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18岁剑桥特优生的成长路
6897000000011

第11章 附录:夏末家教语录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他们开始享受世界之前,你首先要教会他爱、生存、创造、独立、交流以及团队合作。

2两种美德:“不随便乱放东西”和“不违背公共秩序”是决定人一生高度的美德,孩子不仅要拥有这两种美德,而且要把坚持它们当成一种人生习惯。

3三位一体: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乘法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加法,只要有任何一方为零,最终得数也就为零。但是,如果我们要从中找出最不可或缺的一项,我希望每一位家长都不要让家庭教育为零。

4抬头走路:当你发现孩子开始低着头走路,开始不说话和喜欢独处时,你不要不以为然,因为这是孩子在告诉你:他自卑了。你要马上找出自卑的源头,并且用鼓励和信心把它斩断,让你的孩子抬起头来,自信地微笑起来。

5持续的鼓励:孩子最需要的是长久内在的鼓励,这比给他时下最流行的玩具重要百倍。你只要告诉他:“宝贝,你真是太棒了!爸爸相信你还能做得更好!”他就能感受到你最为真挚的信任。

6爸爸的榜样:孩子视爸爸为榜样,所以一个整日花天酒地、不思进取、厌恶读书的爸爸,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7家庭没有法官:家长不是法官,也不可以把自己当成宣判官,不能对孩子的行为轻易地下定论,更不可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否则,轻则会毒化亲子关系,重则促使孩子叛逆和走极端,变得更加消极。

8称赞的价值:较少受表扬的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通常会表现得很被动。他会认为不管事情处理得如何,结果都无关紧要,反正做好了也没人称赞他,做错了还会受到批评。所以,他对于人生就慢慢地失去了积极和主动性,从而对任何事情都抱有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样的孩子,他眼中的色彩是冷漠和冰冷的,没有任何温度。

9折中的态度: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教育孩子。如果总是言辞令色、过度的严厉,就会给他造成深深的恐惧;而如果过分的纵容,那么家长也会失去必要的权威和尊严。因此,我的建议就是,爸爸既不要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要放任得让他胆大妄为。

10狮子和绵羊:不少家长一提到惩罚,或者狮子教育法,就觉得应该是打骂、罚站、打手心。他们想要把孩子驯服,让其不敢再犯错,使孩子害怕犯错,然后就会变得老实了。大错特错!其实这成了一种精神屈服,孩子并不能真正地认识到错误。这种低级的惩罚只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遭受难以承受的打击,以至于在成长的道路上产生不良的心态。他们不但成不了狮子,反而会成为一只胆小的绵羊。

11模范爸妈:父母之于孩子,既是榜样,又是偶像和楷模。父母在孩子眼中代表着规则和力量,我们要学会做他眼中的模范爸妈,给孩子正确的关爱,给他一根直立的脊梁,让他们站直了做人,同时也要充满正气地做人。

12嫉妒心怎样养成:环境会造成孩子的嫉妒心。家长对此要以身作则,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攀比和炫耀。如果你嫉妒邻居新换了大房子,买了辆新车,那么你的孩子也一定会在你面前羡慕某一个小伙伴买了新的玩具车、穿了某品牌的运动鞋。

13自信心的培养: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夸奖和鼓励,但是夸奖和鼓励就像绩效奖金,等得越久,激励的效果就会消失得越快。所以,父母鼓励孩子一定要及时,让他立刻充满信心,哪怕一点点的进步都要赶紧送上表扬。

14告别拳头:有些爸爸喜欢扮演独裁者,任何事情都不允许孩子违背他的是非观。

这样造成的结果总是相反的,因为一个压迫的爸爸,必然培养出一个反抗的孩子。父母过分专制就会导致孩子的叛逆。因此,在孩子面前,爸爸千万不能指望拳头能派上什么用场。

15干预和控制:关爱孩子,并不意味着过多的看管与干预,过度控制只会束缚孩子的成长。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多给孩子一点自主的空间,多一点鼓励和信任,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16创造力第一:现在有不少国内的家长,他们只注重孩子的分数(成绩),忽略了对他创造力的培养,导致孩子离开考场就变成了“低能儿”。与其说这是在培养孩子的能力,不如说是在扼杀他的天分。要知道,在现在及将来的世界,最值钱的不是学历而是创造力。

17慎用批评权:美国有一句谚语:多给孩子胡萝卜,少给棍棒。所以,家长要谨慎对待手中的批评权,少施加在孩子的头上。

18因材施教:对孩子要因材施教,没有统一的标尺可言。否则,你的孩子不但成不了天才,反而因为你给他套上了一个模子,变成了一个毫无个性的流水线产品。

19最珍贵的礼物:孩子的行为大部分都是从家长那儿学来的,而我们能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以身作则,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20欲望控制:家长不能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尤其是一些高消费要求。家长要明白地告诉他:“孩子,这件东西太贵了,我们买不起!”家长要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是无限制地索求。

21隐私教育:不要让你的爱成为对孩子犯错的工具。我们有些家长,他们完全缺少对孩子权益的基本尊重,缺少对孩子起码的关爱心和责任感。他们总是以“爱”的名义,背着孩子搞调查,查日记、聊天记录、电话账单,甚至悄悄跟踪。这样的做法不但违背道德,而且意味着家长缺失法律意识。如果你在这么做,你就是在为孩子树立一个坏榜样,使他在反感你的同时,也缺失了“保护个人隐私”这一课。

22父母要热爱学习:家长对于知识的态度,以及思维的方式,将对孩子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孩子喜爱学习、爱读书、爱思考,那么就要自己先做到这些。

23“散漫”会传染:怎样让孩子可以自我约束行为?在很多时候,家长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愿意去做,也不在乎。家长本身就是一个散漫的人,他又如何能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

24谨慎使用“激将法”:很多母亲喜欢用别的孩子做例子为自己孩子树立榜样,目的在于“激将”,想让孩子有竞争心。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的好胜心,而且这种方法极易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和崩溃,不但让他产生自卑的心理,还会认为你不爱他。

