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代民族史(中国文化史丛书)
6899400000024

第24章 山越

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部分山区古越族后裔的通称。百越的一支(见越)。由于秦汉以来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山越已与汉人区别不大,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因逃避政府赋役而入山的汉人。所以山越虽以种族作称谓,但实际上是居于山地的南方土著,故亦称“山民”。以农业为主,种植谷物;山出铜铁,自铸兵甲。他们大分散、小聚居,好习武,以山险为依托,组成武装集团,其首领称“帅”,对于封建中央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东汉末年,孙氏初定江东,境内山越众多,分布极广。他们往往与各地的“宗部”(一种以宗族乡里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集团)联合起来,与之对抗,成为孙吴政权的心腹之患。汉建安三年(198),袁术遣人以印绶与丹阳(今安徽宣城)宗帅祖郎等,使之激动山越,大合兵众,图谋共攻孙策,反为孙策讨破。为了巩固政权和掠夺劳动力与兵源,孙权从建安五年掌权之时起,即分遣诸将镇抚山越。建安八年,孙权西征黄祖,正待破城之时,山越复起,严重威胁孙吴后方,迫使孙权撤兵。孙权东撤后,派吕范平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程普讨乐安(今江西德兴东北);太史慈领海昏(今江西永修西北);以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充任山越活动最频繁地区的县令长,悉平各地山越。建安二十二年,陆逊建议孙权,克敌定乱非众不济,而山越依阻深地,心腹未平,难以图远。于是命陆逊征讨会稽、丹阳、新都三郡的山越,将俘获之人强者为兵,羸者补为民户,得精卒数万人。吴嘉禾三年(234),孙权拜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恪移书相邻四郡,令各保疆界,然后分兵扼诸险要之地,将山越分割包围。只修缮藩篱,不与交锋。待其谷物将熟,纵兵芟刈,以饥饿迫使山越出山求活。诸葛恪将其中精壮四万人选为兵士,余者迁至平地充作编户。经孙吴数十年的残酷征讨,江南绝大部分山越被迫出山,徙至平地,一部分用以补充兵源;一部分成为编户,调其租赋,或为私家佃客。大量山越出山,对于江南经济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大大加速了山越自身的汉化过程。虽然直到南朝末年,甚至隋初史籍中仍有关于山越的零星记载,但绝大部分山越此时早已同汉人完全融合。

中国古代巴族的一支,板蛮的又一称谓。汉代规定巴族的渠帅罗、朴等七姓不输租赋,其余每户岁出“钱”口四十文,巴人呼赋为,故当时称之为贵人。人主要分布在巴郡阆中(今属四川)和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一带,沿渝水(今嘉陵江)和渠江两岸居住。从事农业,长于狩猎,俗喜歌舞,敬信巫觋,骠勇善战。部落首领有王、侯、邑君、邑长之分。相传秦昭襄王时,白虎为患,人应募以白竹弩射虎有功,昭王乃刻石为盟,许其顷田不租,杀人者得以钱赎死。刘邦为汉王,发人定三秦,以功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人自秦汉以来屡享复除,故世号“白虎复夷”;又因作战以木板为盾,故又称“板蛮”;晋世又有“头虎子”之号。

东汉时,羌人数攻汉中,朝廷发人击败之,号为“神兵”。桓帝时,朝廷加重对人的剥削和压迫,更赋至重,又遭仆役楚,过于奴虏。有的嫁妻卖子,甚至自残躯体。他们被迫邑落相聚,多次掀起反抗斗争。中平五年(188),巴郡黄巾举义,人亦起兵攻占城邑,与之呼应。

汉末大乱,张鲁据汉中,诱说宕渠一带巴、首领杜、朴胡、袁约背叛益州牧刘璋归己,刘璋亦发汉昌(今四川巴中)人为兵以拒张鲁。张鲁在汉中推行五斗米道,人敬奉,故多迁往。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张鲁,鲁一度败走巴中,依杜、朴胡等,后张鲁降操,“巴七姓夷王朴胡、邑侯杜”等亦率“民”、“巴夷”附操。操以胡为巴中太守,为巴西太守以拒刘备。后曹操放弃汉中,又将在汉中的“巴夷”、“民”全部迁至关陇地区。西晋末年,关西因战乱天灾频岁大饥,略阳、天水等六郡人民包括一部分原自汉中迁来的民共数万家流入梁、益(今四川)就食。这些流民后来在人首领李特领导下于蜀中起义,建立大成政权。

人在秦汉以前居住比较集中,文化特点亦比较鲜明,如船棺葬和各种特殊形制与纹饰的青铜器,都颇有地方特色,人的巴渝舞更深为刘邦赞赏,成为汉朝庙堂歌舞之一种。汉以后,人与汉族以及其他蛮人如廪君蛮、盘瓠蛮融合的进程日益加快。汉末魏晋时期,不仅在原人十分集中的宕渠地区呈现出“巴夷”(即廪君蛮)与“民”杂居的局面,而且在原廪君蛮比较集中的巴东郡和原盘瓠蛮集中的地区涪陵郡,也都有不少人杂居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