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6889000000024

第24章 心种菩提,学会疼惜大地(1)

都说僧侣无情,世人有情,但事实上呢?佛陀把世人都放在心里,用四十九年的行脚说法教化众生,世人却依旧执迷不悟,继续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将佛陀行脚的净土踩得乌烟瘴气。这样看来,究竟是谁有情,谁无情呢?其实,做人总需几分菩萨心肠。与人为善,就是予己立足,整个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我们善待众生、疼惜大地,也是在好好地护佑着亲人和自己。

行脚人,请养一颗竹心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苏轼对于猪肉的喜爱古今驰名,他在黄州生活最苦的时候还发明了一道有名的“东坡肉”。但是,如果拿竹与肉让他取舍,他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竹。“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了尚可补救,人俗了就无药可医了,这是古代文人对竹子之雅得充分肯定。

然则,竹子之美,不仅仅在于其雅致。在佛家人眼里,竹子就是慈悲的化身。

几场春雨过后,春笋会从湿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鲜嫩的绿色瞬间充溢了人们的视野;初夏时节,竹林成片而生,翠叶青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秋天到来,竹林安详静谧,在微风的轻抚下,竹叶也不会拒绝翩翩起舞;隆冬之际,积雪的覆盖之下,是无数鲜活的生命正在等着春暖花开,再一次青翠。

竹子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美好植物,“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在它短暂的一生里,从根到茎,从竿到叶,全都奉献出来,丰富了人的各种需求。夏竹迎风摇曳,有招风驱暑之妙;竹笛有如天籁,给人间平添悠扬旋律;还有苏轼不忍“大嚼”的竹笋,也是我们十分喜爱的食物,更不用说竹子为古今众文人雅士所带去的不屈气节和悦目之美了。“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虽是禅师们用来教导众生万物皆有佛性、禅机无处不在,但他们“偏巧”选用翠竹为例,看来也不是偶然。

佛陀曾如我们一样,在世间行脚,他之所以走得那么安稳笃定,正是本着这样一颗慈悲的竹心受纳一切,滋养一切,爱护一切,奉献一切。一颗好心,满手好事。

一天,佛陀亲自巡视弟子的房间,看见一位比丘躺在床上,于是问道:“你的身体是否安好,心中是否有烦恼?”

这位比丘很想向佛陀恭敬地礼拜,于是努力地想撑起身子,但是因为疲惫不堪,所以根本无法起身。

佛陀见状,关心地来到比丘身旁慰问:“你怎么病得这么重,却无人照顾呢?”

比丘说:“我生性懒散,平日看见病人也不曾试着关怀、照料他们。所以自己生病时,也就没有人愿意前来关心了,我真是感到惭愧啊!”

佛陀听完后,便认真地将比丘的房间打扫了一遍,还帮他把排泄的秽物统统清理干净。

这时,帝释天看到佛陀的慈悲,深受感动,也前来用水洗浴比丘的身体。佛陀则以手轻轻地抚摸比丘。渐渐的,比丘感到身心安稳,一切苦痛慢慢化为清凉。

这时佛陀对比丘说:“你出家至今甚为放逸,不知以慈悲之心待人,所以才会身染疾苦。希望你从今天起,要好好悔改!”

比丘听后,便至诚地向佛陀顶礼忏悔:“承蒙佛的探望与庇佑!弟子从今日起,一定会发大心,上求佛道、普度群迷!”