25理想的引导力:我们要造一艘船,首先要做的不是让工人赶紧开工,而是让这些人对于大海产生一种向往。同理,我们想要孩子好好学习,也不能只是逼迫孩子,最根本的是让孩子树立一个理想,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而去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26不要设置交流障碍:处在重重压力之下的孩子,他们与家长的交流渠道本来就很少,如果你再人为地设置障碍,他的心灵就更加孤独。

27目标逐步提升:家长在制订孩子的学习目标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提出一个略高于他原来水平的要求,使他有略一努力就可达到的感觉,而不是一开始就让他去摘天上的星星。这样的方法能够激发孩子持续学习的动力,逐步开发他的潜能。

28身教胜于言传:家长要多做示范,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每一次行动上的示范,都要胜过上百次空洞的说教。

29“看电视”效应:如果你每天回到家里,就踢掉鞋子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理都不理孩子,那么你的孩子一定考虑过“我不是我爸亲生的”这个问题。因为他发现自己在你的眼里一点都不重要,你也一定不爱他。时间一久,他就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对家庭环境产生了恐惧和厌倦。

30悲伤体验:我们既要让孩子对生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也要在适当时机让他体验到生命的本质。即,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难免会悲伤和难过,这是生命的一个历程,不可避免,从而让他学会接受。

31角色转移:当孩子进入到青少年的阶段,父母的角色需要转移。因为孩子不再需要一个权威式的责难者和训导者,而是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32规律的惩罚:超过70%的父母不同程度都存在着违背规律的教育行为。这些家庭的孩子发展不好,其实是规律在惩罚他们。

33培养“主动能力”:我们在为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童年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培养孩子主动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是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34鼓励孩子说出“想说的话”:如果孩子有话想要对你讲,我们要善解人意:“孩子,怎么了?我在认真听你说呢!”因为孩子心灵的成长离不开内心的释疑和宣泄。对他内心的疑问,要及时做出解答,给他解释,或者和他共同探讨。

35避免心理错位: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有心理错位,总是拿着放大镜(或者自己成人的标准)去挖掘孩子的缺点,而不是用赏识的目光赞美自己孩子的优点。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处处拿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自己孩子的短处。

36平等交流:很多孩子自卑,是因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他的心灵让自己的优点蒙上了一层灰尘。我们要让孩子多想一想他的优点,引导他把优点发展下去。当孩子有问题而踌躇不前时,家长需要坐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把孩子“怕”的想法转变成“我能行”的想法,这样才能改变孩子的自卑心理,让他在家长的鼓励下勇敢地去发挥自己的能力。

37不要做惩罚孩子的武器:很多学校教育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就是老师把家长当成了惩罚孩子的武器,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就要“请家长”,让家长蒙受羞辱跟着受过,然后去惩罚孩子,打击他的自信心。这在教育方式上是一项根本性的错误,不但会导致孩子出现厌学的心理,更会让孩子失去跟社会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让他畏惧成长。

38“为了孩子好”的欺骗性:当你以为自己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而竭尽全力的时候,往往已经在伤害孩子了。你已经侵犯了孩子自身的权利,制造了孩子的人生悲剧。

39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家长要自己先多读书,少看电视,少发脾气,要有礼貌、孝顺,不赌博,不抽烟,不说长道短闲言碎语。当然,在现代社会,面临如此多的诱惑,作为成长,要想以身作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若要把孩子教好,这是全世界的父母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40事与愿违的手段:如果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并且充满了粗言恶语,动不动就打骂,或是对孩子的提问无法回答,甚至置之不理,那么很可能导致孩子用不得已的方式去尝试,就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他的成长方向是你最不想看到的。

41为自己选一本家庭教育方面的好书:家长应多充电,多学习,找到一本家教方面的好书为自己做参考,这就如同上了一所家庭教育大学。

42灵性的保护:现在,有些家长的“过度教育”是普遍存在于家庭中的,但这样做恰恰忽视了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也扼杀了孩子创造的灵性,打击了孩子自主发展的精神。家长要保护孩子的灵性,就必须控制自己“浇水”的欲望,不要过度“浇水”。

43让孩子独立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对于一些问题,家长不要急于插手示范,应该利用实际生活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和技巧等等。给他独立的处理空间,使他激发内在的潜能,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

44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每一位父母应该尽到的责任,也是每一位父母可以做到的,不过这个需要父母懂得方法和必须践行的一种教育目标。

45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家长要让孩子成为家庭中一个平等的成员。让他参与家庭晚餐的准备、旅行的策划,以及分担家务,都能增强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被家人平等对待的“主人公”意识。

46针对性:当孩子的行为出现差错时,家长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而且要用最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让孩子知道家门永远为他而开,而不是让他感觉你会因他的错误弃他而去。

47两面派:当家长的态度不断变化时,孩子为了“巴结”家长,就会成为一个不停迎合家长需要的两面派,甚至多面派,他做事的尺度也会不停变化。家长要能准确全面地把握孩子的特点和本质,使自己的态度统一起来,从而杜绝孩子成为“两面派”。家长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并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

48爸爸的“人格”:如果爸爸在做人处事上失去了为人父的尊严,也就失去了道德的模范,同时也失去了教导孩子的权威。所以,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做那些让你人格扫地的事情。

49体现“自我意识”:家长要主动给孩子创造体现“自我意识”的机会,如尊重他们的独立愿望,尊重他们与同龄伙伴的友谊等,当他们在这方面有所需要时,家长要主动退出一定的距离。

50信任的美德:对孩子给以充足的信任是家长的一种美德,更是家长教育孩子最好的一种方式。

51过度呵护的另一面:我们的过度呵护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爱,从另一个层面来讲那是苛求、干涉、指责、虐待,以及漠视。凡此种种,都会成为孩子心理障碍的肥沃土壤,让他的心灵变得脆弱。

52消极人格怎么形成的:我们的家庭教育如果经常采取简单和粗暴的方式,必然导致孩子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

53能力需要检验:对爸爸来说,有一项任务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样他才能学会如何应对危险。如果我们过多替孩子阻挡,就剥夺了孩子提高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以及信心。

54“分析原因”比“一味否定”重要:在孩子没做成事情而失意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火上浇油,而是要给孩子具体分析原因,肯定他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至少在父母的眼里是如此的。

