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脑补脑健脑要诀
6896400000032

第32章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是神经系统中较大的一对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两种纤维,有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面部皮肤、口腔、鼻腔和鼻窦的粘膜、牙齿和脑膜。还有支配咀嚼肌等的运动性纤维。三叉神经运动支主要支配咀嚼肌。三叉神经自桥脑根部的腹侧出脑,感觉根在颞骨岩部三叉神经压迹处扩展为半月神经节,由半月神经节分出眼神经,上颌神经或下颌神经3个大支神经纤维。三大神经分支在面部皮肤的分布大体为:眼裂以上由眼神经分布,眼裂与口裂之间由上颌神经分布,口裂以下由下颌神经分布。

1.主证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的某1~2分支分布区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无感觉缺失等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的表现,是神经痛中较常见的一种。该病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其发病原因至今还未清楚,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三叉神经痛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三叉神经的分支经过狭窄的颅骨孔,易受压迫;动脉硬化或高血压引起半月节供血不足。以及鼻窦炎、牙病对三叉神经形成慢性刺激等。据统计8%病例起因于和三叉神经有关的大脑皮层血运不足,临床上常见的各种不愉快心理影响。

三叉神经痛的特点在于疼痛的分布和疼痛的性质,疼痛的部位完全是在面部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多见于第2、3分支分布区,第一分支分布区少见。有时可同时侵及两支或由一支延及另一支,但三支同时受累的情况极少见。疼痛多为一侧,两侧三叉神经痛也极少见。

三叉神经痛趋向反复发作和缓解。在发作数周或数月后常可自行缓解数月至几年。疼痛发作时主要表现急起骤发、闪电式、阵发性、短暂而剧烈疼痛。疼痛剧烈时伴有流泪,球结膜充血,面部发红,流涎等。或在三叉神经某支所经过的骨孔处可有压痛,如眶上孔、眶下孔、颌孔,疼痛性质表现烧灼、针刺、刀割,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而突然停止。发作间歇期没有疼痛。发作间歇期,可因触及某一点而引起发作叫做痛点,如上唇、下唇、舌侧和鼻孔与面颊交界处。洗脸、说话、吃饭甚至风吹都能引发疼痛。在疼痛发作时病人常以手掌用力揉擦面部,企图减轻疼痛,因此患侧面部皮肤变得粗糙,眉毛、胡须脱落。疼痛剧烈时,可伴有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一侧。发作无规律性,一个月可以发作几次,或者一天可以发作多次,每次持续1~15分钟。

2.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风邪致病而成,临床可分为外感痛及内伤痛。

所谓外感痛,指外邪侵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或内伤诸疾,致气血逆乱,淤阻经络,均可发生疼痛。

所谓内伤痛,多与肝、脾、肾三脏有关。或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上攻面颊。或因火盛伤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初发为痛。或饮食不节,脾运不健、痰湿内生,阳明热盛而致面颊及头疼痛。

3.辨证

首先要分辨是外感痛还是内伤痛。若是外感痛,又当分清是风寒所袭还是风热外侵。若是内伤痛,须分清是肝、胃,还是肾病所致。

(1)外热入侵

主证:头面疼痛且胀,发热或恶风,伴面红目赤,口渴欲饮,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疏风清热

代表方剂:芎芷石膏汤(《医宗宝鉴》)

川芎、白芷、石膏、菊花、黄芩、薄荷。

方中川芎、白芷、菊花、石膏疏风清热,加黄芩清里热,薄荷轻宜外风,兼以清热。

(2)风寒外袭

主证:头面疼痛,遇寒则发,伴恶寒肢冷,体质偏弱,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法:温散祛风。代表方剂: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荆芥、羌活、细辛、白芷、防风、石膏、菊花、钩藤。

方中川芎、荆芥、羌活、细辛,防风等辛温药疏风散寒,止痛。其中川芎可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头目,加菊花、钩藤凉肝熄风,解痉止痛,石膏清热止痛,后三味主要防风寒化热,且可解痉清热。

(3)阴虚阳亢

主证:头晕眼花,头部热感、目赤而涩,眼痛,耳鸣腰痛,舌红苔薄白或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

代表方剂:杞菊地黄丸(《医极》)

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吴茱萸、丹皮、茯苓、泽泻。

本方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血,又加枸杞,菊花潜阳育阴、凉肝以息风。

(4)肝胃郁热

主证:痛如刀割、针刺,多于午后加重,或伴胁痛,大便干燥,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沉弦数。

治法:清肝泻胃,凉肝熄风。

代表方剂:泻心汤(《金匮要略》)与清胃散加减。

大黄、黄芩、黄连、生地黄、当归、丹皮、升麻、山栀、白芍。

方用泻心汤苦寒清热凉血,又用清胃散清胃凉血,山栀清泄肝经之热,白芍柔肝凉血。诸药共用,导热下行,凉血熄风。

(5)阳明实热

主证:眉棱骨及前额痛为主,胃脘痞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沉实有力。

治法:清热通便,凉肝熄风。

代表方剂:清胃散(《兰室秘藏》)加味。

生地黄、当归、丹皮、黄连、升麻、石膏、大黄、山栀。

方中黄连苦寒泻火以清胃中积热,生地黄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当归养血和血,升麻散火解毒,配黄连使上炎之火得散,内郁之热得降,并为阳明经之引经药。石膏、山栀、大黄共进清热泻火之功。

4.病后调理

一是精神平和,不可激动,也不可抑郁,要保持稳定情绪,静心休养。

二是饮食宜清淡,油腻厚味不宜多,以免胃中积食化热生湿,并保持大小便通畅。

三是患者不要过劳,尽量减少发作次数。在每次发作后,应好好休息。

四是患者应有—个好的生活环境,在休息处不要直接当风。

5.防治要点

三叉神经痛治疗的初期,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目前还缺乏绝对有效而又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对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病因治疗。医生会试用多种药物,被使用的药物常见七叶莲(野木瓜),属木通科,针剂每次4毫升,每日2~3次,肌肉注射,待疼痛减轻后改为口服片,每次3片,每日4次,连续服用。常用的药物还有痛痉宁、苯妥英钠、氯丙嗪、利眠宁等可合用,以提高疗效。若服药无效或不适宜手术治疗者,可进行封闭治疗。方法是以纯酒精注射于疼痛的神经支或其分支。操作简易安全,但疗效不持久。酒精封闭半月节,可达到较持久的效果,但可能引起出血、角膜炎,失明等严重并发症。也可采用石炭酸注射消除疼痛,可保持几年都不发作,有的病例需反复进行注射才行。以上两种药封闭前宜先用普鲁卡因封闭以观察疗效。目前临床上采用射频电流经皮选择性热炽术,可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基本上不损害触觉纤维。方法简便,疗效高,适应症广,并发症少。若以上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初能够使病情完全或部分地好转,还不能控制疼痛的最终复发,可考虑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或三叉神经脊束切断术。均有一定危险性及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