比丘真心忏悔并且精勤办道,后来得证阿罗汉果。

佛陀那不畏劳苦、不避污秽,感动天神,感化比丘的大慈悲,是我们该学习的。其实,佛心也好、竹心也罢,都是一颗因慈悲而幸福完满的心。播下慈悲的种子,世人都可享用丰硕的果实;留下几句仁爱的语言,世间都将充满温暖的和风。种子探头微笑,春风拂煦柳枝,人间的美丽与欢喜,都是因为彼此的付出和奉献才得以长久地延续下去。

世人都知道竹子是空心的,却不知,那是因为它的心,留给了整个世界。

留几分菩萨心肠,滴水成海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

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黄檗禅师《心如大海》

人心宽广如海,妙用无穷。《华严经》上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心就像一个艺术家,可以呈现出美好或丑陋的种种变化。我们该如何对待这样一颗心呢?“广植净莲养身心”是黄檗禅师的回答,我们要在心田里广植净莲,用清净呵护自心。而有了清净之心,自然就会有一双“无事手”,这无事之手,不单是用来修身养性,更是为了去做一个世间慈悲人。随口说好话,随时发善愿,随手替人服务,随时结善缘……这份随时随地的慈悲,这才是一颗真心、诚心、清净心的真正妙用。

当然,做人不见得就要强求自己有那样一颗至清至善的心,但至少也要留有几分菩萨心肠——暖人,也暖己。况且,菩萨心肠并不难行,有时,滴水就是慈悲。

滴水和尚十九岁时就在曹源寺出家,拜在仪山禅师门下。刚刚入寺修习时,他终日里被派去打杂,给寺中僧人们烧洗澡水,时间久了,他渐渐不满于师父的安排。

一次,师父洗澡嫌水太热,就让他去提一桶冷水过来调和一下。滴水和尚便去提了凉水过来,他先将一部分热水泼在了地上,后来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了地上,然后将水温调好。

师父严厉地斥责他说:“你怎么如此冒冒失失!地上有多少蝼蚁、草根,这么烫的水泼下去,会烫死多少生命?而剩下的那些冷水,如果用来浇花育园,又能活多少草木?你若心无慈悲,出家又为了什么呢?”

滴水和尚听后恍然大悟,他明白了慈悲心在修禅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也明白了,滴水之中蕴涵着无限可能——可以生人,可以死物。珍惜这滴水的能量,将它留给需要的人、物,就是真正的慈悲。自此,他以“滴水”为号,成为一代禅师。

这就是“曹源一滴水”的故事,但这“滴水”里蕴涵的慈悲、智慧远不止如此。

弥兰王曾向那先比丘求道:“请问大师,世间哪里的水比大海之水更多呢?”

“比大海之水还要多的是佛法甘露的一滴水。”那先比丘回答说。

“为什么?”弥兰王百思不得其解。

那先比丘回答:“这一滴水,可以消除众生罪业,洗净身心,所以比大海之水更加有力、更加充沛。”

一滴水竟然比大海更加有力、充沛!这都是源于水里蕴涵的无尽慈悲。这份慈悲,是延及所有生灵的。一株草、一枝花、一个人……甚至延及水的内部,正如佛陀所言“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一滴小小的水滴就是一片蕴涵了无数生灵的慈悲之海。我们都知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但你是否知道,一水一慈海呢?倘若我们今天忽视了这片海,忽视了水中万虫和被水滋养的万物,那我们迟早也会忽视我们的亲人、朋友,甚至自己。

事实上,相对于芸芸众生、茫茫宇宙,我们又何尝不是水中之虫、是一株再普通不过的花草呢?但是,无论我们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都有权利得到别人的尊重。世间的生命原本就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那些天上飞的、水中游的、陆上爬的、山中走的,每一个生命无不在以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存方式体现着自己的美丽和存在价值,彼此和谐、共鸣。我们尊重一朵花开得不易,其实也是在缅怀自己奋斗得艰辛。

所以,试着去尊重吧!尊重那些“不易”和“艰辛”,为它们留几滴水,为自己留几分菩萨心肠,我们才能于这人间行脚中,走得安心、坦然,并收到一路的温暖回馈。

每一种选择,都会有回声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杂阿含经》

佛陀曾说:“每个最细微的念头,都会结一个果。”万物处在因缘和合的尘网之中,此生彼生,此灭彼灭。我们今天的每个选择,也都将在冥冥中悄然沉淀、慢慢变化,最后总会还你一个或高亢或低沉的回声。

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中,大声叫道:“喂!喂!”