55责任是谁的:很多家长为了自己心理上的满足,为了做家长的脸面(在别的家长面前使自己有面子),于是就一味地对孩子实施溺爱。甚至孩子犯了错误,责任都大包大揽地一肩扛,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并且变得肆无忌惮。

56走出阴影:家长要使孩子走出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阴影,应该首先对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表示理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然后帮助孩子恢复信心。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父母还是十分体谅自己的,进而就能更快地走出由于成绩下降而形成的阴影了。

57避免说教:在管教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认识到,自己控制情绪是十分必要的,要理性的去沟通,而不是用一些大道理进行说教,也不能进行不满的“暴力宣泄”。

58自主性的土壤:允许孩子自主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向来主张的一项家教原则,但这并不是说家长可以对孩子放任不管,恰恰相反,只有适宜的教育与孩子充分的自主性相结合,孩子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健康发展。

59创造力的萌芽:家长不要轻易责怪孩子调皮捣蛋,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是不淘气的,你不能将此作为孩子的缺点。事实证明,很多创造力都是在顽皮之中发掘的,而这也会成为孩子智慧发展的原始动力。

60淘气是一种优点: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在顽皮之中激活和培养着自己的智慧,这甚至可能是孩子成才之路上的第一桶金。从孩子成长的过程来看,淘气行为是天生的,同时也是一种优点,而且是孩子不断走向成熟的必要“演出”。

61宽容:对于父母来讲,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首先是接纳和宽容,然后才是事后的辅导,帮他找出原因。

62有问必答:家长不要嫌弃孩子喋喋不休地问这问那,孩子对事物所表现的好奇心,正是日后在学习及工作上成功的基础。所以,家长一定要有问必答,哪怕他的问题再怎么幼稚和无聊。

63鼓励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如果一直在你这里遭受到阻碍与挫折,不仅使他们觉得烦躁、乏味,还会使他们基本的学习动力下降,进而对自己产生怀疑,妨碍自信心的培养。

64成为他的朋友而不仅是老师:许多家长始终不能走进孩子心灵的真正原因,是只能成为孩子的老师,却无法成为他们的朋友。

65表扬必须发自内心:作为一种强化自信的手段,父母当然要表扬孩子。但表扬应该是在你看到孩子出色的表现时由衷而起的兴奋、喜悦和自然而然的外在反应。如果你总是进行言不由衷的表扬,或者是应付他,只能使孩子产生自满或不满,最后对表扬感到麻木,从而让表扬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66环境的根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这个环境既包括客观条件上的,同时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父母如果感情深厚,相互扶持帮助,会营造很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处于一种安全幸福的状态中。

67从“不赖床”开始:家长要避免孩子懒散的习气,就要从阻止他赖床开始。

68心理机制:我们做父母的,不能仅仅满足于欣赏孩子、激励孩子,更应该培养起孩子自我欣赏和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充分调动起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69不要敷衍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充分的关注和回应是眼睛看着他们,耳朵听着他们。而不是一边看电视一边搭话,也不是一边工作一边对孩子敷衍几句。只有认真交流,孩子才会感受到真正的爱和满足。

70多看到优点:如果你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一副美好的拼图,那么在拼图完成之前,请把注意力从未拼好的部分挪开,专注在已经拼好的图画上。

71就具体行为进行表扬:从孩子们的心理来分析,当他们听到别人称赞他们是好孩子时,他们往往更多地会感到一种不安和压力。因而,比较可行的称赞方式不是空口对他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而是要说出孩子值得表扬的具体行为,比如他为客人送上茶水了,或者自己学会收拾玩具了,这时孩子才会真正地确认他们的这些行为是正确可行的。

72鼓励和保护表现欲:孩子的表现欲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孩子有了这种自豪感,便能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和获得新知识。

73温室家庭:如今的一部分家长,他们是在千方百计地教孩子无法独立生存,是在为了孩子离不开家长、无法融入社会而进行家庭教育。这样的“温室家庭”,容易使孩子长成为一根不经风雨的弱苗。

74检讨:作为家长,你要时刻把孩子的表现作为反思自我的一面镜子,记着常常检讨为人父母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要设身处地地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的完善。

75最重要的欣赏: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76引导他发泄情绪:当你觉得你的孩子很烦或者很压抑的时候,要积极地引导他喊、叫、哭泣、大声唱歌或者旅游,这些行为都可以适当地缓解内心的焦虑。

77赞许的力量:赞许的力量究竟有多强?看看比尔·盖茨就知道了。他之所以能成为旷世奇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他的母亲那儿得到了被许多妈妈所忽视的东西:赞扬和认可。

78审视自己的行为:在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到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如何,却忽略了我们自己的表现。也许我们该从孩子的角度来检讨一下自己作为父母的行为。如果你这么做,你将惊奇地发现,许多在你和孩子之间存在了许久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79有些词语应该消失:即便再小的孩子,你也不能随意地嘲讽和斥责、侮辱和惩罚,这会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最严重的伤害。你应让这些词语彻底消失在你们的世界中。

80维护孩子的尊严:对自信缺乏的孩子,我们要鼓励他们,尊重他们的努力。当他们缺乏自信时,我们要真诚地告诉他:“孩子,你应该把头抬起来,因为你非常优秀!”这有助于保护孩子心灵的成长。

81怎样对待孩子的顶撞:当孩子顶撞你时,你要表现得宽宏大度,“孩子,我已经原谅你了。”因为孩子心灵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包容。

82信任孩子:哪怕他已经跌倒了一千次,我们也要相信,他一定能在第一千零一次站起来。

83“加油”胜过“蠢猪”:对于孩子的成长之旅,我们应视为一个“战场”和“跑道”,应该为他们大喊“加油”,使他们沐浴在赞许的阳光中快乐地去竞争,而不是因为他丢了自己的面子就大骂自己的孩子是“蠢猪”。相信我,这样的家长实在太多了,他们的孩子也因此有了心理阴影。

84爸爸和妈妈的一致性: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一定要保持高度一致,教育孩子前,父母要就具体的问题进行交流,直到取得一致意见,绝不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不然孩子会不知道该听谁的。

