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6884300000002

第2章 生态伦理学(1)

(第一节)生态环境危机和生态伦理学的兴起

200多万年前,当人类诞生时,地球这颗行星就为人类创造了充足的生存条件——陆地、海洋、森林。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人类就不停地向这个星球开战。然而,他们的“暴虐与摧残”,反过来也终于惩治了自己。

人类不顾后果的行为,使我们想到了“潘多拉盒子”这样一个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主神宙斯图谋报复,命火神赫菲斯托斯用粘土做成了第一个女人——美女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但生性狡诈,私自打开了宙斯让她带给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于是里面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人间因此充满了灾难。人类技术进步,一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就犹如潘多拉盒子,扰乱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早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资本家的惟利是图的自私性和工业化的盲目性,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然环境就已受到严重污染,生态平衡受到极大破坏。自那时以来,这个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反而以全球规模日益恶化。地球上林立的烟囱,喷云吐雾地把有害气体喷进了大气层;遍地的工厂不计后果地把有毒废料排进江河湖海;各式机动车辆狂饮着永不可还原的石油燃料,之后再把废气排出来,污染空气;在进步的名义下,森林被无休止地大量砍伐;热带雨林的破坏最为严重,地球上半数以上的动物和植物赖以为家的这种森林,急剧减少;湖泊被农药毒化,地下水资源有被抽干吸尽的危险……

目前,各种农药、重金属和废气、废品带来的严重污染,已使整个地球的环境质量大大下降,直接损害着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据调查,环境污染是各种慢性病和绝症(如癌症)的主要原因及根源。全世界有30%的人因环境污染而患病,仅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的人数,每天就达2.5万人,目前有361种鸟类危在旦夕,千种珍贵的类人猿也日暮途穷;无鸟之山,无鱼之河,秃山、死湖比比皆是。各种核污染的现实和可能性,也令人不安。更为严重的是,人类的工、农、交通和运输业等产生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不仅会使地球的温度普遍增高,从而导致两极冰山的融化,地球陆地面积减少,而且还将破坏环绕着地球的臭氧层,从而使人类遭受紫外线辐射的威胁。这两者都将使人类面临更大的灾难。此外大量地砍伐森林,致使全世界的森林以每年1千万.3千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致使气候恶化、物种灭绝。随着生物的大量消失,人类将失去越来越多的伴侣和资源,地球也将成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寂静的死球”。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所有人类的胡作非为提出了警告,但是,人们却充耳不闻。当代,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全球性现象,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重要的全球性问题。

1986年底,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征询当代16位世界着名思想家关于21世纪议事日程的看法,归结出21世纪议事日程上的六大事件是:核毁灭的威胁;人口过多的危险;全世界环境的退化;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差距;对教育系统进行根本性结构改革的必要性;公共道德和个人道德的沦丧。被采访的大多数人认为,从其毁灭人类和自然界的可能性来说,世界环境退化的严重性仅次于核浩劫。

1987年初,欧洲环境年活动发表了《关于欧洲环境状况的报告》,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标为“人类缓慢的死亡”。1988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邀请了来自10个国家的33位学者和官员在美国博尔德举行了为期三天的会议。有关气候变迁、人口废物处理和物种保护等各方面的专家,就这颗星球所面临的困难发表了看法,并提出了广泛而现实的建议。

1989年1月2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出人意料地评选处于“危险中的地球”为1988年的“风云人物”。《时代》周刊认为,在1988年,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比这个由石头、土壤、水、空气组成的人类共同居所更发人深思、更被突出报道了。同时,把1988年称之为:“遭受破坏的地球年。”环境退化成为威胁人类未来的严重的问题。这不但引起了世界科学家们的注意和世界舆论的注意,同时,人们也突然感觉到,这颗旋转的星球,这个众所周知的生命汇聚之地,正处于危险之中。

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和报复说明,人类征服、改造、利用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界的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我们在前面谈到的生态危机,只是列举了一些被破坏了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报复,现在再从三大生态环境灾难的祸根方面谈谈破坏了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报复。

