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6882900000068

第68章 人生修养篇(5)

现年48岁的萨默斯,其经历颇具传奇色彩:16岁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28岁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留在经济系任教。一年后。他成为哈佛大学现代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10年后,他又获得了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这个奖专门颁发给40岁以下最有才气的经济学家。1991年离开哈佛,在世界银行任首席经济学家,1993年进入美国财政部,1999年被任命为财政部长。2001年3月,萨默斯击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对手,当选第27任哈佛大学校长。“我很兴奋。我期待着担任校长所面临的那些挑战。”萨默斯这样告诉媒体。萨默斯在努力适应着身份的转变,他认为无论是财政部长,还是大学校长,领导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对正确道路争取最大的认同,以及确保所在机构的人是一批高质量的人才。他曾经这样告诉媒体,在今天,还有什么比让年轻人具备一种接受新知识、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更重要的呢?“1994年《时代》周刊列举50位未来领袖,身为经济学家的萨默斯榜上有名。而在北大所做的演讲中,萨默斯谈的话题更多地围绕大学展开,甚至在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他的要求是“请提与教育有关的问题”。萨默斯有自己的一套大学观。他认为,判断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大学的质量。“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应该最有创造力、有很多精英人才和清晰的组织结构。”他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如此之快,对大学而言,永远不能肯定哪门知识是未来的主流。以哈佛为例,过去数学应用非常广阔,现在又崛起了许多新的领域,如经济金融和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这位校长说。哈佛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它拥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分不开。它不仅重视现在流行和热门的学科,更关注一门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哈佛一直在努力向最好的学校进军:鼓励学术交流。建立奖励基金,建立完善的评估体制。萨默斯坦率地向北大学子承认,现在很多大公司的领导并不是出自最着名的大学。他描绘说:“当大学的领导能做好这些工作时,每个成员都会觉得大学是个令人兴奋的地方,有新的挑战,周围有许多优秀人才可以帮助自己提高。”萨默斯曾告诫北大学子:“你们应该清楚地知道想要做什么,怎样做,怎样做得更好。记住:你们永远年轻,永远有责任。”

九、顺应信息时代的新挑战.使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如何在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顺应信息时代面临的新挑战。

(1)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上网条件

网络走进校园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是,就目前的条件来看,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的网络资源十分有限。从硬件上说,即使在重点大学,一般每个学生每周也只有两个小时的免费上机时间,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从软件上说,校园局域网都会对接人的网站进行筛选,防止有害信息的侵入。但是,互联网上无限的信息,无疑对青少年具有诱惑力。由于社会网吧硬件设施较好,加上部分网吧为牟取利益非法经营,对有害信息处置不力甚至故意传播,经营有不良内容的电脑游戏,违规容留未成年人在非国家规定时间内进入和夜间上网,诱导了不少学生热衷于到社会网吧上网。

因此,要让学生在社会网吧前止步,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上网条件。以上海交大为例,早在两年前,就把互联网络线接进了每个学生寝室。在有些寝室,甚至已经人手一台电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没有一个学生再去网吧,关键是要教育他们在网络上学会选择。

(2)让大学生成为网络主人

现在,教师的网络知识普遍比不上学生,学校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该如何应对网络带来的挑战?

大学生是中国数量最大的用网群体。互联网对他们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传播工具,而是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的多元、开放、创新特点,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网络管理方面,有的人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把互联网看成洪水猛兽,把学生在网上的行为预先判断为学校的对立面。而没有把互联网当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途径、新手段、新平台,因此基本定位只能是“死管”。

学校教育要适应网络时代的挑战,必须把学生看做是网络的主体。应该承认学生有自己的基本判断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引导和整合。高校要制定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办法等一整套制度,核心是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网络信息管理部全部由学生组成,全面负责宿舍网络的开通、检修、维护以及用户管理工作。

(3)加强政治理论、计算机技术、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形成网上队伍

在学校方面,一定要加强主流网站的建设。现在,有些校园网靠盗版电影或网络游戏吸引点击率,即使有思想理论教育方面的内容,也失之空泛。上海交大的校园网根据师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既有关注时事政策的新闻平台,也有展示科技文化进展的学术网站,还有发布就业信息等的发展资讯服务,为教学科研和学生成才提供了载体。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善用网络。现在,上海交大所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BBS上都有一个ID。在网上,他们和学生身份一样,都是网民。他们在网上开设心理驿站、校长信箱、部长信箱等,为学生释疑解惑,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成效。

(4)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从心理上逐渐消除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

在“黑网吧”不能被彻底根除的今天,对有网络依赖心理倾向的青少年,家长和老师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从心理上逐渐消除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这样做的效果最佳。

如何对网络依赖者进行心理干预呢?