85父母的关系:父母的关系非常重要,如果你与妻子总是整天在孩子面前剑拔弩张,互相指责,不但不能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后方和快乐的港湾,还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这样一来,孩子对于家庭生活产生恐惧,不利于他的成长。

86过分依赖:过分的关怀将极大地导致孩子过分地依赖,很多孩子进入了社会却不能独立生活,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培养成了一颗温室的“豆芽菜”,适应不了真实的社会环境。他们只能生存在温室中,离开父母就活不下去。这种现象,在今天已经比比皆是了。

87及时疏导:家长要在孩子的青春期时及时给予疏导,要关心他们的疑问,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不要采用命令的口吻和强迫的办法对待孩子,不要让他们按你的想法去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人生问题。

88处理过失:能否处理好孩子的过失,对家长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关键时刻”。如果处理得当,孩子可能会吃一堑长一智,然后走向成熟;如果处理不当,孩子也许会毫不在意、无责任心,或者过于恐惧而导致精神崩溃。

89孩子的无聊:请正视孩子的“无聊”,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因为年龄再幼小的孩子,他们的世界里也会出现“空白时刻”,当孩子说他正感到“无聊”时,其实是在提醒爸爸或者妈妈,“我很孤单,我要你们陪我做点儿事情。”

90对成绩的评定标准: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评定必须客观和具体,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对于做错或欠努力的事情,要客观地指出来。如果家长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说“了不起”和“好极了”,孩子也就不会再有前进的动力了。

91“成就”大于“成绩”:家长常常只是关注孩子的期终考试和升学考试,关注孩子最终的成就,却忽视平时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使孩子索性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了。

92看望双方父母:一定要尽可能地抽时间带孩子去看看双方的父母,原因很简单,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姥姥把妈妈从小养大,所以妈妈必须孝敬姥姥,感谢姥姥的养育之恩。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

93家务活:如果在家里,爸爸和妈妈总是抢着去干家务活,不在这上面发生争执,那么孩子必定认为做家务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然后也会抢着做家务,从而养成一个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94心存感恩:我们要教育孩子对生活中给予他点滴恩惠的人,都要学会心存感谢,那么在感谢的同时,他的心里必定充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幸福。

95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倡导赏识教育就出现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观点,你经常听到的是“我能行,我成功!”“棒,棒,你真棒,我比你还棒!”“你聪明,他聪明,我比居里夫人还聪明!”这种浮夸毫无根据的口号式教育,其实并不能起到长期的激励作用。

96不要当“保姆”:不要甘心让自己充当子女的“保姆”,因为这种环境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少爷”和“公主”,甚至会导致你的孩子“嫌弃”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就更谈不上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了。

97正确的期待:家长的正确期待是孩子成长的外在动力之一,当家长的期待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实现,这种期待就会被孩子接受和理解,并产生巨大的内在驱动力。如果家长的期待是错误的,效果则相反。

98过度的“爱”会让孩子走向无能:有一件事是你可以尽情想象的,那就是在你过度地关爱自己孩子的同时,他正一步步地走向无能的人生。

99承担责任:不论我们的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当让他去承担责任,这不仅是对孩子的一种信任,更是维护他尊严的一种体现。

100循序渐进:我们在教育和感化孩子的时候,不能企图一口气吃成胖子,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在他们的心理承受范围内进行渗入性教导,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按计划分阶段进行,在孩子的点滴进步中逐步提高要求,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101记住饥饿的滋味:当人们吃饱的时候,他们便不记得饿肚子时的味道。吃苦,自古至今都是一项优良品质,即使生活富足,也不要让孩子舍弃这种精神。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适度让孩子饿一饿肚子,让他知道努力才有富足。

102让粗暴消失: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一个和风细雨的过程,恰当的语言犹如温暖的春风吹开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个心结,而粗暴只会让这个心结越系越紧。

103“过失”是教育的良机:当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对他来说有可能刻骨铭心。但此时要求父母必须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优秀父母与不及格父母的素质差异就在于此处。

051健康是基础:健康是成长的第一要求,更是孩子快乐的根本,我们在竭尽全力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孩子照顾自己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106知识投资:我在国内考察时,发现现在有些家庭,他们的房子很宽,就是没有给孩子或自己准备一间书房;他们宁可花几十万为自己买辆豪车,也不肯每年花几十元订阅一本现代家庭教育书籍,来改善自己教育孩子的素质。

107自己爬起来:孩子心灵的成长离不开挫折,我们不能阻止孩子去经历风雨。孩子跌倒了,你告诉他“自己爬起来“,永远比你过去拉他一把要管用许多。

108不良行为的演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某些不良行为,这些行为就像一种人体内的恶性肿瘤。如果家长对这些不良行为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会演变成难以纠正的坏习惯。

109看到优点才能改正缺陷:我们要让孩子看到自己也有优点,如此才能具备改正缺点的能力。即在指出孩子不足之前,先要千方百计地看到并肯定他的成绩,哪怕值得肯定的只有那么一点点,也要去这样做。

110避免恶劣批评:孩子自信心的丧失通常来自家长或老师的恶劣批评,因为害怕再犯错,所以他面对力所能及的事也会产生畏缩退避的行为,因为他已经不相信自己了。

111自满心理:这种心理如何避免呢?家长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对我们孩子的夸奖我们都应该得意地接受。因为有些夸奖是不负责任的,是一时的应付,是一种场面话,如果你相信了或者让孩子听进了心里,只会助长孩子的自满心理。所以,家长一定要勇敢地对不负责任地夸自己孩子聪明的人说“不”!

