连觉得不舒服,浑身发热,双膝红肿,毕秀姑劝他不要去豆腐坊干活了,在家里面好好休息一下,他不听仍然坚持去豆腐坊帮工,初九的早晨回到家里,就开始浑身发抖,体内有寒症,喉咙中好像有东西堵着,口里还吐出了白沫,毕秀姑托人买来东洋参和桂圆熬成汤给他服下,但仍不见好转。把医生找来,说是痧症,开了处方,服用之后仍不见效果,一直到晚上气绝身亡,家人悲痛万分,给他换了衣服,尸体并没有什么异样。

直到初十那天晚上,尸体开始有变化了,口鼻中有淡淡的血水留出来,葛品连的干娘怀疑是中毒而死,于是告到衙门要求验尸。知县刘锡彤听说后亲自率领验尸的官员前往验尸,验尸的人叫沈祥,他早和刘锡彤商量好了,把血水灌入葛品连口和鼻子中认作“七窍流血”,银针在咽喉处试探后拿出见有青黑物,认作是服毒致死。于是将毕秀姑抓进大牢,逼她承认与杨乃武私通后谋杀亲夫。秀姑不认,于是他便用夹手指的刑具残酷地夹秀姑的手指,秀姑忍受不住便承认了与杨乃武私通,然后用买来的砒霜毒死丈夫。刘锡彤随即传杨乃武对质,杨乃武不承认,大骂知县诬陷人。虽然杨乃武是新科举人,本不该用刑,但刘锡彤和上面打好了照面,然后对杨乃武动用重刑,杨乃武也被迫承认了。刘锡彤认为案子已经基本属实了,然后将验尸结果和审讯的情况报到杭州知府,杭州知府陈鲁听信知县的一面之词,对杨乃武又施以酷刑,逼他录口供。杨乃武只得被迫胡编一通,说是以毒老鼠为借口,到钱宝生药铺买来四十文钱的砒霜,交给毕秀姑,让她投毒的。为了获得钱宝生卖砒霜的旁证材料,刘锡彤回到余杭镇传讯钱宝生核对,但钱宝生声称自己家开的是小店铺,根本没有卖过砒霜。县衙的人对钱宝生威逼利诱,让他大胆地承认,不会连累他,要是不承认的话,杨乃武的证词中提到了他,一定会加重治他的罪。钱宝生于是作了伪证,还开出了卖砒霜的票据。杭州的知府陈鲁见到三个证据都齐了,就上报给浙江巡抚杨昌睿,杨昌睿认为案情属实,以“谋夫夺妇”罪上报刑部执行。杨乃武不忍心含冤受刑,于是在狱中写下诉状,申诉冤情,让自己的姐姐杨淑英带出去上访。

杨淑英和杨乃武的妻子詹彩凤,带着诉状一同上京到督察院控告,结果无人理会的二人反而被押送回浙江。第一次上诉失败后,杨淑英找到了杨乃武在杭州的同学吴以同,当时吴以同住在胡雪岩家中,正巧当时的兵部侍郎夏同善期满回京,路过杭州,胡雪岩为他饯行。在席中吴以同说出了杨乃武的冤情,夏同善答应回京后有机会的话定会帮忙。随后,杨淑英和詹彩凤又第二次来到京城,夏同善介绍她们遍访了三十多位浙江籍在京官员,并将写好冤情的状子投递到刑部。夏同善又联系到翁同龢,将案子的内情说给了慈禧太后。朝廷下旨派礼部侍郎胡瑞澜为钦差,到杭州复审此案。刘锡彤得知此事后,买通了上面的人,所以此案的审理仍然用大刑,杨乃武的两个腿都夹断了,毕秀姑的手指也被彻底夹断了,两个人在重刑之下再次含冤受诬,胡瑞澜将案子报到刑部。刑部却发现案情有疑点,有多处不符合常情,于是奏报到朝廷,又令胡瑞澜重审,并下旨这次会审不准动刑。杨乃武和毕秀姑这次虽然拼死翻供,但因为重要证人钱宝生已经病故,无法对质,案子还是无法重新审判。

吴以同又联合浙江三十多士人联名奏请,请求将犯人押到京城审问,夏同善等京城的多名官员一同在慈禧太后面前为此案说话。朝廷下旨将此案的卷宗、人犯、证人连同葛品连的尸体一起押运到京城,刘锡彤也一同前往,刑部、督察院和大理寺一同会审,杨乃武详说了案情的经过,否认和毕秀姑通奸的事,更不承认投毒。毕秀姑也口呼冤枉,照实直说。又审问了尸亲及证人,提审了验尸的沈祥、药铺伙计等人,他们都意识到案情的严重性,一一供出实情。接着,又开棺验尸,发现尸身确属病死,并非中毒身亡,蒙冤三年多的案件终于真相大白了。

二月十六日,清廷下谕,革去刘锡彤余杭县知县职务,发配边疆赎罪。杭州知府陈鲁、宁波知府边葆诚、嘉兴知县罗子森、候补知县顾德恒、龚心潼、锡光草率定案,予以革职。侍郎胡瑞澜、巡抚杨昌睿玩忽人命,也予以革职。其他人员也已拟罪:沈祥杖打八十;门丁沈彩泉杖打一百,流放三千里;毕秀姑因为不避嫌疑,致招非议,杖打八十;杨乃武不遵礼教,革去举人;钱宝生病故,免去刑罚。

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历经三年又四个月,案情曲折,轰动朝野。杨乃武出狱后,已是倾家荡产,生活苦难,他依靠亲友的帮助,赎回了几亩桑地。这时他虽然只有36岁,正当年富力强的有为之年,但经过这场灾难,早已是心灰意冷,轻易不与外界交往,专心致志研究孵育蚕种。余杭盛产丝绵,行销全国。杨家世代养蚕,对育种有一定的经验。过了三年,杨乃武所育蚕种的名气就传开了,远近都来购买,他家的蚕种牌记是“风采牡丹,杨乃武记”。凡是杨家卖出的蚕种,都盖上了这个牌记。每到育种时,全家大小日夜忙碌,家里生活也日渐好转。杨乃武就是这样安静地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1914年患疮疽不治而死,享年74岁,坟墓安在余杭镇西门外安山村。毕秀姑出狱后,在南门外石门塘准提庵削发为尼,法名慧定。庵里没有香火,以养猪、养鸡为生。从此就在青灯古佛旁、晨钟暮鼓中了却残生。她的墓塔建在余杭东门外的文昌阁旁,为了表白自己的清白和坦然,墓址选在河岸路旁。1930年圆寂,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