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代民族史(中国文化史丛书)
6899400000108

第108章 都护府

618年,李渊(即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此后通过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和玄宗李隆基一百多年的开疆拓土,在世界的东方形成了疆域空前广阔的大唐帝国。在最强盛的时期,唐帝国的疆土东北至黑龙江、外兴安岭一带,东到大海,包括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南及南海,包括今天越南的北部和中国的海南岛及所属南海岛屿;西至咸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北达贝尔加湖。这一疆域超过了西汉鼎盛时的版图,使唐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势力最强的封建大帝国。在辽阔的边疆地区,唐朝设立了安东、安南、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六大都护府进行有效的管辖。

东北边疆,设安东都护府。唐朝曾用兵高句丽,册封契丹、奚、室韦、等民族的首领,669年(唐总章二年)设安东都护府,管辖着今天辽宁、吉林南部、黑龙江下游和朝鲜半岛一带。唐朝对东北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马大正教授所指出的:这“使勒拿河流域以东地区成为中国疆域的一部分,特别是大兴安岭南北和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流域成为中国疆域的一部分”。

南部边疆,设安南都护府。622年(唐武德五年),唐朝改隋朝的交趾郡为交州总管府,不久又改为交州都督府,679年(唐调露元年)又改为安南部护府,757年(唐至德二年)再改为镇南都护府,768年改为安南都护府,管辖着今天广西、广东、海南、云南东南部和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北部边疆,设安北、单于两都护府。唐朝平定东、西突厥,与回纥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把北部疆土拓展到北起安尔加河,东抵额尔古纳河流域,西至巴尔喀什湖,南邻居延泽的广大地区。在这一地区,647年(唐贞观二十一年)设置了燕然都护府,663年(唐龙朔三年)移往大漠以北,统领漠北各州府,并改名为瀚海都护府,669年又改名为安北都护府。663年,又设云中都护府,第二年又改名单于都护府,管辖着今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唐高宗末年由于后突厥的兴起而对这一地区失去控制。

西北边疆,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太宗时期(627年~649年),唐王朝多次用兵西北,征讨西突厥,降服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使今天的青海、甘肃、新疆地区归于唐朝的统治之下。640年(唐贞观十四年),在高昌(今新疆吐鲁番)设安西都护府,统辖安西的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管辖着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大片地区。武则天时,把安西都护府移往龟兹,管辖天山南路直到咸海的广大地区;又设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北路东起巴里坤湖、阿尔泰山,西至咸海的广大地域。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力衰弱,安西都护府的辖区退到葱岭以东,北庭都护府之地被吐蕃夺去,唐朝的西北边疆大大内缩。

唐帝国的疆域如此广阔,但唐王朝并没有同时管辖过这样的范围,而且到达最远点的时间也是短暂的,比如唐朝仅仅在661年至665年的四年间控制了碎叶以西至咸海的广大地区,但那时还没有灭掉高句丽,东部边疆还在辽河一线。唐朝中期以后,大食的侵占使唐朝丧失了葱岭以西的疆土,吐蕃的争夺和南诏、渤海、回纥(788年起改译为“回鹘”)的兴起也使唐朝疆土内缩,六大都护府也被迫撤并或者内迁。这些边疆民族政权同唐朝的争夺与大食的侵占有本质的不同,因为这些政权都是当时中国的一部分,它们与唐朝疆土的进退得失都是当时中国内部不同政权的领土变动,而大食的东侵则使当时的中国丧失了大片土地。当时,吐蕃控制着今天的青藏高原,后来从唐朝夺取了河西走廊和西域大部分地区;南诏控制着今天中国的云南和缅甸、越南的一部分,渤海控制着今天的中国东北北部、朝鲜北部和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回纥控制着蒙古高原,这些地区与唐朝的疆土共同构成了当时中国的疆域。

唐朝时期,生活在中国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东北、北部边疆有突厥、回纥、室韦、契丹、奚、高句丽等民族,东南和南部地区是俚、僚各族,西南边疆则是南诏、吐蕃,西北地区为吐谷浑和西域的高昌、龟兹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