112充分信任:即便他们的想法离奇古怪,我们也要充分信任,鼓励他们勇敢地去做,因为孩子心灵的成长离不开梦想。

113吃苦是应该的:家长不要怕孩子吃苦,否则他离开父母后,准会吃苦;不要幻想为孩子的一生铺平道路,否则他脱离了你的怀抱以后,必然会摔跤。

114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地球人阿姆斯特朗童年时跟妈妈有一次对话。他说:“我要跳到月亮上去。”妈妈回答说:“好呀!但是,宝贝,你一定要记得回来呢!”所以,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因为你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未来天才。

115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我讲一个美国总统里根的故事,他在12岁的时候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需要12.5美元作为赔偿。爸爸对他说:“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你在一年后要记得还我。”之后,他每逢周末假日就外出打工,半年后,他终于挣足了12.5美金还给爸爸。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是他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一课。

116主动关心朋友:如果孩子参加的球队有队员受了伤,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主动打电话问候。不要轻易教导孩子这与他无关,更不要教导他漠视。这是教导孩子沟通友谊的良好课程。

117不要闭口不谈那些所谓的“禁忌”:很多家长,他们担心提早和孩子谈论毒品、酒精、性等敏感的话题,就像是在提醒孩子要去尝试似的。但是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恰恰是那些与父母有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越是对此不了解的孩子,因为好奇去接触的概率反而越高。家长要做的首先是了解孩子所处的年龄,接触到和听到的“禁忌”话题有哪些,然后询问孩子所知道的,并且开诚布公地告诉他们:我跟你谈论这些是要告诉你它们很危险,而不是不信任你,我愿意回答你的任何问题,并且帮助你解决烦恼。

118界限的设定和放宽:我们需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设定很多界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界限可以是逐渐放宽的,不能始终保持在同一种束缚的力度,要逐步增大他的空间。比如你要允许他喜欢某一个女孩,允许他参加兴趣社团,甚至允许他在合适的年龄去参加冒险活动等。就像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经描写的: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教育应该顺应这种成长,而不是极力地阻挠。

119结果教育:如果孩子总是听不进你讲的大道理,那么在保证绝对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你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尝试一下错误的滋味。

120培养同理心:家长不要总是强迫孩子按照你的是非观做事情,而是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协商的观念,让孩子在沟通中学会退让。比如你在想事情,他却在跳沙发,你可以告诉他去跳床,或者答应他等你想完事情,就带他去公园里面尽情地跳。

121倾听苦闷:孩子一定会经历很多手足无措的“危急时刻”,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无忧无虑。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听孩子诉说,了解他们真实的感受,然后再充当军师,帮助孩子渡过“难关”,纾解和释放他们害怕、生气、失望、尴尬、伤心等消极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在困境中顺畅地沟通和快乐地前进。

122愿望满足:我们应在每周抽出一些特别的时间来满足孩子的一到两个愿望,兑现承诺。这会让孩子每天都很开心,并且有所期待。当然,同时你要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陪伴,对他来说这是最大的满足,哪怕你只是陪他做一个已经玩过了几百次的拼图游戏。

123每天的开始和结束都说一句“我爱你”:这将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去表达,并深深地懂得你很爱他。

124从后面抱走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因为什么人或者什么事闹个没完,你最佳的做法是从后面把他抱走,避免正面接触。后者只会让局势升级,他会更加吵闹,而且有恃无恐。

125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杯子:他们渴望被爱、被关注,谅解和尊重盛满了内心的杯子。不小心把玩具弄坏了、大便干燥带来的挫折感或者批评等因素,都会让这个杯子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如果孩子淘气得有点过分了,家长可以先听听他的解释,用一点时间观察,考虑一下哪种反应或许有实际效果。有时交流比批评惩罚有效得多,而且它能让你和孩子更接近。

126不要将“爱”功利化:我们爱孩子,从来不是因为他是“神童”或者“天才”。

所以,千万不要把你爱的表达和分数、成绩联系在一起,这样会让孩子给爱和关怀打上势力的标签。这是对孩子非常大的伤害,他会觉得你爱的是成绩,而不是他本人。

127将家庭仪式定期化:制订一个周期,一周或一个月一次,全家人在一起大声朗读一本书,一起到某个地方散步、去爬山、游泳、野餐。当一个家庭活动定期化后,它会成为孩子和大人记忆中的珍宝。

128孩子打你怎么办:如果你的孩子偶尔打你或者踢你,哪怕你了解他是因为受挫了,不开心了,那也要立刻板起脸来阻止他(当然也不能以暴制暴),并严厉告诉他:“你不可以打爸爸和妈妈。”

129禁止孩子说坏话:家长之于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孩子的怨恨、嫉妒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环境中渐渐养成的。所以别在孩子的面前说别人的坏话,同时也禁止孩子讲别人的坏话。家长要引导孩子尽量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点,寻找共性,尊重他人的特长,学会体谅别人,而不是总在挑剔他人。

130孩子的参与权:家长要让孩子多多参与家庭决议。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决定买什么和做什么菜,让他帮你跑跑腿、打打下手,总之,让他参与进来,他一定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

131友情意识:作为家长,我们从小就要鼓励孩子建立真挚的友谊,而不是哗众取宠。爸爸和妈妈要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交,但要提醒他有些朋友是要慎交的。可以多了解孩子与他人相处的情况,但不可试图过多地插手他的交际。

132让孩子自己做作业:老师或你布置的家庭作业,它是属于孩子的,不是你的。所以不要轻易介入。如果你总是插手,他就会形成依赖,什么难题都想求助于别人了。

133谨慎表态:如果孩子对你说:“我们的老师太坏了!今天她当着小朋友的面笑话我。”在你没有了解来龙去脉之前,你千万不要批评自己的孩子。他在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倾听和理解,请不要由于你的无心而伤了他的心。

134说谎: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135计划:永远不要觉得他只是个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孩子也需要计划。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孩子制订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136展示空间:尽可能地为孩子打造能够展示他的空间。比如你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记住,这个空间必须是富有价值的,让他摆放一些对他来说意义非凡的东西,而不能只是普通玩具或衣物。

137多读好书:一本好书对于孩子的影响和教育是不言而喻的,许多名人的成长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和培养他去挑选那些真正的好书,有选择地去读书,而不是死读书。

138有些事不要插手:不要太关心孩子,只要是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家长就不要插手。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139社交空间:我们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还要多多地给予他私人的社交空间。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140要什么就给什么吗: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要什么给什么的习惯,要让他知道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以免孩子养成好逸恶劳的性格。让他明白,要想获得一样东西,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