附近的小山立即有了回声:“喂!喂!”

他觉得有趣,又叫道:“你是谁?”

回声答道:“你是谁?”

“明明是我先问你的”,他不满地喊道:“你是笨蛋!”

山那边立刻传来:“你是笨蛋!”

孩子听了愈发生气,就和小山“对骂”起来。

小山一直“不肯让步”,孩子就气冲冲地跑回家跟母亲诉苦。

母亲告诉他:“不如你试着跟它说说好话。”

孩子不太情愿,但还是听话地跑了出去。一会就见他开开心心地回来了:“这次它一直夸我呢!”

“这就对了,”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在生活中,不论男女老幼,你对别人好,别人便会对你好;你对别人粗鲁,别人就不会对我们友善。”

孩子用力地点了点头。

人与人之间正如这个孩子与山谷,你若予人满面春风,别人也会还你一脸和煦;你若对人恶语相向,别人也必然以牙还牙。这不仅是人际交往的普遍规律,也是天地万物间互动的基本法则:“你给对方一个作用力,对方必然给你一个同等的反作用力。”

《史记》中载有一个关于大将吴起的故事:他爱兵如子,深得士兵们的爱戴。有一次,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在战争中负了伤,因战场上缺医少药,等到打完仗回到后方时,那位小兵的伤口已经化脓生疽。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下来,用嘴为那位士兵吸吮伤口、消炎疗伤。那位小士兵见大将军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其他士兵们看了,也深受感动,都在第二天的战斗中冲在最前面。

这个故事从侧面印证了每个选择、行为都有“回声”这一普遍规律。对于他人,假如你遇事往好处想,多感念别人的恩德,即使别人冒犯了你,也不介意,这样,别人自然会被你的诚意所感动,进而回报你以真诚;假如你遇事总往坏处想,以一种敌视的眼光看待别人,即使别人无意中冒犯了你,你也耿耿于怀,甚至伺机报复,那么别人回馈给你的,也只能是敌对和不满,哪怕别人一开始并没有这个意思。这样的人际和生活,该是多么糟糕!

但是,很多人会说“道理谁都明白,可我就是不愿意笑得更灿烂,待人更和蔼,助人更积极,反正我不做坏事就行”。殊不知,有时“眼见有善”可为而不为,与作恶无异。每声善良的呼喊,都有温暖的回应;每次邪恶的咆哮,都有愤怒的回答;每个漠然的沉默,也都有寒冷的回声在等着它。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个人拥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一次他用马和驴子载着货物去远方做生意。由于驴子已经老了,驮不动那么多东西,就恳请马帮它分担一点,马断然回绝:“我可没那么好心”。后来,驴子累死了,于是马背上多了驴子的全部货物,外加一张驴皮。

每种选择,都有回声,即使选择沉默也是一样。我们大部分人,是不是很像这匹“并未作恶”的马呢?只是,我们并不知道那些多余的“负重”和“驴皮”会在哪里等着我们。

所以,选择助人为乐、选择与人为善,不仅是一种慈悲,更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仅仅是发现了因果轮回而害怕,从而有目的地去行善,而是看穿了天地间的普遍规律而主动地投身其中,在与人为善中顺流而下,快乐而从容地平波万里。这也算是人间行脚中,一段难得的惬意而舒适的旅程了。

与人为善,就是予己立足

现在之福,譬如点灯,随点随竭;

将来之福,譬如添油,愈添愈明。

——《格言联璧》

佛陀一直强调我们应该与人为善,因为与人为善不仅是慈悲的一个面向,更是一种莫大的人生智慧,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你所拥有的财富、权力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的人的相处。”古人也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一个人若是懂得行君子之善,宽厚待人,那他的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和谐友好、充满温情,他也会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获得更多的通往幸福的机会。

