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强国之路20年
6949400000038

第38章 新时期的精兵之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军认真贯彻邓小平关于加强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指示,军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新时期的精兵之路,国防科技和军事技术取得了很大发展。自卫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有效地保卫着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安全、统一。

一、国防科技与军事技术的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是,新中国仍面临着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和战争威胁。为了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队伍,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集中力量,建设国防工业。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不仅有强大的陆军,还要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国防工业、兵器工业、航空工业、船舶工业、无线电工业,拥有了自己试制成功的原子弹,发射了自己研制的卫星。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战略指导思想一直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思想,摊子铺得过大,而在常规部队的武器装备、通讯联络、后勤支持以及复杂行动方面所进行的训练显得不够。“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有外部观察家说中国人民解放军还基本上是“没有武装的巨人”。

基于这样一种状况,新时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下大功夫在我军的国防科技发展和军事技术的提高上。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两个阶段。

第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恢复期。

这一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主要抓了像恢复科研秩序,恢复和增建国防科技工业高等院校,加速武器装备发展,调整国防发展部署,成立国防科工委等工作,使国防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1977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大力抓好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研制。

为了完成洲际导弹的全程飞行试验和发展航天技术,1980年,中国建成了自己的远洋测量船队,这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海上综合测量跟踪站。这样,中国就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法国之后,世界第四个具有海上跟踪测量能力的国家。它为执行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的研制以及其他航天器飞行试验任务提供了性能良好的海上活动跟踪测量条件。80年代,中国的洲际导弹、潜地导弹研制成功,通信卫星也于1984年4月8日顺利升空,成为中国国防尖端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在核武器研制方面,1969年至1984年,中国先后进行了9次地下核试验,获得了大量的资料。1986年起,中国政府宣布不再进行污染大气的大气层核实验。1983年,中国的导弹核潜艇研制也获得成功,可以实施水下发射潜艇导弹,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导弹核潜艇的国家。

在常规武器的研制方面,中国军队也有了很大的思想转变。1977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武器装备发展“以常规为主”的决策。在抓重点任务的同时,要加快解决常规武器的齐装配备和新型武器装备研制的步伐。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陆军武器装备研制水平明显提高。

70年代,中国已经初步形成地雷、火箭筒、火炮相结合的反坦克武器系列,但这些武器对付先进的坦克能力较低。因此,研制高效能的反坦克武器成为“六五”的重点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1984年,中国初步形成了地雷、火箭炮、火炮、导弹相结合的反坦克武器系列。

在防空武器方面,1984年也初步形成火炮、导弹相结合的防空武器系列。

在压制兵器方面,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国务院、中央军委先后批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借鉴,研制成功了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射程、高威力、高密集性和机动性的大口径火箭炮系列。

通过自力更生,80年代初,中国也研制出了在火力、火控、防护、通信等方面都比较先进的坦克和装甲车系列,在主战坦克的基础上,还研制了指挥坦克、装甲指挥车、履带装甲运输车、水陆装甲运输车等,提高了中国装甲机械化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我军还重点发展了系列中高空高速歼击机,如1980年开始研制、1984年试飞成功的性能优良的中高空高速全天候歼7Ⅱ型飞机、高空高速全天候飞行的歼8Ⅰ型飞机。改型研制了轰6型加挂空舰导弹系统的飞机。在改进和研制各种飞机的同时,也在飞行武器上作了很大改进。

在军事电子方面,由于过去技术落后,拖了国防尖端技术和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后腿,中央军委也十分重视军事电子水平的提高。80年代初,先后研制、生产了微波统一系统、雷达、电影经纬仪、遥感、遥控、导航等200多种5000多台电子和光学设备,基本形成了从中国大陆到海洋的导弹、卫星测控网,使中国的综合测控通信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此外,中国还完成了亿次机及各种计算机、配套电子设备等的研制生产。这些高水平的技术成果为我国国防工业的初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80年代后的改革发展期。

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继续趋于缓和,中国进入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阶段,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变化。国防科技工业贯彻军民结合方针,把发展国防科技摆在军队装备建设的首位。打基础、上水平、跟踪世界先进技术,保持发展后劲,使国防科技向着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在这一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首先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如调整国防科技管理体制,成立了新的“中央专委”(即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委员会)加4了围防科技工业的统筹和集中统一领导;调整国防科研和生产能力,压缩规模,减少重复,精干科研队伍;加强预先研究和技术基础研究,增强新兴技术的科研能力;改革国防科研费用的拨款办法,将费用分三类,即武器装备研制费、应用和基础研究费、技术基础费。实行分类管理,各项费用专用,保证国防科研能按照战略要求均衡发展。

1986年,国防科工委根据国家“2000年的中国”发展战略要求,开展了“2000年的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专项研究工作,各有关部委、各军兵种、军事院校等几十个单位,组成了18个专题报告研究组、13个分报告研究组和1个总报告组,进行了由上百名专家在内的2000多人参加的大规模、高层次、跨部门的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确定了国防科技的发展目标和选择保证目标实现的优化策略群,具体提出了2000年中国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

这一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最大特色就是完成了由国防科技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向为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由单一军品结构向军民结合多种结构的转变。民品开发和民品生产不仅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防科技走向协调发展的轨道。

1989年9月,李鹏在会见钱学森时指出,我们既要发展科技,又要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也强调,对国防科技、高技术的发展决不能放松,并注意常规武器与世界的差距。国防科技一定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出成效。

遵循这些思想,我军在常规武器建设方面,战略导弹和核武器、航天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