141适可而止的夸奖:我们对于孩子的夸奖要适可而止,不论他出了多大的成绩,都不要过分和没有限制地表扬,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甚至形成自大和容易骄傲的性格,反而降低自己的上进心。

142谨慎暗示:在具体的事情上,大人要以身作则,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千万不要暗示孩子做不正确的事。比如,有些父母会告诉自己的儿子或女儿:挨打了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好东西不要随便给别的小孩、乘车不购票等,这是在用暗示的力量去让他们成为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143不要控制孩子:你永远不要试图去控制你的孩子,如果他能轻易被你控制,那么别人也可以。具备独立的人格,他才能拥有完整的人生。

144不要享受生活:作为父母,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是享受生活的欲望,而是要教会他们学习和思考,教会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去创造生活。如果只懂得享受,这样的孩子将来只会是坐吃山空,挥霍金钱。

145兴趣的培养:在我们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去品味和体会,真正从这项乐趣中找到一种成就感,他就会有兴致了。最忌讳的是家长将兴趣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命令他在规定期限内实现家长想要的结果,这只会扼杀他的兴趣。

146遵守时间:家长要让孩子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这是一种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习惯。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起床,这是对意志力最根本的训练,它可以改掉在被窝里进行幻想的坏习惯。在吃饭的时候准时入座,是对父母、对家庭和其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自尊的态度。让孩子在所有的事情上严守时间,那就等于让他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无形中懂得遵守法律和规则的必要。

147降低生活标准:一些富裕的家庭,我主张要适当地降低孩子的生活标准,不要让孩子在经济方面产生比别人优越的心理,更不要让孩子在金钱方面有优越感,因为这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我们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变得普通和平凡一点,但在理想上却要更加高远。这并不是让孩子受苦,而是让孩子生活的空间更加正常。要知道,如果你的孩子很小就因为你的家庭在外面拥有某种优越感,那么他这辈子就算完了。

148溺爱的代价: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他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在情感世界中,他只关注自己,从来不知道体谅别人。

149没有一个鸡蛋是相同的: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成为拥有不同个性的人,这就像画鸡蛋一样,没有一个鸡蛋是相同的。这样孩子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他成为一个真实而且独一无二的自己。因此,我主张家长不必总让自己孩子与其他的孩子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

150情绪的发泄:当孩子想要发泄情绪的时候,不要阻止他。因为这是孩子心灵成长道路上很重要的需求。如果孩子愿意对你诉说,你就相当于拿到了一张通向孩子心灵的“通行证”,他的领地允许你进入,他就能把你当成可以信赖的朋友。

151他“哭”的时候怎么办:如果每次他一哭,你就给他东西或者去哄他,就等于你买了他的账,并且鼓励他继续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慢慢他就会发觉,用软磨硬泡的方式比温和谈判和索取更有效果。

152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你想培养一个“赖皮鬼”,那么你就尽情地去纵容他和迁就他;如果你想培养一个知进退明事理的聪明小孩,那么在面对孩子第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时,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和爱的理由去拒绝他和引导他。

153好习惯的传承: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个性品质,总能从家长身上找到根源,无论是勤奋、宽容、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还是懒散、自私、不负责任的不良品格,都不是孩子本身所固有的。

154肯定: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尊重和信任,对他们的行为给予相应的肯定,不要给孩子制造紧张的气氛。因为一个很大的梦想的产生,往往只是源于一个很小的成功。

155响应独立: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独立的愿望和请求,他们想做自己能做的事,也想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每个孩子都这样。父母的责任就是帮助和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并为他们寻求独立的呼声和行为提供可以实现的充分条件。

156“恰到好处”法则:对于孩子的鼓励和赞赏要恰到好处,要达到既能发挥效果又不至于有任何后遗症的程度。如果爸爸或妈妈全凭一时的好恶而给予孩子鼓励或责备,或者是你的这些做法只是流于形式,过度地借助于物质及金钱,又或者这些做法不合时宜,在不该鼓励时给予鼓励,在该责备时又不给予责备,标准混乱,容易将是非混淆,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157尊重孩子的主张:当孩子在生活上或者学业上有了自己的主张时,父母先要表示尊重他的判断与选择,然后才可以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记住,态度必须是和颜悦色的,而不是动用权威压制。恶劣的态度和强制的做法,不但不能影响孩子的想法与做法,反而让他与家长的关系更加疏远。

158权威的使用:管教孩子,不可一味地使用权威,但也不可完全放弃权威。

159丢掉“比较法”:父母要依照孩子的个性、兴趣、天赋,及特有的身心发展状况去培养他,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去作比较。孩子最怕比较,因为这样会对他造成错觉,使他迷失,让孩子失去可贵的自我肯定的态度与乐观向上的精神。

160问题辐射:在每一个有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有问题的父母。

161培养动手能力:不要因为害怕影响他的学习或者其他理由,就对孩子限制过多,一定要让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真正独立地参与生活。培养他行动的能力或者说动手的能力,其价值丝毫不亚于智力的提升。

162讲故事:即便时间很不充足,爸爸也要多给孩子讲些笑话或多让他看看幽默漫画。你一定要相信,他会将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讲给同伴听。那时候,他自己也将变得幽默风趣起来。

163角色代入:假如你的孩子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画家、男子汉或一位勇敢的将军,你可以经常以对待这种人的口气和方式来对待他,让他进入角色。

164形成默契:家长应在某些方面与孩子形成深度的默契,比如只有你与孩子双方才懂的动作或者暗号,这样做极利于加深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165天赋不是永久的:保护孩子的天分,特别要注意培养他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确保他能够稳定地发展自己的天赋,而不是凭借着一点点天赋沾沾自喜,最后“泯然众人矣”。

166宽严有度:奖和罚都各有利弊,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如果判断有误,对“度”把握不好,那么就会宽严皆误。所以,家长不要逼孩子去争第一。如果你希望孩子心理健康并且快乐的话,就不要总是提前许诺或者采取利诱的方式激励他去做得更好,这很容易败坏孩子的品性。

167给予决定权:爸爸要给孩子的行为设定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并在可为的界限内给予他充分的自由和决定权。

