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博弈的智慧
6902500000022

第22章 瞒天过海的诀窍

前面我们提到过“囚徒困境”,两个囚徒在境遇相同,可选择策略相同的情况下,因为彼此不知道对方要作什么选择,所以都选了能够让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最小而且损害最小的策略。这个问题如果反过来想,他们如果能够知道对方的想法,并且能够互相沟通,会怎么样?

答案是十分明确的,那样的话,就不会有“囚徒困境”了。他们只要串供就可以了,谁都不会受到严惩。但问题就在于他们无法知晓全部的信息,因而才在无奈之下作出了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信息是否能够完全掌握,这正是博弈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博弈中,信息是一个变量,如果对信息能够完全掌握的话,那么就能选出最合理的应对策略;相反,如果不能掌握全部的信息,那么只能靠自己所掌握的部分信息,按照归纳或者演绎的办法。自己去推测那些未知信息的情况,从而进行策略选择。显然,猜测的成分越大,博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就越差。

按照掌握信息的情况不同,博弈就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参与者对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空间以及策略组合下的支付有完全的了解,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当然,这是一个简单的概括,因为在实际的博弈过程中,还有一个时间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信息也会随之产生变化,这样一来信息本身就复杂了很多。所以,完全信息博弈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提法。就像是实验室里面提取出来的纯净物一样,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在其他的条件因素都相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信息的掌握不同,就会导致博弈中策略选择的变化。正因为信息在博弈中的重要性,所以,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里面,一提到战争,往往有一种角色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探子”、“探马”。如何去掌握更多的信息,并且制造出假信息迷惑对手,是博弈中的重要内容。

要把握信息、控制信息,使自己掌握全部的信息,而让对手蒙在鼓里,是高明的博弈策略。但是,有一句话叫做“没有不透风的墙”,也就是说,不可能有永远封闭的信息环境,任何信息都有泄露的一天。那么,如何做好信息保护工作,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单纯的保密,不如让对手替自己保密。这个说法看上去好像是十分荒谬的——对手想要知道你这方面的信息还来不及呢,难道还会替你保密?当然会,这就是让对手逐渐习惯一种模式,让他产生松懈的情绪,也就是“审美疲劳”,不再对己方的某些信息敏感,那么,只要在对手不敏感的地方做好伪装工作,就可以瞒天过海,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中国古代的兵书《三十六计》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说的就是让对方对己方的行为不敏感,然后把其他信息伪装成此类信息迷惑敌军,造成单方面了解全部信息而对手毫不知情的效果。

战国时期孙膑使用的“添兵减灶”的谋略,正是这种信息迷惑的办法。

“战国”这个时期得名的原因,就是因为连年的战争和大国之间互相的争斗。战争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有一次,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当时齐国的军师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做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

庞涓行军三日,看到齐国军队中的灶越来越少,就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又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

孙膑使用的信息战,就是利用魏国人日常观念中“齐国军队胆小怯懦”的常识做文章,一边减少军营中的灶,一边增加军队数量,让己方的军事实力超过对方,然后进行伏击。而魏国的将军庞涓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过于相信自己所知道的常识,认为齐国军队真的军心涣散逃亡过半了。一方面是孙膑准确掌握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另一方面是庞涓茫然无知,最终的结果也正是孙膑技高一筹,把魏国军队杀得片甲不留。他们之间的博弈树如图所示:

庞涓不完全掌握信息孙膑完全掌握信息庞。

不可能有永远封闭的信息环境,因此,只有在对手不敏感的地方做好伪装工作,才能占据信息战中的制高点。

这种利用对方不敏感的信息来蒙蔽对手的做法,不但可以用于进攻,也可以用于防守和撤退。在《三国演义》的第一百回中,就有一个诸葛亮减兵添灶的故事。

当时,诸葛亮得胜收兵,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至军中交割。苟安好酒,路上延误了时间,超过限期十日。诸葛亮按照军法,对他杖责八十。苟安受刑之后心中怀恨,连夜引亲随五六骑径奔魏寨投降。司马懿吩咐他回成都布散流言,说诸葛亮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帝,好让后主刘禅召回诸葛亮。苟安按照司马懿的计策,回成都见了宦官,布散流言,说诸葛亮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宦官闻知后马上告诉给后主,后主下诏宣诸葛亮班师回朝。使者星夜召诸葛亮回师,诸葛亮当时知道这是敌军所用的离间计策,仰天长叹:“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于是只能安排撤军事宜。

《三国演义》里面对诸葛亮安排撤军的计策进行了详细记述:

姜维问曰:“若大军退,司马懿乘势掩杀,当复如何?”孔明曰:“吾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杨仪曰:“昔孙膑擒庞涓,用添兵减灶之法而取胜;今丞相退兵,何故增灶?”孔明曰:“司马懿善能用兵,知吾兵退,必然追赶;心中疑吾有伏兵,定于旧营内数灶;见每日增灶,兵又不知退与不退,则疑而不敢追。吾徐徐而退,自无损兵之患。”遂传令退军。

司马懿只待蜀兵退时,一齐掩杀。正踌躇间,忽报蜀寨空虚,人马皆去。懿因孔明多谋,不敢轻追,自引百余骑前来蜀营内踏看,教军士数灶,仍回本寨;次日,又教军士赶到那个营内,查点灶数。回报说:“这营内之灶,比前又增一分。”司马懿谓诸将曰:“吾料孔明多谋,今果添兵增灶,吾若追之,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良图。”于是回军不追。孔明不折一人,望成都而去。次后,川口的土著居民来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之时,未见添兵,只见增灶。懿仰天长叹曰:“孔明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之!”遂引大军还洛阳。

孙膑擒庞涓,用的是添兵减灶之法。但诸葛亮并没有简单地模仿,而是使用相反的方式,用减兵添灶之法,骗过司马懿。得以全军退回到汉中,使“蜀兵不曾折了一人”。诸葛亮所利用的是司马懿对自己这种“添灶”行为的猜测。他知道司马懿平生十分多疑,所以就利用这一点,故布疑阵,让司马懿畏首畏尾,错失了战机,而他却能从容地调动军队顺利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