常规武器装备方面,我国已走上自行研制阶段,而且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陆军武器装备,是历史上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好的时期。防空武器方面,80年代后期我军又研制出一批新型武器设备,如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的红樱5号和红樱5号单兵肩射防空导弹;具有机动、可靠、自动化和快速反应性能的红旗7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填补了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的空白;海陆通用的中低空红旗61号防空导弹武器系列;反应快、火力强的88式双管37毫米自行小高炮;火力猛、重量轻、操作方便的87式双管25毫米高炮;结构简单,重量仅为54式高射机枪1/4的85式12.7毫米的高射机枪等,这些新型武器装备构成了弹、炮结合,以导弹为骨干的超低空、低空、中低空的野战防空体系,有力地加强了野战防空作战能力。

在反坦克武器方面,性能好、精度高的红箭8号反坦克导弹于1985年研制成功。同期研制成功的86式100毫米滑膛炮,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高膛压、高初速、大威力的反坦克武器系统。新研制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火箭布雷系统,反坦克子母弹、新型穿甲、破甲弹等,均增强了反坦克武器的战场机动能力。

在坦克和装甲车辆方面,中国也采用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坦克的主要优点,自行研制制造了88系列坦克、551型轮式步兵战车和履带式火箭扫雷车等。另外轻武器的研制生产也达到了同时期的国际先进水平。

在海军舰艇方面,国防科技“七五”计划重点研制了新型导弹驱逐舰、多功能护卫舰、新型常规动力潜艇、反舰导弹和水中兵器等第二代海军舰艇和武器装备,着力提高反潜、防空、反导、反舰各类武器系统的攻击能力,信息的反应处理能力,电子、水声的对抗能力和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在此期间,低空超音速反舰导弹和高性能轻型自导反潜鱼雷等武器装备的研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在军事电子装备方面,根据中央军委提出的军事电子装备发展以侦察情报、通讯指挥、电子对抗为重点的要求,研制出了一批新型的雷达、通信、电子对抗、敌我识别等电子装备以及符合军用的系列型谱的加固型微型计算机、超小型计算机和外部设备。这些设备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在战略导弹和核武器研制方面,1985年5月,中国首次用机动发射装置成功地发射了地地固体战略导弹,宣告了中国机动发射的固体核导弹的诞生。同时,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在战略导弹核弹头研制定型工作的同时,根据小型、机动、突防、安全、可靠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新的设计理论和制造工艺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8年4~5月,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在南海海域进行了极限深潜、水下高速航行和大深度发射鱼雷的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这一时期最值一提的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仅1985年到1989年,中国就成功地发射了9颗卫星,为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已形成了综合性较强的导弹、卫星测控网。通信系统建成了酒泉、马兰、西安、西昌、北京、洛阳等卫星通信固定地球站,以及四个活动站、一个可搬运站和两个船载站,大大增强了导弹、卫星测控网的通信能力,而且标准化程度、自动化水平都显著提高。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完成国内各种卫星和航天器的测控和管理任务,而且有条件、有能力承担国外卫星的测控任务。现在,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发射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回收技术、高能低温燃料火箭技术,地球静止卫星的发射技术和入轨精度和控制技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能用自己的运载火箭发射各种卫星,用自己的测控通信网控制和管理卫星的国家之一。

二、中国军队的自卫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防政策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敌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因此,在军事战略上,我们也一贯奉行积极的防御的战略,保卫国家独立与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然而,这一战略原则的实行,必须以一支高素质、现代化、正规化,有着强大的自卫能力的人民军队做后盾。近20年的军队整顿、改革、建设后的中国三军实力状况,大有改观。

在武装力量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这三部分武装力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目前的总兵力,现役约293万人。其中陆军约220万人,海军约26万人,空军约47万人。

陆军编有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专业兵种,还编有电子对抗、测绘和航空兵部队。武器方面,主战坦克约7500~8000辆,轻型坦克约1200辆,牵引火炮14500门,自行火炮若干,多管火箭炮3800门,迫击炮若干,地对地导弹若干,反坦克导弹若干,无后坐力炮若干,火箭炮若干,反坦克炮若干,防空武器若干。

海军方面主要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和陆战队和各种保障部队组成。拥有潜艇、大型水面作战舰、巡逻与海岸作战舰艇等,海军航空方面拥有驾岸基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等。

空军拥有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等,装备有中轻轰炸机、强击机、歼击机、侦察机、运输机、直升机等以及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等。

中国第二炮兵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工程部队、作战保障部队、装备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是一支具有规模和实力的主要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的部队,装备有洲际导弹、中程弹道导弹、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等。

中国的防务支出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是中国的国防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较低,中国军人人均国防费也只有2000多美元,是美国的1/68,是日本的1/55,因此,我们的军事战略原则也就很清楚。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说中国在大量扩充军备鼓吹中国威胁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但是中国军队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的决心和能力是毫不容怀疑的。

199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队,这支部队由解放军陆、海、空三军组成,1997年7月1日零时正式进驻香港,这对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的繁荣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1996年3月18日到25日,南京战区在台湾海峡成功地组织了陆海空三军作战演习。从争夺制海、制空权到快速装载航渡,从装甲集群抢滩登岛到空、机降部队垂直登陆,从多层次火力突击到多路强击空破,从立体穿插分割到纵深越点攻击,演习现场展现了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三军联合渡海登岛作战和山地进攻作战演习的壮阔场景。演习的成功,显示了三军部队优良的军政素质,高昂的战斗意志,也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完全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