168表里不一:当你认为你的孩子很听话时,他或许经常在忍气吞声。这种情况很多,而大多数家长却对此毫无察觉。

169“尝试错误”才能“避免犯错”: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开始多尝试错误,比他大些的时候才去尝试错误所付出的代价要低得多。孩子越早犯错越好,因为他用来改正的时间还很宽裕。

170“宝贝,我需要你的帮助”:当孩子知道爸爸和妈妈也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就会突然变得懂事,所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尝试帮助父母,可以为他们制订一些在家庭生活中起到帮助的计划。

171不要贬低:家长切不可用贬低自己孩子的方式在别人面前表示谦虚,就像女人千万不要用咒骂来对自己的丈夫表达亲切一样,它们都会起到严重背离初衷的作用。

172荣誉的力量:家长可以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名声或者特殊的荣誉,他通常会竭力维护并争取做得更好,以便配得上这个好名声和荣誉。即便他之前达不到这样的优秀,经过一段时间的维护和努力,他也能取得相当的进步了。

173防止孩子生闷气:受到了父母的批评,或者提出要求父母没有满足,一定使得孩子心里不痛快,孩子和父母怄气,就会装作没有听见;生病了,或者遇到伤心事情了,心情不好,答应得较慢;正玩在兴头上,懒得理父母。不管哪种情况,只要孩子不及时应答父母,就会影响亲子间的沟通。做父母的如果无动于衷,任其发展,孩子就会养成不良习惯,影响以后的发展。

174迁就和宠爱的后果:我们很多人教子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把孩子的小行为、小错误、小心理、小脾气、小伎俩当成一回事,总是迁就和宠爱孩子,以至于孩子养成了难以改变的坏习惯,家长还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

175权威的建立:我们喊孩子,如果孩子不答理你,家长千万不要主动走到孩子面前和孩子说话,更不要对着他笑。这样只会助长他的气势,让他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此时,家长应把想说的话放一放,保持沉默。过一会儿,孩子一定会凑上来,问你想说什么事。这时家长可以板起脸来不理他,让他体会到被人忽视的“痛苦”,他就懂得尊重别人了,下次当你跟他打招呼时,他就不会这么做了。

176模仿对象: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多次模仿之后,孩子便形成了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当孩子喊家长的时候,家长不能及时应答,孩子很快就学会了。于是,当家长喊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不会及时应答家长。其实,孩子的不良习惯一般都是跟家长学的,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当第一次发生孩子不应答父母的时候,父母要在第一时间制止他。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爸爸喊你,你不答应,是非常不对的!这样以后就没人跟你说话了。”“你要尊重别人,当别人喊你的时候,你要及时地应答!”“你不回应别人,是在伤害别人的感情!”这样,孩子以后就会重视这一问题。

177去除孩子的惰性:懒惰是一切坏习惯滋生的温床。懒惰的孩子不愿意做事,不能孝敬父母;懒惰的孩子不讲卫生;懒惰的孩子,在学习上用功不够,无法取得好成绩;懒惰的孩子不爱劳动,也容易好逸恶劳。家长更要知道,懒惰不但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还限制了孩子的社交能力。所以说,一定要利用一切机会去除孩子的惰性,让他积极地面对生活。

178父母适度懒惰:无数事实向我们证明,父母做得越少,孩子会的就越多。做父母的不妨懒惰一点,无为一些,当孩子能够自己做事的时候,就根据孩子的年龄,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79给他方法:有的孩子做事能力很差,即使一点小事情也容易出错,然后就没有信心了。如果你的孩子做不好事情,那么你是有责任的,因为你没有交给他恰当的方法。在孩子做事之前,如果家长详细给孩子讲明怎么做,出错的几率就会比较小。比如,孩子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炒鸡蛋的做法很多,家长可以把自己的炒法告诉孩子,这样,孩子就不用自己琢磨,而直接按着家长教的方法去做。能够炒出一盘不错的西红柿后,孩子就会对炒菜产生更大的兴趣,以后就会尝试去做很多菜。

180安全感:当孩子经常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他一定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那些难得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则会怀疑父母是否爱他,甚至胡乱猜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得罪了父母,被抛弃的感觉使得孩子内心自卑,看上去胆怯而孤僻,很难建立起对于家庭的安全感,而安全感的缺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181创造新的沟通方式:有的家长不善于沟通,或者脾气暴躁,而孩子又很不听话,于是,每当和孩子说话时,家长就忍不住要发脾气,不但没能说服孩子,自己还生了一肚子的气。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试着采用其他的沟通方式,比如给孩子写便条、写一封短信、借助一些教育故事等来跟孩子沟通。

182辛苦教育:我们不让孩子做事,孩子体会不到做事的辛苦,自然也难以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家里大扫除、做饭、收拾房间、采购等家务事,父母分给孩子一部分,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体会工作的辛苦和快乐,有利于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乐于劳动的品质。

183孝心辐射:当家长既是父亲也是儿子的时候,不但要尽到对儿子的抚养责任,还要做到为人子的孝顺义务。如果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去父母膝前尽孝道,那么你不但尽到了孝顺的责任,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孝心。

184勇气和智慧:有的孩子见到了坏人和危险现象就没了主意,他只会哭。有的孩子则不然,他会积极主动想办法,和坏人斗智斗勇,然后成功脱离危险。这样的孩子除了父母从小就教会了应对坏人的基本常识,还在于他们身体好、有胆量。要孩子有一个好身体,能够和坏人抗衡,除了让孩子养成科学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家长还要带领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练就一个好的身体,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同时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坏人都是很狡猾的,孩子在面对坏人的时候要懂得自我保护,寻找适合的机会求救或逃跑。

185洗脚教育:妈妈可以教孩子给长辈洗脚。妈妈蹲在孩子身边,告诉他长辈的脚放进去前,他要先试试水的温度是否适宜。洗完后,要用干毛巾擦干净。有些事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孩子就不会形成习惯。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做完了要让他多重复几遍。将行为变成习惯,最终才能成为稳定的自然行为。