温室效应——1985年,29个国家科学工作者在奥地利召开的国际环境科学讨论会上一致认为:因化学、石油燃料使用过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碳氟氯化合物以及甲烷含量失衡而形成的所谓温室效应,将促使全球变暖。这不仅会诱发洪水、干旱灾害频频出现,还将导致极地冰帽溶化,使洋面上涨1.4米,因而大片陆地和城市将淹没在汪洋之中。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2025年之前,温室效应只造成全球气温中等程度的渐变,在此之后情况会更为激化,全球气温分布格局严重扭曲,这不仅大大增加风暴猛烈的程度,还造成地表水、土壤、植被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现有的农业耕作制度也将变为无效。随着人类活动如对燃料的使用量与日俱增,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同时,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降低,全球气候的变化则愈加急剧和明显,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臭氧层——臭氧层是指大气平流层中臭氧集中的层次,距地面20-25公里。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环境学家观察到抵御太阳超紫外辐射的臭氧层遭到破坏的迹象。1985年,英国科学工作者在南极洲上空首次发现了臭氧层严重损毁,出现所谓臭氧层窟窿,形成了一个面积相当于美国国土大小的“空洞”。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全球的臭氧层都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臭氧层的破坏将会导致紫外线辐射“长驱直人”到达地表,使人类皮肤癌等病的发病率增高。过量的紫外线还会危害农作物和海洋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

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化学制品造成的。氟氯烃的商品名称叫做氟利昂,广泛用于化工和冰箱、空调等制冷行业,全世界年产量达200万吨。氟氯烃气体在高空会释放出氯原子,氯原子能与臭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分子遭到破坏。现已查明,臭氧层遭到破坏,或甚至有朝一日会被耗尽,这也是目前癌症发病率急剧上升和海洋食物链严重受破坏的主要祸根。新近还证实,臭氧层受破坏程度仍有增无减,第二个臭氧层窟窿正在形成。

酸雨——在极短的时间内,因人口激增、密集农业活动及化学燃料和石油燃料过度使用,而大量地排放的氮氧化合物以及各种气体,在光化反应下形成酸雨由来已久,近年来更加暴露无遗,愈益严重。

在我国的大城市,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1999年,全国烟尘排放量达182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795万吨,致使城市大气质量大都超过国家标准。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还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酸雨区,近年来呈扩大趋势。

在人口逾亿的原四川省,80%的工业和人口集中在盆地。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烟尘排人大气,从1981年以来,全省城市中大气里面的总悬浮危险浓度呈上升趋势,其中污染最重的涪陵、达县两市,分别超过标准的3.5倍和3.2倍。泸州、宜宾、内江、攀枝花、南充、乐山等城市,超标均在1倍以上。1998年比1997年的酸雨污染有所加重,表现为分布广、频率高,酸度强,已有16个城市先后出现酸雨。大面积森林、河川、湖泊、农田乃至建筑物因酸雨而受到严重破坏的例子,全球俯拾即是。倘若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农、林、牧渔业将会受到重大破坏,人类本已贫乏的食物就会匮乏。

50多亿人赖以生存的地球在向人类发出了一系列警告:旱灾、飓风、洪水、高温互为呼应,一齐袭扰着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1988年是近百年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而1998年,我国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损失惨重。面对地球一年内如此频繁而集中的报复,人们在瞠目结舌之余不得不反躬自省:必须迅速一致地行动起来,好好保护我们这不堪重负的脆弱的家园——地球。

当人们对上述生态平衡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挑战进行哲学和生态学的反思时,认识到这是由于人类过度干预自然过程引起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毛病。这样,人们不得不认真地重新思考他们以前对于环境所持的各种观念和所做的各种行动。人与自然真正是对立的吗?人类是不是要“征服”自然后,才能取得幸福?自然界真的是为人类而存在,从而可以任人“宰割”的吗?人对于环境和各种自然物所做的行为是否存在道德问题?如果存在,其具体状况又是如何?更进一步,人究竟有多大价值,在自然界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其他各种自然物是否有存在的权利,它们又有多大的价值?这些问题都亟待伦理学从理论上加以研究、论证、解释和说明,于是,生态伦理学就应运而生了。