有一个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小伙子,他的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那是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夜,路边一间简陋的旅店里迎来了一对上了年纪的客人。不幸的是,这间小旅店早就客满了。

“这已是我们寻找的第十六家旅社了,这鬼天气,到处客满,我们怎么办呢?”这对老夫妻望着店外阴冷的夜晚发愁地说。

店里的小伙计不忍心这对老人出去受冻,便建议说:“如果你们不嫌弃,今晚就睡在我的床铺吧,我自己在店堂里打个地铺。”

老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便要按照旅店的价格来支付他们的房费,可小伙计坚定地拒绝了。在他看来,这只是举手之劳,并没有什么需要感谢的。

临走时,老夫妻开玩笑地说:“你经营旅店的才能可以当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

小伙计哈哈一笑,随口应道:“那真是太好了!起码收入多些,这样我就可以让我的母亲过得更好了。”

两年后的一天,小伙计忽然收到一封来自纽约的信,信中夹有飞往纽约的机票,是邀请他去拜访当年那对睡他床铺的老夫妻。当小伙计如约来到繁华的纽约后,老夫妻便把小伙计引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汇处,指着那儿的一幢摩天大楼说:“这是一座专门为你兴建的五星级宾馆,现在我们正式邀请你来当总经理。”

这就是著名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经理乔治·波非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夫妇的真实故事。

与人为善,即是予己立足。乔治·波非特用自己的善良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一下把脚立在了最繁华的地方。也许有人会说他只是捡了个大便宜而已,我们不妨想想,威廉夫妇之前询问的那十五家旅店的伙计怎么就没捡到这个便宜呢?他们现在在做什么?也许还是旅店伙计吧。

佛门也有类似的故事。

一个寒冷的冬夜里,一个乞丐来到寺院找到荣西禅师,向禅师哭诉家中妻儿已经多日未能进食,眼看就要饿死了,不得已来请求禅师救助。

荣西禅师听完后非常同情他的遭遇,慈悲之心顿生。可是自己身边既无金钱,也没有多余的食物,该怎么办呢?他左右为难地环顾四周,突然,他看到了准备用来装饰佛像的金箔。于是,荣西禅师对乞丐说:“把这些金箔拿去换些钱,给你的妻子孩子买些食物吧!”

等到乞丐离开后,一直站在荣西禅师旁边的弟子忍不住埋怨荣西禅师说:“师父,您怎么可以对佛祖不敬呢?”

荣西禅师心平气和地对众弟子说:“我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出于对佛祖的一片敬重之心啊!”

弟子愤愤不平:“这些金箔本来是用来装饰佛像的,可您就这样送给了乞丐,我们要用什么来装饰佛像呢?这又怎么是敬重之心呢?”

荣西禅师正色道:“平日里你们诵读的经文、修习的佛法都到哪里去了?佛祖慈悲,割肉喂鹰、以身饲虎都在所不惜,我们怎么能为了装饰佛身而置人性命于不顾呢?”

几年之后,禅师的寺庙因香火稀少而面临关闭的命运,一个富商捐助了许多银子才使之得以保存,而那个富商,正是当年的乞丐。

其实,更多的时候,行善并不必像荣西禅师那般献出装饰佛像的金箔,我们哪怕只是诚心地贡献一粒米,都会有一寸天地作为报偿。

一个人在听了佛陀的宣讲之后,对佛陀说:“等我以后有了钱,一定多多供养寺庙,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业。”

佛陀笑着说:“等你有钱以后再行布施,那你永远不会有钱,也不会布施。”

那人奇怪:“为什么呢?”

佛陀回答:“因为富有从布施中来!”

“可是……”这个人面露难色,“佛陀,我很贫穷,连饭都吃不饱,该如何布施呢?”

佛陀从那人碗里夹起一粒米,语重心长地说:“以一颗真诚恭敬的心去爱人,从一粒米的布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