首先应分析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的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由于青少年求知欲相当强烈,面对新事物——上网,他们当然是趋之若鹜。上网聊天、交友、网恋无疑是青少年获得理解的最好方式。而青少年的心理不成熟,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常常抱着好奇心看看,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沉溺于其中。

其次,目前我国在校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经常出现阻碍与困惑。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在校大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是交往焦虑。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和父母交流融洽的也不多见。这些导致广大青少年处于一种生理和心理苦恼期,长期受压抑需要一条途径加以宣泄,而上网无疑是较为理想的途径。在网络中寻求刺激、结交朋友、出人头地,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情感、尊重和满足感。

再次,由于我国目前性教育滞后,生理上青少年趋于成熟,性欲望与日俱增。但性心理却极为不成熟,对性普遍存在神秘感。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极易受不健康网站和游戏的诱惑而不能自拔。

青少年沉溺于上网,尤其是黄色网站,其危害性极大。首先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心理上不接受身边的事实,尤其是不顺心的事。久而久之,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的分裂,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迷恋网络还可以使青少年精神上瘾。一旦离开网络,便会产生精神异常等心理疾病。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是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愈加怪异。正如美国金伯里博士在《网虫综合症》一书中所指出的,这种上瘾就如吸毒、赌博一样危害性极大且难以根治。长期上网不但会荒废学业与青春,而且极有可能使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近年来,血的事实已证明了这一点。对此家庭与学校应积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

第一,趋利避害的心理干预。对于青少年上网,家长与老师不能一味地横加指责与干预。家长与老师应尽可能掌握青少年在网上要寻求的内容。在控制孩子上网时间与次数的前提下,进行趋利避害的心理干预。对于孩子正常的上网要求应给予满足,以利于取得孩子的信任,与孩子建立沟通渠道。对孩子上网时间过长,上网次数过频,上不健康的网站,家长与老师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与制止。而对于青少年上网寻求健康或有益的内容,或进行正常而健康的交友、聊天,应该予以指导与支持。这样一方面制止青少年上网的负面效应产生,另一方面支持青少年上网的正面要求,这种心理干预是很容易让青少年接受的,也不会诱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第二,转移式心理干预。青少年由于求知欲强盛,对于新事物大多是全身心地投入。所以,家长老师应采取转移式的心理干预,设法引导青少年的求知方向,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孩子注意力,将青少年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从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性出发,帮助其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培养高尚的情操,加强自控力。为此学校与家长可采取、创造各种渠道,减少青少年上网的热情与欲望以转移其注意力。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智力游戏、竞赛,长期开办各种兴趣小组。在学生空余时间较多的假期,可针对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积极鼓励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有益的夏令营,带孩子外出旅行等等。对孩子对网络的依赖倾向加以心理干预,有意识地将青少年的视线从网络上转移。

第三,淡化性的心理干预。青少年之所以迷恋黄色网站,根本原因是青少年对性的渴望欲、神秘感,而且由于我国性教育滞后。未能对青少年及时教育疏通,常常导致其性苦闷。他们不得不借助黄色网站宣泄。因此家庭与学校应开展正常的性知识教育,淡化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消除青少年的性苦闷。对此家长和老师可通过适当的方式,有意无意地进行一些性知识的教育讲解。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性生理现象和性困惑,切不可因觉得不便谈而敷衍了事。

第四,强化式心理干预。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波动期,自控力较差,极易受新事物吸引投入其中,而往往不能自拔。对此,老师与家长应进行强化式的心理干预,加强青少年的控制力和心理品质,使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上网欲望。为此,应使其树立一个坚定正确的奋斗目标。以此为动力培养青少年的控制力与忍耐力。加强孩子情操的陶冶,对一些生活中的困惑,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给青少年以积极的外部支持和心理干预。

具体到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如想上网时,可有意识地转移目标,如找本书看看,参加一些自己热爱的活动。如不能立即戒掉网瘾的话,可逐步减少上网的次数与时间等等。

十、善观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唐朝,赵州禅师问:“什么是道?”南泉普让禅师回答:“平常心是道。”禅观之道,就是时刻保持平实、空灵的心态,微笑着生活和工作,用智慧而不靠世智辨聪成一时之事。禅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善观人生,首先要善于观己、观人