生态伦理学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施韦兹(AlbertSchweitzer)和英国生态学家莱奥贝尔德(AldoIeopold)分别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提出来的。近50多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在维护西方的环境整理和生态平衡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西方生态伦理学经历了孕育、创立和全面发展的阶段。

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孕育阶段。工业革命的成功和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但却造成了大规模的对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加剧破坏,并且在一些主要的工业城市酿成严重的空气和水污染事件。对此,一些有识之士为维护人类生存权利、保持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利用而奔走呼号,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了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的发起者既有政府官员又有生态伦理思想家。美国林业局长品萧(GiffordPinchot)是功利主义保护运动的着名领袖,他认为为了人类的永久利益,而不是为了某些个人或公司的利益,实施林地的保持。林地保持过程中林地是可以利用的。一旦林地与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将以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为尺度调和矛盾冲突。总之,为了人类的现实和长远利益必须高效、明智地利用森林。品萧的这种“明智利用”的生态伦理思想代表了这一时期美国生态伦理思想的主流。这个时期在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伦理着作有:美国博物学者玛石(GeorgePerkinsMarsh)的《人与自然》;英国解剖学者何克思利(ThomagHuxley)的《进化和伦理学》;美国哲学家詹姆斯(WilliamJames)的《人与自然,冲突的道德等效》(1910)等。玛石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其基调是功利的人类中心主义,其宗旨是要改变人类对一切都无所谓的狂妄自大态度。何克思利和詹姆斯则坚持人和自然关系是超道德的。这些着作所阐述的思想为以后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不同的逻辑起点。

20世纪初期到中期,是生态伦理学的创立阶段。期间,西方大多数国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一些国家表现为严重的经济萧条,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失调,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构成了威胁。严酷的现实再次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在西方出现了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有的学者对自然环境的价值开始理性的思考。英国生态学家莱奥贝尔德在《保护伦理学》(1933)一文中,以比较严密的生态学和哲学分析为基础揭露了经济决定论是环境破坏的根源,抨击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他认为不但要借助于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去管理自然,而且也要辅之以伦理的手段,主张对传统伦理学进行扩展,提出创立新的伦理学的任务。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着作有施韦兹的《文明哲学:文化与伦理学》(1923)。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创立了生态伦理学。施韦兹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一种文化方面的关系,从对生命的崇拜的炽热情感引发出生命观和生态伦理学。施韦兹的观点主要是:(1)新的伦理学是对文化的必要发展;(2)基于理性之上的伦理学思想对现实生活起着指南针的作用;(3)新伦理学的基础是崇拜生命的原则;(4)人对周围的所有的生物负有个人责任。施韦兹以炽热的人类感情从伦理学上提倡保护地球上的生命。莱奥贝尔德更偏重于以生态学为根基考察人和自然(大地)的关系。从哲学和生态学两个方面证明了生态伦理学产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的《大地伦理学》可以说是第一部系统的生态伦理学专着。莱奥贝尔德在书中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生态伦理学观点:(1)必须重新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类并非自然界的主人、统治者,而是自然界中较普通的人员。(2)仅仅考虑人类的经济功利需要从而关心生态平衡,这是远远不够的。人类只有从自然的整体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的局部出发才能正确认识自己与自然交往行为的正当与否。凡是有助于维护生态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的行为就是正当的,否则就是错误的。(3)要把权利这一概念从人类伸延到自然界的一切实体和过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有自存繁殖的权利,人类没权利去践踏它们的这些权利。(4)要求政府和资源私有者都要对环境的良性发展尽职尽责。《大地伦理学》的问世,标志着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