186自私和分享:自私是当今孩子的通病。在孩子眼里,我的就是我的,我凭什么给你吃、给你玩呢?他们的大脑里没有一点分享的概念,以至于占有欲特别强。孩子不懂得分享,这与国内独生子女的家庭状况有关。但是家长不能因为在家里没有人和孩子分享,就刻意纵容孩子自私的毛病。

187怎样处理孩子间的冲突:当你的孩子与小伙伴在一起发生冲突的时候,只要没有受伤,家长就不要太早参与进去,不要把孩子间的小问题当成矛盾去解决,甚至限制孩子玩耍。孩子们一起玩耍,发生摩擦很正常,他们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他们会谈判、会讲道理、会说服、会交换,在这个过程中,更能增进相互的了解,与自己对脾气的人建立友谊。而父母一旦插手,本来没什么大事的,却因为父母的插手而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隔阂。

188鼓励控制情绪: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了很强的控制情绪的能力,家长一定要给予表扬。比如,爸爸可以给他三块糖,对他说,上午吃一块,中午吃一块,晚上吃一块。孩子做到了,爸爸一定不要忘了夸奖孩子一下。因为孩子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可能经过了很多次的思想斗争。父母的肯定对于孩子是一种鼓励,他会在这方面更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个理性的孩子,将来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189制止反面行为:教孩子尊重他人,除了非常必要的正面引导,还要及时制止孩子的反面行为。比如,当某位长辈在喝茶水的时候,孩子却非要他领着出去玩,而且又哭又闹。这个时候,家长就要站出来,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需求,等人家喝完水之后,再去玩。家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一定要坚定,让孩子知道,这样的道理是必须遵守的,没有妥协的余地。

190礼仪培养:孩子的礼仪教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能依靠临时突击去达到效果,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培养与引导。像上学前、放学后,要让孩子和父母打招呼;外出办事的时候,要让长辈知道自己去哪里、做什么(至少要适度地通知,不能一言不发就离开);父母或者长辈的身体不适时,孩子要主动问候、照顾,提醒家长就医、按时服药;长辈们在正式谈话时,要养成不随便插嘴、多倾听的习惯。

191杜绝炫耀:一个孩子,如果他经常在长辈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不但暴露了孩子的浅薄,更不利于孩子成长。同时,也是在向他人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那就是你很有能力,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从此家长、老师或者同学都可能疏于对他的关照,而孩子由于心智能力不够成熟,失去了这些必要的关照和扶持,可能会把情况搞糟。

192浪费时间的坏习惯:有许多坏习惯是对时间的浪费,像睡懒觉、长时间看电视、毫无目的地逛商场、玩电子游戏机、打扑克,这些都在其列。当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制止他。比如,孩子想看电视了,家长可以叮嘱他看半个小时就要写作业。到了半个小时的时候,如果他还在那里看电视而不自觉,好像你根本没有叮嘱过,你就要坚决把电视关掉,坚决杜绝孩子的坏习惯。

193给孩子独立的空间:一个独立的空间,会让孩子因为受到了家长的尊重而感到快乐。家长可以让孩子生活及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为他安排属于他自己的空间。比如生活用品和玩具,都有固定摆放的地方,除了孩子的寝室、游戏室外,客厅中也应有属于他的空间,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小柜子或固定的位置放置他的物品,而且是独属于他的。我们在引导和维护孩子的空间秩序感的同时,还要监督孩子也要自觉地去维护。比如,他要把玩够了的玩具收拾好才能去做别的事情,每件东西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不能今天放在这里明天放那里。

194情绪的根源:如果你的孩子不愿去学校,或者他和朋友不合群,你要及时了解其中的缘由。这样的孩子总是迁就他人,经常被人利用或者遭人轻视。有时他会因为自己模棱两可的态度而被朋友孤立。所以,父母要了解他们内心是否有外在没有表现出来的郁闷情绪,并且找到根源,把它解决。我相信,这样的根源,通常都是出在家庭当中的。

195怎样获得关注:如果孩子的不良行为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关注,你应淡化对他此种行为的“注意力”,从而使他确信:这么做是无法得到关注的。比如,有些小孩故意不吃饭,这时你既不要喂他,也不要劝他,也不要和妻子(丈夫)讨论他吃饭的事宜。也就是说,父母有时需要“装看不见”,使他认清这种手段的无效,他才会转回正确的轨道。

196尊重孩子的隐私:很多中国家长总是千方百计地去探查孩子的隐私,比如翻抽屉、看日记、拆信件、查短信,甚至打骂和训斥。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他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敌意和反抗,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备措施,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理智的做法是尊重,你要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这并不等同于放任自流,一点不管。我的主张是,父母对孩子的隐私既要隔开一定的空间,又要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积极的引导。

197“你真笨”和“我真笨”:如果我们的家长总说“孩子你真笨”,就一定会给他造成某种心理定势:我真的很笨。结果就是摧毁了他的积极性,限制了他智力的发展,使他的学习上不去。聪明的家长不该这么做,而应该对孩子多说些鼓励性的话,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们不要轻易地对孩子说“不”,因为父母有时一些不经意的言语,也会大大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198人格逆反:你必须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和尊重孩子的人格。如果爸爸在这方面不加以注意,反而常使孩子出丑,时间一长,将会使他变得不以为耻,习以为常,逐渐麻木。他将在这种心灵状态中强化自己的不良行为,与爸爸长期对抗。也就是说,爸爸的恶劣态度只会加深孩子去强化自己缺陷的冲动。

199“批评”映射:如果父母经常批评孩子,就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比较敏感。即使家长温和地说:“来,吃饭了。”在听惯了你批评的孩子听来,他也感觉像是在指责他不懂事:吃饭的时间到了还不准备吃饭。所以我再次强调的是,父母平时和孩子说话,一定要避开那些隐含着否定、忽视、不相信和藐视孩子的语言。用一句通俗地话来说:家长不要自以为是,高高在上。

200指责的资格:当孩子开始做事时,父母需要教给他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给予指导,当他犯了错误,你就没有资格指责他,而是要承担起自己所负的责任。这时家长要勇敢地对孩子说一声对不起。然后你才能期待孩子的理解,使他努力在以后将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